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杜江凌演讲全文(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23:09: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杜江凌演讲全文:成功所需的多元化因素

演讲嘉宾 /INTEL中国研究中心总经理杜江凌

非常感谢共青团湖北省委、《大学生》杂志社给我这样一个与武汉各高校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走自己的路》。为什么用这个题目?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点,大家肯定看了不少关于成功人士的书,都想弄明白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并按照他们的路走。其实,每个成功人士所走的路是不同的,这与他们的经历、环境影响及各方面的因素有关。所以,要想靠模仿别人来成功是非常难的,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摸索出自己要走的路。

我在美国俄罗冈州生活了7年,那个州非常漂亮,有很多山,景色很美,一年四季都是绿色。我很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山上散步,看雪山、看湖。一天在山里面走

6、7个小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是鞋。迷了路可以问,看地图;没有吃的,可以找甚至饿一下;没有帐篷冻一下可以过。但如果没有合脚的鞋就走不了好几天。我在奥尔根(音译,地名)就买了一双最贵、最好的鞋,非常合脚,下山时有一个缓冲,不会让脚指头受力,上山时非常稳。“这双鞋”很重要,所以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怎么来找“这双鞋”。

第二点,6月份,英特尔研究中心举办了一次中国大学生研究论坛。举办之前,我们就一直想,谁能够最有权威地告诉大家英特尔成功的秘诀?最后决定请摩尔先生。可是摩尔先生已经退休,请他不太容易。我6月份来到加州,在英特尔总部的博物馆跟摩尔先生做了一个对话。对话结束后,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英特尔的文化就是一个完全“走自己的路”的文化——靠摸索、靠创新。在这里,我也想把自己跟摩尔先生谈话的感觉传递给大家。

最后,我自己博士毕业以后走南闯北,也有一些经验和方法想告诉大家。

我当年几乎是一口气在国内把10年学读完了。17岁上大学,27岁读完博士,都在北京理工大学。我没有任何在国外上大学的经历,李开复13岁就到美国上学,唐骏在日本上大学,而我是中国地地道道的“土博士”。

毕业之后去了北京无线电厂,也是全北京市去工厂的第一个博士。我学的是雷达专业,在那里就为远程雷达做总体设计,大约一年半到两年后我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做了近两年研究。后来,去了美国硅谷,在一个创业公司呆了快两年的时间。之后,我就去了美国俄罗冈州加入了英特尔,在那里一干就是

七、八年时间。这个过程中我换了4次工作,从做高级软件工程师到做实验室研究人员,最后再做经理,差不多每两年换一次。然后,回到北京,整整转了一个圈。之前《大学生》杂志登了对我的采访,说我的人生跟摩尔定律一样,晶体管的数目每两年增加一倍,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是每两年往前进一步,我觉得很形象。

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生怎么走,怎么达到人生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制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一定要制定目标,积极主动地制定目标。不要等到最后被逼上绝路再去想,达到目标之后一定再去想我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我博士一毕业,第一件事就是要出国,这就是我博士毕业后的第一个人生目标。当时国家的科技水平不高,能够做研究的地方非常少。我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二批博士生,全国就100多人,如果要继续学自己的专业,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必须出国。后来,我去了新加坡,达到自己第一个目标。我又马上为自己设定第二个目标——去美国。我几乎翻阅了美国所有具有电子工程系的大学的资料,了解他们到底研究什么,有哪些教授,发了上百封信给教授或者给大学录取办公室,从新加坡去了美国一个创业公司,在那里做了一段时间职员。我给自己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去一家比较好的公司,于是进了英特尔。我在英特尔内部换了4次工作,都不是被动的,不是因为自己所在部门解散,而是因为自己的一种愿望和激情。

后来,我又为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回国,经过自己的努力,目标最终实现了,在国内我又不断为自己确定目标。到现在为止,我所定的目标都实现了。 目标应该怎样制定?我认为有三个要素:

