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家庭与犯罪

发布时间:2020-03-02 03:46: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家庭与犯罪

法一范鹏

我觉得犯罪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而性格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和后期的人生经历都有关,所以就深入研究家庭与犯罪的关系。

青少年犯罪究其原因,许多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作了许多颇有深度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对策,这对预防青少年犯罪无疑是非常有益的,读之无不深受启发。但与此同时笔者作了这样的思考:同样的学校、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为什么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而有些孩子却走上了邪路?2000年“六一”前夕,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公布了在五个城市进行的一项大型调查“中国青少年研究”,提供了众多的数据。在对18000名被调查者的提问中,认同率在80%以上的问题有:“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和父母相处很好”,“在现实生活中,拥有真正的好朋友不容易”,“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对我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我想上大学”。这些说明,青少年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青少年中间也有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比如:学校“对双差生缺乏耐心教育,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或开除或退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这些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和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学生就出现逃学、退学现象,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对存在的这个问题,就需要分析。在学校中,同一个班集体、同一个老师教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双差生”呢?这些双差生有时会令老师非常头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打架斗殴,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有的还有小偷小摸的行为,老师要求严一点,他们索性不去学校上课,在社会上游荡,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在一些消极诱因的作用下,慢慢滑向犯罪深渊。我们能把这一结果的原因完全归结为学校的不当教育吗?有些学者认为“社会环境如果是健康正常的,,犯罪的可能性会大大减少,犯罪率也会大大降低。”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对青少年来说,特别是未成年人,在他们的这个年龄段,应该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社会对他们的影响除了通过家庭折射给他们外,不应该成为主要因素。而事实恰恰相反,违法违纪青少年往往过早地步入社会,过早地接受社会阴暗面的影响,酗酒、吸毒、盗窃、抢劫、强奸、杀人,根源通向哪里呢?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在他们从家庭步入社会之前,这些孩子在心理上就已出现了个性扭曲,在不良诱因作用下,走向犯罪是必然的事了。虽然当前影视文化中充斥暴力、凶杀、性爱、色情,但为什么大多数孩子能在学校安心学习,有理想、有抱负,没有去沾染这些不良消极文化呢?究其原因,沾染上这些消极文化的青少年,影响他们的不良影视书刊,有的是父母带回家的;有的在初次接触后由于与父母之间有间隙、或父母自身素质问题,父母未能及时发现和疏导教育;有的青少年本身原来就有劣行,混迹于歌厅舞厅、录像室、游戏室、台球室等,家庭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以至于家庭对他们的所作所为失去控制。由此可见,无论是学校的教育不当,还是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消极因素,虽然都与青少年犯罪有重要关系,但追根溯源,不良的家庭因素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

既然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首要因素,那么,家庭是怎样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是通过不良个性的形成来间接地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也就是说,家庭是通过不良个性这一媒介去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所谓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及自我意识,其中最关键的成分是性格,即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家庭(除了那种父母教唆子女犯罪的家庭外)并不直接导致犯罪,而是通过不良的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一系列不良个性。这些不良个性往往成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基础。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岁看八十”(或叫“从小看大”、“看女先看娘”)。一个人的个性在婴儿时期便有了雏形,而婴儿时期完全是在父母控制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个性必然像一张白纸一样打上家庭影响的印记。与传统型家庭相比,中国的现代家庭结构大多是三口之家,即婚姻双方加上他们的独生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婚姻关系的个别差异,导致三口之家中形成不同的三角关系结构模式。在不同的结构模式中,家庭成员又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结果是使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孩子最终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心理。这些不同的个性心理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会随着学校教育、外界社会环境及文化环境等的影响各有各的走向。初步形成良好个性的孩子,大多能逐步接受正常的社会化生活,个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有的则因为自身个性中的缺陷,无法接受正常的社会化生活,出现各种各样的偏离,直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孩子违法犯罪之前就已形成了不良的个性,而这些不良的个性又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俗语说,“没有救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良教育的家长。”因而要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着眼于源头,这就是要提高父母的认知水平,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

父母的认知、夫妻关系以及其他心理问题会影响家庭气氛、影响孩子的心态和行为;反过来,孩子的心态和行为又会影响父母的情绪,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因此,治疗者要注意到全家每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要依赖全家人的协力合作,在互动的状态下达到改变个性的心理和行为的目的。要以“情”为重。有问题的家庭,由于长期的冲突,往往情绪、情感很恶劣,面对治疗者会争着数落、说理,要求评断是非。而治疗者决不能充当法官,判断出谁是谁非,反而更伤感情,要想办法让他们去注重解决眼前矛盾,尽量避免翻旧账,要淡化缺点,发现闪光点,树立当事人的自信心。积极引导,充分促进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夫妻间出现矛盾、家长对子女要求过严、子女对家长逆反,常常是由于互相缺乏理解所致。而缺乏理解的根源就是当事人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不能了解彼此的所思所想及行为的出发点,甚至相互之间还有许多误会。这种情况,有时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很好地沟通。家庭治疗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当着全家的面,诱发当事人倾诉心声,在治疗者的帮助和分析之下获得家人的理解和同情。

所以总的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十分必要的。不仅仅对孩子的发展期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预防犯罪的发生。

家庭背景与青少年犯罪结题报告

《犯罪与刑罚

犯罪与惩罚

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对策

家庭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

青少年犯罪与心得体会

犯罪与刑罚 教案

犯罪与刑罚读后感

论犯罪与刑罚

家庭与犯罪
《家庭与犯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家庭犯罪 家庭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