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心得体会

工作三十年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2 08:32:50 来源:工作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

来源:考试大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

2008年9月19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也是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中国农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总结农村改革经验,特别是发现农村改革与国民经济整体改革之间的关系,对于开拓新的改革思路,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特区到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从经济到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到“三农”决策到关系千家万户的教育问题,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带给我们的是翻天覆地切切实实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的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全都是毛草房。改革开放30年来,现在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楼房了,就连平房也逐渐变少了。以前劳作耕田全都是用牛;而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简单的劳作。以前窄小的土路一到下雨就变成了“水泥路”。现在变成了真正宽阔的水泥马路,中间三四辆车可以并排通行,在街道上畅通无阻,路两边的人行道栽满了高大的树。下雨天也不怕出不去了。现在国家又给农民减免了农业费,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农业税,被彻底取消。现在农民孩子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义务教育彻底落实了,父老乡亲们得到了实惠心里美滋滋的。

国家政策好了,农村人的日子活络起来了,文化教育也跟着前进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科技日益更新了,农村人致富的门路也越来越多了,路越走越宽了,全民奔小康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

改革开放30年发生的变化世人瞩目,对中国农民来说,某种程度上来讲,对很多人是一场梦一样,发生这么大、这么深刻的变化。举几个简单的数据来说明,首先解决了“温饱问题”,包括农民的温饱和整个国家过去都是实行配给制,要粮票、油票、豆腐票,现在都没有了,不用拿票了,说明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从供给方面,比如说粮食,粮食在1978年改革之前我国粮食总产量在6000亿斤多一点,到了去年粮食总产量是10030亿斤,30年内粮食增产60%以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能做到这一条,解决了温饱问题。

而且从2007年开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各地政府共同努力,已经在全国普遍建立了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概去年年底全国农村3400万农民纳入低保,从这一点上来讲解决了农民,同时也是整个国家的温饱问题。因此后来在城里头,工业、商业其他方面的改革开放,相当重要的基础就是提供了足够的食品,使得市场极大地丰富起来了。

但是总体来讲,城乡之间,就是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本来讲是先进的城市经济和落后的农村经济,这是技术方面的,但是这两种结果带来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和城里相比,农民的收入相对于城里来说,每个人的收入仅仅相当于城里人的1/3左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30年的改革开放给农业、农村带来很大的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很多的实惠,也使得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展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是由于过去农村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太多,30年的改革还仅仅是解决了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从当前的城乡发展差距来看,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更快发展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

这几年,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之后,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就是要求把国家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去。现在中国有34000多个乡镇,64万多个村。从目前来看,每个乡镇都通水泥路是不成问题的。另外,就是85%以上的行政村都有了公交班车,农民出行比较方便,这都是最近几年实现的。1998年以后,国家加大投入,大概一共投入2千多亿,帮助农村改造电网。所以现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有了电,一部分特别边远的,大电网拉过去经济效益不好。国家想办法在当地开发小水利,给他们进行太阳能、风能的发电等等,来解决照明问题。考试大 网站整理所以,我想再往前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逐渐向城市靠近,当然差距还会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住房。农村居民很少在经济生活的指标上能超过城里人的,但是住房是超过城里人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没有农村大。当然农民自己的房子是生产、生活结合在一起的,大一点是有道理的。很重要的一条,过去是茅草房,现在逐步改造成砖房,再进一步是改造成水泥,有的改造成两三层小楼房。在一些发达地区,大概农民的房屋改造有三四次,后来经济又富裕了,看到人家有更好的,又去学人家,拆了重盖。

还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我们讲的最多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农民的合作医疗,这些方面最近几年有非常大的变化。到2007年,全国农村县以下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九年制的一共有1.48亿,从去年开始已经完全免交学杂费,读书不用交钱。从去年9月份秋季开学开始,对将近1.5孩子,政府提供免费的教科书,这其中还有700-800万由于家庭比较远,需要寄宿,对这些孩子政府还给他们提供一些补助,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

从医疗来说,目前有7亿多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水平虽然不高,去年以前的水平每个农民自己出10块钱,中央政府贴20块钱,地方政府再贴20块钱,就是50块钱,但少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从2008年开始,中央决定提高这个水平,大家都发一份,农民出20元,地方政府出40元,中央政府也出40元,就是一百块钱。另外刚才讲农村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属于社保网,对农民来说公共服务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最近这几年中国宏观经济态势比较好,经济增长比较快,居民收入增长也比较快,和这个是直接有关的。所以讲城市经济或者讲宏观经济和农村经济是紧密相连了,农村经济发展得好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就提供了一个非常稳固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发展好,又使得国家有更多财力解决农村的基础建设,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再一次证明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非常具有针对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推荐第2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

我们单位要求每位教师写下自己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心里话,说真的,当我回顾在我经历的三十年里,不禁发出感叹:祖国发生了好大的变化啊!1978年到2008年,这三十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的30周年,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30周年,是改革开放的30年,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30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这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切身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衣:记得小时候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的时候,家里才给做几件新衣服,平时很少买新衣服,所以盼着过年啦,总觉得这一年怎么过得这么慢呀,等啊等啊,大年三十终于来了,晚上就把新衣服拿出来放在枕边,那个高兴呀,真的是兴奋的睡不着觉,久久才进入那甜甜的梦乡,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是那样的美。可是现在,每年添的新衣无数,不仅穿得暖了,而且穿得好了,从质量到款式,春夏秋冬都有几套,高档的,新款的那是应有尽有,皮靴都有几双了,再也没有了儿时的那种期盼了。

食 说起吃来,我还隐隐约约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我还是农业户口,家里没有劳动力,就分不到口粮,我只好跟着是教师的父亲在学校吃饭,那时候吃饭要粮票,父亲每个月只有29斤,我和父亲只能吃这29 斤,还好父亲是教师,每个月有肉票,鸡蛋票,但是父亲总是舍不得去吃,总是留着,或者是生病,或者是来客人才去买点鸡蛋或者肉吃,反正一年到头很少能吃到猪肉、鸡蛋什么的,但是到过春节的时候,那是肯定要买几斤猪肉,杀几只鸡的。所以小时候就盼着过年,那时,觉得猪肉特好吃,实在是香啊,还有油条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吃到,现在可以天天吃肉,不仅猪肉,鸡鸭鱼羊牛什么都有了,过年和平时没有区别,想吃什么马上就到超市去买,只要有钱想买什么就可以买到什么(过去是想买什么买不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神州大地,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

住 谈起住,那个变化是更大了,以前家里全是瓦房,墙也是土砖的,整个房间灰土土的,连个窗户只有比一本杂志稍微大一点,房间里黑黑的。后来,做了新农村(外面是红砖,里面还是土砖),并且有了自己的房间,觉得有了自己的小天地高兴了好几天都睡不着。现在我住在高楼大厦里,家里有电视、电冰箱、空调,热水气,电脑等等一应俱全,虽然我从农村调到武汉,但是我的农村的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做了楼房,泥巴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好多家庭都办起了工厂-----人民的日子是越来越滋润了,城乡差别是越来越小了,我们得心存感激,感谢我们的政府,感谢我们的党。

行 记得80年代,那会大街上跑得最多的是自行车(我当时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快手表被称为有钱人),后来,人们上下班大多都骑摩托车,可是现在,小轿车是越来越多了。记得我88年的时候,我刚生了孩子,到了要上班的时候,我真的好难啊!那时候长江二桥还没有修起来,我的婆家当时在中北路,上班时,早上不到5时就要起床,在途中要转4到5次车,到了姑嫂树,就没有车了,步行到我哥哥家(要20分钟),然后再骑自行车到学校,途中要经过3小时左右,当时麻木也没有,现在的桥太多了,一桥、二桥、三桥、立交桥等等,还有即将开通的长江遂道,车也多了,多路公交车,的士,巴士等等。我现在要有急事回婆家,只要20分中左右,而且现在手里也有钱了,有急事马上达的士,过去想达的士,一是没有钱,二是等好半天也看不到的士。在今年的大雪灾难以及四川地震灾难面前,国家领导人亲临灾区,亲切慰问受灾群众;人民子弟兵在道路上扫雪、清除坍塌下来的巨石,让高速公路解除封锁,使车辆畅通无阻。大雪、地震无情人有情,只要人们用自己炽热的心,冰雪一定就能融化!巨石就一定拦不住我们通向需要救助的灾区。我们要感谢党,有党的领导,我们才行得这样方便,行得这样放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由温饱逐步过渡到了小康,中国的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了改革。从这次四川的地震看出,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我希望:人与人之间感情更加真诚,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处处体现,好好的活着,好好的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好好的,祖国就会繁荣昌盛。我更希望我们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富民强永远延伸;衷心祝愿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安康!

写于2008年

推荐第3篇:三十年教师心得体会

三十年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三十年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篇1

读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深受教育和启发。原来,这三十年来,国家有这么多大事。变化那么大,特别是当我看到“中国航天英姿勃发”时,深受感动。书中有这样一句写到作者对“嫦娥一号”升天的感叹:“然而,这瞬间却凝聚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们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三年来的辛苦付出”。这句话写出了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智慧、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其中杨利伟叔叔就做到了为国家做奉献的表率,它在工作很繁忙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不断钻研,善于思考,很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的榜样!它拥有那么多的优秀品格,做出了那么多的伟大成绩,得到了世界华人的赞赏。

而我呢,比起杨利伟叔叔来无论哪一方面都差远了。就说暑假,因为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太好,所以,想买本课外书来好好丰富一下,书是买了,可我却没认真读,第一天,我还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读,可第二天、第三天我就觉得阅读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再也无心读书了。每次心生邪念,我都会放下书,为自己找理由:先玩玩吧!明天再读也不迟,反正时间多的是。就这样我每天都为自己找理由不读书学习,日复一日下来,我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点也没提高。这真是“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啊!

今天,读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我才知道我所缺少的就是刻苦学习的态度,就是杨利伟叔叔提倡的“钉子”精神。想到我自己,现在还是一个五年纪的小学生,虽然不能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但为了明天能成才,一定要改变自己不认真、不刻苦的坏习惯,勤奋地学习,为走向明天的成功之路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深深感受到,改革开放像一把锤子重重的敲在我的心坎上,它将鞭策我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像杨利伟叔叔一样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十年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篇2

以一九七八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的改革开放,迄今已走过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三十年,中国百姓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变化?让我们一起回首那渐行渐远的岁月……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候,中国的老百姓处于什么状态呢?先看城里人。工人是领导阶级,20世纪60年代初以后进厂的工人,转正后的工资一律是二级工的标准——42.5元,这还是多少有点社会关系的人,托人说情才能够谋到的一份工作。当时没有自谋生路的可能,因为私有制或个体所有制被严格当成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马路上是绝对没有摊贩的,打零工的机会也是没有的。

工厂里普遍人浮于事,大家干活没有积极性,干多干少都一样,基本上都拿二级工的工资。收入分配是极其平等的,可又是极不公平的,因为贡献多的人事实上被懒人“剥削”了。二级工以上的工人不是没有,他们都是三年自然灾害以前评的。算上“*”之前的几年,已经有十几年没有调整工资了。物价倒也不涨,不过供应越来越差,凭证、凭票购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就是没有货。百货商店橱窗里的东西都是陈列品,都是非卖品。售货员靠聊天打发日子。老百姓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青年人结婚时盼的是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买这三大件都要票,攒一年发的票也不够买三大件,结婚时只好找亲戚朋友凑。凑够了票还要准备钱。一个二级工不吃不喝,一年的工资才勉强能买上这三大件。

那时生活苦,没有人会想着去赚钱,现在人们一天到晚忙赚钱。那时候一天到晚忙的是搞阶级斗争。那时候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副食商店的售货员,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非常管用,买副食品都要经过他们的手。跟售货员关系好的买东西可以不登本,本上没有记录就可以再买一次。司局级干部见了售货员也得点头哈腰,赔笑脸。物资的匮乏把人的尊严扫得一干二净。能买到吃的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城里人穿什么衣服?那时候西装是资产阶级的东西,“*”时大家都穿中山装。中山装几乎都是两种颜色——蓝色和灰色。改革开放后有人要出国,国内才开始做西装。但是一般的裁缝都不会做。在北京,只有出国人员服务部能做,但是做出来的样子特别难看,穿出国去都被人笑话。女同志很少能穿裙子。穿布拉吉(连衣裙)是资产阶级思想,大家都不敢穿。烫发就更不敢了。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的需要,这才可以烫发。也没有人敢穿高跟鞋。穿的自由是没有的。中国人彼此监督着,谁也不允许有资产阶级思想。现在大家穿西装、穿露脐裤,各种奇装异服,目不暇接,还有把头发染成黄的、灰的甚至绿的。这在那时是想象不出来的。

