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货币银行学第四章 复习商业银行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8: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四章 复习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地位

1)信用中介,与社会再生产直接相联系,保障整个社会再生产循环周转连续不中断。其它信用无法替代。

2)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居主导与主体作用。A:间接融资主体;B:货币创造与货币投放的唯一渠道;C:对直接融资产生重大推力与重要影响。

3)是市场经济社会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

2、商业银行的产生

!)早期的货币银钱业主要功能:A:鉴定与兑换铸币与货币金属块;B:保管货币,收取保费;C:汇兑;D:随着货币保管量的增加,产生了以支付利息方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银行业性质的业务;古代的银钱业发生质的转变,向商业银行转化。

2)现代银行业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国际商贸集中的地中海沿岸各国。1580年意大利威尼斯银行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银行,也是首次以北BANK为名的信用机构。其后,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汉堡银行,1621年纽伦堡银行,1635年鹿特丹银行相继出现。这些银行主要业务是:办理商业存款;转帐结算;发放高利贷性质的贷款。具有高利贷性质的银行无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

3)资本主义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通过两条途径形成的:一是原有的高利贷性质银行逐渐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业银行;二是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原则,在借贷资本逐渐分离过程中,由借贷资本家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后一途径成为主导。

1694年英国政府支持下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就是最早的股份制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

3、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是企业,是专门经营特殊商品即货币资本的借贷活动的企业。

2)商业银行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为典型的信用中介机构。

3)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主体:A:吸纳社会闲置资金的金融主体机构,其数量特别巨大;B:调剂社会短期资金余缺,发放短期贷款的金融主体机构,其规模最为庞大;C:中央银行政策调节的直接对象,宏观金融政策实施的主要传导渠道。

4、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从运作形式上看,表现为吸纳存款、发放贷款;从再生产角度分析,是吸纳产业资本循环周转过程中各个时期、各个环节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再贷放给再生产过程中各个时期、各个环节所需要的企业;信用中介使闲置的货币资本得到充分、有效地运用,加速了资本周转,促进了生产规模扩大,克服了职能资本之间直接借贷的局限。

2)支付中介职能。也即货币保管人、出纳和支付代理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支付体系中心。

3)变收入为资本,变储蓄为投资功能。

4)创造信用流通工具功能。银行券、支票、存款货币等多种信用流通工具都是商业银行在运作中所创造出来的。

5、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国目前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1)国有商业银行;2)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3)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4)城市商业银行;5)中外合资商业银行;6)外资商业银行。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类型:

1)单一银行制,即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制度,例如美国。特点是:限制了垄断,有利于协调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关系,银行业务有很大的灵活性、独立性,但限制了竞 1

争及商业银行自身业务的创新与扩展。

2)分支行制,即便按总行与分设支行机构的银行组织结构。多数国家属于这种体制。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专业化水平高,容易吸存,资金可统一调度,减少现金准备等,但是过于集中,形成垄断,不利于竞争和提高经营素质。

3)银行控股公司制,即由集团成立股权公司,收购控制两家以上银行的股份。这是美国在二次战后为冲破单一银行制的限制、实行银行业务多元化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形式,以中小银行为主。

4)连锁银行制,个人或集团控制两家以上商业银行的会员制度,成员银行均保持其独立性,集团内部实行某些联合,多是中小银行成为连锁会员。也是美国形成的一种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6、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赢利性。2)安全性。3)流动性。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也即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1、自有资本金

1)国有资本;2)股份资本;3)公积金金;4)未分配利润。金融危机后,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提高标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目前要求达到11%以上。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要求达到8%以上。

2、存款

即吸纳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闲置资金,以各种存款并支付利息可随时支取的一种信用方式;存款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占负债业务的绝大部分比例。

1)活期存款;2)通知存款;3)定期存款;4)可转让的大额定期存款单;5)投资存款;6)储蓄存款。

3、其它负债业务

1)同业拆借,即商业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解决临时资金周转需要。CHIBOR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开设的同业拆借市场,目前有8个交易品种。

2)向中央银行借款:A:再贴现,即指商业银行办理贴现业务所取得的未到期票据,在中央银行进行票据再贴现的融资行为;B:再贷款,即以各种合规的票据、债券等做抵押从中央银行获取贷款的信用行为。

3)发行金融债券

4)占用资金,指在办理中间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可利用 其周转“时间差”、数额巨大、业务交叉的业务特点,临时占用他人的资金。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也即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业务。

1、贷款

即便按一定期限、一定利率水平借贷给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并约期偿还的信用行为;贷款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主体,占资金运用的绝大部分。

1)按期限分有:A:短期贷款,即便一年以下的贷款,多用于企业周转性、季节性、临时性的流动资金需要;B:中期贷款,通常是一年至五年间贷款;C:长期贷款,五年以上贷款,主要是不动产抵押贷款。

2)按用途分有:A:经营性贷款,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连的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体贷款;B:证券商贷款,对专门从事证券投资交易商发放临时性贷款;C:消费性贷款。

3)按担保抵押性质分有:A:票据贴现、票据抵押贷款;B:商品抵押贷款;C:股票、

债券抵押贷款;D:信用担保贷款。

4)按偿还方式分有:A:一次偿还贷款与分期偿还贷款;B:固定利率贷款与浮动利率贷款。

2、商业银行贷款的6C原则:

为保障商业银行贷款的安全性与赢利性原则,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通常实施6C原则:1)品德(Character);2)才能(Capacity);3)资本(Capital);4)担保品(Collateral);5)经营环境(Condition);6)连续性(Continuity)。

