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柳永《雨霖铃》三维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4: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雨霖铃》三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

3. 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及写作思路;揣摩意象,体会意境。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语言,感受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了解这首词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预设

一、导语设计

我们常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元曲一样,代表着一种难于企及的高度和不可再现的辉煌。可有多少人知道,词曾经只是一种边缘文学,被称为“诗余”,即诗的陪衬和补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被正统文坛所重视,仅仅活跃在民间,难登文学大雅之堂。它能在宋代兴盛并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靠的是广大文人的大力推动和参与。可以这么说,没有文人的参与就没有宋词的辉煌,而反过来宋词的辉煌也成就了一大批文人,使他们因写词而扬名。在那个时代的词坛,俊杰辈出,星光璀璨,有很多名字,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仍然光芒四射,深入人心。第二单元,宋词选了四位很有代表性的作家:柳永、苏轼(北宋),李清照兼跨两宋,辛弃疾主要生活在南宋。这些作家的创作时间跨度大约有二百年。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题材狭窄,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的典范;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词作气势豪放,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代表。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但苏轼也写婉约词,(如《江城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也有豪放词。《望海潮》和《雨霖铃》的比较。《望》写景壮伟、声调激越;《雨》哀怨缠绵、冷寂幽清。 词的分类

(1)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

1 以上)

(2)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词作气势豪放,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题材狭窄,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周邦彦、姜夔等)(可实时点拨课后小文言文)

二、作者和背景

1.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改名柳永后,47岁(宋仁宗景祐年间)才考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也叫“柳郎中”。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妓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 (柳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柳永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遂落第。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

“奉旨填词柳三变”——奉命讲课王老师——“超女”(李宇春——玉米;张靓颖——凉粉等)“快男”(张杰;魏晨等)。——柳永的粉丝叫什么(柳丝)

“柳氏三绝”——与兄三复、三接都有文名(父不以子为荣,断绝关系)

成名原因 ①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 ② 生活上的特殊经历 ③ 博学多才,妙解音律 ④ 写出好作品(板书一) 2.背景及释题

背景(见课下注释1):离开汴京(开封)前往浙江,与情人难舍难分。“人的一生,选对老师,智慧一生;选对朋友,幸福一生;选对伴侣,甜蜜一生;选对职业,成就一生„„选对情人,流芳百世。” 补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蝶》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一语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荡气回肠,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王国维《人间词话》学问的三重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释题:“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三、朗诵指导

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 2.诵读点评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2 ①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

②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③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⑤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 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齐读(正音,噎、霭、那)——单读(体会)——师读(示范)——生品读

四、整体感知,设疑启发

1.“好诗一半画”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品诗构画,发挥想象,本词能构几幅画?(提示学生以时间为序)

离别前的饯别——都门帐饮 离别时的难舍——执手相看

离别后的想象——晓风残月(板书二) 2.披文入情,感受诗人情感

凄切、无绪——黯淡、低落

催发、执看——难舍、痛苦

酒醒、分离——凄凉、孤独(板书三)

五、点拨内容,归纳艺术手法

1.串讲拓展 问题探究: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

分析:《雨霖铃》抒写的是饯别时黯然、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了“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助。词的上阕在凄冷环境衬托下,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是对别后思念和凄凉的设想。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整首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在情景交融中,意境缠绵,凄凉清丽,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 2.师生归纳

情景交融 虚实兼济 铺叙点染(板书三)

3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

刘熙载《艺概》中谈到: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此意乃是以画法论词,从中可看出柳词中有画,反复渲染。即精雕细刻,又大胆泼墨,前后照应,委婉自如。

不避俚俗:执手相看泪眼(俚)今宵酒醒何处(俗) 3.师生共同背诵全词。

六、小结

细致深入、动情用心地体悟了字里行间散发的魅力,我们被和谐的音律打动,被隽永的语言吸引,我们更惊艳于凄美的意境,伤怀于哀婉的离情。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点知识的补充,几次能力的训练,它所馈赠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心灵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灵去感知绵绵文化的经纬,悠悠生命的掌纹!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鉴赏文字。(或:将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散文。) 3.课外拓展

《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你能从读过的诗词中说出几句吗?

“风萧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间的“慰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间的“酒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间的“惨别”„„

同样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差异。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婉约词的特点,同时积累一些名家名篇中的经典名句,尝试在我们的写作中,创造性的学习运用。

八、教学反思

_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教案

柳永雨霖铃

柳永雨霖铃

雨霖铃柳永优质课教案

_柳永《雨霖铃》使用教案

柳永雨霖铃课件

柳永雨霖铃教学

柳永《雨霖铃》赏析(推荐)

柳永《雨霖铃》三维教案
《柳永《雨霖铃》三维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