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文本处理能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13:37: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文本处理能力

摘 要: 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要求语文教学革除费时低效的弊病,与时俱进,关注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从开发整合教学资源入手,提高钻研处理文本能力,寻求更加有效的语文教学途径,是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作者就单篇课文、单元课文、相关课文、课外素材等方面的资源整合谈谈自己处理文本的做法。

关键词: 整合 教学资源 文本处理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基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设想,把与教学相关的内容放置于同一课堂上,或者是对现行文本进行适当剪裁的一种教材处理方式。教材中的文本具有十分丰富的信息,不同文本乃至同一文本常常可以用于实现种种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且对于读者来说,文本是客体,同时是主体,它总是积极地影响着读者。或者说,文本带有某种自主性,蕴藏或衍生着各种可能的“教什么”、“学什么”。师生在与文本的交往中,从不同层面探究,从不同角度解读,可以获得种种不同的教与学的内容。为了达到教学内容与既定目标的一致,必然要求教师对文本内容整合优化,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控制,以满足于课堂教学之需要。

一、单篇课文整合,挖掘文本价值

在大力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今天,一节课的单元教学时间,要求学生掌握的东西少一些,但要精一些,且目标集中,要求具体。这样,学生就能学得扎实一些。因此,需要对课文进行整合优化。比如人教版七(下)的《最后一课》,我就摒弃了繁琐的分析,把重点聚集在文中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的整合上。要求学生先通过读文本找出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语句,在学生得出“小弗郎士由贪玩、不爱学习到专心投入、热爱法语;由天真幼稚到热爱祖国;由害怕老师到理解敬重老师”后,继而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小弗郎士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学生答道:是韩麦尔先生的言行(镇上的人)的感染唤醒。然后从人物描写角度让学生分析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我对课本上的插图进行整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小弗郎士的眼神”。有的同学说道:“小弗郎士眼神很忧伤,为以前的贪玩而懊悔,为自己不能完整地说出分词的用法而自责,为自己再也不能学习祖国语言而难过。”有的同学说道:“小弗郎士的眼神充满愤怒,为侵略者的横行霸道,为自己祖国的沦丧。”还有的同学说道:“小弗郎士的眼神多么镇定,他已经懂事了,他的爱国意识被韩麦尔先生唤醒了,他变得坚强了。”最后我引导:“如果说,在小弗郎士心中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如此高大’,那么,在同学们的心中,小弗郎士的形象变得怎样?”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如此高大!”(西方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作品内容、意义生成中的参与作用,其中一个著名的观点是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作的。)这样的整合优化,挖掘了文本的自身价值,打开了教学的有效思路,教的是方法,训练的是能力,培养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了有机整合与落实。

二、单元课文整合,领悟文本层次

鉴于教材的灵活性、开放性较强,而教学时间相对较少的特点,我们可以进行单元教材中的几篇文章整合教学。如教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我做过如下设计: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写道:“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凡文学,总要给人一种美。然而这美的塑造,于作家却各有其法。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写秋月与冬雪的方法。最后在情感志趣上分别抓住“闲”和“痴”,领悟其独特性。有时,根据主题需要,还可以进行整个单元课文的整合,如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共有六篇课文,这些课文包括散文(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王安石《伤仲永》)、小说(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童话(安徒生《丑小鸭》)、诗歌(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等。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从内容上看,有的回顾以游戏为伴读书求知的往事;有的讲述在父辈的教养下长大成人的故事;有的写命运桀骜而勇于抗争,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有的写天资聪颖却无所进取,神童沦落为俗子。这些课文从六个不同角度,对“成长”这一主题进行了阐发,能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我在教学本单元时,紧紧围绕“成长”这一主题,对每篇课文的教学进行了系统化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快乐地成长”;《爸爸的花儿落了》――“爱伴成长路”;《丑小鸭》――“进取中成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乐观看成长”;《未选择的路》――“慎重成长路”;《伤仲永》――“成长须求知”。在文本的不同层次,组文的不同角度上整合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得到了全面提高,同时摆脱了以往语文教学一篇篇教学,千篇1律机械操作和训练的怪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实在的激发。

