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案模板

春望教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1 18:08:08 来源:教案模板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春望》教案

《春望》教学安排

师:同学们,今天,李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杜甫的心理历程。(屏幕上出现《春望》全诗)

师:今天我们所学诗的题目是《春望》。大家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师:听老师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上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春望》。)

师:请同学们放声自由地把这首诗朗读一遍。(配音乐,学生自由地朗计。)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题目是什么?齐读—— 师:“春望”是什么意思呢?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色?加上去把句子说完整。(生纷纷举手)

师: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是什么景象呢?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齐读诗的前四句。(生齐声朗读诗的前四句)他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色。“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什么意思?

师:“国破山河在”连起来什么意思?谁说一说?

师:眼前的景象是一片凄凉,破败不堪。破败到什么程度呢?读第二句。(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这里的“深”是什么意民?

师:“深”指茂盛,草木长得茂盛就是草木深。如果跟前面的破败联系起来,这里的“深”“草木深”还可以解释成什么?

师:你想象当中的和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师: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

师:谁来读读?(生读)感情有了。看到这样凄惨的景象,心里是无比的悲痛。语调要低沉一些,速度要慢一点。谁再来读。(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掌声献给他。一起来试一试。(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声情并茂地朗读前两句)

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什么意思呢? 师:(屏幕出现诗文)“感时”是感动的时候,这个“时”还有别的理解吗?

师: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下面一句“恨别鸟惊心”里的“别”是什么意思呢?

师:他跟谁分别?

师: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怎么跟亲人分别,听到鸟叫会心惊肉跳呢?

师:就仿佛像永别!战乱当中,不知道哪一天诗人杜甫就会被叛军杀害,这里的别可不是一般的分别,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有可能就是永别,所以诗人才产生了这样的感情(指着第

三、四句),读。(生齐声朗读第

三、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东西,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是触目惊心啊。连起来把前面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此时诗人对花落泪,落的是什么泪?

师:愤怒之泪。他对谁愤怒呢? 师:对叛军愤怒呀,你说。

师:流下了叹息的眼泪,说得真好。想到原来的长安城是那么的繁华昌盛,可是今日,一夜之间,长安城变得这样破败不堪,草木丛生,他流下了伤心的、痛苦的、激愤的泪水。我们再来把四句读一读。(生齐声朗读前四句)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叫?请男同学把后面四句读一读。(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四句)

师:“烽火连三月,家书的万金”什么意思?

师:“烽火”指的什么? 师:“烽火连三月”怎么解释? 师:那么你连起来说一说看, 师:接下去。

师:“家书抵万金” 的“抵”是什么意思?

师:值,封薄薄的家书怎么能说值万两黄金呢?我不理解,你说。 师:和家人团聚是很重要的,还没有讲得我心服。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呢?你说。

师: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万两黄金能胜得过亲人的生命吗?

师:所以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刚才同学们讲的“烽火连三月”是指的三个月,这个“三月”还可以怎么理解,请你说。

师:对“三月”这个“三”是表示复数,表示时间很长,战乱已经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如果能得到一封有家人报平安的书信,那抵得上万两黄金啊。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生齐声朗读

七、八两句)

师:这两句什么意思?互相讨论,可以把发的讲义看一下。(生同座位相互议论)

师:好,集中交流一下。“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什么意思?你来说。

师:是写家人,还是写诗人杜甫本身呢?

师: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盼得忧愁地搔头,头发越搔越短,短到什么程度?

师: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看,诗人的头发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师:同学们,我告诉你们,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的春天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懂了吗?下面就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行不行?

师:自己练练看,最起码练两遍。(配上音乐,生纷纷在座位上大声地练读全诗。)

师:谁来朗诵这首诗,把杜甫忧国思家的心情表达出来,你来试一下。(学生朗诵)

师: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幕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屏幕上出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并配乐朗诵全诗。)

师:这首诗当中有一个诗眼,有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听到这个喜讯之后的情感,哪一个字?你说。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师:她认为是“狂”,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诗人的情感,“狂”是一种情感状态。你说。

师:一个说“狂”,一个说“喜”,你们同意哪一个字? 师:喜到什么程度?

师:狂,发狂,喜到手舞足蹈就是“狂”。“狂”是来形容“喜”字的,“喜”是这首诗的诗眼。请读题目。(生齐声读题)

师:河南、河北原来是叛军的老巢,根据地被收复了,说明叛军彻底被消灭了,说明祖国得到统一了。“剑外忽传收蓟北”这个消息是什么消息?

师:用书中这个字眼来说是什么?

师:是一个好的消息来到了,所以说这个消息来得快不快? 师:你从哪一个字看出快?一起说。

师:读一读,把这个喜讯来得快的感情读出来。(生齐声朗读第一句) 师:这个喜讯来得太快了,听到这个喜讯,诗人表现得怎么样?读。(生齐声朗读第二句) 师:流的是什么泪?你说。

师:“感时花溅泪”中的泪是感伤的、痛苦的、哀怨的、愤恨的泪。此时是兴奋的、激动的、喜悦的泪花呀。

一、二两句诗人是闻喜讯流喜泪。读下面两句。(生齐声读

三、四两句)

师:“却看”是回头去看,妻子、儿女的忧愁还有吗?

师:“漫卷诗书喜欲狂”,请你告诉老师,诗人为什么要喜欲狂?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还要发狂吗?

师:他一喜叛军得到平定。这是一喜,二喜呢? 师:二喜国家得安宁,三喜呢? 师:三喜亲人能团聚,四喜呢?

师:四喜回乡得偿愿,他怎么不喜欲狂呢?(指着

三、四句)读这两句。(生齐声读

三、四两句)

师:诗人喜得想要发狂,他不仅漫卷诗书,他还想干什么?(指着后四句)读。(生齐声读后面四句)

师:诗人不仅漫卷诗书,他还要白日放歌,唱的是什么歌? 师:喝的是什么酒?

师:纵酒高歌,他要唱喜歌、喝喜酒啊!唱喜歌、喝喜酒的时候,他就想到“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青春”怎么理解?是什么意思?你说。

师:对。这里的“青春”是指美好的春光,它可以伴随我更好地回家。回家要经过哪些地方?读最后两句。(生齐声读最后两句)

师:要经过巴峡、巫峡,经过襄阳,最后才到达他的家乡洛阳,真是千里洛阳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诗人已经归心似箭了。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听到官军收复了叛军消息的刹那间狂喜极乐的感情。闻喜讯流喜泪,流喜泪而呈喜态,呈喜态而唱喜歌,喝喜酒思喜归,喜始喜终。这是诗人杜甫平生第一首快诗。请你们怀着和诗人狂喜极乐一样的感情读一读。(生纷纷大声吟诵)

师:谁来吟诵一下?把杜甫平生第一首痛快的诗读出来,你来。(一男生流畅地读)

师:读得酣畅流利,一气呵成。谁能把这种狂喜极乐的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一点呢?谁来试试?(一女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吟诵这首诗。

师: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心惊,忧愁到了极点;另一首诗,诗人喜悦到了极点。他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诗人的诗写出了人民的心声,他是怀着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所以我们可以体会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屏幕出示文字)

师:在诗人喜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漫卷诗书喜欲狂。 师:在诗人忧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在诗人怒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师:在诗人愁极的时候,可以写出——

生:(生齐声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同学,你也能像诗人一样写出这样流芳百世的诗句吗?那你就和我们的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下课。

推荐第2篇:春望 教案

春望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2.学习《春望》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3.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习名句赏析方法。

4.通过归纳这首诗歌的中心,学习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 】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掌握诗歌名句赏析的方法和掌握归纳中心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相关资料】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二 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另外简单介绍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使学生加深对诗歌体裁的认识。 三 范读

让学生在听朗读感受诗文的同时解决一些字词的读音问题。 四

字词正音

抵(dǐ) 搔(sāo)浑(hún) 簪(zān)

胜(shēng)

朗读课文

让学生在朗读同时感受诗歌声韵美。 六 重点字词

国:国都 破:沦陷 城:长安城 感时:感伤时局 恨:遗憾、不满意

烽火:古时边疆在高台上为报警点燃的火。诗中指战乱。

抵:相当于。

浑:简直。

胜:能承受。

簪: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七 感知课文内容

让学生说说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小组讨论) 教师在过程中加以引导,并说说自己的意见。 八 问题设置

课文题目是“春望”,作者“望”的是什么事物呢? 引导学生说出每联描写的事物。

答案:国破、城春、草木、花、鸟、烽火、家书、白头。(借景抒情,借物抒情) 九 理解课文内容

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说为主,在说的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和感情) 十 朗读课文

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课文,使学生更好地领会全诗感情,并让学生发现本诗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十一 名句赏析