那时候人们几乎不交流思想。和朋友交流思想,那是最危险不过的事。和自己的爱人说都十分危险,因为说不定她会告发你。也许她并不想告发你,但是怕你先告发她,她自己被揭发罪加一等,不如先下手。你也会有这样的提防。所以最好是大家守口如瓶,一点风声都不露。不过外面并不安静,到处是锣鼓喧天的宣传队。一面是绝对的静,一面是绝对的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人不能说,最好也不要想,免得出问题。

农民在公社地里干活,由队长记录出勤。壮劳力干重活,每干一天记10分,年轻妇女记7分或8分,其他情况记5分到8分。到了年底,队长公布各人所挣的工分,再用全队的总工分除一年中卖余粮所得的收入,得出每一个工分能够分多少钱。社员们劳动一天的平均收入只不过两三毛钱。差的还不到一毛钱,个别的甚至出现负的工分值。劳动一天不但没有收入,还要倒贴!农民唯一的收入就是卖余粮。经营好的队,有一些副业收入,分的钱能多一点。总之,农民的现金收入少得可怜,根本不够买衣服、缝被子。我在农村时要淘汰一条穿了多年的破棉毛裤,屁股上已经快磨出洞了。隔壁的小伙子盯着我,想要我这条破裤子,天天跟我唠叨裤子的事。后来我把裤子给了他,他得以少挨一些冻。另外几个小伙子对他羡慕不已。

对农民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吃饱肚子。大多数公社分的粮根本不够吃,大人一天能分一斤粮食就算不错。幸亏公社给每家每户一小块自留地。这是农民吃粮的命根子,他们竭尽全力把自留地种好,施肥浇水,不遗余力。所以,自留地里的单产比公社地里的高出很多。这说明土地的产出有很大的弹性。多投入就能多产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生产的自主权,产量上去了,成本降低了。粮食吃不完,连年出口。大家吃得比中国几千年以来任何时候都更饱、更好。这样的对比太明显了。

要说改革好不好,比一比改革前后最清楚。

三十年教师心得体会范文篇3

三十年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漫长得不可想象的,而对于一个千年华夏古国来说,却是短暂的,短暂得似乎只有一瞬间。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听妈妈讲她孩提时代的事是让我非常感兴趣的。妈妈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所以她比城市中的人们更能体验到改革开放的巨变。当时流行着一句话:“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那时,中国还是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都很少,只要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不论好坏、新旧,在亲朋好友和邻里之间都有一个可以夸耀的话题。而朋友们也都会争先恐后的借。那时,不管城里还是乡下,如果结婚时用一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自行车去接媳妇,那么脸上就会更有光彩。在现在的我们看来,用自行车去接媳妇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而又抬不起头的事啊。可见,当时与现在的出行差异是天壤之别。既然自行车都那么少,那么汽车就更别提了。当时中国的汽车是凤毛麟角,有驾驶执照的人就是少之又少了。所以那时的司机就被人们“顶礼膜拜”。要是谁认识了一个司机,那么他在别人面前就会觉得脸上有光。而这种风气在乡下就更重了。模样好条件好的姑娘都愿意嫁给开车的。嫁给了司机的既神气又美气,而没嫁成的呢,整日泪潸潸的以泪洗面。载客司机更牛气,如果他不想走,那是绝对没有人敢催他的。

现在与以前比那可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行车已经变成最让人司空见惯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喇叭在街上形成大合奏,就光看私家车的车牌号字母从一位已经变成了两位,还有那一座座的4S店,一条条的汽车街,都是以前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现在人们的家里已经数字化了。南京统一安装的数字电视,几乎人手一部的手机,每家都必备的电话座机,人们自由看世界的窗口:电脑互联网……这些都是当时人们在梦中也不敢想象的。

那时,一台黑白的14寸电视就是一家人的无价之宝、掌上明珠。如果想看电视,要么就挤在有电视的家庭的门口从门缝里看,要不然就只有碰运气了——因为在夏天,偶尔会有人会把电视搬到屋外,这时,大家就会呼朋唤友,搬桌子抢凳子,争先恐后的来看。这种时候也就是小孩子的节日了。

漫长而短暂的改革开放30年已飞逝而去。但是,它只是一个起点。在这个起点上,更多的30年会孕育而出。

推荐第4篇:三十年

她率先在科室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对病人做到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颗爱心、一份责任、一个目标。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要,她提倡“微笑服务”和“视病人为亲人”的服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想病人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当患者对护士工作不满意时,她总是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安抚患者情绪,待患者心平气和后,与大家讨论问题所在,消除误解,并采取积极措施,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量使患者满意。她关心护士,经常会和护士谈心,懂得她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及时了解和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她们既严格要求又同她们加强感情交流,让护士在一起感觉到轻松、愉快和自然。她还积极在科内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培养护士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团队精神,并实施激励机制,引发鼓励护士的进取心,肯定护士的工作成绩,挖掘护士的内在潜能,为科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罗雄副主任护师 普外护士长

“微笑服务从心开始”

她的脸上时常挂着微笑,她的声音柔美动听,她用精湛的技术和完美的服务折服了每一位患者,她30年如一日,在普外科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疾困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用行动和爱心谱写了一曲白衣天使的赞歌,她就是普通外科护士长罗雄同志。在工作中罗雄护士长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凡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同志们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她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操作规范,坚持早上班,晚下班,遇到特殊情况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她勤勤恳恳,洁身端行,严以律己,为同志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自参加工作30年来,她从未好好过过一个团圆的节假日,她离不开医院,离不开她所护理的病人,病人更离不开她。普外科什么患者都有,有城里的,有乡下的,对她来说,都是一样的面对,一样的认真,一样的专心。用她的一句平实话说就是:“护理的对象没有区分,而护士工作的好坏则有区分”。工作中的她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当护士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艺,那就是“微笑”服务,微笑了,病人才能感受你的态度、你的亲近,否则,护患之间就会形成隔阂,很难融洽起来。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也不论是治疗时,还是平日闲暇,只要面对病人,她都是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且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有不少患者风趣地说:“看见护士长的微笑我们的病痛似乎也减轻了许多„„。”

麦北梅 肿一区 主管护师

“在平凡中彰显人生价值”

麦北梅是肿一区的一名主管护师,一名在护理战线上默默奉献了26个春秋的护士,她没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文学家笔下的传奇色彩,但是她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患者,献给了她孜孜以求的护理事业。她感慨地说:“护士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它脏、累、苦,但是它体现着医务工作者的形象,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履行好它的职责。”麦北梅护士始终相信,平凡的工作岗位,只要认真去做,同样能做出一番成就,同样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十年来,她始终牢记使命,加强自身思想政治学习,遵守纪律,听从安排,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她总是努力为患者着想,为医院着想,经常都要加班加点一个多小时,但她从不计较得失,她总是积极去做,力争把工作做到更加满意为止,虽然每天回家都累得不愿动弹,她的内心却是充实而快乐。肿瘤病区的病友,有心里障碍的较多,作为护理人员,她总是站在病人的角度,替他们着想,做好服务,关心病友,教育病友,让他们得到及时治疗。有一次,一名病友刚打上静脉注射,却突然情绪失控,拔掉针头,摔坏药物,她赶快跑过去,安抚病人。刚开始时,病友还骂骂咧咧,甚至要动手打人。作为护士是没有过错的,但病友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应该多为他着想,多关心他。经过麦北梅与他的耐心沟通,帮助他正确看待病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这位病友才慢慢静下来,接受了我们的治疗,最终控制了疾病。

张惠萍 耳鼻喉口腔科护士主管护士

“患者至上,无私奉献”

“当回忆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张惠萍护士认为护理工作就是自己的人生。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她从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座右铭,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实现着她的自身价值。她积极协助护士长开展科室工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病区质量控制上,使每项工作都做到规范与标准化,责任落实到人,激发护士的责任感

和积极性,调动大家的工作热情。作为护理组长,每日她利用早交班、晚查房,深入病房,检查治疗和护理情况,了解病人的各种情况和需求,及时为他们解决问题。她将责任始终挂在心上,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查对杜绝差错事故,保证治疗护理的及时准确,她经常带领年轻护士参与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而且常常早出晚归,随叫随到。一天夜里,科里收治了两名危重病人,她到科室后,一直抢救病人到深夜一点,直到病人病情平稳。第二天又是第一个到工作岗位。张惠萍同志就是这样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患者至上,无私奉献”,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的需要当成自己最重要的责任,工作总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以身作则,视病人如亲人,工作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受到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高度赞扬。

陈美琴 肝胆胃肠外科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选择护理我无怨无悔”

陈美琴护士长表示在新人辈出的今天,无限感叹,为自己当了一辈子护士而庆幸,更为30多年的坚守护理专业而满足。“选择护理我无怨无悔!”护士长不仅是护理管理者,也是一个科室护理工作的领导者,她的一举一动对每位护士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她不仅要指挥全科护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她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他护士。陈美琴护士长平时注意加强自身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科护士。十几年来,她坚持“开拓创新、倾心奉献”的工作原则,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过硬的技术功底护理了无数病人,配合医生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病人,使一个个患者重新扬起人生的风帆。忙碌的护理工作她始终将慎独精神贯穿其中,用心观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收集科学数据,开展护理科研,其中关于胃肠术后病人的要素饮食、PICC置管技术两个项目获得了市自然科学进步奖。2009年她担任造口专科护理小组的组长以来,带领专科护士们开展了较有特色的造口护理中心,坐诊造口护理门诊,对造口患者定时随访,给予技术指导,并成功举办了造口患者联谊会,解决病人的难处,积极搭建造口专科护理的信息平台。在总结自己的业绩时,她笑言“没有叱诧风云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是我从中感到了生活的充实,看到了人生的价值,选择护理我真的无怨无悔!”

冯惠玲 注射室 主管护师

“用心为病人做每一件事”

冯惠玲护士三十余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平凡的护理岗位,服从上级分配,先后在烧伤科病房、血液科、发热门诊、急诊室、输液中心从事护理工作。她始终坚持病人至上、精益求精,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日复一日地将一名护士的全部精力、责任和品德,在平凡中默默地奉献,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切实履行关爱生命,维护健康的专业职责,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2003年春天席卷全国的非典疫情的抗战中,根据医院安排,冯惠玲被派往发热门诊工作,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此时此刻,她深知投入“抗非”一线意味着什么,但她没有退却,因为她知道,救死扶伤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疫情就是命令!毫不犹豫地投身于发热门诊的预检及消毒工作,严格执行规程:上班穿两层防护服、戴防护头套、护目镜、两个纱布口罩、戴鞋套、两层手套,常常捂的汗流不止,甚至导致手指退皮、憋闷、头晕、头痛;在进行消毒工作时,高浓度的消毒剂呛得眼涩流涕、咳嗽不止,但她坚持了下来。她辛勤努力的工作、无私无畏的精神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如今她仍然工作在一线——注射室,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之一,她在日常的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及耐心服务于每名儿童及家长。除严格要求自身外,还协助科护士长制定严密的学习计划和行为标准,提高全科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遇接诊高峰,儿科注射室每日输液达到200多人次,面对繁琐且重复的工作程序她没有丝毫厌烦,以高度的热情对待每一位儿童,最大可能的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做孩子们的贴心天使,做同事们的好榜样,始终保持零投诉,很多人不解地问她,“这么辛苦的工作在临床一线,你为了什么?”她总是微笑地说“我只是想用心为病人做每一件事”

推荐第5篇:三十年

1、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闻一多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而提倡一种“带着脚镣跳舞”的新格律诗。具体地说,就是“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他认为,诗不能以“自然美”为上乘,因为“自然美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他既反对绝对的现实主义,也把只注重“自我表现”而不注重艺术创造称为“伪浪漫派”。闻一多的这些主张在当时和以后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的新格律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死水》一诗集中地体现了闻一多关于诗的“三美”的主张。

2、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沈雁冰、郑振铎、叶绍钧等12人。1910年创刊的《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接编,改革后成为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研究会“鼓吹着为人生的艺术,标示着写实主义的文学。”该研究会的主要成员,是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促进新文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

3、创造社: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其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都是留学日本的学生。他们的共同想法就是要声援国内的文学革命和文化革命运动,打击顽固派,冲破黑暗的社会,创造光明的新中国。主要刊物是《创造季刊》。创造社的主要成员,是一群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曾经宣扬过“艺术之上”,所以被称为“为艺术派”。

4、海派:海派是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畸形繁荣的产物。他们依托于文学市场,既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着都市“文明病”。正是对都市文明既留恋又充满幻灭感的矛盾心境,使他们更接近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与“新”。