3、证券投资

多数国家对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特别是股票投资有严格限制,例如美国商业银行投资债券业务中,有60%是政府债券。

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投资业务,不得投资于非自用不动产。

限定商业银行投资业务的投资范围既是受到商业银行资金主体来源的限定,也是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保有充足的流动性。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即从事不列入资产负债表的中间服务业务,也称表外业务(off Balance-Sheet Activities)。特征是:不动用自身资金;不影响资产负债表;替客户代办各种委托事项;从中收取一些手续费用。所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Middleman Busine),也称无风险业务(Risk-Free Busine)。

1、汇兑业务,是银行代理客户把现款汇给异地受款人的业务。

2、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存款业务衍生出来的一种业务,即代理客户办理转帐结算。结算方式有:支票结算;汇款结算;托收结算;信用证结算;电脑网络系统结算。

3、代理业务,包括:代理融通业务;代理发行有价证券业务;出租保险箱业务。

4、信托业务

5、租赁业务

6、银行卡业务,即由银行或与金融发卡公司联合推出供客户办理存款、取款、转帐、透支贷款的服务性信用工具。

7、咨询业务

8、证券投资代理买卖业务

9、外汇投资代理买卖业务

第五节 存款货币创造

1、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形式存入银行的存款。

2)派生存款,是在原始存款基础上,通过商业银行信贷中介,存款—贷款—存款—贷款......链条的延伸,而不断创造出超出原始存款规模数倍的存款货币。

2、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派生过程

3、影响派生存款倍数的因素

派生存款的倍数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k=1/rd;B:原始存款的规模。

影响派生存款倍数的因素还有:A: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金比率;B:现金漏损率;C:定期存款部分无法派生的比率,因此,k=1/(rd+e+c'+rt.t')。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始终围绕经营的“三原则”进行的,即如何达到三原则的相互统一始终是资产负债管理的中心课题。

1、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理论发展演变

1)资产管理理论

侧重于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火情存款。存款的多少、长短期限主动权不在银行,而在客户。但是贷款即便资金运用的主动权却在银行手上。因此侧重于资产管理就成为商业银行这一时期的主导方式。

在资产管理理论中,对资产流动性管理占有特别重要地位,围绕这一中心,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由经历了几个阶段变化:

A:商业贷款理论(也即便真实票据论)。为保持银行资金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的、商业性的,其贷款用于生产、流通过程,具有“自偿性”,可确保其流动性。

B:可转换性理论,20世纪初提出。即为保持资产流动性,商业银行将一部分资金运用用于购买可转让的短期债券。从保持流动性、赢利性上看,不局限在短期的、自偿性的贷款单一资金运用。

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市场的拓展、金融工具的发展为前提的。可转换性理论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的扩展和经营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C: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40年代末。二次战后,经济加快发展,贷款需求加大,资金需求也多样化。这时候预期收入理论随之出现,即认为:好的贷款应以借款人的未来收入和现金流量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无论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预期收入,就不会影响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也即:贷款强调的侧重点不是能否自偿,也不是担保品能否迅速变现,而是借款人的确具有还款能力的“预期收入”。

这种理论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长期的贷款业务发展,如设备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消费信贷等。预期收入理论也同时加大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如果预测失误就可能极大损失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D:超货币供给理论,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突破银行单纯供给货币贷款方式,同时介入借款者的项目评估、投资咨询、市场调查,提供更多的前置性服务。

资产管理理论适应于各个发展阶段,主要围绕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原则在资金运用领域进行的管理,长期盛行。但在理论与实践上也在不断向前突破。

2)负债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国经济振兴、经济起飞,对资金需求量大增,促使银行业去不断寻找、开发心得资金来源。除传统的“吸存”业务外,开始积极主动扩展资金来源: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行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发展同业拆借市场;创新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单;发展“再回购协议”市场;向国际市场发行债券等。

同时,在原有侧重资产管理理念基础上,转向侧重负债管理。核心思想是:突破原有单纯 “吸存”的被动型管理方式,通过积极“向外借款“的主动方式,扩展银行负债资金来源,以此来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增加资产业务,增加赢利。

但是侧重负债管理方式,增大了融资成本,加大了经营风险,急剧扩张后的自有资本补充不足。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资产管理理论侧重于流动性、安全性,往往牺牲了赢利性,稳健有余,赢利不足。 负债管理理论过于进取,过分依赖外部借款,突出了赢利性,但增大了风险性。 因此将两者合理组合、并重管理,就是资产负债资产综合管理理论的核心。

1)资产管理,包括:

A:准备金管理,包括存款准备金、资本准备金(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贷款准备金(对呆账从税前利润中提取)的管理

B:贷款管理,包括

C:证券投资管理。

2)负债管理,包括:

A:资本管理,《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达到全部权重风险资产的8%。 B:存款管理,包括吸收存款方式、存款利率、存款保险管理。

C:借入款管理,包括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管理。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即将资产负债各科目之间按“对称原则”进行安排管理,是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之间达到平衡。

4)资产比例管理,即基本要求是:以资金来源控制资金运用,保持资产与负债的期限、数量、结构相对应。具体管理指标有:

A:资本充足率指标;

B:存贷款比例指标;

C: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D:资产流动性比例指标:

E:备付金比例指标:

F: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G:拆借资金比例指标;

H:对股东贷款比例指标;

I:贷款质量指标

5)贷款分类与不良贷款,西方国家通常将不良贷款分为5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并相应做出不同类别的资金计提拨备,作为呆滞烂账准备金,最高达100%。

货币银行学复习

货币银行学复习

货币银行学复习材料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A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第四章 复习商业银行
《货币银行学第四章 复习商业银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