(一) 引导学生找出本诗中的名句

(二) 向学生介绍名句赏析小方法

(三) 让学生赏析名句 十二 概括全诗思想感情

向学生介绍“通过__表达__”这个概括中心思想的句式,并让学生用此句式概括本诗的思想感情 十三 朗读并背诵课文 十四 默写本诗

板书

首联

国破 城春 草木 ↘

感时 忧国 颔联 花 鸟 ↗

颈联 烽火 家书 ↘

念家 悲己 尾联 白头 ↗

通过 ___ 表达 ___ 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笔记,充实预习笔记。

二、解释文题及创作背景:

作者杜甫(712—770)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杜甫知道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被安禄山叛军拘留在长安。春天又来了,诗人登高远望,山河依旧然而国家却四分五裂,人民流离失所,长安城一片残破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表达感时恨别、忧国忧民之情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2.画出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溅 jiàn 【释义】液体向四面飞出:溅了一身泥|浪花飞溅。 3.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1)个人自由读。(2)两人合作读。(3)四人小组合作读。

四、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指名试读诗,请仔细听后评议。

2、再放音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师生共读。

3、请学生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4、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1、合作解决;(2)请教老师;(3)师生讨论。

5、注释: 城:长安城。 草木深:草木从生。 时:时事,时局。 抵:抵挡。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浑:简直。

5、理解诗意。

1、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2、同桌两人互相说诗,对诗意。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像,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这首诗的大意是:国家残破而山河依然存在,都城的春天竟是满目荒凉,忧国思乡看到繁花盛开而不禁落泪,恨与亲人分别听到鸟叫都暗自心惊。战争的烽火长久不息,盼到一封家书真是价值万金。想得头上白发越梳越少,简直连簪子都要插不住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六、指导背诵,当堂检查,及时反馈

1、教师抓住重点词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七、作业:抄写诗句。

表达——学做主持人

于壮

【教学目标】

1、

2、

3、具有争当主持人的意识。

从优秀主持人的身上学会做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积极参加在班级开展的活动,展现主持人的风采。

【教学重难点 】 总结出做主持人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听广播、看电视或参与其他活动时,是不是往往会被节目主持人精彩、机智的语言所感染呢?你最喜欢哪位主持人?说说为什么喜欢。

看来,不同的主持人有不同的风格,那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会议或活动需要我们主持,所以我们今天也要学做一回主持人。

二、讨论表达

1、选择你最喜欢的主持人,学一学他们怎样主持节目,总结出他们身上的优点。

2、

3、

4、采访几位主持过会议或活动的同学,请他们说说经历或感受。小组讨论:怎样当好主持人,主持节目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派代表总结发言。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些当主持人的方法,我们更需要在实际活动中当一回真正的主持人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我们班要组织一次“挑战主持人活动”,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并参与到“最佳主持人”评选活动。

推荐第3篇:《》春望》教案

《 春 望 》教 案

教学目标:

1、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韵律。

2、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4、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2、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诗。

二、整体感知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抵,值,相当;

浑,简直;

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杜甫《春望》背景

《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粥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X()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

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诗人触景生情,抒写了伤乱的感

三、出示目标

1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这首诗写于国家危难之时,诗中都蕴含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这首诗最能体现爱国深情的词或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深”字写尽山河破碎,人民离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面对鸟语花香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落泪心惊。“溅”“惊”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连三月”见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足见思家之苦。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苦痛无法排解,搔头更增哀叹。

2、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3、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五、合作提升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时间8分钟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六、当堂检测

1、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内容?

2、这首诗抒发的情感?

七、抽查清

古诗文导读

11、12题

推荐第4篇: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一、教学目标

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感受诗歌中艺术手法的运用:⑴诗歌的音韵 ⑵诗歌中移情手法的应用

⑶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其艺术手法的应用。 难点:诗诗歌中艺术手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查字典、赏析法

三、导入

1、结合七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杜甫的《望岳》复习介绍杜甫的基本资料及其创作背景---安史之乱。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1]?,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为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四、反复朗诵诗歌,初次品味诗歌

五、课文讲解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律诗四联:首联、颔联、劲联、尾联)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⑴借助《古代汉语词》查找意义: 城:都城

⑵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 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 烽火:战火 抵:值,相当

(2) 译文: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搔:抓,挠 短:稀疏 浑:简直 不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 簪:簪子(注意写法) (2)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六、诗歌的艺术手法

1、表现手法: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和寓情于事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①拟人化的写法,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②移情手法,对乱世别离的悲凉情景,花也为之落泪,鸟也为之惊心。作者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③并运用互文手法,可译为“感时恨别花溅泪,感时恨别鸟惊心”。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的修辞手法。“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5、全篇诗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多,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七、再次诵读诗歌,感受杜诗的沉郁顿挫及品味诗中的感情

八、诗歌的思想感情

1、感情基调: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情色彩。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

2、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找不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

3、重提“安史之乱”,知人论世

4、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5、作业:背诵诗歌

2

推荐第5篇:《春望》教案

25.《春望》教案

授课班级:连搭中学八(6)班 授课教师:蔡媛媛 时间:2014.10.11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学习方法】

1.朗读教学法。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春望》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 1.情景导入:

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 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走近诗人

走进历史——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春望》写于公元757年的三月。诗人看到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写下了切身感受。

4.《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二、初读诗歌 感知诗情(读)

1.听读感知。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2.朗读指导。 3.初读感受。 4.自读展示。

1 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齐读] 5.身临其境,理解诗意。

听老师配乐范读,闭眼想想,这首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全班交流:透过《春望》,你读到了哪些了信息?

追问:⑴山河在,什么不在了?很多人不在了,和平不在了,繁荣昌盛不在了

⑵春天,草木为什么深?物是人非,草木萧条

⑶花为什么溅泪?鸟为什么惊心?感时+恨别

⑷什么情况下,诗人会搔头? 忧国思家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揣摩诗意

品味诗情

例句:从

, 我读到了诗人

三、再读诗歌 品味诗句(研) 1.小组合作,理解诗情。

古诗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最好的诗应该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力指思想内容,丹采指文词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 2.美读感悟。

安史起狼烟,国破不长安。感时泪四溅,亲人何日还。

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

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练)

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2.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五、积累与提升(评):

1.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你还读过哪些杜甫的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透过《春望》,我们读到了一个为国而愁、为亲而恨、为民而伤的杜甫。 2.假若杜甫跨越了1000多年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3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4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9岁)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2.请同学们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请语文课代表评价这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赏读杜甫诗《春夜喜雨》。

板书:

春 望

杜甫

“丹采” “风力” 国破城荒 (见) 凄

花鸟泪惊 (感) 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 (盼) 苦 思家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 (思) 愁

教学反思:

推荐第6篇:《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事与情的关系,品味诗歌的意境。

一、导入

七年级我们所学的《登岳阳楼》的写作背景和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2.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

三、自读诗歌,读准字音。抵 搔 浑 溅 簪

师补充律诗的押韵问题。

四、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

师提示:五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和212式。

五、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

六、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学生小组交流。

2.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国 破 感时 恨别 抵 搔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

七、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 如:国破 山河 城春 草木 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如:恨 感 搔更短 不胜簪 家书

3.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 忧国思家

八、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 对比反衬 寓情于景 颔联 触景生情 承上启下 颈联 思家迫切 引起共鸣 尾联 细节描写 忧思之深

九、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十、拓展比较

诗人在本诗中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当七年之后诗人听到官兵胜利的消息后又会是怎么的呢?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比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学生讨论并说出诗歌的大意。 2.思考下列问题: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两首诗表达的感情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着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 山河

寓情于景 感时 忧国 城春 草木 溅泪 花

触景生情 过渡 惊心 鸟

产生共鸣 烽火 家书 恨别 思家

细节描写 搔更短 不胜簪

推荐第7篇:春望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文的意思。 3.能背诵并默写古诗。

2.赏析文中用的传神的好词佳句。4.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标题,看到标题,我们脑中首先想到的是这样的图景:引出一组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图片。但是:诗人在这鸟语花香的春天看到的是这样一组图景:出示长安城萧条景象图片。长安城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出示长安城恢弘之景图片,昔日的泱泱大唐长安落得如此破败,叫人如何不伤怀啊!