5、京派:以北京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京派是一批学者型的人,也即非职业化的作家。他们一面陶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美博大,又置身于自由、散漫的校园文化气氛之中,天然地追求文学(学术)的独立与自由。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这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

6、乡土文学:20年代中期,以北京为中心,出现了一个以农村生活和乡土回忆为描写题材的“乡土文学”的作家群。他们大都是在生活的挤压下被故乡抛出的侨寓城市的农村青年4;农村生活的见闻和流徙生活的体验,使他们常常带着愤懑和乡愁来描写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发泄压抑在心底的抑郁和痛楚。

7、小剧场运动:“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与日本)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8、学衡派:1922年9月,《学衡》杂志在南京创刊,主要成员有吴宓、胡先(马肃,左马右肃, su四声)、梅光迪等。他们都是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都曾留学欧美,自以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们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创办《学衡》,鼓吹复古主义。实际上,他们是一群西装革履的封建文人。(学衡杂志创刊时间,一说“1月”)

1、分析《家》里面的高觉新的人物形象:他是一个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的人”,是封建家庭和礼教毒害下的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他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醒地认识到是旧家庭和旧礼教夺去了他的青春,但封建伦理道德特别是“孝”的毒害,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旧意识的沉重的十字架,已经将他的生命活力和棱角消磨殆尽,造成了他委曲求全的懦弱顺从的性格。“家”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炼狱,也意味着一种神圣的血缘关系与难以割舍的生活情调。他理论上接受了一些新思潮,而感情上、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以致在专制和压迫面前妥协屈从;他每一次向恶势力退让都以牺牲别人为代价,而他自己也在罪恶的泥沼中难于自拔。不过觉新毕竟是个善良的弱者,

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使他经常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清醒而又懦弱使他不能摆脱严酷的自我谴责,这些都大大加强了人物的悲剧性。作者对觉新充满同情,同情之中又不无批判。

2、分析艾芜《山峡中》野猫子的形象:野猫子是偷盗集团首领魏老头子的独生女儿。她十

七、八岁,像野猫子的外号一样:活泼、精灵、凶狠,充满活力和野性。魏老头子的人生哲学“要活下去,怕是不行的”,成为她的生活信条。她要做生活的强者,视残酷为强者的表现。但她又是那么真率,带一点稚气和调皮。她毫无世故和城府,喜则喜,怒则怒,性格开朗,感情炽烈。另外一个方面,她的身上也有善良的一面,比如她将我放走;对生活也有憧憬和向往,但是老头子的人生哲学把她领上了一条绝路。象这种类似吉卜赛女郎“卡门”式的性格,在中国现代小说是不多见的。

3、阿Q的性格特点是:阿Q丰富复杂的性格中最突出的是“精神胜利法”。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和麻木健忘等。这种以自欺为核心的满足,是一种麻醉了主体精神的自我安慰,是与愚昧无知、麻木健忘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鲁迅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的描写,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灵魂中的精神病症是怎样严重地麻醉了中国人的人生,成为一种阻碍社会改革的历史堕力。其创作目的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改造国民性,根除这种蚕食民族和人民灵魂的奴性

4、骆驼祥子的人物形象:祥子是一个破产农民青年,有着传统农民淳朴、善良、勤劳、忠厚的美德。他把买一辆车作为生活目标,有了车如同有了土地一样,能凭自己的勤劳获得安稳的生活。两次买车的钱被兵匪、侦探抢走,靠卖力气过上安稳生活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虎妞用私房钱给他买的车,因为虎妞死于难产,祥子只得卖掉车料理后事,人生的理想完全破灭了。祥子后来自暴自弃,沾染了许多恶习,酗酒、打架、逛窑子。祥子似乎注定被腐败的环境锁住而不得不堕落,恶劣的社会毁灭了一个人的全部人性。

1、论述《凤凰涅槃》的思想意义和时代精神。诗歌的爱国激情是通过凤凰形象来抒发的。凤凰表现了对旧中国的控诉、诅咒和彻底决裂的感情,同时,凤凰更体现了对新的人生、未来祖国的热烈追求和由衷赞美。凤凰形象是诗人自我抒情的形象,也是祖国的形象,是诗人形象与祖国形象的溶合。在诗中,诗人将自己的爱国激情融入进凤凰形象,融入到改造旧中国革命激情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理想之中。《凤凰涅槃》强烈地体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即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呼唤民主、科学,大胆创新的个性解放精神。诗歌充满了对黑暗旧社会的深恶痛绝,那是\"脓血污秽着的屠场\"、\"群魔跳梁着的地狱\"。为了寻求新生,凤凰集香木自焚。焚烧了旧我,获得了\"净朗\"、\"华美\"、\"自由\"的再生,表现了诗人对新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新生的积极创造精神。诗人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2、结合《超人》,论述冰心小说的“爱的哲学”:冰心自幼生活在比较优裕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慈爱,姊弟的亲睦,使她蕴蓄着满心的爱;加之在美国留学受到“人类之爱”的影响,又从泰戈尔那些宣传“爱”、宣扬“互助互爱”的优美诗文中汲取了“爱”的乳汁,于是在她的思想中形成了用“爱”来融化人间痛苦、填补人际沟壑、感化邪恶、拯救社会的观念。这种被她自己称之为“爱的哲学”的思想,构成了她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内核,并且在其作品中有着强烈的表现。《超人》是一篇宣扬“爱的哲学”的代表作。主人公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他相信尼采的“超人”哲学,仇视这个世界,

认为爱和怜悯都是恶。后来在一个叫禄儿的男孩的影

响下,他终于认识到母爱的可贵与伟大,由此改变了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最后他深信“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都是互相牵连,不是互相遗弃的。” 用“爱”去征服“憎”,用唤起“人性”来和谐世界,使一切趋于和平,这便是冰心用来拯救人生的药方。

3、文学革命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917年初,陈独秀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京,并从1918年1月号起改为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轮流编辑,周作人、鲁迅也给撰稿,实际上形成了反封建的思想文化战线。由于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新旧思想在北大讲坛竞争的结果,大大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也就借北大的学术自由空气而推波助澜,并终于导致了1919年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文学革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4、第一个十年文学革命的特点: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指19

17、1——19

27、6这10年间。第一个10年文学革命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性精神的显现。文学革命一开始,新文学的先驱者们就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蒙,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强调以现代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去指导新文学的创造,使第一个十年的现代文学具有了强烈的理性批判色彩。二是感伤情调的流行。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笼罩着整个文坛的空气主要是感伤的。新作家们很少不曾表现苦闷感、彷徨感。感伤成了这一时期新文学的一种精神标记,映照着“五四”历史转折时期普遍的社会心理。三是个性化的追求。因为“五四”时期是提倡个性解放,鼓励个性发展的年代,自然为创作的多方面个性化自由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国文学史上很少有哪个时期的文学像“五四”时期文学这样,出现那么多“个人”的东西。写个人的生活,个人的情绪,是普遍的现象。

5、初期海派小说的特点:初期海派小说,有如下特点:第一,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它受市民审美趣味的牵动,与政治性、社会性强烈的主流文学拉开距离。它表现市民的衣食住行、人际关系,相当地生活化。第二,过度性的描写都市。海派后来的发展,能在城市罪恶之中发现美,但初期对城市的认识是肤浅的。第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性爱小说成为海派表现现代人性的实验场,也是归宿。由于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增添了当时理解的“性自由”的色泽,造成一种 “新式的肉欲小说”。第四,重视形式的创新。当时的上海已经是一派洋气,再加上追求猎奇的习惯,较快较早地输入了各种外国思潮。所以,传统的叙事模式已经被打破,改变叙事的切入角度,尝试心理的、象征的、新鲜大胆的小说用语和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便成为这批作家的时尚。这也影响到了以后的“新感觉派”。 6 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借鉴、模仿、创新。中国现代文学,一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学的优秀成果。新文学之初,以借鉴、模仿为主,例如早期的诗歌、话剧,很大程度上是模仿。(2分)在小说方面,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也是很大的,例如茅盾的小说,这类小说完全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单一线索、章回体式。现代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不仅仅在文学体式方面,在思想内容上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进化论、泛神论、爱的哲学、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7、结合《华威先生》,分析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张天翼在《华威先生》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讽刺了国民党官僚。第一,路上见面客套话:他总是宣称自己很忙,好像他是个很重要的人物,这个世界没有他地球就不转了。(2分)第二,会议演讲:他的会议很多,而且逢会必讲,总离不开“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他所在的“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多的是指他自己。(3分)第三,服饰方面,总是夹着公文包,拎着文明棍。(2分)第四,动作方面,手里夹着雪茄烟,还要摆出一个“兰花指”,弄那么一点女人气;一个政府官员,对于级别低的人,说话的时候,用手指戳着对方的胸脯。

推荐第6篇:三十年

1、三十多年前,女人带金耳环的是城里人;现在女人带金耳环的基本都是农村人。

2、三十多年前男人听老婆话要被人耻笑的;而现打骂老婆则最被人瞧不起的。

3、三十多年前是有钱的人喝糖水;而如今是有钱人尿糖水。

4、三十多年前男人的大肚子叫“将军肚”、“啤酒肚”;如今的大肚子叫“腐败肚”、“肥胖肚”,是有损毁形象的。

5、三十多年前很多的姐妹俩像娘俩;如今好多的娘俩都像姐妹俩。

6、三十多年前是山东人闯关东;而现在是闯关东的人都想办法回山东。

7、三十多年前人们买猪肉都是挑肥的买;而如今当然都是挑瘦的买了。

8、三十多年前学生的家长要是个体户是很没有面子;可现在个体户就是老板,谁看不起?

9、三十多年前姑娘们都把自己的胸往小了勒;如今是把自己胸都往大了整(乳罩加厚、隆胸等)。

10、三十多年前青年女子出门时是要穿严实;现在出门是要尽量穿的暴露些。

11、三十多年前是小姑娘穿花衣和红衣服;如今穿花衣和红衣服的是中老年人。

12、三十多年前长发是女人,短发是男人;现在很多男人留长发,而女人则短发。

13、三十多年前“资本家”找对象、入党很难;可如今是“钻石王老五,”是姑娘们的首选。

14、三十多年前人们是议论谁“作风不好”;如今是议论谁“假正经”、“古板”、“死脑筋”。

15、三十多年前生活困难的吃野菜和玉米面;如今是有钱的人吃野菜、吃玉米面。

16、三十多年前生活困难的人穿带补丁、有破洞的衣服,这叫“穷”;现在很多人就花高价钱买有窟窿衣服穿,这叫“酷”。

17、三十多年前没钱的人上下班走路;如今是有钱人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走路锻炼。

18、三十多年前有钱人穿涤纶,生活困难的穿棉布衣;现在是有钱人穿纯棉衣。

19、三十多年前背心和裤头全是穿在最里面的;而现在很多青年人则把背心和裤头穿在最外面。

20、三十年多年前国家是号召“垦荒种田”;如今是必须要“退耕还林”。

21、三十年多年前是号召汽车“多拉快跑”;现在是对汽车“限速限载”。

22、三十年多前“穷”是无产阶级,是“光荣”;而现在“富”是最光荣的。

23、三十多年找对象时要“老实巴交”的;现在要的是“脑瓜灵活”的。

24、三十多年前谁能买到便宜的东西人人羡慕;现在谁买的东西贵是有身价。

25、三十多年前人们考虑怎样才能“长膘”;现在是考虑怎样才能“减肥”。

26、三十多年前养姑娘早晚是人家的人;现在是养儿子结婚后基本都为丈母娘家服务,成了人家的。

27、三十多年前的时候有钱也说没钱;现在是没钱也说有钱。

28、三十多年前很多老子打儿子;现在很多儿子打老子。

29、三十多年前家庭中上班的男人是中心;现在是结婚后老婆是中心,再往后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

30、三十多年前上下班期间马路上自行车如流;现在上下班时是汽车如潮。

31、三十多年前谁买了新手表最得意;现在是谁买了新汽车很惬意。

32、三十多年前是人人向单位递申请要房;现在是家家要攒钱买房。

33、三十多年前家家为饭不够吃发愁;现在是为孩子吃饭少而操心。

34、三十多年前很多孩子替家长写信;现在是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

35、三十多年前为能吃饱饭而费神;现在是为吃的科学和营养而研究。

36、三十多年前一般都在家里请客吃饭;现在都在饭店请客喝酒。

37、三十多年前建筑工地什么材料都丢;现在都住楼房了这些东西白给也不要了(拾荒的除外)。

38、三十多年前一人工作能养活全家

六、七口人;现在俩人上班难养活一个小孩。

39、三十多年前骑自行车的大部分是成年人;现在骑自行车的大部分是学生。

40、三十多年前男人们要是剃光头是最丑的;如今留光头是酷的。

41、三十多年前的劳模基本都是工人、农民;现在的劳模几乎全是董事长、总裁。

42、三十多年前,很多人家把儿子叫“狗子”、“狗剩子”、“狗旦”;现在很多人家把狗叫“儿子”、“孩子”。

推荐第7篇: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了。这三十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经济而论无疑是大大发展大大进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无疑得到了极大改善,也似乎更现代化了。但是,弊端渐渐显露,国富民穷保障缺失已成众矢之的。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改革相比,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就百姓的获益来说,俄罗斯民富国强的改革是成功的,中国国富民穷的改革是失败的(见本博转载文章《世界银行的两份报告:俄罗斯VS中国》)。由此,这种中国特色被戏为一条腿走路的瘸子式改革正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无论是“黑猫白猫论”、“实践检验真理论”、“摸石头过河论”、或者“阵痛论”等等都倍受非议。 还记得1998年的仲秋时节,为庆祝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我被上级部门安排作电视台专题采访。虽说是专题采访,却又要是随机采访的形式,因此按照上级旨意事先作了排演:在我们那间宽敞的办公室,电视台的采播和拍摄人员与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我的讲话稿也被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后通过并充实了颂扬之词。时隔二天后的随机采访果然非常成功,尽管灯光照得我眼睛几乎睁不开,但还是洋洋晒晒神态自若有问必答地一口气讲了二十几分钟,非常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后来电视台播出,据说反映很好,真是皆大欢喜!

