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12:16: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12辑

教师学习资料

角逐批判性思维

《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9期作者:董毓

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就是批判吗?

当下,人人都知道:“批判性思维”一词,这也说明了它重要性。但是,它本质到底是什么,却普遍存在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

在宣讲批判性思维时,我们常常从澄清概念开始,强调两个“不是”:它既不是社会上一些人望文生义得出的“负面、挑错”的大批判,也不是一些逻辑专家所专注的单纯推理技巧。批判性思维,是以理性和开放性为核心的理智美德和思维能力的结合,是一种谨慎公正的分析、构造和发展的过程。

就是说,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德育部分,是一组关于认知和行为的批判理性精神和品德。它包括谦虚、谨慎、客观、具体、公正、反省、开放等指标。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这里面其实就包括了诸多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和品德。

角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智育部分,是一组辨别、分析、判断和发展的高阶思维技能。习总书记在谈到“明辨”时指出,“要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不迫、坚定自励。”在我们看来,这说的正是批判性思维技能和过程。

批判性思维,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要实现创新,离不开批判性思维。只有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才能不断在攻坚可难中追求卓越。

然而,要实现着一战略,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美国《时代》周刊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现在什么都可以制造,但什么都不能创造。而如果这一点不能改变,中国经济永远追不上美国,即使GDP超过了美国。

角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根子在基础教育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大学里推动批判性思维教育。但我们发现,这种教育虽然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技能,但对帮助其形成理性的习性并不十分得力。我们的教学实践一再揭示,上了批判性思维课程后,大学生知道了一套系统的方法和思维技巧。但是,学习效果没有形成习惯。在明确要求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时,他们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到了其他没有这样要求的课堂和社会上,他们旧的思维方式和随意习惯又回来了。

原因何在?这是因为批判性思维能力要真正成为学生的素质,就要从思维习惯定型的时期开始培养:从基础教育,从小学中学开始。在北美,大学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上的,是对已有基础的强化。

虽然钱学森拷问的是大学,但其根子很大程度在基础教育、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上。据报载,美国杜克大学“杜克国际教育”研究机构对中国学生考SAT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的《2011中国SAT年度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学生SAT的平均分数仅为1213分,与美国学生的平均分数1509分差距高达300分。这300分的差距主要来自考查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阅读和写作,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学生整体欠缺有效的思维能力训练,这也是目前限制中国学生学术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中国曾有报刊分析,“这背后是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差异。中国是基于生存竞争的应试教育,而美国则是强调创新及创造理念的教育。中国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能应付各种试卷上的考题,可一旦需要自己发挥创新能力时,羸弱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

事实证明,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中国学生素质上的重要缺陷。我们在海外多年发现,无数被看作中国精英的留学生,只是成为西方研究所实验室中“穿白大褂的农民工”。中国学生好像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被固定在一个梯子上,无法伸到更高楼层。

反观大洋彼岸,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早就是美国基础教育的着力点。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曾说:美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思考能力是值得中国学习的。我现在记不清40年前背的历史知识,但最重要的是有能力迎接新的科技创造。不是你记住什么,而是你怎么想的,怎么解决问题。骆家辉的体会,是美国长期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证明,这是美国科技、商业、文化等一直领先世界的原因。

自然,美国要力保这个领先地位。现在美国正在推行的各州“共同核心标准”,就是要继续、扩大这样的优势基础。我们知道,美国的自由式教育也有其弱点。它的另一面是疏于管制,大量没有学习兴趣的人自由放任,最后连基本技能也没有获得。另外,各州的教育方式和标准各行其是,教学内容和标准十分不同。结果即使是同等学历,各州毕业生的技能差别很大。有的州如麻省、水平很高。它的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家庭出身的白人学生,在国际数学考试中的成绩其实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差。但有的州如中西部的犹他州等,同样是高中文凭,到麻省这样地方要想毕业还得要重修新课。另外,文化和经济背景的制约也很厉害:白人富裕家庭的孩子获得教育资源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少数族裔和贫穷家庭孩子自暴自弃。教育不平衡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那些顶级的精英日新月异地创造出科技和文化产品,美国跨国公司拥有高精尖技术和高额利润,美国最富裕阶层令全世界望尘莫及。但另一方面,大量美国人技能落后,在劳动市场上缺乏全球竞争力,美国公司外包,美国工作流失,中产阶级萎缩,生活水平下降,税收枯竭,社会发展变慢,大众不满。