2.出示杜甫图片,介绍杜甫,提醒学生及时对有价值的知识点作笔记。

3.出示春望诗文,学生朗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给生字注音并理解生字。 强调易错字词:搔,簪 4.出示教学目标。

二.设疑自探:

1.借助注释,自主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意思。2.同桌合作背诵这首古诗。

学生依据提示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解疑合探:

(1.检查自探结果。

2.教师对疑难处点拨。

3.再练赏析句子。) 1.疏通文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降临京城,草木遍地丛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时局,见鲜花也落泪;叹恨离别,闻鸟鸣亦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天,已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信,可抵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满头白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要插不住簪子。 2.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

“破”国后加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

草木后缀“深”字,描绘出了乱草遍地,人烟稀少的荒芜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破” “深”写出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这些景的描写渗透了诗人伤神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 3.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运用了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花感时而落泪,鸟悲恨人世间离别而惊心,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 4.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 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2.)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为珍贵,(3.)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词句赏析三部曲 ?总结三部曲。

5.展现画面: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面对沦陷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的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的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四.质疑再探:

1.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链接中考试题。

1.本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主旨)

诗人触景生情,感时恨别,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亲人的美好情操。 中招真题再现

2.《春望》2013年河南中考

(1.) 你认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个字用的好?请做简要赏析。

‘‘破’’字用的好。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用的好,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意思对即可) 3.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假如你在客栈遇到了老朋友——杜甫你会对他说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词句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对字句进行赏析。 (3.) 默写古诗。

>教案

九一班 齐金红

高丘第一初级中学

2016年秋

推荐第8篇:《春望》获奖教案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胜:一声(古),四声(今)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枫桥夜泊 张 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推荐第9篇:春望教案2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分析作品】

這首是五言律詩,是杜甫在唐肅宗至德二年(七五七年)三月所寫的,那時他被安史叛軍所俘虜,困居長安。當時長安淪入安史之手,雖然山河依舊,但已物是人非。放眼所見的景物和春天的花鳥,令他倍添愁思,加上烽火遍地,家書不通,使他十分想念遠方的家鄉,所以詩中充滿著傷感的情緒。

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作者感嘆時事和深恨離別,當時杜甫面對破碎的河山,荒蕪的城垣,睹物傷懷,寓情於景,雖春光明媚,鳥語花香,但卻使作者感嘆起時事和深恨離別,因此他把這種感情賦予眼前的景物,說花朵因傷時而流淚,鳥兒因恨別而驚惶不安。

因為國破家亡,離亂傷痛,年紀老邁,杜甫頭上的白髮也越來越稀少了。烽火遍地,國都殘破,家書不通,眼望面前一片荒涼的景物,使杜甫傷痛不已,不禁搔首躊躇。在搔首之際,竟發覺頭髮稀疏,幾乎連簪也插不下了,這便是詩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句,句中充分地表現出杜甫在國家動亂中的憂慮。

此外,我們在看這首詩時,更能知道當時人民對戰爭的痛恨,對國都殘破的感慨和對親人的掛念,所以這首詩能反映當時的民心,使讀者有更深的體會。

陳啟文 趙聿修紀念中學

推荐第10篇:春望新做教案

《春望》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人杜甫的相关信息;了解《春望》写作背景;

掌握溅,胜,簪字的读音,掌握破,深,时,别,泪等字的深层蕴含。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归纳诗的所写内容,及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学习诗人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会赏析名句的鉴赏方法;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运用提问的方法,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归纳要点,归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说起诗歌,我们不得不提及诗歌盛行的朝代:唐朝,说起唐朝,我们不得不提及的两位诗人:李白杜甫,他们使诗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大放奇观异彩。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位诗人:杜甫的一首小诗:《春望》(黑板板书)

(二),学习《春望》,了解杜甫及背景

我们平常所说“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作者本人的经历及主张,我们才能对其作品有更为深刻的把握,下面啊,老师想问大家对杜甫了解的有多少呢? 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课件显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我们曾学过他的《登高》(学生回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读诗,要先读题目。本文的题目是《春望》,他是在怎样的春天里望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说到这啊,老师就需要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的给介绍一下了 背景介绍: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安禄山和史思明带领叛军攻入长安,烧杀抢掠,使长安几乎沦为一片废墟,作者带着报国之心投奔唐肃宗,不幸在路上被安史叛军所俘,最终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长安。作者漫步在长安街头,看到满目荒芜的景象,触景生情,就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春望》

(三) 朗读训练,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学生标注字音

溅(jiàn)搔(sāo)浑(hún)胜(shēng)簪(zān)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4 ,请个人学生朗读,加深理解

(四) 课文分析

1,题目分析。本文的诗是《春望》请同学帮老师把这句话分析补充完整,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春天的景色?

2,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分析:

(1)作者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景色呢?又有哪些感受呢?(让学生朗读前四句) 引导学生回答:山河,草木,花,鸟

(2)首联“国破”二字是什么意思呢?“草木深”又如何解释呢?

讨论归纳:破可以说成破败,破败不堪。繁华的长安城被叛军烧杀抢掠之后破败不堪。“深”字是说草木茂盛,杂草丛生。说明人烟稀少,荒废已久,无人居住已久。 讨论归纳:有的人逃离长安,有的人打仗,有的人在战场上死去。(营造本诗的氛围) (3)现在的长安是破旧不堪,你想象当中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什么景象?

讨论归纳: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人民安居乐业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 讨论归纳:有的人逃离长安,有的人打仗,有的人在战场上死去。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这时的诗人想起盛唐时的景象,又看到眼前之景,内心是非常痛苦与辛酸的,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把前两句再给朗读一下。

(4)诗人处于沦陷后的长安,一片忠心,无限悲愤,对以往岁月的回忆,对眼前山河残破的悲怆。作者的这种感情并没有一一写出,只写了山河依旧而都城已经陷落,春色又降但却满目荒芜,多少感情只寄寓在景物中,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讨论归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佳句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析: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感时”是什么意思?

讨论归纳:“感”字感伤时事,为当时的时局而感到悲伤,当时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时事,时局,照应首联。

(2)“恨别”又做何理解?“别”的又是什么呢?

讨论归纳:恨别”的“别”即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二句,也可见颔联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首联进一步深化,又顺理成章地引出颈联

(3)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跟亲人分别不是很平常的吗,为什么一次很普通的别离竟让作者听到鸟叫声都感到触目惊心,胆战心惊呢?

讨论归纳:因为这次别离有可能是生离死别,也有可能是永别,因为战争的年代不知道生命会何时结束。

(4)想象一下,作者“感时花溅泪”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讨论归纳:感伤时事感伤的泪,思念亲人,家乡的思念的泪。对叛军愤怒的泪(带着这种感情把诗中前四句朗读一遍)

(5)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这两句,再来理解一下这两句话看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讨论归纳:仿佛花儿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拟人手法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寓情与景,情景交融

(6)请学生们运用这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自己写下一句话(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4,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分析

在这样*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 的年代,作者最盼望得到的什么呢?(请把诗中后四句给朗读一下)

(1)“烽火连三月”做何理解?“烽火”代指的又是什么?“三月”的“三”是指具体的数字三吗?如果不是,又是什么呢? 讨论归纳:“烽火”指战火,“三月”代指很多天,就像我们所学过的《论语》中“五日三省吾身”的用法一样,这句话连起来说就是:战争持续了很久。

(2)“家书抵王金”中的“抵”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封薄薄的家书会比万两黄金还珍贵呢?

讨论归纳:抵”是值的意思,一封家书确定自己的家人还平安,可以亲人团聚。让亲人知道我还平安,还健在,亲人的生命是胜过万两黄金的。大家说是不是啊? 所以我们平常要和家人多打打电话,多联系,让他们知道我们依然很平安,让我们知道他们也依然很平安,健康。让彼此都芳宽心。

“家书”还包含有对北地消息的关心,及盼望王师平定中原混乱的急切愿望。这两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带着感情,把这两句话朗读一下) 5,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

(1)在这样战乱的动荡当中,诗人盼望战乱早日得到平复,盼望收到家人的家书,盼望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他盼啊盼,盼到了怎样的程度啊?(把最后两句齐声朗读一下)

讨论归纳:等到白头发都很少了,少到连发簪都插不上了。“白发”为愁所致,“搔”为解忧,结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白头搔更短”,可见愁乱苦思家已到极致的地位。“浑欲不胜簪”,则是前一句的结果。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2)古代的男人和女人的头发都是盘在头上,然后戴一个帽子,是用发簪把帽子和头发别在一起的,稀少到什么程度了,连发簪都别不住头发和帽子了,诗人忧国思家到了这种程度。根据这首诗去理解,你猜猜此时的杜甫多大年纪? 讨论归纳:同学们,此时的杜甫只有45岁,人到中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使自己连白发都很少,很短了,说明他忧思之深,忧思之切啊。说明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堪忧。这一生活细节描写,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五)讨论总结全诗(课件显示)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忧乱伤春之作。诗的前四句即前半部分是诗人感时忧国的内容,都统在“望”中。诗人视域由远而近,由大而小,从山河到草木,再到花鸟,视象也由整体到部分,由混沌到清晰。借景抒情,由景见情,而不直抒其情,其情由隐到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层层袒露。从景与情的变化,使人可以想象诗人由翘首远望,慢慢地转入了低头沉思,从而进入了诗的后半部分——思家念亲。诗的后四句,是前半部分触发而出,又进一步有所发展。由前面的景,写到自己的情,又描出自身的形。诗人眺望春景,想望亲人,盼望军官,最后以望者的形象作结——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遍地草木,心思远方的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叫人怆然泪下。将前面感时、恨别之情概括无遗,又给人以实感,这也是诗人所擅长的写法。

