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2: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2010-07-29 01:06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1

51摘 要: 本文结合2008年以来网民集中关注的突发事件,对网络舆情折射的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目前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突发事件 管理

盘点2008年至今,以云南省“躲猫猫”事件和河北省“三鹿奶粉”事件为代表,网民针对自身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踊跃发表意见,形成了若干轮较大规模、较强力度的网络舆论。

一、网络舆情现状分析

网上舆情是指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在网下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或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被以文本、视频、图片等形式上传到网络后,引起网民以跟帖、论坛留言、博客等形式参与讨论的舆论。

1.网络舆情折射社会热点。在中国,由于传统媒体受到严格管理,被赋予“晕轮导向”的责任,因此民意往往借助互联网来表达,从信息量到观点数量,互联网都无可争议地压倒了传统媒体,已经成为社会舆论最重要的发源地,更能够折射出社会热点。

2.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征。偶然性:不少突发事件是由一些看似简单平常的事件诱发,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主体多元性:尽管突发事件的发展升级受网上网下等诸多因素影响,但网民的年龄、职业和籍贯呈多元态势,他们对同一事件的情绪、态度和意见也不尽相同。

影响广泛性:网民多关注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

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不足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状况反映着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理念落后,“重救轻防”的思想仍占主流。重救轻防、事后设防的观念,往往会导致信息披露“滞后”,政府行为失当。不能否认,因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不少地方还存在这样的情况: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人员的第一反应是封杀消息外传。而当网络上谣传四起时,才迫不得已公开发表声明,花费数倍的力气去挽救。但这个时候,民众的质疑和猜测已经满天飞,政府陷入被动,政府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

2.信息良性互动机制缺失,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化解,越有利于网上舆情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在杭州地铁塌方事故中,信息良性互动的缺失,引发网民对责任认定的巨大不满,造成了严重不良的社会影响。

3.突发事件常态化应急机构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应对突发事件,我国实行的是临时专门机构管理模式,即针对某一特定危机事件,在一个临时性、非常设机构的领导下,由一个或者几个具体的部门来应对危机事件。缺乏专门的、常设的机构来从事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

4.管理制度不健全。关于网上舆情紧急状态与行政紧急处置、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已不合时宜。对待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工作人员要么反应缓慢,要么为了推卸责任,草率地发布一些不合常理、经不起推敲的结论,新闻报道中“第一责任人”的缺失,对待重大网上舆情延报、不报而造成延误时机等问题。在目前现行的管理制度中,这些问题都无法追究责任人。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探索

1.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工作重点变“救”为“防”。一方面,在政府的官方网站开辟新的栏目,通过实名制等制度允许网民和公民发表意见和提建议,建立即时交流群,接受第一手的用户反馈信息,将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做细、做好。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树立“变管理为服务”的意识,扭转角色,主动触“网”,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主动与网民沟通协商,切实关心群众利益。

2.要在各级政府建立常设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各级政府要将应急管理作为日常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与政府常态管理结合起来。常设性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应该包括:网上舆情监管部门和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1)网络舆情监管部门。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而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决定了网络的突发性、直接性、快速性、偏差性等特点,因此能否做到及时监控、汇集、跟踪事态发展、研判网上舆情,是引导公共危机舆论的重要前提。

(2)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各级政府要将应急管理作为日常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与政府常态管理结合起来。我国应参照国外经验,尽快建立常设性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平时负责突发事件的研究与模拟演练,当危机发生后承担起危机的紧急应对和处置工作。

3.建立政府与网民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1)各级政府都应建立专门的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从属于各级政府的常设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在网上就调查情况对网友进行答复,保证渠道通畅。(2)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协同作战,形成舆论合力。在突发事件中,网络以其强大信息流量和交互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而其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却使得网上信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网民们极易形成缺乏事实基础的主观性意见,需要借助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传统媒体在长时间的传播中,以其信息的可信度与权威性赢得了受众,在群众中扎下了根,具有品牌效应。

4.健全管理制度,改进官员问责方式。面对突发事件,加强官员问责有利于促进事件及时解决。但目前的问责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敷衍舆论和群众的工具,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不少“问题官员”在事发后不久就被重新安排甚至升迁,如在瓮安事件和三鹿毒奶粉事件后不久,相关责任人就悄然在异地复出。因而改进问责制度的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头,落实到直接负责人。

综上所述,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善于引导,积极应对,网络将会促使突发事件尽快得到解决,从而成为提升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有序的建设性力量。

参考文献:

[1]祝华新.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今传媒,2008,(2).

[2]郭严.发挥网络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新闻传播,2006,(7).

[3]项宁一.互联网时代突发事件的传播应对.新闻实践,2006,(11).

网络舆情现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政府治理研究

监狱应对网络舆情对策分析

网络舆情分析

网络舆情分析技术的研究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

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材料)

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论文】医院网络舆情危机对策研究

部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