但不管怎么样,秉性正直憎恶虚假的我,讲话稿的内容却都是采用非常真实的实例和数据来说的,因此很有说服力认同感。其实,那个阶段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还都是原本被票证禁锢而一无所有的普通劳动者,因此绝大多数老百姓提到改革无不喜笑颜开一致拥护。那时警匪还没一家亲;城管还没有诞生;企业劳动承包合同制方兴未艾;下岗还很少听见;国企还没开始转制流失;央企也并不垄断行业;全民经商后的南方乡镇企业格外繁荣兴旺;腐败虽有温床,但二奶尚未流行;门面房的价格还很低很低,个体户都有钱可挣;小姐卖淫集中于南方,其它地方的暗娼绝不敢猖狂到明目张胆;纵然是夫妻,看黄碟仍然必须偷偷摸摸;苛捐杂税并不太多,住房还是靠单位分配;读不起书看不起病养不起老好像还没听见,劳动人民、国有企业依然是响当当的称号;官员谨慎,不敢冒进,不得不用“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来激励他们;人民朴实,民风淳厚,假话假货以强凌弱还未入其道;老革命们在“不争论”和“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口号下早已闭上了嘴巴,而喜欢革命的五毛和左派们亦尚未现身,因为穷人知足无法煽动;在改革中受益了的穷人们正大声地赞美着改革和家里的彩电洗衣机,连“傻子”炒的瓜子也格外的红红火火,左派们实在太缺乏滋生成长的养分。恰如当今日薄西山的俄罗斯共产党,穷人生活好了谁又愿意跟你闹革命?

然而,情况总是在变化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被打上右派标签的精英集团终于浮出水面从幕后走到了幕前,他们大刀阔斧的窃取着国家和民众的利益,吸允并掠夺着建国几十年来“低工资、多就业、高积累”政策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成了腐败的开路先锋和代言人。新三座大山重新压在了金字塔底部最广大老百姓的身上。于是,在百姓的哀嚎和怒骂声中,五毛和左派们终于站立了起来,他们竖起了毛的旗帜,赞美着北朝鲜般的曾经的专制社会,呼喊着“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没有吃过苦头的年轻一代因此而被蛊惑、而跟随呐喊激动不已。他们不知道那种极端贫困的社会同样演绎着残酷的人吃着人甚至自相残杀的惨剧,同样演绎着令人恶心的卑鄙谎言和无耻行径!

我是不赞成社会退回到毛的时代去的,我们刚刚从那个封建愚昧的时代走出来,实在看不出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在哪儿!看一看现在的北朝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赞美它?但也切齿痛恶这种腐败横行官官相护民无保障医老成忧的现状。改革确实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成败系于决策者的一念之差!勿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古训。

推荐第8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思想解放永无穷期

岁月流逝,时驰势易。伟人小平逝世已整整11年,他的宏钟大音“南方谈话”发表已有16年。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车轮,也驶过了30年的历程。

30年,成就辉煌;30年,又问题多多。中国的前进,什么时候都不会没有问题,重要的在于科学的前瞻和认真的回顾总结。可以说,这30年的历史,就是不断解

放思想、冲破束缚、改革体制、谋求发展的历史。思想解放,是改革和发展的火车头。历史经验表明,坚持思想解放,中国就改革就发展就进步;反之,就停滞就倒退就落后。

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两次大的思想解放,都是在邓小平的主导和推动下进行的。

第一次“真理标准讨论”的思想解放,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了第一腔,以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为标志,向思想僵化、教条主义、个人崇拜发起大冲击,极大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第二次“市场化改革姓社不姓资”的思想解放,解放日报1991年“皇甫平”四篇评论文章开了第一腔,以小平同志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简称“南方谈话”)为标志,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又一次极大地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定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6年前这些话,今天看来,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胡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推进深一步改革开放;也只有果断推进深一步改革开放,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们再次面临新的思想解放的形势。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然要解决许多体制转型、社会转轨的深层次问题。这就要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改革。

和16年前的思想解放主要涉及“姓社姓资”的意识形态问题不同,现在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地向民众提供公共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衣食住行、国民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司法公正、**权利、信息对称、贫富差距、环境保护、腐败现象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更高境界的思想解放:在经济建设和改革上,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进一步完善法治的市场经济体制,力避走向“权贵市场经济”的道路。

在政治建设和改革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改革行政治理模式,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政府不能成为与民争利的利益主体,而要成为切实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服务主体。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

在文化建设和改革上,提倡独立思考、思想自由、大胆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文化专制主义,反对愚昧主义。

在社会建设和改革上,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社会改革要注重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完善社会治理,切实改变政府统包社会事务的全能主义政治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并面对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交织与激荡,人们活动的差异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熟悉复杂化,成为潮流。

今天,要在深化改革中调整利益关系,转变思想观念,碰到的阻力必然更大,这才有“改革进入‘深水区’”之说,思想解放也同样进入了“深水区”。我们不能回避深化改革中碰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要勇于创新,积极应对思想理论上的挑战。只有新一轮的思想解放,才能从“深水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人民拥护的科学发展之路,体制完善之路。

16年前,小平同志提出“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而今,我们不是依然需要这种勇气和聪明吗?

推荐第9篇: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年,谋振兴求发展,犹如阵阵春风,使我市的科教文卫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出现了芬芳满枝的可喜局面,科技兴市成效显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增强。

科学绘出新画卷技术创造新生活

改革开放,翻开了呼和浩特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三十年来,呼市市委、市政府根据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总结呼市过去社会经济发展经验,展望社会经济发展前景,制定并实施了“科技兴市”的战略决策。

从此,呼市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实现国民经济的迅速腾飞,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呼市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创新并坚持“改革、调整、创新、产业化”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科技进步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从2001-2007年,呼和浩特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七年在全国27个省会(首府)城市中位居第一,其中,GDP年均增速达到22.7%。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01.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006元。同时,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我市在自治区12个盟市科技进步评价中连续5年位居第一;在国家科技进步市考核中,连续10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一、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呼市在实施“科技兴市”战略的进程中,努力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环节,促进全市科技进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增长和效益的主要动力,科技力量的扩增则为科技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为107个,新产品开发项目223个,仅新产品产值就达到45.2亿元。

二、科学技术促进农牧业发展

在农业生产领域,随着科技兴农在农村乡镇的深入普及,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呼和浩特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奶牛养殖、肉羊养殖以及马铃薯、玉米等优势农作物为主的农牧业体系。

在种植业生产中,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光肥化验,生物防治;节水灌溉中的喷灌、滴灌,配方施肥,地膜覆盖;马铃薯脱毒种植生产技术的陆续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高速增长。

办人民满意教育,造民族栋梁之才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也是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三十年。在我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矢志不渝坚持的目标。

一、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我市坚持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重中之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希望工程”、“春蕾计划”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全面推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

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行了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各项资金及时全额到位。经过努力,我市已完成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共建任务。

二、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我市在发展民族教育方面,促进了民族文字教材的建设,提高了少数民族教材的质量,加大了民族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推进民族学校的特色教育和教科研及协作交流活动,全面提高民族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截至2007年,全市有民族中小学、幼儿园43所,其中,幼儿园8所,小学23所,民族中学11所,民族职业学校1所。各族民族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表明,民办教育的特色和作用正在社会发展中日渐凸显。

草原文化铸辉煌魅力青城美名扬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市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更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多彩,文艺精品及品牌活动彰显首府文化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取得累累硕果。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不仅弘扬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而且也为建设文化大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天堂草原,情系“昭君”

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作为自治区首府和全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我市围绕建设民族文化大市的目标,在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项文化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促进民族文化大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品牌带动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到2007年,我市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昭君文化节世人展示了独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草原文化魅力,塑造了草原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展现了呼和浩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青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昭君文化节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100个民间艺术活动之一,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二、文化事业日新月异,百姓生活丰富多彩

首府文化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首府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职工文化、农村文化,可谓是遍地开花。 市区内公园星罗棋布,临街的建筑模式多姿多彩,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蒙元、蒙满文化景观街,成吉思汗大街,无不展示着这座城市盎然的活力与民族文化的兴盛。

三、广播事业再创佳绩,出版事业更上高峰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的状态,要寻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食量。为了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我市电台、电视台在全国广播电视改革的发展形势下,积极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市广电局从2007年开始,逐步实现了有线电视向高清晰数字电视的转换。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6.6%和93.5%。

卫生事业结硕果,医疗服务贴人心

卫生事业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重任,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我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广大医务工作者团结奋进、真抓实干,首府的卫生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卫生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一、医疗机构遍布城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医疗机构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遍布于城乡之间。截止到2007年,我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899个,其中综合医院40所,社区服务中心(站)127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82所;我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9640张、病床使用率为80.8%。

二、卫生技术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我市的卫生医疗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截止2007年我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4142人。其中执业医师5427名,护师(士)4774名、药师(士)1056名。我市卫生医疗队伍不仅在数量上有大幅增加,在业务素质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今后,我市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新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新提升、社会事业的新进步、人居环境的新改善,把现代化和谐首府建设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

推荐第10篇:激荡三十年

《激荡三十年》第九集观后感

《激荡三十年》第九集主要讲述的是,在1986年禹作敏用他农民的智慧带领全村人民办厂高乡村企业,使大邱庄成为全国有名的“首富村”。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农民的劣根性,造就了他的悲剧人生。

很多记者采访过他,但是每个人对他的看法大相径庭。记者冯治认为,禹作敏确实是一个大人才,他在搞经济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带领整个村的人做生意,是村民迅速脱贫致富,而且,村里面什么都是免费的,可以说是达到甚至超过了共产主义。我觉得,先不管禹作敏是一个怎样的人,首先他在经济领域,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个成就是可以肯定的。

记者王志刚也谈到,禹作敏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而且把农民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他的话“有财才来才,来才更有财”也能体现出来。他同时也提到禹作敏的劣根性,不屑于见其他人(说到不见其他部长级的干部),就算肯接见他人,也不看人,只顾自己抽烟,抽烟也要他的黄门官似的下属点烟。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官僚主义的人。但是有一点也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他看了信之后接见王志刚,而这封信是他的一个恩人写的,这说明禹作敏还是懂得感恩的。

影片中还提到,在这个“天下第一村”,禹作敏就是“庄主”,他严格控制着大邱庄,全面主宰大邱庄的事务,不许他人唱反调。记者何力也说到,香港报纸说他是“土皇帝”,而禹作敏认为自己就是皇帝。他的独裁主义、主观主义与专制主义思想暴露无遗。在一个梦想与狂想交织的年代,禹作敏式的农民企业家想要扮演一个更重大的角色。这是所有悲剧的根源所在。任何东西都会物极必反,要学会中庸之道。

影片认为,大邱庄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因为禹作敏过于热心政治,过于自我膨胀,过于运用政治的韬略去获取巨大的成功,野心太大。他的抱负使他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王志刚问他:“如果让你当一个干部,你觉得自己可以当那个级别?”“起码副总理吧。”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任何东西都会物极必反,过热的政治野心,让他忘乎所以,已失去了方向,无法无天。刘林山也讲

