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1:33: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姓名XXXXXXX班级2010级化学2班学号2010aaaaaaa实习单位巴陵石化分公司实习时间2013.7.7 — 2013.7.12

一、实习目的

1.了解在化工厂安全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及化工厂安全逃生的方法。

2.通过现场参观,了解某一产品的制造生产过程。

3.熟悉化工厂的一般环境,如管道布置、反应容器、各类型的泵、开关阀门等,了解产品的一般工艺流程。

二、实习内容

1.入厂实习大学生安全教育

7月8日上午八点左右,迎着炎炎的烈日,在四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化学专业五十多名同学,身穿整齐的深蓝色工装服,头顶安全帽,昂扬地走进了巴陵石化职工培训基地,开始了我们实习的第一步。给我们作入厂实习安全教育的是环己酮厂事业部徐老师。

首先,他就环己酮事业部作了简单介绍。环己酮事业部隶属中国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公司,下设有环己酮车间、制氢车间、空分车间、综合车间、水汽车间及质检中心,每个车间都担任不同的生产任务。主要原料为苯、氢气、烧碱、干气等,主要产物为环己酮、环己烷及氮气等。环己酮厂年总量超10万吨,年销售收入12亿元,是国内最大的生产环己酮的化工厂。

最根本的预防危险的方法是熟悉各反应物及产物的性质,所以徐老师详细介绍了各个产物及反应物的性质,并且就各车间进行危害告知。(1)环己酮车间的生产过程为:苯→环己烷→环己酮,其生产特点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腐蚀且连续,因此该车间的主要危害为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环己酮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易燃,有刺激性臭味,对橡胶制品有一定溶解性。闪点为43℃,自然点为420℃,爆炸极限为1.1-9.4%。环己烷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极易燃,有刺激性臭味,不溶于水,闪点为-16.5%,自然点为245℃,爆炸极限为1.2-8.4%,环己烷极易发生火灾,需用泡沫灭火器灭火。苯是无色、易挥发、易燃液体,有芳香气味,闪点为-11℃,自然点为560℃,爆炸极限为1.2-8.0%,苯有毒,可致癌,可使人发生“闪电性死亡”。(2)制氢车间(前身为液氢合成车间)的生产过程为:干气+富氧空气+水蒸气→氢气。主要物料为干气,氢气和硫化氢。硫化氢高毒,比空气重,对中枢系统有麻痹作用,可致人“闪电性死亡”。(3)空分车间的生产过程为:空气液化→分离→氧气、氮气、氩气,其生产特点为低温,生产过程连续。可构成危害的物料有氧气、氮气、氩气、珠光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助燃性,是我们生命体赖以生存的气体,但当氧气浓度很高时会改变其燃烧性质,爆炸极限扩大,同时也会造成“冷烧伤”;氮气也是无色无

味的气体,不燃,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易使人缺氧窒息,患“减压病”;氩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惰性,也容易使人窒息。故主要危害为火灾爆炸(主要为冷爆炸),人员窒息。(4)综合车间,亦称为环保处理车间,顾名思义,它的主要生产过程是废物再处理,废碱经燃烧等一系列的工艺过程生成碳酸钠。反应特点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主要物料包括废碱、干气、碳酸钠等。易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灼伤等危险。(5)水蒸气车间主要是提供所有车间的水循环,可能有烫伤等危险。在对每个车间的危害进行讲解时,徐老师都调用了一些危害事故的视频文件,如1972年3月24日上午汤玉林事故、1989年3月7日氮气窒息事故,这些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一个是对物料的性质认识不熟悉,应急措施不当;另一个是不按安全要求操作。面对生命的教训,我深深地被震惊了,细节很重要,安全教育何其必要!

紧接着,徐老师告知我们化工厂的基本安全规定,每一名即将进入化工厂的人员,包括实习生等非正式员工,都必须接受安全教育才能进厂。对于实习生,不得私自进行阀门、仪表等的操作,在工厂中分散设有喷淋器、洗眼器等,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情况,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员,要立即逆风向朝安全地带逃跑,保证个人安全,不可盲目救灾。另外,还编写了“十大禁令”,如工厂全面禁烟,工作期间不得饮酒,高空作业不得不系安全带,不得无证从事电气、起重、电气焊作业、不得不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安全帽等等。

2.车间工作人员作部门功能简介及进厂参观实习

(1)制氢车间——吴贤刚

7月8日上午,安全教育之后,制氢车间吴师傅向我们作了装置介绍并解释了相应的反应原理和过程。7月9日上午我们便迎着火热的太阳来到了制氢车间。我们全班分成了两组分别参观,随同有吴师傅细致的讲解。

首先之前徐老师讲的原料干气,是炼油厂的废气,甲烷含量低于97%,该车间是国内唯一使用了以炼厂干气为原料的装置。总的来说,该车间是以加压催化部分氧化法制气,主要的生产原理及流程为:原料压缩、湿法脱硫(醇胺法)、干气加氢精制、干法脱硫(使用脱硫剂ZnO、MnO)、转化制气、CO中低温变换、变压吸附脱碳以及甲烷化。其中包括的反应过程包括氧化反应:CH4+1/2O2→CO+2H2+Q,CH4+2O2→CO2+2H2O+Q;转化反应:CH4+H2O→CO+3H2—Q,CH4+ CO2→2CO+2H2—Q;变换反应: CO+H2O→CO2+H2+Q;甲烷化反应: CO+3H2→CH4+ H2O+Q,CO2+4H2→CH4+ 2H2O+Q。