学完了本诗,请同学们带着感情,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把全诗再给朗读一遍。

(六)、拓展: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学生讨论)(课件显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朗读注音,初步感知。

(2) 背景介绍:诗人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亲人的平安担忧,他朝也盼,晚也盼,哪一天叛军能平定呢?哪一天亲人能团聚呢?哪一天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呢?7年之后,杜甫逃离了长安城,住在四川。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喜讯,叛军被消灭了,叛军的老巢被收复了,听到这样的消息,他挥笔写下了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并思考:(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a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喜字,喜的哪些东西?)

b,本诗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诗句来你、表现“喜欲狂”的?

c,本诗的“泪”和《春望》中“感时花溅泪”的“泪”有何不同?

(七)布置作业

1,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依照上述三个问题作为思路进行赏析

2,背诵《春望》这首诗

3.学会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一小段句子

(八)附板书设计

主板书

一,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二,诗文梳理,赏析

春望

杜甫

首联

颈联

国破,草木深------- 感时---- 忧国忧民

恨别 ----- 烽火,家书

白发短,不胜簪

(结果)

第11篇:望岳春望教案

《春望》、《望岳》教案

一、导入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早已为我们熟知。那么,今天让我们跟随春望和望岳这两首诗,一起走进杜甫。

二、杜甫简介

大家齐读一遍,然后补充到课本上。

学习诗歌讲究知人论世,杜甫的诗歌能够成为诗史,跟杜甫本人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的人生经历。

杜甫的一生,青年时年少狂放、胸怀大志,中年时运不济、仕途坎坷,暮年忧国忧民,饥寒交迫。 其中,《望岳》便作于诗人当年意气风发的读书和壮游时期;《春望》作于坎坷艰难的长安十年期间。

了解完杜甫人生经历,我们来齐读这两篇诗,读出不同时期杜甫的感情。 纠正:注意了岱宗夫如何夫(读fu2声),还有望岳这一首诗的情感重点应放在哪一句,对,最后一句。

《望岳》

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望岳》,先听一段音频,大家注意体会其中的感情。 来,我们试着再来读一遍。 这一遍就进步多了。

望:诗人望泰山,将所见所感蕴含在这一首《望岳》之中,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内容。思考:

(1)诗人望见了怎样的泰山,又有怎样的泰山美景?请大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这里是远望之泰山。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赏:下面,同学们自由朗读,找出你喜欢的诗句谈一谈,读一读。可以从用词、修辞、感情三方面任一来谈。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用词、修辞、感情)用你的感觉把它读出来。) 比如:我喜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一句,因为“钟”字将大自然拟人化,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美。或“割”字用得好,形容泰山就像一把巨斧,将阳光切断,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以这样的形式来说。

真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大家谈得都很好,理由说得也很清楚。

情:那么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一个怎样的杜甫呢?以“我从()中,读出一个()的杜甫”这种形式来回答。各小组讨论一下。 小组代表来说一下。

师:是的,我们可以读出诗中的杜甫是一个青春勃发的形象。他,是一个胸怀豪迈的杜甫,一个乐观向上、渴望建功立业的杜甫,一个想和泰山融为一体、自信终能有所成就、攀越顶峰的杜甫„„

《春望》

教师过渡:《望岳》是杜甫青年时期写下的名篇,它让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自然、积极进取、志向远大的热血男儿;那么,杜甫后来的生活如何呢?我们继续走进杜甫的生活。

我们先来看几句诗:残杯冷炙,疾病缠身,颠沛流离。这就是杜甫进入中年的生活,他被后人誉为“诗圣”,却经历着郁郁不得志的生活。我们接着学习《春望》。

读:大家先齐读一遍这首诗。

题目中的“春”字,点明了季节——春天。春天,什么样子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请同学们认真自读《春望》,分析: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从哪里看出是春天?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到杜甫当时的心情?

望中景:放眼望去,国都长安城已残破不堪,只剩下旧有的山河;春天已经来临,可是城中只有幽深的草木。花儿似乎在流泪,草儿也感到惊心,这一切怎不让人悲伤„„情景交融 望中情:破、深、泪、恨别、烽火、家书、白头、搔„„ 从中我们可以读出杜甫的痛苦、忧国思家之情。

赏:这么一首感人至深的诗,你喜欢哪一句呢?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一读。

看来这首诗真不愧为经典,每一句都有人喜欢。

老师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喜欢的一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情:(1)此时,杜甫的豪情已不再有,他的心中充满的是怎样的情感?

是妻离子散的悲愁,是家国沦陷的沉痛。

(2)与《望岳》对比,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一个怎样的杜甫?

这首诗中的杜甫,已经青春不再。这是一个饱经风霜的杜甫,一个感伤时势的杜甫,一个思念亲人的杜甫,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

小结,解读杜甫人生:

1.如果说《望岳》表现的是年轻时的杜甫积极入世的冲天豪情壮志的话,那《春望》体现的则是经过岁月冲洗、战争创伤后的杜甫沉重的社稷之思、家国之忧。历经岁月的沉淀,杜甫的诗歌以其饱满深沉的情感,向我们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人生的起落。诗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实践着他兼济天下的理想与抱负。

2.怀着对历史的追忆,对诗人的敬意,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首诗吧。

第12篇:春望试教教案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一、作者介绍

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 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老师先泛读一遍,然后出示幻灯片,认读生词

溅( ) 抵( )搔( ) 浑( ) 胜( )簪( )

2、个别学生范读,教师正音。

3、齐读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一)简单讲一下律诗,律诗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出示幻灯片,逐句翻译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 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 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 指导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稍慢。 探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中,对“草木深”一词的理解。 抓住“草木深”一词作探讨。对此句的理解,可根据学生的层次、倾向性等作分析。

“草木深”作两种理解:

繁茂迷人的草木,与亡国的惨象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作者的亡国之情。 繁茂的树木丛中杂早丛生,无人打理,凸显京城荒凉衰落之象。

A、国家衰亡,山河依旧,昔日繁华的长安烟花之城,如今在战火中早已破败不堪。都城春天依旧,景致迷人,亡国之人怎能醉心于如烟的美景?

B、草木依旧,物是人非;草木虽繁茂迷人,但无人打理,所以杂草丛生,国都早已荒寂一片。渲染出一种国之将亡的凄伤。

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感叹 溅泪:落泪 恨:悲伤 惊心:心惊、害怕 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讨论解疑:关键在于两个词 时——为*时局而感伤 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

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战火 连:连续 三——复数,几个月 抵:值,相当 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 答: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白头发, 搔:抓 短:稀疏 浑:简直 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

簪:簪子(注意写法) 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 总结:爱国,眷恋亲人。 同学们知道了杜甫是怎样的诗人,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回顾全诗,带着杜甫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有感情重读此时,配乐朗诵(男齐读——女齐读——一起读)

四、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是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

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 找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

五、主题探讨

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六、合作探究——本诗修辞手法

1、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七、迁移拓展:

杜甫《春望》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比较练习。(学生讨论)(课件显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喜极而泣归心似箭。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 ——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学生自由朗诵全诗,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学生有感情的齐诵《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朗诵) 写一写(可以是作业):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是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一首是那样的喜悦,喜悦到放歌纵酒、喜极欲狂。那是因为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怀着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由此可知: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同学们,如果你们也希望能写出像杜甫这样流芳百世的篇章,那就请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现在老师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写几句话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吧(最好是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要求真情实感,不要求格式与押韵。)

八、板书设计:

国家衰败,草木依旧 反衬

感伤时局,惊心哀绝 拟人 对偶

战事连绵,家书难求 忧国忧民 思家念亲 悲己怜人 白发凋零,战事何休?夸张

第13篇:杜甫《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一、作者介绍

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 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老师先泛读一遍,然后出示幻灯片,认读生词 溅(

抵(

)搔(

浑(

) 胜(

)簪(

2、个别学生范读,教师正音。

3、齐读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一)简单讲一下律诗,律诗是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出示幻灯片,逐句翻译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

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

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 指导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稍慢。