到,禹作敏没有道德,没有法律,没有政策,一切只看钱。像他这样的人下水是早晚的事。因而,总说人无抱负就没有奋斗的动力,但抱负过于庞大,也会使自己具有危险性。

最终他的悲剧起因于一件事,在一次查账中,发现一个亏空账,一个经理被抓,而这个人是大邱庄外的一个居民,并对其进行严刑拷打致死,这其中有四个人参与。而禹作敏为了保护这四个人,就将这四个人藏起来。警察来抓人时,就说人跑掉了,并组织居民与警察对峙。最终他因窝藏罪被抓,判处20年有期徒刑。蔑视法律之人,必会得到法律的严惩。

影片最后提到,人们只能在村头的一座铭刻有“大邱庄变迁记”的九龙壁上找到禹作敏的名字,而在村边的乱草丛中却无法找到他的坟墓。总感觉这很不公平,为什么对一个人的评价总是很极端,不够全面,容不得他犯一点错误,且后人记住的都是他的过错。其实,我们也应该记住他的贡献。

最后,影片对禹作敏的结论是:他用农民式的勇敢打碎了贫穷的锁链,而也因为农民式的劣根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是一代农民走向进步的全部缩影。

禹作敏的事例,在经济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但在政治上,在中国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以其说他的劣根性是农民式的,倒不如说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可能具有的劣根性。因为在任何一个朝代,人们,不仅仅是农民,都具有封建主义的思想。而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还处于贫穷状态,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传统的恶习依然延续,根深蒂固。

在一个还不具有真正民主的国家,由于贫穷,农民缺少受教育的机会,缺少道德的判断力,对法律的无知与无所畏惧,才导致了禹作敏式的悲剧人生。

海南人物

陈楚生 陈楚生,1981年7月25日出生于海南三亚,公子/楚公子/老陈/陈幸福/小弟/陈总/熊猫/大厨/大饼,中国当红原创歌手,华语乐坛最具影响力男歌手之一,在各大权威音乐奖项中多次获封“最佳男歌手”、“最佳唱作人”、“最佳创作歌手”等荣誉称号,娴熟的吉他和天籁般的音色使他成为舞台上为数不多的灵魂歌者。因夺得2007年“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而名声大震,当年一曲《有没有人告诉你》更成为家喻户晓的佳作。签约华谊公司后的他,歌唱事业一路攀升。因其“零负面”的绿色艺人形象,已有38首音乐作品被奥运、亚运、青奥会等国际性体育赛事、大牌电影、各电视台节目、公益活动、书籍作为主题曲/宣传曲。

第11篇:离别三十年

离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阳光照大路,延水金光闪......。我和小金相伴相随,朝夕相处唱着这首歌这首名为回延安的革命歌曲。结下了生死的战友情。

他是部队文工队的男高音,我用手风琴为他伴奏,我们到营房、工地、哨所......,为那里的官兵送去充满战斗激情的文艺节目。

恰又是三十年了,小金的歌喉,还清晰地在我耳边回荡。回延安这首歌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广泛流行在解放军的队伍里,它的主旋和歌词同小金一样铭刻在我的心中。每唱起这首歌,感到小金仍在我身边。

今天,是小金牺牲三十周年日子。我从千里外的家乡,来到太行山中一处无人区的山冈上,辗转到他和其他六位战友的坟前,为他们献上一束山菊花蕾和一捧青酸枣。

小金的那座坟头本该是我的,是他替我占了。那是小金入伍半年后的初夏,部队安排文工队到最艰苦的连队去,体验一个星期的战斗生活。我和小金所在班的9名队员,来到小金战斗过的工兵11连,和那里的官兵一起施工打坑道。

该我上第一个夜班,就在这天下午,接到家里奶奶病故的电报。真应了我参军离别时,奶奶的那句话:孩儿,让奶奶再看你一眼,我怕熬不过你复员的时候!我伤悲地想奶奶、想家人。班长和战友们安慰我,小金他主动请求替我顶这个夜班。

凌晨3点,紧急集合的军号声,把全连战士警醒,全体官兵集合疾步赶到工地。原来坑道里大面积塌方,把7名战友埋在里面,其中有我们的小金。五个排的战士轮流进坑道搬石头,扒渣。附近兄弟连队调来兵力参加抢救,上级用直升飞机运来数十名医务人员的救护队,严阵以待,挽救这些战士一丝生还的希望。经三个多小时数百名的官兵的排险,我们只找到七具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的战友遗体。

连队组织共产党员分开七组,每组负责为一名牺牲的战友,整尸洗身,入棺。当时我虽不是共产党员,也加入到处理小金的遗体的那个小组。

小金和6名烈士安葬在离工地

五、六里的山岗上。烈士的遗属没有一个来部队哭闹,烈士中还有一位的父亲是南海舰队高级干部。那时的百姓都感到,为革命牺牲,死的起所。

只有小金的父亲来了,他带着15岁的女儿来的,我们文工队的战友,搀扶着他来到小金的坟前,这位老人眼窝里噙泪默默地说:小萝卜头和你一起光荣的战友!安息吧!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活的人为你们感到骄傲!。

第二天,老人就离开了部队,他要求部队把女儿留下,继承他哥哥的意志,部队同意了他的请求。

小金的家居广州市,父亲是一位南下老军人,后成为外交官。在中苏珍宝岛的战斗时期,他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担任驻华大使馆武官。16岁小金被父亲送到部队,这位老革命要求首长,把儿子安排到革命最需要他的地方,最能锻炼人的岗位接受磨练。新兵训练结束后,小金被分配到工兵连打坑道。艰苦的施工,使他开始适应不了,他埋怨父亲的心太狠。父亲一封封带着毛主席语录,充满革命性的家信,部队的这座大学校的教育、培养和战友们的感染。小金的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在一次连队联欢会上,小金的一曲回延安,倾倒一位正在连队抓点的政治部首长,不久一道命令,把他调入师部文工队。他出色的演唱,一位工程兵文工团歌唱家评价:是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男高音。

小金的妹妹没有辜负父亲的嘱托,在文工队刻苦练习基本功,很快成为能够担任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李铁梅。战友们还喊她:小金。

五年的军旅生活,我们告别了军营、告别了小金的灵丘,各奔东西。当铁梅的小金,现已成为广州一家音像出版公司的副经理。我掏出手机,接通了她的电话。当她得知我现在就站在哥哥的坟前,铁梅小金顿时没有了声音,停了一会儿,她抽泣地说:老战友!请您替我给哥哥献上一束山菊花。替我给他行上一个军礼!

我照她说的都办了,后来,我们又谈了许多我们战友的去向,我向他父亲问候,她告诉我,爸爸已没了十几年。我在小金的坟前,又为这位老革命深深地鞠了三躬。

第12篇:回眸三十年

十年

--高中同学三十年聚会致词

王征兵

三十年前,我们从自己的母校兴平南郊中学(陕西省)奔赴各个大学和工作岗位,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最华丽的转身。正是南郊,让我们从一个中学生、甚至一个迟滞的农村孩子变成了一个大学生,有的甚至是国内顶级高校的大学生。让我们成为天之骄子。既是没有考上大学,没有考到理想的大学,南郊也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做人的准则,尤其是给我们让我们一生惦记、牵挂、思念的老师和同学,成为我们一生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的母校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的中学,但我们时时刻刻以她为荣,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骄傲地说我们是南郊842的。尽管三十年的岁月冲淡了许多记忆,时间也在我们脸上留下许多印记,但我们从来没有忘记南郊,没有忘记842!

南郊,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支点和平台; 南郊,是我们最美好青春划过的地方; 南郊,是我们成就梦想的圣地。 感谢你,南郊中学,我魂牵梦绕的母校!

我们的一生有两种最重要的缘,一是血缘,二是学缘。血缘让我们有了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而因学习形成的学缘让我们结识了老师和同学。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老师给了我们智慧; 父母给了我们躯体,而老师给了我们灵魂; 父母养育了我们肉体,而老师滋润了我们精神; 父母是我们生活的指引者,而老师是我们事业的灯塔。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老师感恩不够,关心不够,体恤不够,这成为我一生的愧疚和永远也放不下的心绪。

刚考上大学,总觉得自己考的学校不够理想,愧见老师;工作初期,总觉得自己初出茅庐,没有建树;人到中年,总想再干几年,也许就会有好的业绩向老师汇报。结果,一推再推,很少拜访老师。

后来,我也当了老师,才慢慢体会到老师的所思所想。不久前,我去宁夏人民银行讲课,到了银川,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我的一个在银川工作的学生打电话。不想打的原因是她毕业近10年了,从未给我半点音讯。想打电话的原因是无论她是否事业有成,无论他是否与我联系,她总是我挥不去的牵挂。最终我还是给这个女学生打了电话,她欣喜若狂,很快赶过来。给我一个猝不及防的热烈拥抱,像久违的女儿扑到自己父亲的怀抱!我的眼睛也湿润了。顿觉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和快乐。提及她多年不与我联系的原因,与我当年的想法如出一辙,总想等有了出色的成绩再见老师。其实,无论学生是否成才,老师都牵挂着他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学生是否经常看望自己的老师,学生永远都记挂、尊崇、爱戴着自己的老师。

老师们,你们辛苦了!老师们,我爱你们!

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们同窗三载,那一定是前世数万次的回眸,才让我们今生成为同学。

人们常常用兄弟来表达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其实既是亲兄弟、亲姐妹,往往最多的也不过是经济上的帮助,而精神交流最多的往往是同学。假如没有同学之间的友谊,我们的精神世界很有可能沙漠。我们的QQ群之所以如此热聊、如此火爆,因为那是我们精神世界的绿洲,那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同学之情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无论职务高低、贫富贵贱,我们都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我们之间没有尊卑之分;是因为我们无论能力大小,只要同学有所求,我们总是竭尽全力,不求回报;是因为我们的友谊纯净如山泉,坦诚如西藏高原碧蓝的天空。

我们在茫茫宇宙只是一个微小的生命,但由于同学的存在,我们感觉到我们强大了,我们感觉到我们温暖了,我们感觉到我们快乐了。

愿我们的友情如高山般坚固,如日月般永恒!

最后,祝老师身体健康,快乐长寿!祝同学们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2014年8月8日星期五于高中同学三十年聚会

第13篇:三十年深圳

深圳三十年了,回首一下,现在的深圳已经是拥有很多头衔的超级大城市,在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排名中,它排名第九,在上海之上,这种殊荣只怕是三十年前的深圳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现在它却被证明了奇迹的存在,他的发展速度之快,外界给予了一个赞誉的称呼叫做“深圳速度”。

深圳速度证明的是什么?证明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就是不顾一切让资本流进来然后竞争的好处。市场经济本来在中国社会主义概念中是不允许搞的,这个概念一直持续到1980年,直到华国锋坚守两个凡是这个愚蠢底线。当时邓小平到国外一访问,看到人家高楼林立,于是他就想为什么我们中国到处都是棚户区,最后他掂量出的说“像我们中国这么穷的社会主义,不要也罢。”于是他很正气凌然和陈云的商讨中选择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他说市场经济并不一定只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可以在坚持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利用市场经济,但是最开始时候不叫市场经济,而只是笼统的说市场,并且提出了黑白猫理论。

但是,当深圳以开放,其实就是完全的开放一个市场的试点,这在当时是很需要勇气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内需膨胀的国家,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了,赶紧上,于是就似乎瞧准了一个民主的窗口一样,赶紧进深圳,其实,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一个有限的区域进行这个资本主义大实验,市场经济大实验,主要是为了能够让这个地方快速发展起来,来证明市场经济的概念的完全可利用性,和社会主义特色经济的完全可塑性。用事实说话。

当初,刘少奇在天津说话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对新民主义的思考也比较深入,他说“剥削是有好处的”,事实上,当初只是毛泽东一句指示,他也放开手脚,利用现有的资产阶级资源,但是,中国的苏联经验根本不允许新民主义的存在,更别说把资本主义元素挥洒。在那个时候,于是左纠正、右纠正,结果总是觉得我们还是太右了,于是一股*风发过来,全体人民真正认识了什么事苏联模式在中国的运用,公社化加革命,几十年过去,我们决心要证明我们确实左了,右其实不是那么害怕的,于是深圳特区出现了。

当时的深圳市一个民营资本的天堂,也是外资的天堂,很多企业毫无疑问的在这里发展起来了,企业会发展是毫无疑问的,关键是哪一些企业发展了。随着三十年的发展,深圳也成了一个垄断资本家的天堂,现在深圳的发展已经基本成型,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基本上凭借着天然的发展优势,现在已经成为了大资本家。像华为,现在他所在的龙岗区,基本上40%的产值就是华为,华为当初作为高科技品牌创业,搞到很多优惠的政策,现在在政策的扶持长大下,他已经是一个企业利维坦了,有人说:“华为一咳嗽,龙岗区就开始打摆子”。在深圳还有像腾讯、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存在,他们的存在基本上把深圳地位摆在了中国华尔街的位置。有阵听一朋友说:在深圳华强北的一个3平米的地方有一个全国XX品牌总代理,身价千万,就三平方。在他的心中,其实深圳还是一个发财的天堂。但现在的关键是,深圳自由市场竞争的机会还大么?

