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六年级美术教案《远去的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10:01: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远近的奥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和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2.欣赏作品,了解画家在画面中是如何运用透视进行创作的。 3. 运用透视的基本规律表现作品。

4.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组织好学生纪律。

二、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认真观察图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高低等,说一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树木近高远低、栏杆近疏远密、路面近宽远窄。 师:是的,近高远低,近宽远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三、讲授新课:

1、在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高远低,近疏远密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大远小、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继续观察图片,总结规律:(课件展示)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我们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个点就是消失点。

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2、欣赏名家作品,体会透视画法在画中的作用。

3、以马路和两边的树木为例做一下透视规律练习。(生草稿纸上绘画) 总结学生的画法。 师示范

画出地平线,先找到消失点。

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按近疏远密、近高远低、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将树木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4、作业要求:自选用大小的树,道路,路灯,房子等元素,完成一幅符合透视现象的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先观察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 (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 (4)、整理画面。

五、作业展示:

(1)、两位学生为一组,相互交换作业,进行评比。(以是否准确表现出透视变化为标准)

(2)、老师统一点评。

六、拓展阶段: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希望你们做个有心人,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感兴趣的场景。

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教案《远去的路》
《六年级美术教案《远去的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