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爱在无声处》徐英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2: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爱在无声处

通山特校

徐英

当爱的阳光照耀大地时,同样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也幸福地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感受着妈妈般的爱,这就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孩子们。虽然他们不幸,但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在特校中有一群深深爱着他们的老师,他们凭着一腔赤诚,怀着一颗爱心,为残疾孩子架起一座座通向理想的桥梁。而我很幸运地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

我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平凡中的执著,没有睿智的言语,只有对特殊教育不变的誓言和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2003年毕业于襄樊特殊教育学校的我,满怀着对特教事业的憧憬,带着对太阳底下最阳光职业的崇敬向往,毅然回到家乡特校,走上三尺讲台,10年的光景,有太多苦涩,为了我们这群残疾孩子们,我默默无闻地奉献我的心血和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用爱包容,耐心育人

教育家培根说:“无论何人,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可见耐心在教育中的作用,耐心是教师的基本修养。特别是面对残疾孩子,作为他们老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不抛弃,不放弃,是我用爱对这些残疾孩子一生的承诺。

我一直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勤勤恳恳,乐于奉献,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作为一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好坏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我时时记住这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作出表率,针对一年级刚入校的学生,没有课堂常规的意识,不懂什么叫上课,不知道大小便入厕,不知道饭前便后洗手,不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老师一时不提醒,尿裤子是经常事儿,这时慈母之爱油然而生,这些学生太多来自农村,学生最小只有6岁,最大10岁,离开父母吃住在学校,生活中的困难接踵而来,最初面对这些刚入学的孩子时,我真的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从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开始训练,教他们排对,教他们认清男女厕所,教他们辨别上下课,帮他们系鞋带,教他们洗头洗澡,并给困难的学生捐衣送物。

赵山同学是我班聋哑学生,而且他的母亲和哥哥都是聋哑人,这一家都是靠赵山父亲捡垃圾支撑着,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由于长时间营养不良,那骨瘦如柴的身躯,让人看到真是可怕,而且从头到脚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刚入学时,同学们看到他就像瘟疫似的躲避他。当我看到这种情形时,我很着急,为了能使他也能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来。我决定从改变他形象入手。于是先带他去寝室洗澡,然后又为他换上我给他买的新衣服,这时的赵山已由原来的“小瘟神”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天使。我还为他买来奶粉,天天督促他按时喝,他单薄的身体逐渐变得强壮了,在我耐心的指导下,他基本能做到生活自理。由于无法联系家里人接孩子,每个月放月假,我亲自帮他背起行李,把他送回家里,风雨无阻。每次我要走时,他那眼神仿佛在说:“谢谢老师”!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啊!

我在给赵山生活上慈母般关爱的同时,更注意对他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教育。刚开始他连笔都不会拿,我就手把手的教他握笔,音发不准,我不厌其烦地十遍、二十遍地演示口型,比划手势。字不会写,我就一笔一笔地教他写字,直到会读会写为止,经过半年的学习,他的发音比以前清晰了,当一次偶然一句“老—师”,从一个重度听障孩子口中发出时,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二、用心教书,以爱育人

关爱学生是当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远远超过一个人的责任感”, 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心与心交流的前提是平等,这就要求教师俯下身来看学生,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从尊重的角度来看待学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在教育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对待孩子,千万不能居高临下地一味喝斥、训诫,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给孩子以自信。我在工作中尽情地把自己爱播撒在每个孩子心中,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发现孩子身上的积极因素,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每个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打动他们,成为他们的妈妈、朋友,让孩子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刑煌是培智班学生,自从我带数学课以来,每次上课,他把鞋子和袜子脱掉拿在手上玩,从来不拿笔写字。有一次上课,我教孩子们学习写数字“8”,有许多同学不会写,可是邢煌说:“老师,我会写”,于是我就让他到黑板上去写,果然真的写对了,后来我发现他是用一个“0”下面再加一个“0”合成“8”。对于重度培智孩子来说:“真的很棒了”。我和同学们都表扬他“邢煌,你真棒”!我还奖励他一颗糖,他高兴地合不拢嘴,从那以后,他热爱学习了,不良习惯也慢慢改正过来了。

尽管我们的学生有太多的缺点,但是他们却有很多闪光点。有的学生数学不好,语文却好,学语文不行,画画却很棒的,有的任何文化课都学不会,却热爱劳动。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学生,从学生的言行中发现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尤其是面对一群残疾孩子,更需要给他一份爱心,一个甜甜的微笑,一次轻轻的爱抚,一句简单的语言:“你真行,你真棒,你太了不起了”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赏识,都会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才能成为孩子喜欢和信赖的好老师。

三、用心耕耘,以情育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作为特教老师,我们应该用真诚去沟通心灵,用爱的雨露滋润每一颗受伤的心灵。

有的孩子个性极强,做错了事,也不愿承认。每次我想办法去教育,开导他们,让他们从错误的旋涡中勇敢地挣脱出来。王全旭同学是我班聋哑孩子,一次他捡到一支笔,悄悄地藏在自己的书包里,被其他同学发现,上课时,同学们就和我说:“他捡到我的笔,藏在书包里,不交给老师”。他不但不听,还对同学又是咬牙又是瞪眼,直到我走近他,他才慢吞吞地把笔交到讲桌上来,我以为这个问题算是解决了。谁想到,他回到座位上就“哇”地哭了起来,而且无法劝阻,无休止地哭。下课了,其他同学走出教室,可他仍然在哭,我站在旁边观察,发现他虽然在哭,可眼睛却总盯着那支笔。我若有所悟,于是我又把这支笔给他了,他马上停止了哭泣。我知道,为了让他把捡到的笔,心甘情愿交给我,我就想出了一个启发式教育的方法。我故意把十元钱扔在教室一个角落里,成中湖同学捡到后马上交给我,我当场表扬他,还号召大家都向成中湖学习。这时,王全旭同学在那里躁动不安,脸红红的,并主动把那支笔又交给了我,边哭边用不熟练的手语表达:“我错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拉着他的小手,鼓励他说:“以后再捡到东西一定要交给失主或老师,做一个拾金不昧的好孩子”。他腼腆地点点头,这时同学们都为他鼓起掌来。让学生从生活的小事中受到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只要我们用一种赏识的眼光,赏识的心境去面对那些残疾孩子,就会发现他们依然无比可爱。良好的师德是育人的关键,是“无声”的教员,无声的身教胜于有声的言教。

十年来,我就是这样把自己丝丝缕缕的爱,点点滴滴的情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为迷惘的孩子拔开眼前迷雾,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我的生命注入了深厚的内涵。几年以来我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称号。2007年在湖北省第七届“小画家”美术作品中荣获指导老师“银奖”。2008年被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中荣获“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在湖北省特殊教育委员会举行“九宫杯”说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虽然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这些成绩微不足道。面对未来,我更需要的是不断进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一个智力低下的儿童比教育正常儿童要付出百倍的细心和耐心”,作为一名特教战线的老师,我真切地感受到无论遇到什么样学生,也无论遇到什么样问题,我们都应该像阳光雨露永远给予学生向上的力量,教师都应该严爱有度,细心面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依然会把“爱”当作永远的基石,“为了一切特殊孩子,为了特殊孩子的一切”。我愿做一名人民满意的特教教师,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

十佳师德标兵候选人事迹材料:爱处无声

1师德标兵个人事迹

师德标兵事迹《让爱在教育事业中闪光》

师德标兵事迹

师德标兵事迹

师德标兵事迹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爱在无声处》徐英
《师德标兵个人事迹《爱在无声处》徐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