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理复习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2020-03-02 17:37:1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初中地理复习,内容多,范围广,涉及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共四册课本,而学生用在地理学科复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地理复习,这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来谈一下地理复习的一些基本做法,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一、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1、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的目地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课程的三维目标,定位好复习的思路; 《考试说明》对本年中考所涉及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在复习中要认真仔细研读,做到有据可依,对照《考试说明》结合教材,逐一梳理知识点,掌握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做到重点突出,才能做到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2、备好复习课,制定好地理复习规划

我备课时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集中全力复习课本。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理清脉络,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梳理,为中考储备知识。明确会考说明考点,联系热点,将每章节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同时要注意知识的综合与应用,前后知识的联系与综合,教材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抓住知识的特征,如影响全球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我国形成季风气候的主导因素是独特的海陆位置。如青藏地区的特征“高寒”;南方主要粮食作物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以及北方冬季寒冷与传统运动项目之间的联系。通过抓事物的特征,学生能准确地认识大自然、认识人类,认识人地密切的关系,掌握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复习“西北地区”时,要抓住“干旱”这一自然特征,明确干旱对西北地区地表、植被、河流、湖泊、聚落、农牧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联系“西气东输”“西部大开发热点问题,学生就能对所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复习东南亚时,可联系马来西亚航班失事问题等热点。

这一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扎扎实实。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让学生把握住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整个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以专题复习为主要形式。本阶段主要任务:瞄准中考,浓缩重点,专题训练,培养能力。具体做法:一方面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如把气候知识放在一个专题,解决所有与气候有关的问题(气候类型、分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天气与气候灾害等,)同时,也可以把与气候知识为基础的河流、水资源、等问题作铺垫来学习。再比如以“世界气候差异”为主题,依据“世界气温分布”、“世界降水分布”等方面的数据,然后通过各种不同的气候和降水的组合,分析地理成因、归纳出各种气候类型特征, 1

总结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再运用上述的知识总结、分析各大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各国家、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成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主题。另一方面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训练学生将地理知识点在地图上串起来,如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海陆分布、地形、气候等知识,不同性质的地理分界线、回归线赤道穿过的国家及气候类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干湿地区等放在同一幅地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图文结合记忆,培养图文转换的技能,提高复习效率。

这一阶段复习同时还要联系实际,结合社会热点、讲印度时可联系印巴问题,以及讲资源时结合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分析,结合每一个专题,合理的加以讲述,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回味课本,强化记忆,调整状态。通过回味课本,使学生对遗忘的问题重新记忆,消灭知识盲点。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充分调整自己的状态,通过中考综合训练和中考模拟训练,全面提高应试能力,发挥出正常水平。

二、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紧抓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满堂灌”,复习课不单是地理知识的重现,贵在于复习的过程中能指导学生编织科学的知识体系,把了解和知道的知识上升为理解和应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在抓基础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1)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这种方法学生是最能接受的,首先从他们已知的知识点入手,分析更高一层次上的地理信息与地理结论。如《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问题,呈现一种:地势、地形——河流——气候的层层推进;再如完整的《中国政区图》,可能比较熟悉,那么分省地图、沿某一条纬线(如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图等,可能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将其深化。

(2)要注重知识的分散性和整体性

教材总体上是分板块、分专题编排知识的,如“辽阔的疆域”、“地形和地势”、很多学生就其中某一个主题方面应该是掌握不错的,可是把这些内容同时归纳在一幅图上,综合性就增强了,难度就增加了。中考所注意的,恰恰是知识的板块覆盖,注重主干知识而不追求细枝末节,所以,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与提高,由点到面,相互交叉,彼此关联,让学生只在一幅图中就可以分析区域差异。比如等高线地形图中,可以涉及两地温差的计算、以及对该地区海拔高度判断后农业的判断。再如,中国的地理差异涉及到四个地理区域,如果单一考查一个区域学生可能很容易答题,但是如果四大地理区域的结合题就很难应对了。2011年会考就考过此题。所以在复习时一定注意知识的整合性。

(3)要不断变换题型,打开学生思维能力

在指导学生做练习时,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读题,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进行挖掘,排除无效信息。平常的练尽量一题多练,如选择题,充分挖掘四个选项背后的地理信息与地理知识,把四个选项当四道题目来做;还要训练用同一种思路解多题目,特别是像有关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等高线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及其特征等相关题目,各种变式集中训练,使解题技巧熟练化。