第一点,有激情,要非常渴望达到这个目标。如果不是你渴望,遇到困难你一定会放弃。

在出国这件事情上,我经过了

3、4年的时间,看到身边的同学连续出国,心里也想“为什么自己老是不成”。后来分析有多种原因,我是学雷达的,国外与这个专业相关的奖学金、研究项目都是军方的,所以对美国公民以外的人被“卡”得非常严。我就坚持不断地联系,美国不行就联系新加坡,甚至科威特都联系过。当时雷达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就跟一位科威特教授聊了很多东西,他也认真考虑过我的申请。

第二点就是目标要明确。英特尔有一个最年轻的副总裁基辛格博士,32岁成为副总裁。他说当年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工程师,这在他18岁时就实现了。第二个目标就是有一项专利,没过几年他就发明了一项专利。第三个目标是亲手做一块芯片,386芯片就是由基辛格博士所带领的团队制造出来的。他想了很久,又为自己制定下一个目标就是成为英特尔的CEO,他的这个目标现在还没有实现,但他很公开地向所有人称“我要成为英特尔的CEO”。目标很明确,而不是模糊地宣称“我要成为英特尔高级管理人员”。

最后,就是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有意义。怎么衡量目标是否有意义呢?在美国,我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被领导所“挑战”,英特尔的领导总会问“so what ?”(那又怎么样?)所以,在制定目标时候一定要思考,制定的目标实现之后对公司会带来什么价值?对个人前途又有什么影响?所以,大家把制定的目标写在纸上时一定要问上10个“so what”。

在美国,我每年暑假总要出门玩,一玩就是一两个星期,要做很复杂的计划:第一站去什么地方,每天要开多少公里,要把自己所到城市的旅馆预定好。然后,要考虑到所到的国家公园有什么好玩的东西。一般都是大家互相分享,问

自己的朋友原来去过哪些地方,然后把别人的计划加以修改。在国内,很多旅游团都把你的计划定好了。可见,很多人对自己制定计划不是很重视。

选择目标是一件很难的事,达到目标更难。我自己体会,人生计划选择的时候要分为四步:首先是你要有目标,制定目标之后要问自己一个问题——社会对我要达到目标的需求是什么,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个人的能力是什么,看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通过反思把这个问题想清楚。第三个问题是看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把社会需求与个人能力做减法,根据差距订计划,通过努力把自己的差距弥补上。最后,订完之后就要开始实施。

举个例子:在美国我一直在做技术,开始做软件,从一般的程序员到后来成为高级软件工程师,后来我又去了研究部门,做互联网通讯方面的研究。在美国,我做得很愉快。后来考虑到要更多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觉得在国内发展的更快,我就准备回国。开始试了一些位置没有被录取,经过分析发现,在国内并不是非常需要工程师,因为国内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他们非常能干,给什么样的难题都可以解决,但是国内缺乏具有国际企业管理经验又熟悉中国国情的管理人才。我下决心改行,尽管我自己非常愿意做一名工程师,但是我要制定计划成为一名管理人才,所以就尽量做一些与管理有关的工作。一段时间后机会来了:有一次部门调整以后,发现有个部门缺一个二级经理。我觉得自己是最合适这个位置的人,就去找二级经理的老板,告诉他我要做二级经理。他很吃惊,说要考虑考虑。我不放心又去找了他的老板,他的老板是我刚进英特尔的部门总监,知道我的能力。我提出自己的要求后,他说跟我的经理商量。第二天,我正在学程序,那名管二级经理的老板走过来说:“恭喜你!这个位置属于你了!”随后,我很快弥补了自己在管理方面的不足。

榜样到处都是,只要你盯准一个人跟他学,很快就可以学会如何做一个出色的经理。再后来又出现了一个机会,当时英特尔在中国要成立网络处理器开发中心,我就去申请那个位置。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明确自己不足地方,然后去实现。

领导力非常重要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导就必须具备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与上面讲的基本素质是非常不一样的。基本素质是你关到屋子里就可以学到的,但是领导能力不一样,需要和别人打交道,都是情商。很遗憾,大学教的很少,其实这些知识很重要。

第一、设定目标。作为领导要领导团队,必须要有方向。原来我的一个领导,现在是我的导师,他的领导能力在设立目标方面很强,每年年初他可以写出他所领导的团队可以干出哪些成绩,这些成绩又如何来衡量?对公司有什么贡献?目标的可测量性非常强。