深圳在30年前,就相当于300年前美国之与欧洲,《海上钢琴师》里面钢琴师目睹了基本上一百年欧洲渡客的历史,从他们眼神中,他很容易的看到自由女神的雕像以及很多复杂的情感。我们三十年前有理想的人群又何尝没有大声的呼喊过“深圳”。三十年的现在,我们又重提了深圳的特,我偶然看到在1995年的一篇评论:“失落,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的巨大心理反差······焦灼,则来自不在独领风骚后特区位势的微妙变化和特区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考验。”这种思想很无聊,试点的目的达到了,当然可以撤销了,何必如此念念不忘呢?不过,现在的特区已经锻炼出了一个包容的心,现在他们也不在焦虑,但是,三十年之际,我们又要重提特区,因为我们面临了困境,主要的困境是如果才能让官僚资本主义受到束缚,如何让现在经济活力再一次在有序的竞争中起来,有序的竞争代表公平,官僚资本的撤销有利于民主政府,这些都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了。目前,作为市场经济的桥头堡,我们又要再一次摸着石头过河,如何实现在现在这个结构稳定的城市再一次绽放活力的方略,那该如何,确该如何?

第14篇:从教三十年

从 教 三 十 年

沛县教育局 王立祥

1962年2月生,江苏省沛县人,1983年8月扬州大学历史系毕业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历史学会会员,徐州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沛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沛县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省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1988年底从张寨高中调入县教育局教研室任历史教研员。1997年9月至2014年2月任局职业与社会教育办公室主任(其间曾兼任县成教中心校长、驻沛县大屯镇三民工作组组长,2008年起兼任局行政审批股股长)。

任教研室教研员期间,沛县高考历史成绩曾位居全市第一。为推广沛县经验,徐州市高三历史教学工作会议在沛县召开。主持编写的《沛县历史》经省教育厅和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乡土教材使用。参与编写的《高中复习教材》两次由北京华龄出版社出版,在全市高中使用。

任职社办教研员期间,沛县顺利通过国家和省、市的“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验收。参与编写的农民培训教材《果树》、《畜禽养殖》在全市发行使用。

任职社办主任后,承办了市、省劳动力培训经验交流会(江苏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经验交流会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市)第十四次协作会议在沛县召开),参与材料撰写、现场建设、人员接待等工作,担任会议现场总指挥。参与撰写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高劳动 1

力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成为县政府在大会上的主要经验介绍。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沛县的经验在全市、全省推广。沛县教育局被评为省教育促小康工程先进单位、县挂钩帮扶工作先进单位,个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挂钩帮扶工作先进个人。

2003年春,被县委县政府派驻大屯镇任驻村“三民”工作组组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工作组筹集资金、物质折款近30万元,用于建设道路、桥梁、学校、工厂和办公室等。《徐州日报》、《沛县报》、沛县电视台多次报道工作组成绩。个人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第二批驻村帮扶先进工作者,教育局被评为帮扶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局局长郑恒良作典型发言。

2004年后,主要抓招商引资建设学校和发展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主笔起草了沛委发(2004)40号《关于鼓励发展民办学校的意见》、沛委发(2005)34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的意见》和一系列关于学校建设的申请报告、合同、协议、立项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等,并帮助跑立项、规划、征地,做村民的拆迁思想工作等。新华中学、汉城国际学校、开元中学和保安学校相继建成使用。歌风中学经数次改制成功实现与如皋联合办学。沛县少林武术学校、沛县大洪拳武术学校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且大洪拳武校实现了与保安学校联合办学。县职教中心通过省四星级、保安学校通过省三星级评估验收。亲自招商引资建设了汉城国际学校等项目。这些工作多次得到县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2007年后,参与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县创建工作。主笔起草了《关于

成立沛县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沛县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参与起草了《沛县社区教育工作章程》、《沛县社区教育专职干部职责》等重要文件。镇社区教育中心从镇中心小学并入镇中心中学后,为稳定成教师资队伍,确保成人教育良好发展,带领成教干部前往徐州、南京、河北、北京等地考察学习。配齐配足了成教设施。成教校长大部分兼任了中学副校长,有的还提拔为中学校长。职成教育、社区教育、民办教育等的各项指标在现代化县评估验收中都获得最高等次。

个人撰写的《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教育促小康步伐》、《规范学前教育应首先规范办证》、《民办园“两证合一”为好》、《记忆规律与历史教学》、《运用“保持”规律促进历史教学》、《负重涉远的农村成人教育》、《论时尚经典》、《高考作文留下太多的启示》等20余篇文章先后在《中国教育报》、《中国农村教育》、《中国民办教育报》、《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参考》、《江苏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特色教育探索》、《扬州大学学报》、《徐州日报》和《徐州教育科研》等媒体发表,还有多篇论文收入省职、成教论文集并在省教育学会、市成教协会获奖。

年终考核连续十多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徐州人大》杂志2007年第5期以《一心为民履职忙》为题介绍了个人事迹。

从事教育工作31年:6年高中历史教师、6年教研室中学历史教研员、2年职成教育教研员、17年成职教育科科长。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地方高等教育—一“揽”无余,真可谓“五教统

筹”。现在,根据组织安排,从中层干部岗位转任非领导职务,妙哉、很好!一来总结休整自己,二来让年轻的同志顶上来,大显身手,更加有利工作。感谢组织、感谢领导。特抄2006年所赋打油诗一首作为总结:《情难忘》

母亲讲

风不打头,雨不打脸

做教育

人景仰

导师讲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当老师

做榜样

同仁讲

“五教统筹”,须发变斑白

享退养

应谢党

我要讲

老骥伏枥,矢志不渝

虽离岗

情难忘

第15篇:三十年拼搏

三十年拼搏,三十年结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面对十年*留给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阴影,当时改革开放的提出也只能算是“摸着石头过河”。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终于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十年的拼搏探索,结出了三十年的累累硕果,铸就了三十年的辉煌征程。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重大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推向新的高度。追根溯源,三十年前的农村改革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1978年变高度集中的土地所有制为“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兴办乡镇企业,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额外的收入,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1992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农村经济走入市场。世贸组织的加入,又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契机,绿色无公害蔬菜源源不断的输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一年一度的菜博会吸引着世界各国游人的眼光,乡村旅游也成为时尚的选择。

改革开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农村的发展也深化了改革开放,农产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三十年前面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我们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党和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因此在三十年后的今天虽然多灾多难,肆虐的风雪灾害,西藏骚乱,火炬传递受阻,汶川地震,但是全国人民一条心共同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共同撑起和谐社会这片天,共同迎接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到来。正是这种“团结一致、与时俱进”的理论的指引,我们取得了累累硕果,将中华民族从世界的边缘摆到了世界中心的位置,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成了奥运的主人,实现了百年梦想。如今奥运会和残奥会已经圆满落幕,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却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鸟巢、水立方、央视新大楼、中华世纪坛等等,这些处于世界建筑前沿的作品,如果没有三十年的发展作经济保障,从何而来?

改革发展兴大业,东方风来赋华章。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华民族实现了百年梦想,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中华民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儿女,为祖国加油,为改革开放喝彩!

第16篇:毕业三十年

人生三十年,如梦亦如歌

相继拜读了各位同窗的大作,大受感动;自常宁聚会,虽时隔数月,却意犹未尽,时情、时景,历历在目,肺腑之言,回味无穷。近几天,又感川龙兄不辞劳苦,建立本帮之QQ群,余本无提笔之能,然倍感各位老兄老弟情深义重,为本次聚会奔走、安排,使之隆重热烈,有如游子归家,倍感亲切,故不惜滥笔陈词,语无伦次,强为之言,略表当日未尽之情谊、未言之感慨,只当是为各位同窗的大作添足续貂。

自接到王鑫的电话,就常夜不能寐,每每不住的忆念同学的名字、爱好、淘气的笑容,面红耳赤的争吵。梦回陕工,浮想联翩,期盼早日聚会,分享同学的亲情与友谊,幸福与成功。许多人自毕业后,一挥衣袖,三十年不见一片云彩,更使悬念常悬脑海。

我是最后一个报道的,没有赶上热烈的晚会。5月26日一大早,百转千回,到得厅堂,猛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竟一时不知是谁。岁月如刀,在我们彼此的脸上刻下了生活的印记,猛然一见,一脸愕然,不知所措。然而,同学之情,心有灵犀,凭着眉宇间的英气,脸上不变的灵秀,穿透三十年的岁月,我们片刻就认出了彼此。我的学友,三十年,你们都在那里,让我如此的牵挂!今天,我们终于聚到了一起,眼里满含泪花,心里充满激动;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有默默地注视,解读着三十年的牵挂。

座谈会上,各表历程,大谈人生的收获与感悟,成功和教训。我仔细聆听,终于发现,虽经三十年风吹雨打,大家其实还是没有变,

大气的依然大气,豪爽的依然豪爽,温柔的依然温柔,认真的依然认真,粗心的依然粗心,仔细的依然仔细,岁月虽然在脸上刻下了印记,却不曾使心灵退去本色。身在红尘,本色依然,难得难得。

三十年前,风华正茂,秉持所学,怀抱理想,一纸文书,各奔前程。三十年后,重温旧梦,岁月峥嵘,如梦如歌。每个人都是一部书,一部浓缩了时代印记的史书。短暂的聚会,我们不可能慢慢的展开来重新解读,但提纲挈领的概述,还是让我分明的读出了各位同学的自豪与骄傲,奋斗与牺牲,因为没有碌碌无为,也没有辜负父辈的传承和老师的教诲,每个人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每个人都用汗水和泪水凝成的墨汁,写就了自己的奋斗史。我们踏着时代的节拍一步步走来, 一路向上,一路攀登,虽有逆旅,没有停留。日夜兼程忘昏晓,不觉霜雪已上头。

风雨人生三十载,于今已到天命年。三十年耕耘,硕果累累。然而,我想说的是,硕果不要背着走,放下才能上高楼。孔夫子劝告我们,“及其老也,气血已衰,戒之在得”,可谓我等之座右铭。已得之,放下之,未得之,不求之。职场已是浮云,儿女已经高飞,可不要“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都为别人忙”。放下了儿子,又抱起了孙子,既是天伦之乐,又何尝不是天伦之哀?古德有云:事于过后方知梦,浪在波心翻觉平。仔细一想,三十年不过一大梦,直至今日还未醒,好梦由来不愿醒,然而,不愿醒来终是梦。还是要醒醒。

后三十年如何?曰:各安本命,敦伦尽分,不执不著,豁达乐观,但愿美梦都成真。

胡言乱语,不知所云,井底之蛙,一孔之见,见仁见智莫见笑。祝各位同学青春常在,友谊长存。

坐井观天

2012.07.15晚

第17篇:毕业三十年

毕业三十年 我们来相会

--------三十年同学聚会纪实{代总结}

西昌二中高七四级四班毕业三十年同学会,在刘开军。陈德刚,廖讯,朱莲花及筹备组成员的倾情策划下,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下,于2004年1月24日(春节初三)在泸山脚下邛海之滨的凯旋大酒店隆重举行。参加同学会的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四十一位同学,因事未到会的同学都打来了电话,发来了贺词。我班首任班主任陈绪寅老师,化学老师谌敦友(后任二中校长)和已故班主任叶华钰老师的儿子叶含涛作为特

邀嘉宾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凯旋大酒店的主楼上“热烈欢迎高七四级四班同学”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让你感到无比的温暖和亲切:主席台上方“三十年同学聚会”几个大字,让你有了回家的感觉:会场一侧的对联(三十年风风雨雨难忘老师同学情

横批:彼此祝福),让你顿生无尽的回忆和遐想分别三十年的高中同学将在这里聚会,共叙三十年的风雨人生,酸甜苦辣,共度这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共享三十年同学聚会给大家带来的快乐与欢

欣。

同学会在友好,祥和,欢快的气氛中进行。

受筹备组的委托,廖迅同学主持了上午的同学会,并与邵明远同学,白晋会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向特邀嘉宾赠送了纪念品。 刘开军同学代表筹备组首先致辞,他深情的说:“我们这一代人生不逢时,遇上了国家最动荡的年代,我们的青春在上山下乡,回乡,当兵的岁月中度过,熬过了蹉跎岁月。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都加倍努力,追赶时代,我们永不言老。------今天大家相聚在一起,相聚在我们曾经共同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一定都有很多感触吧!苦短的人生中,有你有我,有取有舍,有情有义,有生有死,一声朋友一辈子!让我们一道重拾年少的美好感觉,在苦短的人生中找寻着更多的快乐吧!这发自肺腑的语言,多么令人激动,多么令人感慨-------

在陈德刚同学的指挥下,伴随着手风琴的旋律,《团结就是力量》,《同一首歌》的合唱声回荡在月城上空,将我们的记忆定格在三十年前------甜蜜的梦想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着手啊想说的太多太多------ 随后,殷维萍同学,朱莲花同学代未到会的刘雅宁同学,苑文义同学,刘文国同学,彭雪峰同学,姚建同学和王云富同学宣读了贺词,贺电。陈老师,谌老师为我们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叶含涛作了发言,他们祝大家平安!幸福!健康!快乐!事业蒸蒸日上!