面对问题,美国政界、商界和学界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共同核心标准”改革。制定一套各州都要遵循的共同学术和技能表最。对那些自己愿意学习的学生,这些标准不难达到。它的目标就是用统一的标准,将那些中等和落后学生的教育水平提升到先进水平。它的手段包括统一的标准化考核。这使得一些人以为“共同核心标准“是向中国的应试教育看齐。这是极大误解。美国人很清楚什么是生金蛋的鸡,他们要做的,是要孵化更多这样的鸡。这个标准的内核,就是加强基本技能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美国《纽约时报》明确指出:“共同核心标准的实质就是教批判性思维和深度分析的能力。”美国《时代》杂志描述说,“共同核心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和阅读书目——它还是让各州自己来决定——但它强调批判性思维教育,而不是死记硬背,而且伴之以专门测试批判性思维的标准性考试。和传统的多选题考试不同,共同核心所推崇的考试,将在电脑上进行,包含着互动性的问题解决方式考题,时而还需要学生为他们的答案写出论证。”

美国这个教育改革的意义何在?如果这个标准能得到全面推广(现在正遇到一些来自右翼政治、教师利益和执行难度等方面的阻力),那么美国有创造力的精英阶层将扩大,科学技术将更为发展;新一代青年的能力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将提高,美国海外企业将回流,中国和其他国家与其竞争的空间将被大大压缩。就是说,美国将更有可能创新,更强大,更有竞争力。

角逐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教育应以实证和研究为本

如何弥补中国中小学生的素养短板?我们认为,着手改革时,有两个原则需要遵循:一是要瞄准现代全球化竞争所需要的必备素养。二是要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方式,特别是和中国中小学的情况与孩子们的特点相结合。

关于第一点,可以参考美国“共同核心标准”的设计思想,因为它反映了美国对21世纪所需技能的判断。

具体说,在中小学英文学习中,“共同核心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包括:确定和解决问题,思考和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分析问题和事实,根据事实进行推理和论证,科学、信息和非虚构性文学题材的阅读、写作,研究跨学科的题材,符合学术和职业发展的其他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要达到的能力目标包括:理解问题,坚持不懈地解决它;抽象和数量的推理;构造可行的论证,判断他人的推理;建立数理模型;辨认和利用事物的结构、规律;寻找和展示推理中的规律性。

相应地,对教学该标准提出的要求包括:强调知识的运用;力求培养高阶思考能力;关注学习的深度,减少宽度,保证对关键能力的真正掌握;着重训练实证和研究的素质;运用讨论式研究式的学习方法。

“共同核心标准”对我们如何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颇有启示: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有这样的解决问题、推理、实践和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和发达国家的年轻人站在同一高度。据此,我们提出,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应注重培育如下基本习性(理智美德)和明辨、发展能力: 1.谨慎和谦虚的态度,愿意学习、思考的品质以及文明讨论的习惯。 2.讲道理、下判断要有理由,有全面收集信息的习惯。

3.意识到现实问题是复杂的,并有分解、分辨主次和关系的初步能力。 4.懂得要清晰、具体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5.有判断信息的可靠性的初步能力。

6.知道要考察信息是否足够支持自己和他人的立场、观点。 7.试图辨别自己和他人观点背后的假设、立场和视角。 8.注意寻求和对比不同观点,比较它们的根据和优缺点。

这八项品德和素质,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特质,也是学术研究和科学发展的基本功与标准。其中,最后两个能力,对我们中国学生特别有针对性,因为这是他们最薄弱的部分。美国杜克大学《2011中国SAT年度分析报告》中指出,在考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和写作时,“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比较和评价论点’这类题型中,因为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剥离表象去探求文章的‘前提假设’,同时对比不同作者的观点,这也成为中国学生‘最大的软肋’”。

关于第二点,也就是探索批判性思维教育方式时,“共同核心标准”也有启发作用。它针对的是美国基础教育的需要。其中,分析能力、根据事实的推理和论证能力、研究跨学科的题材的能力等,均反映了美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即美国基础教育一直是以所谓实证和研究学习(evidence and research-based learning)为基调。

2013年《中国青年报》曾刊登文章《美国小学生“研究报告”堪比大学生论文》,说的正是实证和研究性学习的例子:美国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的作业,是写研究性论文。通过写论文,学生进行了科学研究和论证文的锻炼。他们拿出来的论文,“有的已经相当于中国大学生的论文,内容之深入,篇幅之长令人惊叹”。而且“有不少小学从三年级就开始进行‘劝说类’文章的写作训练,学生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带有批判意识的思想,而且还要能够使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理有据地影响他人”。

