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朱自清《 春》教案[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23:45: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 春

教学目标

1.品味朱自清散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语言表现力上起到的作用。 2.掌握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手法。

3.感悟作者借写春景所抒发的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朱自清《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一、文学常识

1.【作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2.【写作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课文分析

(一)内容梳理 【齐读】

师:作者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预设: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们迎春 【分组分段读】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哪个词或句让你非常喜欢? 预设: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拟人),花(空间顺序、排比、拟人、虚实结合),风(多种感觉描写)、雨(三个比喻、诗情画意)、迎春(活动、欢乐、积极向上)。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2.“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春天是幸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4.“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6.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三、拓展感悟

1.作者描写的是自然的“春天”,还是心中的“春天”?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虚实结合,眼中和心中美好的春天】 2.最后三个比喻句有何表达上的好处?

预设: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3.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悟出作者对春的情感是? 预设:赞美、歌颂、喜爱

四、作业布置 1.积累词语 2.预习每周一诗 3.背诵课文

春 朱自清 教案

《春》 教案 朱自清

朱自清春教案

朱自清 春 教案

朱自清《春》教案

教案《春》朱自清

朱自清 春 教案

朱自清 《春》 教案

春_朱自清_教案

《春》教案朱自清

朱自清《 春》教案[材料]
《朱自清《 春》教案[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