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感叹 溅泪:落泪 恨:悲伤

惊心:心惊、害怕

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讨论解疑:关键在于两个词 时——为*时局而感伤

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 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战火 连:连续

三——复数,几个月 抵:值,相当

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

答: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白头发,

搔:抓

短:稀疏

浑:简直

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 簪:簪子(注意写法)

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可是诗人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总结:爱国,眷恋亲人。

同学们知道了杜甫是怎样的诗人,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回顾全诗,带着杜甫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有感情重读此时,配乐朗诵(男齐读——女齐读——一起读)

四、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是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 找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

五、主题探讨

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七、合作探究——本诗修辞手法

1、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八、迁移拓展:

杜甫《春望》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比较练习。(学生讨论)(课件显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喜极而泣归心似箭。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

——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学生自由朗诵全诗,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学生有感情的齐诵《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配乐朗诵) 写一写(可以是作业):这两首诗为什么能千古流传呢?一首是那样的忧伤,忧伤到见花落泪、闻鸟惊心;一首是那样的喜悦,喜悦到放歌纵酒、喜极欲狂。那是因为诗人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怀着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来写这两首诗的。由此可知: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同学们,如果你们也希望能写出像杜甫这样流芳百世的篇章,那就请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吧!现在老师留一个作业,请同学们怀着对祖国深沉的爱写几句话来表达对祖国的爱吧(最好是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要求真情实感,不要求格式与押韵。)

第14篇:《春望》杜甫 教案

《 春望 》

唐·杜甫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准确背诵。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2.品味诗歌语言 ,解读诗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融情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律诗,饱含了作者的爱国、忧国之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所传达的内在情感,陶冶性情,并能够当堂成诵。

2、点拨法。这是本课的第二首诗,诗歌的意境、风格以及情感都有明显的变化,在理解这种变化的缘由过程中,教师可对作者的生平背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时年七月,杜甫闻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为的消息,便将家小安顿在朗州 羌村,只身投奔唐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回长安。叛军因杜甫官职卑微,未对他实行囚禁。此时的长安已被焚劫一空,作者环顾所见皆是满城荒凉,不禁悲从中来。于次年三月写下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朗读

1、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提示个别字词的读音。

2、教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错误,并提示朗读情感;深沉、凝重,学生根据提示再度诗歌。

三、文意解读

诗歌题为”春望“,和上一首诗“望岳”一样都由一个”望“字总起全诗,由此可见本首诗歌的内容,皆是作者春日望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述春望所见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虽然依旧是原来的样子,然而春临长安,眼前却是一片乱草丛生的荒废景象。“破”字道出了都城之破败,而“深”写出了野草之丰茂。“国破”而“山河在”,“城春”却“草木深”,两两相对,前后相比,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时节。然而面对眼前这残破荒凉的景象,不免使人触景生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乐之物,逗人开心的东西,然而作者却说花儿落泪,鸟儿惊心。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作者所表达的究竟是诗人落泪惊心呢还是花鸟落泪惊心?

明确:这两种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诗人感时伤世,看到开放的春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小鸟的鸣叫,也心惊胆寒。这是促景生情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赋予花鸟以人的感情,以花鸟拟人,看见这遍地衰败之景,鲜花也不免落泪,鸟儿也不免心惊。两种解释虽则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却相通,前一种触景生情,后一种移情于物,都突出了情景交融,感时伤世深刻含蕴。

诗句中,“溅”字可否换做“落”“滴”等词语?

明确:不可以。“溅”意思是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不仅包含了落下的意思,更形象的描述出眼泪飞溅的动态性,突出了作者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故而更好。

诗歌的前四句,都由”望“字统领。诗人俯仰瞻视,从都城的城池到山河,再由满城景色到花鸟,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在这种视线的转换中,诗人的情感由弱变强,不断从心中显现出来,以至于遍及眼之所望的所有景色都染上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在这种情与景的相互变化和交融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样一种画面:诗人站在倾圮坍塌的断壁残垣之上,翘首仰望,为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暗自落泪,都城尚且如此,别处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诗人由此不禁缓缓低下头,陷入沉思,于是,诗歌便很自然的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之乱以来,战乱连绵不息,至今仍然转乱不断。战争阻断了交通,使家书不能送达。奔波在外的游人、战士,他们是多么深切的盼望着得到亲人的音讯和消息。此时的家书,难道不比千金万银还要珍贵么?这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当时是不是诗人所独有的?

明确:消息隔绝久盼不至的急切心情。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郁达夫曾经在他的诗作中写到“一直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眼前的遍地战火,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都让诗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解除忧愁。想要抓一抓头皮以解烦恼,却不想这一头白发因为忧愁二更显稀疏短浅,几乎差不住发簪。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越是想要搔头解愁,白发越是短不胜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无疑更增添一层悲愁。

四、情感把握

总结起来,这首诗歌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由望字总领全诗,前两句写望中所见的春城败象,后两句写望中所感的忧国思家。荒凉破败的景色和作者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相互融合,形成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画面。字字句句显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奉为千古名篇,我想其间还有很多意味值得我们去细品,值得我们的去挖掘。让我们饱含感情的朗诵一遍。

六、板书设计

第15篇:春望杜甫教案

《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中的艺术手法,如反衬、对偶、夸张。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教学方法:朗诵品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媒体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光隧道图片,让大家回到唐安史之乱时期,体会当时的心情

二、作者介绍

1、幻灯片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三、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播放录音,感受朗读的抑扬顿挫。

2、再读诗文,解决生字词音、义问题。如重点字溅() 抵( )搔( ) 浑( ) 胜( )簪( )

四、诗文学习

1、生字词解决的情况下,感知全诗内容。

2、逐句剖析诗文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首联作者望见的是什么?为全诗起到了什么作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怀,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怆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通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用来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愁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亲人,郁结在心头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之深。这样,在写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后,又叹息衰老,悲哀更深。结尾这一笔,使满头白发,忧国思家,哀愁衰老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3、合作探究诗文的艺术手法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2)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种注解为:诗人因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还有一种解释是:这是以花、鸟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的主体不同,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4、整体把握诗文 主题探讨

①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②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5、试比较《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风格

五、课后作业

1、假如以“家书抵万金”为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第16篇:《春望》精品教案

春 望

一.导入: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看——有这么一位就是这璀璨星河中最耀眼的一颗。 二.作家作品:

出示图片:杜甫

他是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转折时期所产生的伟大诗人。他亲身经受了八年安史战乱之苦,因而社会的*、中下层人的苦难、对国事的忧愤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等,都交织熔铸在他的名篇巨作中。他的诗歌情调,也有早期的积极乐观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故后人评杜诗为“诗史”,他本人也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是谁呢?同学们,猜猜看。

三.写作背景

出示图片: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唐都长安也被叛军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756年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杜甫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想要再有一番作为,便不顾安危只身前去投奔,结果在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被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此时,因为战乱,昔日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抢掠一空,践踏得破败不堪,满目荒凉。想起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看到破碎衰败的祖国,诗人杜甫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四.出示《春望》,播放视频。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如何学习诗歌(多媒体展示) 1.第一招

多读 ——读出诗韵

一读读准节奏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读读准字音

溅(

)——溅落

抵(

)——值得

搔(

)——

用指甲挠 浑(

) ——简直

胜(

)——能够承受

簪(

)——一种束发的首饰 三读读懂字义

国—国都。

城—这里指长安

深—草木茂盛。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书—信

短—少 2.第二招

多品 ——品味诗情

你最喜欢其中哪句诗?为什么?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首联: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颔联: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诗人睹物伤怀,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怆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通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用来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愁苦。

前四句,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3.第三招

多悟——感悟诗意

A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 望京城长安破败之景。 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

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 望官军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B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C翻译:有人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请你为这首诗设计“电视诗歌”。 教师示例: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第四招

多想——合作探究

A、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课本注解为: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两种解释虽有区别,但精神是相通的。体会一下作者的感情,说说你的理解。

两种解释,一是触景生情,一是移情于物,并无本质区别。 5第五招 .背 诵

—— 比一比,看一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会它。 六.拓展: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七.作业:

1、假如以“家书抵万金”为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第17篇:春望

《春望》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学习方法】:诵读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 1.情景导入:读对联,识人物。

师导语: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这首诗编入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诗文,多表达古代文人的志趣,我们要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

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4.师过渡:《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二、走进文本:(学) 1.听读感知。

师:首先我们一起听读古诗。听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生: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好,大家尽力做到这几点,别忘了做标记哦![放范读视频,学生标记。] 你都做了哪些标记?[学生交流] 2.朗读指导。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感觉也很正确。朗读古诗的技巧包括节奏、停连、重音、语气。请大家看大屏幕:

节奏:五言诗的节奏一般是221式或212式。 停连:依节奏停顿,依意思或者感情连贯。 重音:强调的字词读得重、响。 语气:依据诗歌的内容、感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节奏是两字两字一字或者两字一字两字,意思连贯的时候可以停顿短一些,如“山河在”。关键的词读重一些,如破、深。语气依据内容、感情确定。本诗的感情正如同学们所说,是低沉的。

3.初读感受。

师:了解朗读技巧,我们再来感受一遍古诗,这一次,我们小声跟读,注意体会节奏、重音、语气。

4.自读展示。

师: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学生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师:哪位同学先展示一下?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展示的同学依组内序号加分。[学生个人展示读,师生共同评价朗读。] 来,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学生齐读] 5.理解诗意。

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有小组内理解不了的诗句吗?哪个小组来解决?