就是说,从小学开始,美国就开始训练他们的孩子们要具备学术和科学发展的技能。想想看,20年后,经过这样反复训练的学生,自然将和他们的前辈一样,知道怎么做研究。他们将写书给中国学生读,在实验室里成为我们留学生的指导教授。这些小学生是美国保持世界领先的希望,而且现在他们还要通过“共同核心标准”来扩大这样的优势。

这说明,批判性思维教育,在美国中小学体现为以实证和研究为本的教育。我们认为,中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思想和做法。

角逐批判性思维

就是说,中小学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课,可以是走向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的入口:我们应首先将它改造成训练探究和论证能力的课程。如果现有的语文课因为语言学习任务而不能改造,那么就应该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专门开始这样的阅读和写作课。它专门训练学生根据问题来阅读和研究、追究理由、收集信息、鉴别真假、判断他人的观点、尝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论证文的方式有条理地把思想表达出来,使之清楚和有说服力。

中小学里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需要专门的教材以及合适的、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比如,内容上,要采用学生能理解、感到有趣的事例。教学方法上,需要寓教于乐。在教学中,注意不要追求广度,而是要切实培养学生追求理性、倾听不同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立足于实践的研究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论证的写作技巧。

这样的切入当然是第一步。接下来的任务是将实证和研究为本的学习目标,向中小学其他科目学习中渗透。比如中学的历史、地理、政治、科学等课程,都应以实证和探究为原则来进行教学。

这有两大努力方向,一是教学内容:在课本内容中,应该加入鼓励学生分析、判断的信息,使之认识到知识产生的时代背景、来源和观念竞争的环境。二是教学方法:运用提问、互动和启发理性思考的教学法。

教师不管教什么课程,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知道说话要有理由,要考虑别人意见,不要为表面和片面的报道所困。这就是培养学生理性和多样性的思维能力。相应地,教学中融入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又会推进对该学科的学习理解和学科能力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还应该以各种方法,将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融入课外活动中,集合家长和社会力量来一起培养。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之一,是需要改革考试类型,加强研究型写作,融入深度分析的要素。

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是系统性行动

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绝非易事。因为它不是一所学校的课程加减的问题,它涉及考试、评价、课程标准等各个环节;它也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涉及文化、社会和精神的变革,是全面、深刻、系统的改造。

因此,它应该由两大力量来对接推动:整体的政策安排和扎实的具体措施密切配合。

所谓政策安排,是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改变,包括在基础教育的目标、政策、教育大纲和课程体系中明确规定,批判性思维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明确批判性素养的内涵和教学制度,在资源和奖励体制中给予保证。

相应地,具体的措施,我们认为应该沿着两个关键方向展开:教师培训和考试改革。教师是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直接抓手。没有能批判性思维的教师,就无法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中国需要对教师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和教学法培训。我们一直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教批判性思维和教其他课程”,并总结了“以问题引导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它要求教师成为“苏格拉底、教练和认知活动主持人”三位一体,用问题来推动学生进行思考性、合作性和实践性的学习。这个教学法在大学教师的培训中获得了高度赞扬。在中小学的教师培训中也应该推行这样的培训。

自然,教师培训不仅仅是教学法的研习,更关键和更难的是教师自己要具备批判精神,即谦虚、理性、开放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批判性思维是德育和智育的结合。对教师而言,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学做批判精神的模范。这是困难但又关键的一步,建议在新教师的资格考试中加入对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考试改革是另一个关键。如今考试招生改革已经拉开序幕。建议在考试内容方面,可适当借鉴美国SAT考试的改革。根据“共同核心标准”的精神,SAT考试将会大量增加需要推理和思考的考题,有时候还需要考生不仅选答案,而且还要论证为什么这样选。 另外,SAT将把原来必做的论文改为选做。看上去像是减弱论文写作的要求,其实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论文原来是SAT必选题,因为数量大、判卷人手不够等原因,并没有考官仔细读论文,判分基本上是机械方法。以后这样不行了。考生一旦选择写论文,就必须根据它的证据、推理等论证质量而判分。这样,论文要得高分,就必须进行合理论证,展现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将给高校录取大学生提供真正有意义、方便的指标。

我们建议,能否在高考中加入分析性、论证性论文的写作,供考生自选。相应地,组织人力根据批判性思维的标准评卷。考生得到的论文写作分数,不一定计入考试总分,但将成为大学衡量一个学生未来学术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录取的优先量度。大学优先录取,将反过来促进中小学改革,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认真研习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杂志2015年第9期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计划

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理论学习小结

理论学习总结

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