第二点,要懂得变化。三年前,我在英特尔上了一门课,专门讲战略。一个公司要想成功,就必须明白外界的需求,谁是你的竞争对手,它在哪方面强,看自身是否具备竞争能力,找出公司能力与对手差距,然后来制定战略。定好战

略之后下一步就是执行,由于外界的环境都是变化的,所以你要不断地变化。要不断地使自己能力适应外界的要求、和自己的战略相吻合。所以,大家在领导团队时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变化,为什么要变化。

第三点,要敢于冒风险。我在英特尔与新员工交流时都会讲这样一个故事:一般能到英特尔来的员工,都是非常聪敏的,但如果光凭聪敏是很难成功的。有人说自己还很刻苦,其实又错了。英特尔每个人工作都很努力,所以光靠刻苦也不行。那究竟什么可以让你脱颖而出呢?那就是冒风险。

我曾经问过一个成功的员工,他从美国来到英特尔中国,带领一个团队工作了三年,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工程师。问他成功的经验,他就讲了一个要冒风险的故事:在美国的时候,领导要他带领团队选择做项目,第一个项目很多人都在做,风险不是很大;还有一个项目,公司人做得很少而且很难做,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他根据自己的判断,研究的第二个项目公司在两、三年之后一定会用,所以他就选了第2个项目。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他把这个项目做出了结果,确实像他所说的那样,两、三年后这个项目在英特尔走红了,因此他自己就成功了。在英特尔,冒风险是成是成功的一个重要途径,但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冒风险的。这是认得心理承受能力、品质的问题。所以,要培养自己冒风险的能力,你们现在很年轻还输的起,越到后面就越输不起,因为各方面的条件使你自己无法冒风险。另外,冒风险还有善于抓住机遇,机遇很重要,如果说机遇来的时候错过了,你就会后悔终身。

举两个例子。我具备管理能力之后,就申请了英特尔中国开发中心总

监的职位,等了很久也没有消息。过了10天,我就打电话咨询结果,总经理说我在做这方面一点经验也没有。但我没有灰心,就去找亚洲区的总经理,说自己具有成功的经验,如果不相信可以问我从前的同事,这位同事在英特尔做资深院士,问他看我是不是适合这个岗位。过了几天收到亚太地区总经理的E-mail,告诉我已经被批准。一年多以后,他告诉我要我感谢那位资深的院士,是他的E-mail短短的几句话让我得到职位。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去新加坡读书,那次是去新加坡出差,在短的两个小时个人活动时间,我敲开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的门,见到了他的秘书,就获得了一个和一位教授进行面试的机会,也就决定了我一生的一个完全不同的局面。所以,抓住机遇,敢于冒险是一个领导必须具备的品质。

下面讲沟通能力。沟通是国内学生的一个弱点,沟通没有纳入教育体

制的一部分,从我上学到现在都一直没有改变上课的方式。我的孩子在美国上一年级,美国的学生都是围着一个圆桌坐,一个班只有十几名学生,

四、五个小孩围着一起讨论。小孩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的时候,一定要用目光接触。我们知道自己有弱点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弱点。到现在为止,我都一直诚惶诚恐,生怕自己有一个“死角”,还有什么不具备的品质。

再一点就是逻辑思维能力,跟人讲话一定要有逻辑性,表现在以下几

点:

第一点,比如问你吃饭没有,你回答“已经吃过了”,并且还回答在

哪里吃的,这样的思维就不严谨。第二点,别人说话不认真听,别人说一会你就要打断别人,要把别人的话听完,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说服别人。另外一点就是要有识别能力。小时候我父亲就告诉我千万不要见风使舵。但现在发现这些都非常重要,你和你的上司说话,如果没有看他的反应,那就无法达到他理解你的目的。任何一个公司的销售人员都是“变色龙”,他和客户见面只要一分钟就知道客户是喜欢就事论事,还是喜欢跟人打交道。喜欢就事论事的马上跟他说产品,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就跟他聊天。他们能够看着别人的爱好来做销售。