好了,请每组只说一句。[学生小组交流后,师生评价。]

三、个性解读:(研) 1.小组合作,理解诗情。

师:古诗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最好的诗应该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风力指思想内容,丹采指文词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大屏幕设置情景)

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预设:

我们选择拍摄国破城荒的景象,画面上突出对比,由壮丽的山河到破败不堪的都城,由繁华时长安城的春景到眼前的荒草遍地,不见一人。(这在文学上的写作手法叫“对比反衬”)

我们选择拍摄花鸟泪惊的一幕,依据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应该是个近景,诗人看花而流泪,听鸟而心惊,特写花上的泪珠和诗人痛苦的表情。(为什么看花会流泪,听到鸟叫会惊心?看到什么样的花会流泪?在什么情况下会惊心?这在文学上叫“寓情于景”)

我们选择拍摄烽火家书这一段,依据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长时间的镜头展现战火纷飞、战马奔腾、战争中的废墟、流离失所的百姓,体现出“连三月”之长。特写在战火中焚毁的家信,表现家书珍贵,然而终归是诗人失望的表情,体现了诗人思家忧国的痛苦。

我们选择拍摄白头更愁。具体表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发簪在短小的发髻上摇摇欲坠。(诗人因何“白头”?)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同学们导演的短剧中,我们看到了城墙、荒草、废墟上的野花,战火中的家信以及诗人满头的白发。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

2.小组合作,美读感悟。

师: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诵读形式,展示学习成果。[生配乐、配画、轮读、唱读、演读„„]

同学们的创意真棒,说明大家真正读懂了诗歌,你们不愧为未来的艺术家!

四、学以致用:(练)

师小结: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哪些形象?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2、两诗表达的感情是一悲一喜,然而却有相同点,相同之处是什么呢?

五、总结提升(评):

1.师总结。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2.学生总结评价一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 请语文课代表评价这节课的学习。 作业

1.积累杜甫的诗歌,进一步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2.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赏读。 板书:

春望

杜甫

“丹采” “风力” 国破城荒 凄

花鸟泪惊 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 苦 忧民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 愁

和孩子一起走近“千秋诗圣” ——《春望》教学反思

莱州市文峰中学 孙亚玲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天真的预示》布莱克

在盛唐的诗坛上,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的动人之处,在于他依托盛唐这一伟大时代,不管人生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崎岖坎坷,都始终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热情和搏击困难的信心;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歌的感人之处,则在于他身处“安史之乱”这一动荡的时代,不管现实中遇到怎样的灾难不幸,都始终忧念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信条,在杜甫那里被演绎升华为“穷亦兼济天下,决不独善其身”。这种忧国忧民、同情悲悯的博大兼济情怀,是杜甫诗歌的抒情基调,也是杜甫最令人敬仰的人格魅力。

正是因为敬慕杜甫的人格,当公开课内容确定为诗歌教学的时候,我选择了杜甫,选择了能代表他的创作特色的《春望》。 可是,当我看见班里孩子们那无邪的笑脸的时候,我又很失落。现代的孩子生长于动漫时代,他们的阅读是从动画片到漫画书,从网络游戏到各种符号、表情,他们不只是缺乏对文字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更缺少对历史的关注和了解,我不知道孩子的眼里,会看到怎样的杜甫,怎样的《春望》。

于是,在做《导学稿》的时候,我给了他们一段背景资料,在预习中,我又让他们把作品的背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启发孩子们回忆历史,也借此为整节课的氛围作铺垫。在感悟诗意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当导演”的活动,让孩子们根据诗歌内容自主选择要拍摄的内容,并说明选择的理由。这一设计,我想给孩子们一种阅读或者写作诗歌的方法思路,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展开想像,去感受诗歌的深邃意境。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诗歌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诗歌之美妙神韵。还因为孩子们在阅读和写作上有这一方面的欠缺,他们很少去细致具体地刻画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种神情。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努力去做了,但我觉得没达到我的期望。

总起来说在这一节课上,当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形象的时候,当孩子们用低沉的曲调为诗歌配乐的时候,当孩子们和着凝重的舞姿齐声朗诵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担心有些多余。或许他们不能完整、彻底地理解杜甫,但至少在这一节课上,他们认识了一位把家国之忧始终放在心头的诗人。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上这节课的前前后后,感慨万端,梳理如下:

一、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句话我常常挂在嘴上,却不能常常落实到行动中。平时也读书,但往往没有目的,随意性很大,而且依着兴趣,不喜欢的书不读。我不喜欢历史题材、战争题材的作品,总觉得用那么多人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统治者的荣耀,很血腥,也很残忍。所以选择了《春望》后,就捉襟见肘了,只好临时抱抱如来的大腿。我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先复习了整个唐代的历史,阅读了各个时期诗歌代表作品;又把《唐诗鉴赏辞典》和《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作品读了一遍,感受了作者思想的变化和作品风格的变化;还上网搜集了教学视频和朗诵视频,学习朗诵诗歌。最后,才依照学校的“导学互助”教学模式开始备课。

借着这个反思的机会,我要告诫自己,读书要有计划,读书笔记要真写,不能只在电脑里收藏。多练练写作,把读到的东西认真消化,这样备课时才不会慌乱。对教学内容更要细细涵咏,正如于永正先生说过的:“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对于一篇课文,只有通过仔细地阅读,从容地咀嚼,才能探其精微,对文章的一词、一句、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细加揣摩,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对作品还要有自己正确而独到感悟和见解,以期和学生的见解相互交流、碰撞。

二、绝知此事要躬行

常常搜集观看名师课堂教学的视频,私下以为,有些人天生为教学而生,一如有天赋的演员,生来就是会讲课的。而走进名师的博客,却发现,名师之所以为名师,是因为积淀丰厚,阅历丰富,经验丰盈。我惊悟:自身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1.要充分借助最美丽的集体智慧

每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课堂展示活动,我都感受到教研组集体有无穷的威力,可能这也是我们采用“互助”的原因吧。一节展示课,基本上凝聚了全校语文教师的智慧。从设计思路,到重点难点突破,到课堂上的言行神态,老师们各有自己的“绝招儿”,采众家之长,丰富自己的教学技艺,快哉!

2.要主动磨炼授课的技艺

平时工作中,要特意地请老师们评价教学设计,邀请老师们进课堂来听课、评课。主动去听老师们的课,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只要是课堂,都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还要关注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用心设计课堂仪态、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总结语等,我想只要用心,都有所提高。

3.要看到孩子们无穷的潜力

每节课前,我们都有一种渴求感,希望学生好好和你配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好好钻研学生。学生想到的,你要提前想到;学生没想到的,你要怎样引导他想到。 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看到孩子们无穷的潜力,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设计、创意、改造,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使孩子们在他们所渴望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增强能力。

时光总是匆匆的,匆匆的时光只是带走了白天和黑夜,常常回首,我们会发现,那些美好的记忆犹然心田。只要有积极进取的决心和行动,总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学会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让语文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世界,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第18篇:春望

春望

教学目标 ①背诵诗歌。

②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重点

①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②了解作者的生平。 课时安排:半课时。 课前准备

①搜集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资料。 ②熟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今天,让我们走近历史的隧道,去感受历史上一位苦难诗人、人民诗人、伟大诗人。(课件出示插图)他是谁呢?(杜甫) 2.简要介绍杜甫的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离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4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3.简介《春望》一诗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唐朝曾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昌盛的朝代,可是,到了公元755年,唐朝的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把繁华的长安城糟蹋得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的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荒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听录音朗读《春望》。)

二、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地朗读,至少读三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点名读,正音。注意搔、簪是平舌音。 3.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师: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边看注释边读诗句,一行一行地读,边读边想。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

a.如何理解题目“春望”?(在春天,诗人看到长安的景象,借以抒怀)

1 b.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c.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四.交流感受。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理解“国破”和“草木深”的意思。

