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考研中基001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5: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主要分为几个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候百家争鸣,各家学说的流出,促进了人想用理论概括治病的过程。于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的医学著作,标志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其中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了约365种中药,并根据其是否含有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无毒,主补,中品有毒或无毒,主补虚或治病,下品有毒,主散积聚,破邪气。且提出了药物的四气五味,药物配伍之间的七情和合,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反,相恶。伤寒论是张仲景于东汉时期写成,主要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以六经辨伤寒,后者以脏腑辨杂病。其后各个朝代的医家大力发展,晋,王叔和的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提出寸口诊法,左手寸主心与小肠,左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右关主脾胃,尺脉主肾与膀胱。晋,黄莆谧的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专著,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千金要方,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到了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陈无择的三因方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金元四大家,刘完素,认为人治病多由火热邪气导致,善用寒凉的药物邪热,故称寒凉派,张从正,善用汗吐泄三法攻邪,故称攻邪派,李杲多补益脾胃,故称补土派,朱丹溪为滋阴派。到明清时期,赵献可,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补充了藏象学说。这个时期,补充了以前外感病,只有伤寒的误区。出现了温病学说,主要为吴又可的瘟疫论,叶桂的温热论,并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辩证理论,薛雪的湿热条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并开创了三焦辨证理论。

2.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为人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完整性。人自身的完整性表现在生理方面主要是介绍人体是由各脏腑形体官窍,经络联络其中,且有精气,血,津液藏于其中。即称五脏一体观,五脏为主体嘛,哈。形神一体观主要讲的是,之前的那些结构为形,但形与精神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神广义是指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狭义是指情感,思维等精神活动。病理方面也有指导意义,中医说人自身是具有完整性的,故人体局部内脏病变,也可呈全身外表表现出现,“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这个意思啦。人自身的完整性说完,那接下来就说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意思就是说热生活在这个自然环境中,难免会受到这个环境对我们人体的影响。主要包括四季,昼夜晨昏,地域几个方面,就如人体的脉象在四季都有所改变,内经这么说的,哈,春弦夏洪,秋毛冬石,更具体点讲“春日浮,如鱼浮之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入骨,蛰虫周密。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如早晨自然界的阳气初升,中午旺盛,晚上衰弱,人体内的阳气也随之改变。地域方面,相信大家都有听过水土不服吧。接下来看辨证论治这个特点,中医说辩证,那至少要知道证是什么?证是一个疾病中某个阶段或某种类型的病理概括。那病是什么?疾病其实就是指人从阴阳平衡在某些内外病因的作用下,出现阴阳失衡,脏腑失调的病理全过程。这么说,大家应该可以知道了吧,我可以这么说,一个疾病中可以出现一个或多个证。大家知道证了,那辩证就好说了,就是根据四诊收集来的资料,然后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个证来。包括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轮治就不说了,简单来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到此,下次中医哲学基础,继续

中基试题

中基心得

中基发展公司党委

立足实际创先进固本强基促发展001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真题解析 中公考研

通讯稿 001

先进事迹001

检讨书001

会议纪要001

会议纪要001

考研中基001
《考研中基00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考研中基题目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