忆往昔,峥嵘岁月,同窗读书,彼此互勉:看今朝,各奔东西,为人父母,操劳奉献。在陈德刚同学《我的老师》抒情散文的感召下,叶老师的音容笑貌又闪现在我们眼前,感觉他就在我们中间。昔日的老师同学激情万千,幻影连连,同学情,师生情再次得到升华------

下午的活动由钟涛,初国同学主持。在击鼓传花的鼓点声中,在男女同学前进的步伐声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当年在学校喜欢语文,体育课的陈德刚如今已成为国家主诉检察官,以优异成绩考上高中的许浩当上了法官,数学成绩拔尖的白晋会在为凉山招商引资,塌实肯干的王云富在上海建宝钢,有一个聪明大脑的好学生陈陵,大学毕业去了杭州,正在人间天堂搞规划,俩个小废头刘开军,钟涛一个当了建筑总经理和州政协委员,一个成了名嘴企业家。邵明远,宁洁,彭雪峰已成为医学学科带头人,叶式进早已改行,跑起了客运,收入不菲,具有军人气质、足智多谋的吕胜华实为堂堂正正之大丈夫,同学会上面对当年的情敌轻松调侃,并当众宣读了“妇女解放宣言”,现为四班成都分会会长,他“五十岁以下都是青年人”的理论,在这位大丈夫的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王成惠、张敏、罗永立、尹光慧三十年埋头苦干、事业有成,终于第一次参加同学会,来到了同学中间;王素芬、胡娟、殷维萍作为当年的校队的文艺骨干更显风姿,精神焕发;农村同学李宗美勤劳致富,建起了二层小楼,如今已作了奶奶,击鼓传花时被“点杀”。却大方的唱起了《十五的月亮》,仿佛找到了当年被阿哥追的感觉;身材高挑的朱莲花,为这次同学会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到成都联络四班的同学,着实让大家高兴了一阵,信手将“中年交际花”之桂冠摘入囊中,筹备组一致确认她为公关部长;当宁洁同学谈到当年的师生情、同学情时,声音发涩、哽咽,至今依稀秀美的脸庞上热泪盈眶,全场在数十秒的时间内鸦雀无声,在对情感紧急控制后,收住了泪花。无私的将个人的人生经验告白与大家:“一个人的精神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关键是要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心态阳光一点,视野开阔一点,生活就会美好一点,积极向上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愿同学们以今天为新的起点,祝大家再创新的辉煌”!此话说得何等好!何其妙!真可令人拍案叫绝!而当了教师的殷维萍同学,则是用行动和“仁爱”之心来体现人格魅力的。在买不到卧铺票的情况下,自己硬坐了一夜的火车前来参加同学会。她说:”.因为我爱当年的老师和同学,我用爱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爱是一份责任,一份理解”她还把爱给了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儿子。在痛失丈夫后,她含辛茹苦,用自己的母爱把儿子培养成才,作为母亲,她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作为女人,她实属不易、堪称楷模。廖迅同学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泸山这座“睡观音”,他不图名不图利,工作之余办起了绘画班,只图桃李满天下,不仅意间为自己创造了一大笔财富。初国同学高中毕业后攻读汉语言文学,当个老板,过去很努力,现在仍然很努力,并立志要写出文学作品,说不定我们哪位同学会成为他笔下的典型人物。陈霓同学第一次在同学会上公开承认,她在高中时代就暗恋上了白晋会,此秘密被王素芬发现,通过叶老师牵线,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四班唯一的一对夫妻。未到会的刘雅宁同学过年要出差,但十分关心同学会的情况,和夫人一起用七律和沁园春的词牌填词二首:“敞开心扉叙今昔,露润雨滋同窗情”并赞叹:“生命如此美好,祝黎民百姓珍惜永葆,掂财富名分,略输健康,地位头衔,稍逊幸福----”。写得真好!但雅宁同学未到会亲自朗诵自己的佳作,留下的是遗憾。刘文国同学是电话同意要参加这次同学会的一位,据说是因为车票紧张无法前往,好在有订票收据为证,否则他还真不好向多年未见面的同学们作交代。 钟涛同学幽默风趣,他一脸真诚地诉说自高中毕业后,自己犹如一只可怜巴巴的孤独小鸟,在茫茫的人世间飞来飞去,无依无靠。当收到同学会通知时,倍着脑门感慨的说:“我终于找到组织了,找到来家”。在下午的联欢会上,担当节目主持,其轻松的神态、幽默的调侃令人捧腹大笑,展现了他几十年的生活功底,他自嘲自己是一只孤单的小鸟,但事后有人点评,他哪里是一只小鸟,分明是一只卧(饿)老鹰。

胡娟和张敏同学至今保持着苗条的身材,咋一看,像叔叔阿姨们带来的小字辈。她俩在同学会上翩翩起舞,有同学私下感慨:这啊娜多姿的舞蹈就犹如天使般引领大家回到了高中时代,并说:胡娟的魔术表演还可以,要是能变成钞票,岂不更美;早年就成为公司团委书记的彭伟,经过二次创业,如今已拥有了几家自己的门市;罗永立下岗志更

坚,,杀进成都求发展-----

吕胜华与陈德刚在下午的聚餐会上,联诀为大家演唱了军人之歌---《打靶归来》。俩同学目不斜视,抬头挺胸,气宇非凡,军人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赳赳之气严如将军。此举牵动了刘开军同学的情结,他不由自主的为大家唱起了《祝酒歌》,整个餐厅一片沸腾;而此时事业心极强的王成惠同学已悄悄离去,踏上了北上的火车---。迟亚平同学抓住机遇,及时于当年的青春偶像喝上了交杯酒,惹得全场一片喝彩,有消息说,此举动被另一位未到会的同学知道后,便拨通了那位女同学的电话,情深意长的倾诉自己同样的感觉。

晚餐在一片热烈的气氛中结束,未尽兴的同学有去歌舞厅唱歌跳舞,气氛十分热闹,白晋会和陈霓唱起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王东来跳起了独舞,陈如春与廖迅在一起谈心,活动延至晚11点才结束。

此次同学聚会,算得上是参加人数最多,最有激情,最为欢快的一次,可谓盛况空前(希望不能绝后)。我们的聚会活动有影视、照片为证,刘开军同学的女儿为记者,为我们摄下了这美好时光,这将是

我们美好的回忆和历史的见证。

此次同学聚会,刘开军同学出资4600元,陈德刚同学出资1200元,廖迅、朱莲花付了文印费和电话费,筹备组的同学都作出了贡付出了艰辛。大家吃饱了,喝足了,尽兴了,还带走了一份纪念品。在此,全班同学对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为逝世的叶老师,、姜开宪,代亚莉、陈贵华、刘群同学默哀,愿他们安息,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分享到我们这次聚会的快乐和幸福。

同学们:高中时代的情最真,高中时代的情最纯;三十年前我们是同窗,三十年后我们是朋友,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我们都彼此的祝福,高中时代的同学:我们都深情的怀念,高中时代的岁月,无论你如今在何方,无论您幸福与忧伤,我们都彼此的

期待,每一个相聚的时光。

人生道路不会平坦,胜莫骄傲败也坦然,让我们彼此尊重,让我们忘记时空,“奔五”意味着成熟,自信永不落伍,坦然能长命百岁,

爱比被爱更幸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2004年的同学会在幸福、友好的气氛中结束。聚会又成了分手,但此次聚会,同学所表现出的真诚于纯洁,将永远地系在泸山的青松枝头,同学们所留下的滚烫话语和悠扬歌声,将永远地根植于邛海之滨肥沃的土地上;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将如邛海一样,永远相伴、相依、相念。

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已经成为过去,三十五年、四十年、五十年我们在相会。到时望同学们都来相聚---- 真诚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参加这次难忘的聚会。

祝各位老师和同学: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天天快

乐!

撰稿:

许浩

初国

200

4年(甲申年)春

白晋会与

2009年3月23日重新编辑上网

第18篇:栉风沐雨三十年

栉风沐雨三十年

林甸镇中心小学

于建华

栉风沐雨三十年

---林甸镇中心小学 于建华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们一路说着“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到2008年,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华大地“栉风沐雨三十年”,我国的各个领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基础教育事业也在滚滚的改革大潮中,风雨兼程,一路前行。“抚今追昔弹指间”,回眸三十年的历程,不禁感慨万千。1978年至2008年,除了读师范的四年时间,我一直在农村学校学习、工作,可以说我是随着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见证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沧桑变迁。

1978年我刚好7岁,读小学一年级。我出生在林甸县东风乡一个偏远的小乡村,我的启蒙教育就是从村边几间羊舍改造成的学校开始的。这几间房舍,还是十几年前用土坯垒成的,房体十分破旧,地面铺着厚厚一层黑土,屋顶是用苇帘子结成的,经常是正在上课时,不知何时就会从天而降一阵灰掉进我们的嘴里或钻进脖梗里,真是苦不堪言。我们用的桌子、坐的凳子大多数是“三条腿”的,用土坯或碎砖头摞起来支撑着,有时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一片“人仰马翻”。 就是这样的桌凳伴随着我度过春秋,熬过冬夏。

教室很矮,只有一扇小窗户,夏天一到就热得如同蒸笼一般,地下的钻出的羊粪味也不时地窜入鼻孔。大家热得没办法,只好拿起书本不停地扇风,全班“哗啦哗啦”的声音都快把老师的讲课声淹没了。汗水顺我们的头顶流遍了全身,流到桌子上。汗水和着灰尘,变成稀泥,我们左蹭一下,右抹一下,不一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泥人”。

冬天的教室内总是冷得像冰窖一样,墙壁、天棚四处漏风。教室前面的炉子是用土坯垒成的,无论往里面填多少柴火,总是不能让人感到一丁点温暖。手好像被冻僵了一样,写字时连笔都拿不住。老师知道我们冷,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让我们少写字,多读书。我们就把手插在袖洞子,趴在桌子上读书,翻书时我们就用舌头一点点地舔,用嘴一页一页地吸。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老师领着我们自动手和泥,将窗户外面用碎砖块封起来,只留不大的一个窟窿,然后糊上两层窗户纸。这样寒冷是减轻了一些,但是教室里大白天都黑咕隆咚的,当时学校还没有点灯,也买不起蜡烛,一遇到阴天,我们只好把书合上,背课文、背概念。

当时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少,低年级只开设《语文》、《数学》,中高年级会增设一节《自然常识》或《农业常识》。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保守,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个性的发展。至于教学手段,无非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教科书。有一次老师让村木匠做了一副木制三角板,下课后,我们像看见宝贝一样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吵个不停。那时的书费(没有学费)是很少的0.5元钱,可是,每个学期初交书费的时候,总会有几个或十几个学生被老师催着,一趟趟地回家找父母要钱。如果家里实在拿不出,孩子就从此辍学回家,结束学习生涯。 尽管条件艰苦,我们学习还是非常刻苦的,我的同学中考上大学、中专的不计其数。我就是从这样的一所小学起步,后来上了中学,考上了师范,最后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

1992年,我已经在一所村级小学工作了整整两年。那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最强音。由于农村义教工程的实施,村委会多方筹措资金,对校舍进行了改造,学校吊上了泥棚,粉刷了墙壁,地面铺上了红砖。房盖重新上了碱土,教室漏雨的难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政府部门非常重视学校的取暖工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资金为学校购买燃煤,配备炉具,现在冬天的教室温暖如春,孩子们再也不用像我小时候那样,冬天用嘴“翻书”了。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师范毕业生走进农村,走进村小,教师的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填鸭式”转变成“学导式”、“启发式”,城里的兄弟学校赠送的投影仪成了教师和孩子们眼里的“现代化”设备,课堂气氛逐渐变得民主、和谐。有了这些“师范生”,“小三科”成了孩子们最喜欢上的科目,他们多才多艺,引领着孩子们走进了曾经是那样神奇的艺术天地。

2008年,我已经参加工作整整十八年了。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政策带动了经济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日渐提高,经济日益发达,农村基础教育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随着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农村的小学早已旧貌换新颜。以前的土坯房教室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红砖瓦房。校园里铺上了甬道,师生再也不为雨天的泥泞而发愁。春夏之际,树木茂盛、绿草茵茵、百花争艳。大部分农村小学正在逐渐实现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从2005年开始,全国推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减免学、杂费,现如今,我们农村的孩子,不但上学不交任何费用,住宿生还要享受国家给予以定的生活补贴。现在的孩子们每天都是幸福的,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使用着国家免费配备的课桌和凳子,读着免费的教科书,接受着国家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

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教育主管部门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要求、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新课改明确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调运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习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教学设备也不再只是课本、黑板、粉笔这 “老三件”,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VCD、多媒体计算机已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

“栉风沐雨三十年,抚今追昔弹指间”,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二十年的农村小学教师,我亲眼见证着农村基础教育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孩子们今天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时,我感叹之余,心中充满了欣慰。

我所看到的农村小学变迁在我国教育三十年来沧桑巨变中只是沧海一粟,一叶知秋,中华大地上的千千万万个农村小学都曾经历着相同的历程!曾经熟悉的景物,现今愈发艳丽多姿!我有理由相信,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基础教育的明天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我把曾经的那份贫穷和落后永远珍藏在记忆的深处,以此激励我不断前进;我把今天的精彩化作跳动的音符,为美化的未来唱出最动情的感动。

回首凝眸,30年的风霜雨雪,往事如烟。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小学教师,我没有能力记录下农村基础教育的每个变化,所幸,还有历史来做证!