(4)要注重平衡,整体提高

主要做法就是“抓两头,促中间”,既抓尖子生,又顾及全体。对学习能力确实较弱的,一方面不强求们跟上大队伍,同时也不能放弃,对其最基础的知识点,要求其掌握、过关。如果选定的内容接近其能力水平,学生就容易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力,促使其努力求知以提高成绩。

2、要设计主线,不要一盘散沙。

一堂好的复习课应该有一条主线贯穿,给人留下条理清晰的印象。主线可以是链条式,环环相扣,连贯性很强,可以形成一种层层深入、由简到繁。如经线纬线——经度与纬度——半球的划分——地理坐标的确定等知识点之间是互相制约、因果相连的,形成链条式结构。主线还可以是分枝式,如以地图为主干,延伸出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要素。还可以是对比式,如对亚洲、东南亚、欧洲西部的复习,都涉及位置、气候、河流,可以对比进行。在每一个章节结束后,都应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络。

3、要着重进行提高能力

从考试中可以看出不少同学仍然停留在死记硬背学习地理的层次上,对一些知识点并不理解,更谈不上运用,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培养地理思维习惯,注重地理原理与地理现象的联系以及地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1)提高读图能力

对地理图像语言的学习运用,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许多地理知识都可以通过相关图表来获得。地理读图题涉及面广,综合性较强,适宜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是地理必考试题。在复习阶段对地理图像进行专题复习,训练“读图、析图、”的技能,能读懂地理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并能分析各类地理图像所提供的文字、图、表信息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就能准确地抓住地理的位置和空间结构。如在读我国河流径流量图时,长江如一条巨蟒,昂首向着太平洋;而黄河犹如一条蚯蚓,在我国北方蜿蜒。这是图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效果,使人容易记忆。再次,一幅图包含的信息量极大,读一幅图,可了解许多内容。如一幅中国地形图,它不但能反映出我国地形状况,水系分布,各类地形单元的分布,甚至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城市的分布都能体现出来。所以多读图,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以及

地理分析能力的提升大有益处。学生时间紧张,多读图可以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复习中还要注意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即分析地域内或地域间各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能力,要深刻体会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而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要能够联系到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等高线地形图中水库大坝的修建位置;公路的修建等等。 如海陆位置、地形、季风,都是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而干旱又是荒漠草原和荒漠形成的前提,这就决定了西北地区农业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因而在西北有水的地方才有绿洲,才有村镇,才有农业。从而水也决定着西北地区人口的分布情况。这样一联系,西北的主要特征就凸现在眼前。可见纵向联系是把握一个地方地理特征的好方法。

横向比较是相对于纵向比较而言,是两个乃至多个地理区域某个地理要素的比较,也可以是多个地理要素的比较。它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黑龙江北部和海南省两地降水及所属干湿地区的比较,很显然能得出我国降水的“南多北少”规律,同时也很清楚的可以看出降水决不是影响干湿地区的唯一因素。再如,对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形成条件的比较中,明显可以看出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它们共同的特征。在地理课学习中,往往有许多地方就是利用比较这一方法的。如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一条“对比”线,它不仅对比了南北方的气温、降水、气候、干湿的差异。甚至连南北方的水文特征都作了一定的比较,因此它成了我国南北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每年会考都有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考察。

(3)提高解题技巧

为了避免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同学们在复习时很有必要进行答题规范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一要学会审题的方法,能正确提取试题文字、图像及数据所提供的有效地理信息;二要通过典型例题的解析,训练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尤其要注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从每年考试结果和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是题目不难,高分不易,试题稍微有所变通,学生就无法适应。说明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相当欠缺,机械学习的现象较为普遍。因而,在地理复习中提高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极为重要。如学习了“等高线疏密和地形坡度大小关系”后,在具体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能分析不同地形部位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并说明原因等。比如:海拔在1000米以上着重发展林业,海拔在200—500米着重发展种植业等。又如既要学会看正面的太阳光照示意图,又要学会从极点上空分析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地球的自转方向。

因此,我们平时在复习时要以学校的月考为契机,以高质量的检测督促学生积极复习,根据月考的反馈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进而以精讲带动阶段的精练。每次精练和检测过后,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作好批阅与讲评。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地理复习,只要师生之间多多配合,教师之间多多交流,相信能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2014年4月25日

地理结业复习经验交流材料

地理复习

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

地理教学经验交流

地理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初中地理经验交流发言稿

地理复习策略

地理复习要点

七年级地理复习

地理会考复习

地理复习经验交流
《地理复习经验交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