师: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

◆师: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 ◆指导学生朗读。

师: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自己练练看。(生自由练习朗读——点名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 (生齐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质疑、解疑: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作者为何却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学生试说诗句大意: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

◆师: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泪了,诗人留下的是什么泪呢?(伤感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叹息之泪„„)

“别”仅仅是一般的离别吗?(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永别„„)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生自由练习朗读——点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背。)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师: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请男同学把后面两句读一读。(全体男生大声朗读后两句)

◆质疑: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生谈感受,结合“烽火连三月”的背景,从而感受到在当时“家书”上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金”还要宝贵。)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生齐声朗读

七、八两句) ◆再读一读,体会诗人忧国思家的忧愁之情。 5.教师总结。

师:杜甫当时只有45岁,人到壮年,为国家而担忧,为亲人的离别而忧愁,“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街头看到的春天景象,写了他的所望,所感、所盼、所忧,充分地表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投入自己的感情朗读,也把诗人的思想感情读出来,行不行?(配上音乐,生自由大声地练读全诗。)(点名读——分组读——师范读——点名背——全班齐背。)

五、背诵《春望》,创新作业。1.背诵《春望》.2.拓展作业: (1)假如你在客栈遇到了老朋友——杜甫,你会对他说什么? (2)用学到的赏析诗歌方法再积累背诵杜甫的其他的诗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教学目标:深入理解此首诗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教学重点:意象的分析。

教学难点:意象到画面的转换,关键词的赏析。

教学设想:从意象入手,抓住关键词,转换成画面,赏析诗的情感。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与诗相关的背景: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江苏常州,唐代属江南东道毗陵郡。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杜审言(?~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人。高宗咸亨元年(670) 进士。官隰城尉,累转洛阳丞,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同僚不睦,为州司马周季重等所构陷,系狱,将被杀。其子杜并,16岁,刺杀季重,己亦当场遇害。武后闻杜并为父报仇事,甚加叹异,召见审言,授著作佐郎,迁膳部员外郎。因依附张易之、张昌宗,于中宗神龙元年(705)与宋之问、沈佺期等人同时遭贬,他被流配到峰州。不久召还,授国子监主簿。卒年60余。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著录《杜审言集》10卷。但到宋代已佚,仅存1卷,“有诗四十余篇而已”(《郡斋读书志》)。今存《杜审言诗集》1卷,诗43首。《全唐诗》编为1卷。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杜审言考》,对杜审言生平事迹多所考证。 二.串解诗文:

诗的大意说:唯独那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对自然界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感到新奇。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映照得变成了绿色。

忽然听到吟咏您格调高古的诗句,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禁不住要泪流沾湿了佩巾。 三.别致的开头:

3 结合背景材料说一说:作者触什么景,伤什么情?

诗的首联点题,十分精妙。远离家乡在外当官的人(宦游人),对于植物的萌发、开花、结果、凋谢,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特别敏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在“独有”“偏惊”的强调与呼应中,揭示出宦游人独有的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心态。 四.重点意象分析:

朝霞、梅柳、黄鸟、绿萍,四个主要的意象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幅怎样的意境?面对此画面,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1.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具体地描写了诗人对“物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杨柳已经吐出了新芽;清新和暖的空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把萍草(生在浅水中的蕨类植物)映照得变成了绿色。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变化,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

2.“宦游人”对这幅画卷的感受自是不同,他们自然会想到又是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不禁引起了岁月如流、漂泊他乡的感慨。这就为最后的“归思”作了铺垫。 五.关键词的分析:

“出”“渡”“催”三个关键词有何突出的表达作用?

1.“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一声紧似一声、更其欢鸣的特点。且用拟人的手法赋赋予客观事物“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了春气之暖、之浓、之生机勃勃。 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此联写“游望”之景,紧承上文“偏惊”而来。 “云霞”“梅柳”乃常见之景物,并不新奇,可是诗人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它们,并注入了审美情趣,“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的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这真是化平常为神奇,把熟识的境界转化为令人惊讶的新境界。 六.最后两句的赏析: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七.总结:

1.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采处,恰在中间二联。

2.因物感兴,即景生情。诗人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土之“物候”才有“惊新”之意。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历历如画。对仗工整,结构细密,字字锤炼。

3.诗的技巧: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其思乡情真情苦情悲),拟人手法(赋予客观事物以人的情态),化静为动(写出了春的动感和生机)

第19篇:春望

《春望》教学设计

黄榆九年制学校

李 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作者爱国思亲的感情。

2.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自古以来,文人墨士写下了许多的爱国诗篇。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告诉了我们统一祖国的真挚感情;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告诉了我们希望有爱国爱民的人出现;那么杜甫的《春望》告诉了我们什么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古诗。

(二)新授: 1.介绍作者。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唐朝曾经是中国一个鼎盛的朝代,但是在公元755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对繁荣一时的长安城进行烧杀抢夺,使长安城破败不堪。安史之乱使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杜甫也被叛军抓到了长安,他孤身一人,远离亲人,在第二年的春天,来到长安街头,目睹长安城满目凄凉的景象,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春望》这首千古绝唱。 3.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读古诗,听音频,感受节奏,在听的同时,让学生将读不准的音进行标注。 (2)找两位同学读。 (3)全班读。

4.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1)讲解第一句。

生读第一句,说一说描写了几种景象?(国都、山河、城、草木、)

a.理解“国破”和“草木深”的意思。(国都沦陷,城池残败,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触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b.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人声喧哗,一片繁荣的景象) c.而今,被叛军占领的长安城,放眼望去,看到的是杂草丛生。只看到草木,看不到人呀,人到哪里去了?(人都被叛军给捉走了,人都去逃难了,他们都被杀戮了。)死的死,逃的逃,放眼望去,长安街上空无一人,满目凄凉,杂草丛生。怎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先自己试试---点名读---男生读----全班齐读。

(2)分析第二句。 a.面对人烟稀少的、杂草丛生的长安城,作者的心情如何呢?哪句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鸟语花香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但是作者为何却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为这样的时局而感伤得见花落泪。听到鸟的声音,诗人都感到心惊肉跳、心惊胆战)

c.看到这繁花似锦的美景,诗人却落泪了,诗人留下的是什么泪呢?(伤感之泪、痛苦之泪、愤怒之泪、叹息之泪„„.)“别”仅仅是一般的离别吗?(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永别„„)。

d.指导学生读—点名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然后全班齐读前两句,试着背诵前两句。 (3)分析后两句。

a.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请男同学把后面两句读一读。为什么这样一封薄薄的家书却抵得上“万两黄金”呢?(生结合“烽火连三月”的背景,从而感受到在当时“家书”上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金”还要宝贵。)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能够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望到了什么程度呢?读最后两句。 b.诗人盼望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等到头发都白了,欲搔欲短,连簪子都插不上,古代的男人、女人都是将头发与帽子别在一起,诗人忧国都到了这种程度了,根据这首诗,你猜猜杜甫当时多大?(学生们猜一猜,并说一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总结 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眷念亲人)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十人份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竖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也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春望

山河、草木-----忧国-----对比 花溅、鸟惊-----忧民-----拟人 烽火、家书-----思乡-----夸张 白头、胜簪-----悲己-----对偶、夸张

作业:积累杜甫的诗歌,进一步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反思

黄榆九年制学校 李 双

于永正先生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就是钻研教材。作为一名年轻教师,那么对于这首古诗来讲,我通过仔细的阅读与分析,对诗中的词语、字都要细加的揣摩,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

在准备这节课中,我的重点是在读的方面,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我想,这是我能够上好这节课的因素,我想要让学生们被杜甫的这首诗、被杜甫的伟大情怀所感动,因此,不同方式的读,会让学生对古诗有不同的了解,从中来感受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节课的授课,首先,我的教师个人素养还需要提升,在这样一篇千古名篇的教学上,虽然我事先的准备充分,但是由于我的个人素养不足,所以,我还需要多汲取营养,努力提高自己。其次,我的教学意识还需要转变,我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足,课堂上的引领作用不充分,在学生感悟困难的时候,我就比较急躁,常常以我的感受去代替学生,而忽视了怎样去引导学生感悟,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的教学经验不足,没有一个高超的教学方法,很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很好的引导学生。最后,在设计问题方面,由于经验不足,当问同学问题时,没有具体化,而是泛泛而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不清楚问题的答案的标准化,最终会导致学生不爱发言,不和老师的思路一起来学习,积极性会下降,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的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希望以后通过个人教学经验的提高和积累,在学校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和取经,让我的水平不断提高。

第20篇:春望

案例:《春望》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春望》

授课教师:李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指导教师:富霄菱(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教研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初二