三、相关课文整合,彰显文本特点

整合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和领悟能力,类比对照的引入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先引入已学《风筝》中的“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学生寻找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里的种种活动;教学《社戏》,我先引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捕鸟”,引导学生分析“偷豆”片断;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我先引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引导学生搜寻阿长还留给鲁迅哪些深刻的记忆。引入同一作家的作品进行类比,加深对某个问题某个手法某种美的印象,或许上课就会轻松得多。

不同年段的相类似题材的文章也可以放在一起,为同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如在初三文言文复习中,我曾对八(上)和八(下)几个单元的文言文进行重组,把《三峡》、《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等几篇描写山水的美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尽情欣赏古人为我们描绘的奇异秀美的山水;把《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放在一起,比较两位作者同在遭到贬谪的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有何异同。通过重组教材,重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比较阅读能力。这种根据教学需要、根据学生情况重组优化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课外素材整合,拓展文本内涵

把课外相关的内容引进来,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辩证文本,甚至提升文本。例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风筝》时,可以把鲁迅这一事件的相关日记整理出来,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历史的事实和文本呈现之间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升华知识。例如关于这篇文章的“弟弟”是谁?主旨怎样?如何理解鲁迅的“心痛”及“精神虐杀”等,我们都可以从先生的日记当中找到相关资料。这样,“弟弟”就很自然地指向周作人,而不会是周建人,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关于主旨的分歧争论,从而明白作者的“心痛”不仅仅在于精神的虐杀,更在于在团圆日骨肉比邻却“恨之入骨”。

《自读课本》是语文的第二教材,它的最大特点是与教科书相照应,每单元分若干小专题,引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实现课内向课外的拓展阅读。基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机地加以整合利用。如学完《济南的冬天》,可看看姊妹篇《济南的秋天》;学完《我的信念》,可看看“不朽的居里夫人”专题。提炼《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中心,要求学生从《老人的黑帽子》一文中找出中心句加以印证;学完《木兰诗》,在列举女英雄时,有的学生提到秋瑾时,可让学生诵读《自读课本》中秋瑾写的《对酒》……特别记得故杨绛的《老王》一课时,学生从《自读课本》中找出“美是以丑为代价的”(《一双手》)和“在我们一生中,生活有时会像河流一样,和另一条河流遇合了,又分开了,带来了某一种情绪的波流,永远萦绕着我们的心灵……淡淡的,却难忘!”的佳句,对老王形象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理解起到很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优化。《新课标》中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当我们把一首优美的旋律或一幅别开生面的图画带到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时,在学生中所产生的效应非同一般。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引入运用白描和渲染的画作加以比较,配上《雪之梦》的乐曲,可以直接刺激学生感官,效果不言而喻。当然,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既不是牵强附会,更不是为整合而整合,笔者认为二者之间的整合,是为了优化教学方式,服务于强化课堂效果,是基于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而创设,不能搞噱头而淡化语文学科的本位。

综上所述,在对语文教材整合优化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整合的着眼点要小。从一个话题、一点触发、一条线索、一种手法等具体而微的角度,对现有语文教材的结构、内容、写法等进行补充、关联或重组,改变原有课程由篇篇课文单线行进式的单一顺序,形成一个个既独立又有相互联系的结合体。“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这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同时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教师绝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而应创造性地加以有效整合优化,让文本更加鲜活,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师生教与学的双重效率。

参考文献:

[1]庞庆举.教学资源研究三十年概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03).

[2]郝秀兰.文本分类技术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关于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优秀)

整合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读图能力 提高有效教学

教学资源的整合

整合资源

整合资源

整合财政资源 提高支农效益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列车长怎样有效提高班组的应急处理能力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文本处理能力
《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文本处理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