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文学三十年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7: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名词解释

文学团体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第一个纯文学团体,成立于1921年1月,发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说月报》为阵地,积极倡导文学革命。认为文学是与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一种工作。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反对两种封建文学观,另一方面倡导“为人生的艺术”,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如茅盾的《蚀》三部曲、叶圣陶的《倪焕之》,冰心的《超人》等

对文学史的贡献 : ①提出了“为人生”的主张,有力地促进与推动了现代文学创作沿着现实主义的方向健康向前发展。②积极进行新文学的创作实践,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作家与作品.③重视和提倡了文学批评,对促进和繁荣新文学创作起了很大作用④大量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许多被压迫的弱小民族的文学,对促进新文学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创造社

成立于1921年7月日本东京,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对文学史的贡献①使浪漫主义成为新文学的另一强大的文学思潮。②较早地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③率先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④积极地进行了新文学的创作实践.新月社

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1933年结束,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又创办《诗刊》周刊,《新月》月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主要贡献在于新诗,闻一多、徐志摩等人针对自由体诗体现的散文化倾向,提出新格律诗的主张。他们对于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带有唯美倾向,但在当时对于新诗在艺术技巧上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等是新月派的佳作。 语丝社

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以散文创作为主的刊物,主要发表杂感、短评、小品等。语丝社作家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语丝”文体,这种文体在思想内容上有任意言谈,斥旧促新,在艺术上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为主要形式,拨辣幽默,讽刺强烈。以鲁迅为代表的尖锐泼辣的杂文和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雅的小品形成了该社散文创作两大类,对散文发展有重要影响。

春柳社

是中国文艺研究团体。因从事演剧活动而在中国早期话剧创始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1906年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建于日本东京,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创始人李叔同(息霜)、曾孝谷。先后加入者有欧阳予倩。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他们注重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表演的写实性。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鲁迅在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说,是其纲领。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1928至1929年间的革命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左联的形成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

文协: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茅盾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相关概念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召集了一次文艺工作者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等问题,中心内容是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讲话》使解放区、国统区的问题面貌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广大文艺工作者走向社会,向工农兵方向迈进,产生了一系列崭新的作品(如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和有创见的论文(如巴人《论人情》)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新青年》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6年7月终刊。 《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文学革命影响很大。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了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又利它,利它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这深深地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周作人进一步阐述“人的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须应用在人生上,并申明“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文学观念。 文体和文学现象

街头诗

1938年8月,柯仲平、田间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起街头批判诗运动。街头诗即指抄在村庄墙壁、门楼上或印成传单散发的通俗政治鼓动诗,也叫墙头诗或诗传单。它们多以抗战为内容,短小精悍、战斗性强,对宣传鼓舞群众的斗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中田间的《义勇军》等是其优秀之作。《新中华报》中专门刊登了“街头诗选”。街头诗作者除了诗人,还有很多群众,这使街头诗运动在更广的范围内蓬勃展开。 问题小说

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之一。所谓“问题小说”就是以家庭、妇女、婚恋、劳工、青年等各种社会问题为题材,催人疑问,促人警觉,发人深省的小说作品。冰心“问题小说”,涉及面很广,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代表作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等。女作家庐隐也是“问题小说”的创作者之一。 乡土文学

20年代,中国现代文坛上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鲁迅的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作家们在探求人生真谛,追求理想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受压迫最深重的农民问题。对农民的破产,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封建农村的陋习和农民思想的麻木,以及中小地主和小有产者的败落都有深入的表现。代表作家作品有:王任叔的《疲惫者》。许钦文的《疯妇》、《鼻涕阿二》、台静农的《天二哥》等。 语丝文体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方面: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京派小说

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中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京派”并没有正式的组织,只是一种名称的沿用。“京派”作家创作的小说被称为“京派小说”。京派小说文风淳朴,贴近底层人民的生活,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融入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观个性的多种艺术手法。主要代表作家有沈从文、废名、芦焚等。沈从文的小说《边城》,《长河》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作品。

海派

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最初这两个名词是沈从文在上世纪30年代挑起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提出的,上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海派作家应该是指活跃在上海的作家。包括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海派文学大体一致的特点:

1、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2、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3、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的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4、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5、对都市文明既有幻灭,又有欣赏。