我在美国参加了一个由英特尔总裁亲自组织的培训班,里面汇聚了全

球30多个地区的经理。有一天,在小组讨论中,总裁来到我所在的小组,整个小组只有7个人,他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一个同事就脱口而出回答,当他说了两句就马上停住,他转向我问到“Jonh ,why not you talk the answer?”我当时非常感动,就立即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总裁。当然,在那个时刻每个人都很想在总裁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智慧。为什么他在总裁面前说了一句就停下来呢?因为我们前一天在吃饭时刚好讨论了这个问题,我说出了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非常认可,所以他就把我的答案融合成自己答案的一部分。所以,第二天讨论的时候,当他吐口而出的时候,他就意识到我的观点,然后就把机会让给了我。对于这样的人我一辈子都感谢他,很信任他。所以,作为领导在关键时刻你把机会让给别人,别人对你就会有充分的信任,在那之后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不会拆台,都会支持你。也许你会想“这是我表现的机会,怎能让给别人呢?”其实,你错了。作为领导你的任务是为人搭台,当你这样做了之后,最成功的是你自己。你把千千万万的人培养起来的时候,你才最成功。

思考的重要性

有多少人每天花上一小时去思考?每天花上一小时思考也许很容

易,但是你要想这一小时都非常有效却很难。思考是一门学问,就像你用不同的镜子看同一件事情,你可以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但得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用不同的“镜子”。

目前,大家思考主要有两种,第

一、抽象思考,第

二、逻辑思考。

大学里培训出来的就是这两点。第三种是宏观思考,在你考虑社会需要什么人的时候才会用到。不光要看到专业需要什么人才,还要看国家需要什么人才,全球化需要什么人才,只有把自己定的目标放到这个大环境时,目标才能定得非常好。

接下来说的是战略思考,它是望远镜,看得很远,可以看到你的一生。你可以看到现在做的事情对你明天有什么影响,对你一个月有什么影响,对你一生有什么影响。

往下面是超常规思考,我只身闯进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工程系、主动

写推荐信,这就是一种超常规思考,一般人不做,你做了就会成功。超常规思考是最难的,如果你的一生能有一两个,就会非常成功。超常规培养非常难,我们英特尔公司今年有一个从斯坦福大学来的实习生,他们学校的MBA就教的有创业这门课程。我当时非常吃惊,要他举个例子,他说“这门课非常难,老师都是从创业公司来的。”他举了个例子:有一天老师上课,发给每个人6美元,分成

4个组,看谁钱赚的多。结果,最多的赚了600多美元,而且1分没有花。赚钱最多的那个小组他们分头在硅谷找一些创业公司,告诉这些公司在下周可以到斯坦福大学MBA课堂用10分钟时间讲自己的经历和需求。这些公司非常愿意,因为他们想通过演讲招一些学生,在讲完之后就很高兴交了钱,学生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再往下面是现实思考,在准备冒险做一件事情时候,你要问自己一个

问题: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能不能承受。如果可以承受就不要再犹豫,应该义无反顾地去做。

最后一种是反思。反思和回忆是两种绝然不同的东西,人们都会回忆,并不是每人都会反思。反思是你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在一个特定的思路下做的思考。反思可以用到很多场合下,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想这个东西以前用了没有,原来成功是否是因为用了这东西的结果。反思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如果大家按照我说得每天把七种思考转一圈的话,一个小时绝对不够。

我曾收到这样的短信:人=吃+睡+工作+玩(1),猪=吃+睡(2),把方程(2)代入方程(1)得到:人=猪+工作+玩,那么:人-玩=猪+工作。所以,一般人主要是工作,除了工作还知道玩的的确很了不起。但是,听了讲座后,一定觉得光工作是不够的。

大家都想做成功的人,但成功的人需要不断地思考和行动,不断地具

有智慧的思考加上具有非常强的欲望、勇气、毅力的行动,反反复复一次比一次深刻、一次比一次进步的快,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这些都是我近几年总结出来的,今天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大家。

杜江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杜江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杜喜江述职报告

讲话 杜江 中国旅游发展论坛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杜江龙

何江的演讲

江苏凌家塘市场江红霞事迹材料

死鸟凌仕江阅读答案(优秀)

杜云生公众演讲

ellen杜兰大学演讲

杜江凌演讲全文(推荐)
《杜江凌演讲全文(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