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发布时间:2020-03-02 12:08: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一、基本目标: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成就。难点:新时期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学习内容】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发生的原因

(1)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党和国家面临复辟的危险。 (2)林彪、等野心家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4)“*”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在全国性的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 (2)一元化权力机关——成立,社会秩序混乱;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制度遭到了破坏。

(4)国家的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党的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总之,“*”是对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 3.*的教训

“1980年8月下旬,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从上面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避免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重演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具体应该怎么办呢?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2.成就

(1)首要环节:平反“*”前后的(2)政治体制改革

①改进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加强基层政权和建设。 (3)法制建设步伐加快

①颁布1982年宪法并多次修订。 ②相继出台《选举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4)依法治国

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确定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②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③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连同以前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特别提醒】“法制”和“法治”的区别:“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依法治国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由“法制”到“法治”表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三、基层民主选举

1.必要性:基层民主选举是我国落实赋予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用的方式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2.依据

(1)1989年,颁布《》。

(2)1998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 3.实践

(1)从1988年到2003年初,大多数省份完成三到四轮村委会、居委会的换届选举。

(2)城市居民委员会干部通过直接的、普遍的选举产生,从而使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内容进一步丰富。

(3)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展。 4.意义

4.意义

(1)乡村基层选举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2)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

(3)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中国政府为贯彻_______________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4)有助于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

【特别提醒】基层民主选举属于直接民主制而不是代议制。

【反思巩固】

1.从1966年到1975年.十年间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原因是什么()

A.“公检法”被砸烂B.民主法治遭到践踏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D.国际环境恶劣

2、冯骥才在《关于*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下列法律法规为我国“民告官”提供了法律依据的是()

①《民事诉讼法》②《刑事诉讼法》③《行政诉讼法》④《行政复议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下次那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A.中共“十五大”B.中共“十六大”C.九届二次会议D.十三届四中全会

5、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

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下不属于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成就的是()

A.改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积极推进了农村的民主法制建设 C.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规定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1999年,在湖北宜昌兴山县乡村村委会选举中,王大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举村委会主任。王大妈意愿得以实现的“依据”是()

A.《民事诉讼法》的颁布B.《选举法》的颁布

C.《行政复议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8、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过程中,最初主要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遭受了严重挫折。197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表明,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辉煌的未来。

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请说出建国后我国在政治民主化道路的进程中形成的三大制度。

(2)、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建立法制化社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3)、基层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为此我国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实践?有何历史意义?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说课稿

必一素材: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一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

历史一轮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强化作业 岳麓版必修1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学案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案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案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