新感觉派小说

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刘呐鸥是“新感觉派”小说的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小说集。穆时英和施蛰存把“新感觉派”小说推向成熟和引身运用蒙太奇、人物心理分析等手法,凸现对现实生活的感觉和印象。《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等是他们的代表作。

诗歌的三美

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这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代派诗歌 3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现代派诗歌普遍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启发和影响。同时又承接了李金发为代表的20年代中国象征诗派的某些艺术追求。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特别追求诗歌创作在总体上所产生的朦胧的美,追求以奇特观念的联络和繁复的意象来结构诗的内涵。现代派诗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态的心灵,咏叹着浊世的哀音,表达着对社会的不满和抗争,也流露出对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怅。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代表”。

“孤岛”文学

“孤岛”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沦陷区包围的上海租界。“孤岛”文学即发生在这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的文学,它密切配合形势,及时反映现实,巧妙揭露敌人罪行,讽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识社会的陈腐,表现当时的民族精神、社会声息。于伶、阿英的剧作,钱钟书、张爱玲的小说,唐弢、柯灵的杂文等都是其优秀代表。孤岛还出版了《鲁迅全集》、《西行漫记》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学刊物。孤岛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时期文学的重要一页载入史册。

沦陷区文学

沦陷区文学是抗战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大马戏团》(剧本)和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因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党语录》、《药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双簧信:

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派系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 主要刊物《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

战国策派: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山药蛋派1942年左右,赵树理首先发表了一批具有浓厚乡土气味和山西地方的作品,同时,同在山西的马蜂、西戎、孙谦、胡正、束为在赵树理的影响下,也写出大致相同的作品。把他们的文学作品命名为“山药蛋派”,既因山西盛产山药蛋,又因他们在山西创作。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荷花淀派

又名白洋淀派,均以孙犁的小说命名,其主要成员有刘绍棠、从维熙等人。他们的主要特色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情画意,将深刻的哲理意味与优美清新的情思融汇在一起。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后来,逐渐发生了变化,从维熙就写出了不少慨慷悲壮的作品,与“荷花淀”派的风格不同。

先锋派

先锋小说重视“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小说叙述方法的意义和变化,带有很强的实验性,因此,又称“实验小说”。先锋小说”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先锋小说”是指具有先锋精神的小说创作,即“先锋文学”中的小说创作。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旧有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里的探索,即“白洋淀诗派”的诗歌和赵振开(北岛)的小说《波动》等。在这之后,具有先锋精神的创作还有以北岛、舒婷为代表朦胧诗,以王蒙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和以宗璞、刘索拉为代表的荒诞小说,以及以高行健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戏剧等。杂文

前期杂文(1927年前)

就内容特色而言,这一时期的杂文都“是一种‘社会论文’”(瞿秋白),主要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

①进行广泛的社会文化批评(五卅之前); ②进行政治斗争(五卅之后)。

2、后期杂文(1927年后)

①同国民党政权的斗争 ②对帝国主义的揭露 ③社会文化批评④对人民和革命的歌颂

二、杂文的艺术特色

1、典型性 2、形象性

3、讽刺和幽默 4、作品呈现的“永远的‘现在时’的幻觉”

意义

一、

1、文学革命的起因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②是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③外国文学的启蒙和影响。

2、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宣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终结与新文学的诞生

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劳,以从理论主张到创作,从文学内容到

形式的全面革新。新文学引进了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兴起的原因

1、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2、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的促动3、作家思想的进一步革命化

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五、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太阳社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邨等。

作家及其作品赏析

一、鲁迅

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

鲁迅杂文以“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为主要思想内容,由此构成鲁迅杂文的两个思想特色:

一、批判性(战斗性)。对封建旧文明旧道德的批判,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中批判封建父权、夫权、妇女节烈观等等。后期杂文增加了批判资本主义文明,半殖民地都市等方面的内容。暴露和批判国民劣根性,对卑怯、保守等国民性作了深刻的剖析。社会批评的内容更为广泛,如对社会的一切黑暗,统治者的凶残,帝国主义的罪行等都予以猛烈抨击。这种批判,具有战斗的现实意义。

二、深刻性。鲁迅的杂文对各种问题的论述,都极其深刻,富有辨证哲理。如《灯下漫笔》中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这从人民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对中国历史所做出的本质性论断,是何等的深刻。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一:

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

2、白描手法,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特征进行描写。如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孔乙己的长衫。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

