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川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1: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川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一、自然地理属性四川地形地貌多样,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积的97%。在大地构造上,四川省位于杨子陆块、秦岭造山带和松潘甘孜造山带的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在地貌上,四川地跨中国三级阶梯地势的第一级与第二级阶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五种基本地貌都有大面积分布,类型多样。全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梯状下降,西部的属于世界屋脊之青藏高原东部的深切割高山、极高山地与高原,占据的幅员过半,最高峰贡嘎山海拔7556m,而东部的四川盆地之长江河谷低于海拔250m,地势差异悬殊。 四川除约占全省幅员3%的西北部沼泽区,属黄河网状水系外,97%属长江水系。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省的南缘,川西山地的干支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与岷江属横断山系平行岭谷的羽状水系,东部盆地的干支流嘉陵江属向心的树枝状水系,水系结构复杂,东西差异明显。 四川处于北半球亚热带气候区。受青藏高原东缘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势强烈反差的影响,垂直地带性分异明显,地跨温带和高山寒带。在亚热带基带之上,叠置了山地温带和高山寒带,形成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的水热条件良好、地域差异显著的繁复气候类型。复杂的地质构造、青藏高原与亚洲东部平原过渡带的多样地貌、繁复的水系结构与气候类型,为四川森林资源的富集,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二、植被与生物多样性四川的主要植被类型分为三大类: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包括川东盆地的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与川西南山地的偏干性常绿阔叶林;温带与寒温带针叶林,包括川西高山峡谷区的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与川西高原区的针叶林;亚寒带川西北高原灌丛草甸。植物区系的基本特点是:种类丰富,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科、属多;特有种、属和单种、少种的科、属多;起源古老,孑遗植物多;裸子植物种类多。四川是中国甚至全球的植物区系和自然植被类型最为繁盛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丰富和最繁茂的高山植物区系发育区。据不完全统计:四川有维管束植物232科1621属9252种,约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一。其中裸子植物9科27属88种,居全国第一;被子植物182科1474属8453种,蕨类41科120属708种,居全国第二;为四川所特有的植物有460余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Ⅰ级保护约14种,Ⅱ级保护30种。全省查明的陆生脊椎动物有959种,包括兽类213种、鸟类607种、爬行类63种与两栖类76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142种,包括Ⅰ级保护30种,Ⅱ级保护112种,另外还有76种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在四川的野生兽类物种中,既有象白唇鹿、牛羚等稀濒物种的大种群,更多的是大熊猫、雉类等稀濒物种的区域性高度聚集,这已引起国际上的注目。四川山地的生物多样性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区域,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选定的优先保护的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中,涉及四川的有2个:岷山-横断山北段,湘、黔、川、鄂边境山地。四川省也是保护国际(CI)认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和世界自然基金(WWF)选定的“全球200”生态区域之一。

三、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景观多样性四川省森林覆盖率为26.62%,森林面积12.34万km2,其中95%为原生状态保存良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且由于山体剧烈抬升,

往往呈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自然生态现象。全省植被类型繁复,景观多样性特丰富,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森林景观主要包括:

(一)地带性森林景观

1、低中山偏湿性亚热带常绿阔林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物种成分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稀濒植物与动物种类丰富,层外与附生植物发达,浩瀚森林生态景观。

2、低中山偏干性亚热带常绿阔林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物种成分较丰,群落结构复杂,稀濒植物与动物种类较多,热带成分丰富,大面积森林生态景观。

3、低中山亚热带大径竹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竹类成分丰富,稀濒物种较多,大面积竹类森林景观。

4、中山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物种成分繁多,群落结构复杂,稀濒植物与动物种类丰富,浩瀚森林生态景观。

5、亚高山寒温带针叶林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物种成分较丰,群落结构较复杂,稀濒植物、动物种类与特有种、孑遗种丰富,浩瀚森林生态景观。

6、高山与高原亚寒带针叶林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物种成分较丰,群落结构较复杂,稀濒植物、动物种类与特有种、孑遗种丰富,浩瀚森林生态景观。

