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3 09:41: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

中共仲巴县委组织部

我县作为纯牧区,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气候差,自然条件恶劣,因此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县组织部,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基层,通过组织座谈、个别谈话、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如何加大新时期党员干部管理”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我县现有党支部(党总支)102个,党员1380名。近年来,我县组织部严格按照地委组织部的要求,积极结合我县实际,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干部作风得到较大改进,班子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在我县经济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显著,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一、现阶段我县党员干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分党支部党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一是文化底子薄。全县多数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为大中专文化程度,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多为小学文化程度。二是科技型、知识型、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有的乡、村党支部班子干部文化素质偏低,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对市场经济缺乏实践与研究。特别是缺乏现代畜牧知识,“靠天吃饭”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创新。三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强。部分党员干部不懂科技,不了解市场,不善经营,影响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四是个别党员干部组织观念不强。在思想上不严格要求自己,连最起码的上下班制度都难以坚持。

2、因集体经济薄弱,导致乡、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质量比较低。我县为牧业大县,经济结构单调,收入渠道狭窄。多数乡镇村经费依靠地、县下拨。一些乡、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而部分乡、村集体经济往往由于资金缺乏、基础设施不健全而无法发展壮大。由于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经济收入减少,影响了干部队伍的稳定。不少乡、村干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层次不高,只要求信访不出事,少为上级惹麻烦,对如何发展经济想得少,加上本领不强,服务质量比较低,为群众提供的服务更少。

3、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科技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应当是科技致富的示范者,接受新知识、传播新技术的带头人。从目前看,我县党员中虽有一大部分人通过函授、培训、自学,增加了科技知识,提高了文化水平,但是还往往存在于理论上,没有将理论与我县实际相结合,还是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有的村党员干部甚至处于相对贫困线上,成为组织的救济对象。从党员致富的途径上来看,真正通过调整结构致富、科技种养致富、流通致富、搞多种经营致富的并不多,致富过程中的科技含量、市场含量偏低。在致富路上,也没有起到照亮一片,带动一村的作用。

4、因牧民党员素质不高,影响了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我县党员中,牧民党员977名,占70%,其中40岁以上的占7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1.5%。因此,他们严重影响了我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一是素质不高。他们文化素质低,对先进思想、先进科技、先进实用技术缺乏了解,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二是觉悟上有差距。由于素质低,他们往往不能较好地处理公与私、亲与疏、上与下的关系。对集体活动也很不热心、不参与,特别是孩子入学受教育方面;还有一些党员从村干部岗位上卸任后,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有的拒绝移交手续,有的损坏在任干部形象,挑拨班子成员矛盾等,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大党员干部管理的几点思考。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水平,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一是要继续建立健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文化成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主动参与,要将理论知识学懂弄通,要一改过去的“本本主义”,同时,要组织学习好现代农牧、市场经济、干部管理等知识,并要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确保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制定、走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发展路子。三是要加强对乡、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要把经常性学习与集中培训结合起来,每年集中一段时间,对各乡、村基层干部组织培训,在培训人员的选择上,要先考虑基层乡、村党员干部及组织观念强、能够虚心主动学习,愿意提高的党员干部,严禁一些以培训为借口而下地区游玩的党员干部。四是要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学习教育的内容上,在做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又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重强化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学习形式上,在做好过去集中授课、组织座谈、经验交流等的基础上,要加大基层调研实践、学习参观力度等。

2、加强班子建设,选好配强带头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吸引力。一是精心选好配强乡、村党支部书记。要选拔那些有理想、政治素质高、能很好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热心为群众办事,具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优秀党员。二是配好、配强党支部成员。按一定比例,配备老、中、青年,做到结构合理,在支部班子成员中应根据各人的能力、特长来合理分工,合理利用,做到用其所长。三是抓好乡、村党员干部后备队伍的建设。要着眼于乡、村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特别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的党员干部,要重点加以培养。四是在选、配乡村支部班子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同时要注重考察候选人的“想干事、能干事、规矩干、干实事”的四干精神。

3、加强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一是要建立健全干部管理制度。要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出差出门要请假,回来要销假,要做到出入有底;二是各乡镇、县直机关各负责人,要定期向县委组织部上报单位干部职工的考勤情况,县委组织部要坚持定期公开全县党员干部考勤情况;三是县委组织部要时不时对全县干部进行抽查,发现无故缺勤的,要严格批评,进行全县通报,限期整改;四是要健全考核、评优、推荐机制。在考核、评优、推荐工作中,要加大出勤情况所占比例,对于全年全勤者,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进一步坚定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思想。

4、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水平。现在基层工作难度大,干群关系难沟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老的方法不管用,新的方法不会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要进一步改变基层党员干部的作用,一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依法执政水平;三是以先锋模范作用示范群众,帮助农牧民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牧民增收。要大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进一步体现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伟大宗旨。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推行乡、村财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要强化对干部的监督和约束,营造廉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5、大力发展经济,从深层次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要树立发展农牧区经济的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和“无功是过”的责任感,要积极改变我县现有产业结构,大力寻求新的致富路子,要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将农牧区经济发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着力点,在坚持牧业主产地位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旅游、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从而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为牧业增产、牧民增收和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服务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在寻求上级支持的同时,要发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采取农牧民集资、社会捐助等形式,积极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加强县、乡、村基础建设,进一步改变我县的基础条件,为农牧民增收提高基础保障。

本文罗列的一些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关于新时期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区农村党员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农村村支书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