教学目标:对《春望》进行多元解读;了解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春望》内容和情感;学习诗歌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合理准确地借助关键字、背景资料、链接作品、读者情感体验等方法进行多元深入解读。

学情分析:该诗没有太难的词句,学生把握诗句表面内容尚不大难,此前语文阅读对关键词品析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深”、“搔”等字的深意。但因年代久远、没有战争生活体验,以真切情境走近诗人内心世界,切身感受诗人真实情感,难度较大,加之学生学识素养的欠缺,借助相关背景资料和作品链接等对《春望》进行多元深入解读更是难上加难。

教学设想:《春望》是杜诗中颇具时代性、思想性的一首作品。其字面义的解读并不费力,然而实现对文字背后意蕴的挖掘并非易事。为了矫正学生望文生义的理解偏颇,更为了训练学生对看似浅显的古诗深入解读的能力,对学情分析中的学生障碍进行突破,我准备以该诗为例,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解读的全过程,尤其是对诗句深意的多种解读,如:“白头搔更短”一句除了前几句提及的“忧国思家”,借助杜甫的经历、思想和其它作品可以获知,还有“忧民”的情感,而这也恰恰是该诗乃至杜甫诸多诗作体现的重要情感,这便实现了多元解读。当然,多元解读是需要方法的,多元解读也是需要个人学识等诸多条件作保障的,该课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解读横纵向有多宽多深,我的初衷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获取到多元解读的如下相关内容:知道诗歌需要多元解读;诗歌该如何多元解读;诗歌的多元解读是有界限的;鼓励孩子们不断丰富学识,通过不懈训练实现对古诗更准确深入的多元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怎样理解这句话?

设计意图: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提出多元解读的概念

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我们将其称之为“多元解读”。既然这样,是不是怎么理解都对,都好呢?我们来看三个例子: 例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A.用“浮云”比喻顽固保守势力,在诗人眼中,他们的阻挠是不足以害怕的,表现了诗人的信念和气概,抒发了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豪情壮志。 B.我不怕浮云遮住视线,因为我站在浮云之上。这两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勇于征服自然的决心。 提问:哪种理解好?为什么?

例2:曾听到一学生这样解读《背影》中的父亲:父亲之所以关爱儿子是因为父亲失业了,怕儿子不赡养他,所以才爱他的儿子。 提问:这个理解出了什么问题?

小结: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解偏离了课文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解读就是错误的。

例3:“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为什么将之前想到的“吹”、“过”等字换成最终的“绿”呢?因为这个字既有“吹”“过”等字的动感,同时更拥有色彩感,将江南的盎然春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正是字的锤炼,极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与意境,具有深入的解读空间,而这个深入的解读恐怕就不是每个读者都可以捕捉到的了?

由此可见,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深有浅,有对有错,是有原则标准的,究竟是什么在约定这个“度”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课程的研究内容,今天,我们以一首古诗为例来找寻准确多元解读的一般方法。

二、布置初读任务——朗读该诗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内容

三、解读文本

(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现在,咱们来读一读这首诗,我们先读前两句,我请三名同学来读,大家仔细听他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点评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评价,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情况 ①“破”什么意思?

残破、破败。国都沦陷,城池残败,到处残垣断壁。 ②长安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知人论世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安史之乱,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它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 总结:借助史实,我们对“国破”二字有了准确的理解。都城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昔日繁华热闹可以想见。然而现在的长安,一切物是人非,过去的繁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这句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可以确定诗歌的基调,可以帮助读者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诗人”“心情”是什么,“读情”是诗歌解读的关键。正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关键词品析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

这样的景象让人怵目惊心,满目凄凉,暗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③“深”怎么理解?茂密。 ④“草木深”说明什么?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总结:结合相关史实记载可知“草木深”三字道出当时山河破碎,人民离散的情形。这是春天,应当是明媚之景,应该像杜甫四年前在《丽人行》中写的那样“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此时却一派荒芜,这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设计意图:告知学生结合读者情感体验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①“感时”什么意思?

感伤时势的变迁。为国家的时局担忧。 ②“恨别”什么意思? 悲恨离别

③诗人见花流泪,听鸟鸣心惊。这种流泪与心惊让你觉得有不可思议的地方吗?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应该是让人感到愉悦的,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触景生情,见了听了反而泪落心惊,其感时之深、恨别之切不言而喻。

④对于这两句还有另一种较为流行的解读方式——“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你是否认同?

正如白居易在《闻早莺》中所说:“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前种解读为触景生情,后种解读为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与前两句孤立写景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情景同时出现,更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怎么读?

①“连三月”仅看字面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连着三个月,连着两个三月。”这样大相径庭的两种解读,该是哪一个呢?我们该以什么为解读的依据?史实。烽火指的是安史之乱的烽火,安史之乱是在755年12月爆发,《春望》创作于757年3月,这中间正好过了两个三月,所以说是“连三月”,说明战事长久。 设计意图:结合相关作品是诗歌解读方式之一

②“家书抵万金”(言重了吗?期盼家信时,杜甫心里会想些什么?) ③获得如此高评价仅仅是因他表达了惦记思念妻儿的一己之情吗? 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连续不断。诗人妻子儿女在鄜州,一家人的安危使他魂牵梦绕,家书不至,他如何放心得下?“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种情感在杜甫同时期其它诗中可以见到,如《月夜》中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雪》中的“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没有家人的消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传递着无从着力的苦恼。);《述怀》中的“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十个月前寄出的信如今还没有回音,盼来信,又怕是坏消息,几句话将面对这种可怕等待时微妙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三首诗中的句子为“家书抵万金”提供了充足的论据,这句“家书抵万金”将所有对家信期盼、对亲人思念的情感高度提炼,而在当时,这又岂只杜甫一人有如此心境,它准确高度地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郁达夫《奉赠》诗:“一纸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想必,直至今日,那些经历过战火硝烟的人依然会感同身受。

(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怎么读? ①“搔”什么意思?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搔”的动作通常传递出怎样的心境? 愁、悲、伤。 ③原因是什么?

国破、感时、恨别(为国家、为自己)

④这只是一重解读,其实不仅如此,若对这种心境有更准确全面地解读,杜甫的思想便不能不提。

安史之乱前夕,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而且过着挨饿受冻的屈辱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看到人民的痛苦,安史之乱发生后,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在陕北,他曾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陷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可以看出他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做了谏官,第一个月,因上书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屡遭贬斥,也因此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到鄜州途中,看到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770年冬天,杜甫死在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后的怀念。《赴奉先咏怀》中“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别蔡十四著作》中“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对人民的真诚关切。 杜甫的大半生是和人民在一起的,他深深地关心着百姓,杜甫此时的流离失所,不正是人民因战乱无家可归谁的缩影吗?杜甫道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声音,这是人民心声的呼喊。由此看来,谁又能说这“搔”白发时伤悲、愁苦、担忧的心境除却国破带来的感时、恨别,而没有忧民呢?加上这层理解,是不是对这首诗的情感解读得就更准确和全面了呢?(忧国忧民、伤时思家)

四、背诵这首诗(注意重读和语气)

五、学法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好诗,理解了它的内容和情感,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收获呢?回顾一下咱们解读该诗时使用的方法。(学生回顾讨论)

总结:这节课,我们借助了关键字品析、背景资料分析、相关作品了解以及读者的生活体验等方法对《春望》进行了多元解读,这些是方法,更是尺度。 这里要特别叮嘱大家:文本掌握在读者手中,并不只是一种既定的理解,确实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读、乱解,而必须有一定的界限。目前,文本解读的流于肤浅,难以深入,偶尔的断章取义,偏离方向,都是多元解读要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古诗准确解读能力能有所提高。

六、拓展训练

借助课堂所学方法,对《观书有感》进行深入解读,完成一篇400字的解读文章。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有如下收获:此次教学对于要告诉学生什么、教给学生什么、训练学生什么想得更清楚,落实得更有序,较好渗透了课标和接受美学的相关理念,有意识地鼓励和引领学生进行多元解读;整个课堂还原了我们阅读的真实状态,这种本色阅读状态对于问题的呈现和解决更具价值;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多元解读中知人论世的方法。

这节课的缺点是未能够让学生放开畅谈。究其原因,学生层面:对文本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的欠缺,无米之炊。教师层面:急于推进课的进程,没有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阐释想法的时间;对于学生的一些解读未能给予最有效的点评和引领,课堂生成资源利用不充分。更多关注了对正确的确认,对于错误解读原因的剖析不深入、不到位。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想今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提高:从思想上,继续加强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最大限度地将思维的权利、发表见解的权利交给学生;提高自身学识素养和解决随机问题的应变能力,将课堂生成资源价值最大化,更具教育智慧;加强多元解读的训练,在不断训练中,指导、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意识和能力。

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