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山东省十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0-03-03 15:20: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3年山东省十大新闻是:

1、习近平总书记来山东考察指导工作,全省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

11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山东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对山东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希望山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锐意改革,敢创新路,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到前列。中共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在全省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

2、全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7月3日,我省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截至11月,已先后启动两期12项专项清理整顿。省委、省政府会议分别精简24.5%、17%,文件分别精简28.2%、45%;省委议事协调机构保留48个,精简调整51个,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撤销(包括合并)127个,保留85个;处理省直房改遗留问题、清理规范节庆论坛展会等各项工作积极推进,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3、山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启动

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8月经省委、省政府研究通过。这是继蓝黄两区两大国家战略之后,山东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一圈一带”规划的出台,对带动中西部崛起、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4、山东成功举办“十艺节”,开启“节俭办节”新风尚

10月11日,由文化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十艺节”历时16天,举办地包括济南、青岛等9市,各类演出近2000场次、展览活动约150个。同时开展了第十四届“文华奖”和第十六届“群星奖”评选。“十艺节”开幕式压缩至16分钟,节省开支5000多万元,开启了“节俭办节”的新风尚,真正办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5、我省20条财政举措助推大气污染防治

10月29日,山东出台20条财政激励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列入财政扶持“黑名单”,并将各市县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确定省级环保资金扶持规模的重要依据。12月28日,生态山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对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研究部署,并由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6、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迈出大步伐

7月31日,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意见》,提出5年内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削减三分之一以上,办结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50%以上。今年,简政放权迈出较大步伐:省级权限内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审批事项下放7项,由核准改备案1项;省级实施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行政许可事项由172项减少到143项;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取了市场活力的“加法”。

7、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到达山东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于11月15日12时正式通水。经过20多天输送,长江水顺利到达德州大屯水库,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成功。南水北调每年可为山东调引长江水13.53亿立方米,13个市的68个县(市、区)直接受益。十年来,山东累计筹措75.16亿省级财政资金用于沿线污染防治等。据环保部门检测,东线输水沿线36个控制断面全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

8、山东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6月6日至8日,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现场观摩推进会召开。乡村文明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11年4月乡村文明行动启动以来,目前全省70%的村已进行整治,60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建制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已建2万多个善行义举“四德”榜,1000多万人上榜,农村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9、全省实现17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诸多政策惠及民生

9月,全省17市异地就医即时结算互联互通系统投入运行,山东成全国第三个实现异地就医结算、时报时销的省份。今年1到9月份,全省17市异地就医定点医院达90家,已联网结算6万多人次,结算总费近15亿元。同时出台系列民生政策,7月30日起,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并轨;9月2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将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制度。

10、“最美司机”宋洋感动齐鲁,“山东好人”大量涌现

3月9日,山东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客车司机宋洋驾驶客车在高速公路疾驰时,突发脑干出血,危难之际忍痛踩下刹车,保障了全车33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而他却再也没有醒来。“山东兄弟”刘洪坤和刘洪魁同样用生命在烈火中续写了一曲山东赞歌。2013年我省更加注重公民道德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山东好人”。

2014年山东省十大新闻是:

1、我省教育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取得重大成果和明显成效

10月14日,我省召开大会,对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省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共有近30万个基层党组织、620多万名党员参加。省委和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下联动、有序衔接、从严要求、抓实整改,持续聚焦“四风”,着力改进作风,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和明显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得到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得到弘扬,“四风”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反映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力得到加强,有力推动了全省各项工作。

2、山东大力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10月10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山东将再削减80项省级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27项、下放36项、整合优化减少17项;涉及行政许可5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21项。本次取消下放数量与质量并重,其中有关投资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的比例占69%,“含金量”大。山东全年共削减省级行政审批170项,对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企业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激发企业的活力作用重大。

3、山东出台新政:大病险不再受病种限制,城乡居民医保将实现“五统一”

2014年山东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从2014年起,全省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如果不幸生病住院,经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后,需要个人承担费用超过1万元,可通过居民大病保险给予补偿,最高补偿限额为20万元。从2015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打破城乡居民身份限制,允许居民自愿选择医保筹资缴费档次,实现居民统一医保筹资标准等“五个统一”。

4、山东以更大决心、更有力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全国知名民企入鲁助推转调创

7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以更大决心、更有力措施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2月21日,全国工商联与山东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助推转调创进入了新阶段。山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四个并举”,做到“五个着力”,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民营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国际化水平。仅上半年,民营经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占全部投资的八成。

5、善行义举四德榜山东经验推向全国

4月11日,由中宣部、山东省委联合举办的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在曲阜召开。山东以善行义举四德榜为抓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由此向全国推广。“四德”即: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目前,全省2万多个四德榜,为1000多万群众的凡人善举“树碑立传”,覆盖全省30%村居,形成了德耀齐鲁、向上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效融入群众生产生活。

6、青荣城际铁路开通,济南至威海由近8小时缩为4小时之内

山东第一条新建城际高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于12月28日正式开通,这是山东继胶济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山东段之后的第三条铁路高速客运通道。青荣城际铁路正线全长30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不仅将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纳入一小时都市生活圈,还使济南至烟台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7个半小时压缩到近3个半小时,济南至威海由原来的近8个小时压缩到4小时之内。这对促进烟台、威海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交流,从而为胶东半岛区域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同时有力提升了沿线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

7、青岛西海岸新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级新区

6月9日,国务院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之后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这是自201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之后,对深入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又一重大战略举措。

青岛西海岸新区位于胶州湾西岸,包括青岛市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具备推进陆海统筹、城乡一体、军民融合发展的独特条件,对全面实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海洋综合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深远海开发与陆海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我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济青将全面放开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11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贯彻国发〔2014〕25号文件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对户口迁移政策、人口管理等问题进行部署。其中明确提出,济南、青岛两市将全面放开普通高校毕业生(含往届毕业生)落户限制,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济南、青岛两市还将探索实施积分落户制度,科学制定具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合法稳定就业的外来人口阶梯式落户通道和差别化落户标准。

9、我省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成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

3月26日,中央宣传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北京共同举办“时代楷模”颁奖仪式,我省淄博市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成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

朱彦夫14岁参军投身革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榜样。

10、大运河申遗成功,山东启动“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至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山东段作为大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省继泰山、“三孔”、齐长城之后第四处世界文化遗产。

山东启动“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将以大运河山东段8段河段、15处遗产点为中心,充分挖掘运河文化遗产潜力,形成纵贯鲁西南的历史文化景观带。同时,培育打造“儒风运河”等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助推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山东省十大新闻

山东省十大新闻

山东省十大新闻揭晓

山东省十大新闻 考公务员必备】

十大新闻

十大新闻

十大新闻

十大新闻

十大新闻新闻

十大新闻

山东省十大新闻
《山东省十大新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