艺术特色二:艺术多姿多彩。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但也常有诗意的抒情和以抒情手法为主的作品。主要是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刻画性格。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为主

艺术特色三:注意典型环境的勾勒和环境、气氛的渲染,浓郁的浙东地方风光和民俗民情,使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最早的乡土文学。

艺术特色四:结构形式丰富多样。小说多截取生活的横断面,以一个或几个生活场景、片段连缀而成;或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顺序为主,也有倒叙;体式有日记体、随笔体、章回体、速写等多种;

艺术特色五:以口语为基础,吸取有生命的古代语言,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呐喊》和《彷徨》意义及价值

一、辛亥革命前后的一面镜子

1、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2、再现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和阶级关系。3、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性二者之间的矛盾。

二、知识分子形象和农民形象是《呐喊》和《彷徨》中的两类基本形象

1、农民形象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故乡》中写闰土时所用的五个字:“辛苦而麻木”;或毛泽东评阿Q的九个字:“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论十大关系》)。闰土、阿Q是如此,祥林嫂、爱姑也是如此。

2、知识分子形象

与同时代的小资产阶级作家侧重自我表现不同,鲁迅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处,通过各类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塑造,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和道路问题进行了认真探索。

二、老舍

1、老舍的作品特点

1、老舍大大提高了“五四\"以来为数不多的描写城市市民作品的艺术水平,这是他对这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大贡献;

2、老舍的作品反映了满族的某些生活特点;

3、老舍作品中的反帝色彩相当突出;

4、老舍是文化型(文化伦理型)的作家;

5、老舍

2、老舍先生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幽默的风格——“幽默”是老舍创作风格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早期小说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表现出来的是“笑骂”。由于他追求生活化,从庸常的人性矛盾中创造喜剧意味,溶入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产生了喜剧与悲剧、讽刺与抒情的渗透、结合,获得了一种丰厚的内在艺术力量。因而有研究者将老舍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大的笑匠”。

写实的风格——以《骆驼祥子为代表》,“《骆驼祥子》是抛开了幽默,正正经经地写。这主要是写实的风格,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的笑料。”

散文式的抒情风格——以《月牙儿》为代表。这篇作品带着浓郁的抒情气氛,运用象征的手法来写。

二、老舍的代表作品分析:

(一)、《骆驼祥子》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1、贯穿祥子性格发展全过程的线索是“希望——追求——奋斗——挣扎——失败——堕落”,最后以祥子个人奋斗道路的破产而告终。小说用祥子命运的三次起落来发展祥子的性格:

在这三起三落中,祥子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搏斗,这种毅力、意志、精神代表了东方劳动人民所共有的品质。但是,不管祥子怎样挣扎,仍摆脱不了惨遭失败的命运。祥子终于堕落了。

2、《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1) 通俗朴实,带有北京地方色彩的“京味的语言”。(2) 严谨的单线结构,以骆驼祥子为中心人物,通过他和社会的接触,把各种不同阶级的生活面貌,各个不同家庭的命运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社会图景。(3) 工细的心理描写与心理分析。

(二)、《四世同堂》的艺术特色:

①、《四》是老舍多种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这部小说荣机智的幽默诙谐、浓烈的主观抒情和严峻深沉的叙述笔调为一炉,描绘出在国土沦陷的特定背景下,老北平儿女的种种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尤其深刻地描述了近乎僵死的市民性格在战争的巨大创痛刺激下复苏的过程。是整个作品具有史诗般的辉煌气度。 ②、简洁、细腻而又传神的人物心态的描写;③、庞大的艺术结构显得针线紧密而又简约明快;④、溶合了古典小说与西洋小说的长处,是作品内容既俗白浅显又蕴含深厚,洋溢着本民族的清浅质朴的审美情趣;⑤悲剧与喜剧的交融 郁达夫

小说的艺术特色1、强烈的感情色彩 2、坦率的自我暴露3、结构的散文化 4、自然美 闻一多 诗歌创作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于闻一多诗歌的一条红线

第一部诗集《红烛》,其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地对伟大祖国的深切颂扬和诚挚的怀念;第二部诗集《死水》,其爱国主义思想则表现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忧国忧民的情绪和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现实主义色彩明显加浓。