(二)森林季相景观

1、花卉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四川有杜鹃花科植物约200种,占全国杜鹃种数的36%和全球杜鹃种数的22%。川西山地杜鹃森林规模之大和品种之丰富为国内外罕见,是原始杜鹃、珙桐、报春、百合等类群的多样性中心之一,也是奠定英式和西方花园基础的种子重要采集地。

2、山地彩色林相景观生态系统 季节色彩变换,春季万物复苏,春芽初展、生机盎然;夏季万山翠绿,青翠欲滴;秋季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季冰雪银装素裹,浩瀚森林生态景观。

(三)珍稀特有物种生境景观

1、大熊猫森林景观生态系统 大熊猫仅产于中国。大熊猫栖息地景观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态景观之一,大熊猫生境属全球性稀有景观。四川大熊猫资源占全国大熊猫种群总量的80%以上,中国大熊猫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主体分布在四川。

2、特有物种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四川是珙桐、桫椤、四川红杉、巴山水青冈、攀枝花苏铁等一大批观赏特有种的主要分布区。

3、稀濒兽类种群景观生态系统。四川是川金丝猴、牛羚、白唇鹿、水鹿、黑颈鹤、四川梅花鹿等一大批稀濒森林动物的主要分布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哺乳动物保护地区。

4、稀濒鸟类种群景观生态系统。四川是全球雉类分布中心和中国特有鸟类区域的重要保护区域。

(四)湿地景观 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全省单个面积大于100 hm2的湿地共有516个,全省现有湿地面积961680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99%。其中,水面面积大于100 hm2的河流共有352条,主要有岷江、嘉陵江、渠江、长江干流、沱江、大渡河8条;水面面积大于100 hm2的湖泊有37个,主要为永久性淡水湖,而大于2000 hm2的湖泊只有泸沽湖和邛海;面积大于100 hm2的沼泽湿地有48个,大都分布在海拔3400米以上,以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最大,面积达到298,079 hm2。此外还有库塘湿地,其中水面面积大于100 hm2的有79个。

(五)复合景观 复合景观是四川森林景观的固有特色,通常由原始森林与湖泊或雪山冰川或岩溶地貌等组合成美学价值极高的风景区,类型丰富,例如:森林-湖泊景观生态系统,森林-雪山冰川景观生态系统,森林-岩溶地貌景观生态系统,森林-温泉景观生态系统,森林-峡谷景观生态系统,森林-大江大河景观生态系统,森林-沼泽湿地景观生态系统,草原-沼泽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湖泊-沼泽湿地景观生态系统,森林-冰雪-温泉景观生态系统等。

四、林业生态旅游景区(点)资源 四川林业生态旅游景区(点)资源主要包括森林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养殖场、野生动物园、狩猎场、林场及花卉、盆景、种苗园艺场、圃地等,且资源丰富。截至2003年,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84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5处、省级森林公园52处、市县级森林公园7处;建立自然保护区10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市(州)级自然保护区15处,县级自然保护区36处;建立国际狩猎场2处。它们分布于全省的20个市(州),基本代表了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其中:属于大熊猫栖息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森林公园13处、自然保护区34处,属于稀濒兽类与特有种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森林公园69处和自然保护区66处,属于稀濒鸟类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有自然保护区19处,属于稀濒物种/草地生态系统的有自然保护区2处。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黄龙自然保护区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初步评估,已建的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中,具有世界自然遗产价值的有二十多处。此外,全省还有一大批景观价值较高的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有待建立生态旅游景区。 除上述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外,全省还有森林生态旅游景观特色突出的15个国家级、74个省级、4个市县级风景名胜区,这些资源是我省林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的市场联动伙伴。

五、配套文化旅游及景区(点)资源 四川是中华民族长江文化的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为林业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闪光的背景和丰富的配套文化旅游产品。

林业概况

铜仁旅游资源概况

康平县旅游资源概况

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厦门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广东历史概况、广东旅游资源

塔城市旅游资源概况(优秀)

赣州市林业概况

吉林省林业概况

四川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四川林业生态旅游资源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