按照工艺流程具体描述:干气(0.3-0.5MPa)反蒸→一级压缩(至0.6-1.0MPa)→湿法脱硫(硫含量20mg/m3)→二级压缩(至1.6-2.0MPa)→三级放热(至300℃)→等温加热炉(CoS、MoS为催化剂、220-250℃,烯烃饱和

为烷烃,烯烃含量小于6%)→绝热加氢→干法脱硫(总硫含量1.5 mg/m3)。此时得到的气体与空分车间的气体(含氧约99%)混合得到含氧量月50%-60%的富氧空气,加水蒸气,起反蚀作用,产品导入转化炉中,顶部:温度为1050℃,发生烃类的燃烧反应;中部:850℃,甲烷和水蒸气反应;底部:830℃,CO和 H2O反应。最终得到CO

2、CO(12%-13%),再加水蒸气,产品激冷至780℃,Ni催化剂下在转化锅炉中换热,气温降至360℃以下;Fe3O4催化条件下,CO和H2O反应生成CO2,再在中变换热炉中快速反应,温度提高至400℃,然后到中变废热锅炉中降温至180℃以下 ,在低变锅炉中,Cu作催化剂低温彻底反应,最终CO含量低于0.4%。到此,温度为220℃,经过废热锅炉、换热器、水冷器,温度逐步将至40℃,经汽水分离器,使水分排出,进入脱碳过程。

据吴师傅介绍,工业上采用两种脱碳方式,一种是变压吸附脱碳,该方法操作简便、能耗低、使用小型装置,但速率慢些;另一种是热加碱法,该方法操作复杂,能耗高,优点是速率高。主要考虑到能耗的问题,车间里现采用变压吸附脱碳法,该装置由12个塔组成,每个塔的吸附剂分布相同,顶部25%硅胶,利用了分子筛有选择性的通过某些分子,从而阻挡大分子气体;中部为50%活性炭,底部为25%的活性铝,吸收水、烃类有机物及CO2、CO、N2、H2等。为什么要用12个塔呢,为什么不是10或者其他个塔呢?这个涉及到具体的吸附过程及设计者的设计原理,吴师傅花了大量的时间给我们解答这个疑问。每个塔的吸附过程是一样的,却是相互连续和相互错开的,当一号塔开始吸附时,有些塔在升压,以达到吸附所需压力,有些塔在降压,以吸附产品中的碳,所有的塔都在不停的工作,只是有些在卸载的那步,有些正处于吸附的那一步。就好像盖房工人挑砖头,有些工人篮子里是空的,有些工人一边往前走一边把自己的砖头给其他砖头少的工人。恰好12个塔为一个循环,这样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每个塔的资源。一个塔经九次降压过程,即可将CO2基本排掉,经七次升压过程,可达吸附压力。

接下来是气体甲烷化过程,极少量的CO、CO2在Ni催化剂下反应得到甲烷,再经换热器、水冷器达到常温,再经水汽分离器通入球罐保存。

除了主要化学工艺流程的讲解,吴师傅还带我们参观了各种水泵、油泵,蝶阀、闸阀、截止阀、球阀等,据说最高的阀门有十几层楼高,此外还有自动调节阀,可有总控制室直接操控,自动化水平很高。

(2)空分车间——晏玲

7月8日的PPT讲解以及7月11日的进车间参观,晏玲技术员给我们讲了车间的装置以及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料空气经空气过滤器,除尘或其他机械杂质,然后进入空气压缩机(0.48-0.52MPa),进入空气冷却塔预冷,再进入分子筛纯化器,出去大部分

CO

2、碳氢化合物和残留的水蒸气,进入分馏塔,经多次部分蒸发,再部分冷凝,分离出N

2、O2,剩余产品经主换热器复热,出冷箱,经氮氧压机加压,上塔中部抽出氩馏分,此馏分经粗氩塔精馏得到液氩产品,进入贮槽。原料空气净化是采用双层吸附剂吸附的,下层是氧化铝,上层采用分子筛。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该车间自主设计了分馏塔,充分发挥了每个产品的作用。使一个塔分为上塔和下塔,下塔得到不纯净的液氮,一部分为上塔的原料液,一部分为其他装置提供冷凝液;上塔中部得到粗液氩,上塔顶部得到液氮,底部得到液氧。

三、实习收获

1.只有严格按照安全规定的要求规范操作,才能有效防止化工厂危害的发生,以保障工厂及职工的安全。

2.熟悉物料的性质非常重要,给我们讲课的技术人员对于物料的性质及各种指标都是张口就来,非常熟悉。而且,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源于操作人员不熟悉物料性质,贸然行动导致的。因此,这促使自己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为自己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只要认识清楚,化工厂并不可怕。

3.学习是前进的不竭动力。据指导老师们介绍,他们经常要参加培训,考核频率绝对比在大学里要高。一旦自己松懈下来,很有可能就被别人超越了,甚至考核不及格不得不接受一些关乎切身利益的惩罚,因此要不断学习,不断超越别人。

四、实习建议

1.此次实习虽有对各种装置的直观感受,但缺乏动手的体验。建议尝试由学生跟班完成一些简单的常规任务,如在老员工的带领下,记录温度、压强,调节阀门等,让学生不只是纸上谈兵。

2.鉴于人多难管理,建议班级内部分小组行动,组长组织统一行动,组内讨论。

3.每天实习仅半天时间,建议搞些活动或游戏,这是联系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难得的机会,也可避免学生私自外出造成的担心。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科技大学生——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
《化学专业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