二、闻一多的诗歌主张:认为新诗创作要“在一种规定的格律之内出奇制胜”,应该具有“三种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三、鲜明的艺术特色1、鲜明的民族特色 2、艺术上的精雕细刻 3、意境的绵远和幽深4、构思的灵巧和新颍 艾青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诗歌中心意向:土地与太阳;其诗的主要情绪是忧郁。

在新诗发展的第二个十年的后期,即以《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了诗坛的注目,被称为“吹芦苇的诗人”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他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他在第二个十年这个时期写出了他的抒情名曲《再别康桥》,出版了《猛虎集》

3.“汉园集”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何诗多吟咏爱情和自然,格调宁静而柔美;李诗多表现生活中的静态美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朴实淳厚;卞诗或展现旧北京城的生活情景,或抒写人生的孤寂,风格凝练含蓄他们沿着戴望舒开辟的诗歌道路继续摸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更加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差异

1、居于中心与退至边缘

2、以作家为主与以作品为主

3、文学生态:职业化与非职业化

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起伏变化1919-1949:学界与文坛的矛盾境遇——以朱自清、沈从文为例。1949-1979:学科地位的逆转与变化——以王瑶为例。1979至今:学科建设日趋理性化,国际认可度问题,时间长短与作品数量的问题。 现当代文学的学科优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沟通古今中外各种文学因素、文化因素乃至思想因素的一个大平台。 我们身处其中,并以自己的人生见证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对这门学科有切身的体验。

概念的界定:什么是新文学?

胡适的界定方法——以白话与文言之别定文学新旧之分。 周作人的界定方法——以思想的新旧定文学的新旧。 江浙皖知识群体的近世政治境遇

明清帝王对江南士人的防范心理。江南文字狱的数量之大。沉重的赋税和生员名额的限制。 江浙皖知识群体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在其发生期是以江浙皖知识群体为主导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亦即文学革命的发生,至少从部分意义上说,是江浙皖知识群体长期压抑之后的一种反弹。

新文化运动时期江浙皖知识群体的主要构成

浙江人:蔡元培、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江苏人:刘半农安徽人:陈独秀、胡适 启蒙主义的三大命题

一、所有真正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没有答案,那么它就是伪问题,不成其为问题。

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可知的。

三、所有问题的正确答案必须是互相兼容的。 京派概念的界定

由文体特征和作家之间相投的趣味而生成。没有稳固的社团,多为文学研究会、语丝社和现代评论社滞留在北京的成员。组合方式的多样性。界限的模糊性。 梁实秋的散文创作

一、理性的散文格调

1、行文、语言的理性化

2、思维的理性化

二、精雕细琢的写作方式

1、自然与雕琢

2、散文的“收”与“放”

3、雍容大气,收放自如——散文美学的极致

三、古典头脑,浪漫心肠

1、梁实秋的另一面

2、梁实秋晚年的情书

3、“情书”之作为散文作品的评价问题

梁实秋的人性论

1、以普遍的、永久的人性为主题

2、关注日常体验和人性的常态 民国时期的三种大学类型

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 私立大学:复旦大学、光华大学、厦门大学等。

教会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震旦大学、圣约翰大学等。 清华知识分子群体与北大知识分子群体的差异 北大知识分子群体更注重自由,更具诗人气质。

清华知识分子群体更注重规则,更具现代公民的综合素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应具备的七种条件

一、综合性

二、男女同校

三、稳定的科系设置

四、普遍的选课制

五、教授和学生自治的程度较高

六、应有普遍的连续的学术期刊

七、应有普遍的体育活动

都市文学概念的界定

文学史中的界定方法:从作品题材着眼的,取材于都市,反映都市生活和都市人物的作品,就会被认为是都市文学。

乡村经验与都市经验:

1、时间经验的差异: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

2、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浑融”程度

3、文学的时代性:以《荷马史诗》和维柯的《新科学》为例

都市文学概念的两层内涵:

1、都市文学是人与自然发生分裂的一个结果。

2、都市文学是人类理性与道德充分发达之后的一个结果。

何谓“颓废派”? 中国颓废派:邵洵美与叶灵凤

宗教信仰中的“末世论”

对启蒙主义的逆反

欧洲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王尔德等。

颓废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困境。

文学史三十年—什么是文学

“文学概念”三十年:从思潮到商标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资料

三十年

三十年

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

激荡三十年

离别三十年

回眸三十年

文学三十年
《文学三十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