第19篇:三十年感悟

三十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三十年岁月已匆匆而过。从入学相识到别离相知,两年的时光不长也不短;从各奔东西到今日重聚,三十个春秋很短又很长。三十年的分别,三十年的牵挂,给了我们今天相约重逢的足够理由。三十年的翘首企盼终于化成了今天的欢声笑语,汇成了你我的心潮激荡。

不曾忘记,三十年前的我们风华年少、衣着简朴、踌躇满志,操场上,同学们奔跑的身影依然清晰;教室里,同学们刻苦的身姿依然展现;还有同学们嬉戏逗乐的欢笑声,犹然响在耳边;所有的记忆还历历在目。在简陋的食堂里同啃馒头,在拥挤的寝室里晚上睡不着觉谈天说地,懂事早的同学还抽出空闲谈情说爱。毕业后,我们天各一方,风雨兼程,在人生的旅途上深一脚浅一脚奔到现在。回首三十年漫长的时光,我们一划而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不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现在的我们,有的胖了,有的发了,有的牛了,有的儿孙满堂了,但大家都活得很精彩。

相片也许会变黄,友谊却永远不会褪色;再多的改变,也改变不了我们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对同学的深深思念。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的年华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们心中那份深深的同学情谊。无论人生沉浮与贫贱富贵怎样变化,我们的同学情谊,就像一杯淳厚的陈酿,越品味越浓,越品味越香,越品味越醇。

三十年的风霜雨雪,我们一路走来,经历或坎坷或平淡,期间的酸甜苦乐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不管怎样,经历过的种种,最后我们享受的都是幸福和甘甜。岁月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同学之情、师生之情乃是世间最真、最纯、最难值得珍惜的情谊。三十年后,我们再次聚首,只道是“当年青丝留不住,年纹已藏两鬓霜”。岁月带去我们的青春,却酿制我们的真情,三十年的深藏老窖,这坛同学情谊的老酒愈发香醇、浓烈,在此,我们只管洗尽沧桑,端起这杯美酒,坐看天上云卷云舒,笑谈人生之百味。想起三十年前,想起同桌的你,想起男女同学那朦胧而又模糊的暗恋,几多往事历历在目。那三十年前的点滴往事,犹如春风拂面,沁人心脾,刻骨铭心,回味无穷。三十年前我们有缘结成一个集体,三十年后我们有缘又一次相逢,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缘分和重逢而激动!岁月无情,时光不老人易老,转眼之间,我们毕业已三十年。在三十年不平凡的人生旅途中,在三十年的滚滚红尘中,我们有过创业的艰辛。有过成功的欢笑,有过失败的苦恼,有过对恋爱的追求,有过实实在在的婚姻。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说过去就过去,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的沧桑。三十年,在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日子里,我们无论拥有什么,遇到什么,失去什么,我们都始终忘不了当年的同学情。

今朝相逢须尽欢。今天,就让我们手和手握紧,心和心靠拢,放下当年的那份矜持,用四十岁的精力、三十岁的心态、二十岁的激情、十岁的童心,张开臂膀、敞开心扉,尽情地拥抱友谊、重温旧情、畅想未来!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年轻,父母需要我们抚养,儿女需要我们养育,未来需要我们创造,社会责任需要我们承担,我们的任务还未完成,我们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友谊地久天长,生命百年长青。相信至少还有十年、二十年、甚至还有更多年等待着我们再次相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百花盛开的春天是风和日丽带来的,繁花似锦的前程是劳动和斗争创造的。”让我们以此共勉,在未来的征程中同协作、同发展、共成功!我们相信明年会更好!

第20篇:可再生能源三十年

可再生能源三十年

长足发展的3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并把农业和能源建设列为发展重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相应的重视,除水电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外,自1978年开始,风电、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等技术应用和产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小水电、太阳能热水器、小风电等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进人了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时期,水电建设大中小并举,开发建设速度显著加快;通过采取特许权招标等措施,积极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以送电到乡和解决无电人口生活用电为契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小型风电,推动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围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增加农民收人,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通过市场推动,大力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以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为先导,积极推动了生物质能发电和生物液体燃料开发利用。

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下简称《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6年以来,各类可再生能源增长迅速。水力发电年新增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亿千瓦,尤其是小水电发展居世界前列,达到了5500万千瓦;风力发电2007年当年装机突破340万千瓦,2008年估计当年新增装机容量将突破500万千瓦。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均将提前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电池产量超过1000兆瓦,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累计使用量分别达到了1500万平方米和1.3亿平方米,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23万户,年新增400万户以上;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已由2000年的855处发展到2007年底的8576处;全国年沼气产量达10亿立方米。

通过《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初步消除了可再生能源投资的风险,各类投资主体纷纷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投人。近年来,可再生能源企业上市开始成为企业成功融资的标志,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企业开始纷纷上市。民营资本和风险投资的介入,也给可再生能源制造业注人了新的活力。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风电和太阳能制造业发展迅速。同时吸引了国外大型装备制造集团的介人,我国可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开始形成,并且在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

我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在该法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2005年底召开的“北京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2006年在纽约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等国际高层会议,都高度评价了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小水电:农村建设中发光

改革开放以来,小水电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不单单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一种技术和手段,而是形成了一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并重的新小水电行业,成为了中国农村精神、物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支柱。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政策与技术结合在一起,我国的一些山区农村建起了不少小水电站,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农村电力市场,电力已经成为现代农村社会一项无处不在的基本服务。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并把农业和能源建设列

为发展重点,中国小水电进人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下,国务院决定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气化农村。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先后三批农村水电电气化试点建设,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数量,至2000年已建成了653个。

同时,在大电网供电地区也开始了电气化县建设。在它的带动下,到2000年底,全国共建成小水电装机248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800亿千瓦时,全国有近800个县主要由小水电供电,农村电力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进人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农村水电列为覆盖千家万户,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更显著的农村中小型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并要求进一步改革开放,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

据最新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8934座,总装机5386万千瓦,约为改革开放前的12.5倍。这一装机规模相当于两个半三峡工程,并超过了世界各国小水电装机的总和,占了2007全国水电总装机的37.1%。小水电的发展不但保证了乡镇工业和农村家庭用电的持续增长,并使得小水电供电区内乡、村、户的通电率从改革开放前1977年的83.7% , 53.6%和不到50%,达到了2007年的约99.9% , 99.8%和 99.3 %,基本上解决了全国农村约3亿人口的用电问题。

但我国在小水电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应在鼓励发展小水电的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约束,突出小水电服务农村和富裕农村的特点,真正使小水电的发展造福当地。其次,电网企业要落实国家政策,给予小水电公平合理的待遇,获得与大水电和火电公平发展的机会。同时建议国家财政应继续扶持小水电的发展,并加大扶持力度,尤其是在以小水电代柴地区的扶持力度,应充分体现小水电服务农村、富裕农村的宗旨。风电:三阶段发展大有潜力

自上世纪}o年代末到80年代末,随着世界风电的渐成气候,我国各地也纷纷自行研制或者引进国外风电机组,建设示范风电场,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在这个探索阶段中,各项工作主要处于试验研究范畴,距离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尚有很大距离。但是,起步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初步基础。

1989年到2004年,是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积累阶段。这些年间,我国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既艰难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在政策、技术等方面,我们经历了学习引进国外经验、结合实际积极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各类决策举措的过程。积累阶段为中国风电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以2005年2月28日《可再生能源法》通过为标志,中国风电产业发展进人了爆发阶段。这既是应对全球能源与环境新形势的历史要求,反映了国家和全社会对发展可再生能源事业的重视与认同;也拉动了产业发展,是行业长期积累能量的合理释放。

我国风电发展历程中,政府政策扶持是风电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早在1994年,原国家电力工业部制定下发了《风力发电场并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为解决当时普遍存在的风电上网难、确定电价的困扰及推动风电发展等问题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后国家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成为风电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充分吸收了汽车工业和通讯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坚持以我为主、国产为主的方针。

世界各国普遍看好我国的风电市场,认为中国有希望在2015年以后超过德国和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电装机国家和最大的风电设备供应国。全球风能理事会还预计,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有可能达到1.5亿千瓦。总之,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电力需求充足,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风电市场之一。农村能源建设:显著改善生活条件

截至2007年底,全国户用沼气达到2623万户,在2000年848万户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半还多。沼气技术已从单纯的能源利用发展成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多层次综合利用,并广泛地同养殖业、种植业相结合,成为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沼气工程的零部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已比较完善。

到2007年底,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为300万千瓦,其中蔗渣发电约170万千瓦、垃圾发电约50万千瓦,稻壳等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等约80万千瓦。在引进国外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现已基本具备制造垃圾焚烧发电设备的能力。

我国已开始在交通燃料中使用燃料乙醇。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年生产能力为102万吨;以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已初步具备商业化发展条件。第二代生物液体燃料技术也在研发之中,可望在2020年前后发挥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地在农村地区开展省柴节能灶炕、太阳能利用、小风电、微水电等农村小型能源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深受农民欢迎。这些小型能源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用能和边远地区无电农户的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显著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在农村能源建设中,我们也总结出了很多突出经验。政策和法规是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经过深人调研,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和有关部门就出台了一系列农村能源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此后,我国还相继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退耕还林条例》、《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奠定了法律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目前还建立起了由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组成的管理和推广体系。同时,国家在农村能源和生物质能源国际合作方面大力推进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技术合作领域,相继与全球环境基金(GFvF}、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世界银行(WB)等各类机构开展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项目方面的合作。在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了我国农村能源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

但整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能源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科技投人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主要问题。太阳能利用:不同的道路走向成功

我国的太阳能利用取得重要成就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两个方面。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技术是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用于提供生活洗浴热水,为提高中小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7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运行保有量约13000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超过15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太阳能热水器已即便实现商业化,形成原材料加工产品开发制造、工程设计和营销服务的产业体系,同时还带动玻璃、金属、保温材料和真空设备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一个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兴产业。这其中,尤其是我国自主创新的真空管热管技术,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不仅催生了中国风电产业和市场快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f中国光伏发电产业的蓬勃发展。2005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电池总产量不足100MW\',而到2007年,中国太阳电池产量1088MW\'p,已超过日木(920MWp )和欧洲(1062.8M W p),成为世界第一大太阳电池生产国。

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业发展走出f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过“产、学、研”结合,自主开发生产用的关键设备,在我国已形成f完整的配套的产业链,走出f我国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自己的道路,建立f我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业领先地位。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则走一条与太阳能热利用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国光

伏发电企业在国内市场狭小、支持力度不足的情况下,走出一条利用国外技术、国外市场和国外资金迅速发展壮大的道路,这方面的成功与发展也得益于我国投融资体制和金融市场改革。

除上述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外,还有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我国也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和广泛的利用前景。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两个明显的条件限制:一是资源条件,二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其开发利用,目前主要限于城市及周边地区,如北京、大津、西安、昆明等大中城市,主要是中低温利用。在我国北方地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主要用于供暖和农业温室等。海洋能资源虽然丰富,但除f在80年代建成f浙江江夏潮汐电站之后,由于技术问题和开采成本问题,发展基本停滞,近期没有太大突破。

工作三十年心得体会
《工作三十年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