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史料的辑录

发布时间:2020-03-02 13:48: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史料的分类

史料按照是否是历史事件当事人、参与者与亲近者的记录可以分为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历史学家一般极重视第一手资料。当然在一手资料找不到或很少的情况下,二手资料便显出其重要性,当然如何甄别二手资料准确性,对于史学家而言也是极重要的事。

史料按照存储的形式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和数字化史料。

文字史料是最常见的,比如正史、类书、地方志、私人笔记或者日记等。实物史料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碑铭、器物、遗址等几类,一百多年来专家又发现了很多价值很高的实物史料,比如敦煌文书、汉简、甲骨等等,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作用很大,在文字资料中很多以前不清楚的、有疑问的问题搞清楚了,需要实物证明的史料得到了证明。口传史料更多地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或没有文字的地区流传,作为保存先人事迹与奋斗历程的手段,许多没有记录在书上的人物、事件和思想得到发掘,扩大了人们对历史与社会的认识。由于影视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声像史料与数字化史料出现了,它变得更加生动、立体、可感,大大扩展了史学影响的群体和受众,让史学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存在形式。

史料的收集

要获得较全的史料,中国古代史要搜集正史、类书、丛

1

书、地方志、私人笔记、敦煌文书、竹简、碑铭、游记、考古发现等。另外诗词也要搜集,因为诗词等文学作品反映出一个时代的人们对社会、人生、情感的观察与思考,利用诗词有时能等到很好的效果,这方面陈寅恪先生做的很好,他的“以诗证史”

中国近现代史要搜集的资料更多,如文书、笔记、日记、报刊、契约、家谱、地方志、遗迹等都要注意,而档案馆、图书馆尤其要去

史料的辑录、校勘、辨伪与考据

文本的资料、考古的资料、口述的资料,有的互相印证,有的互相矛盾,比如尧禅位于舜一事,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是尧看舜品德高尚禅位于他,而《竹书纪年》则说舜是通过斗争获取政权!要从众多非常零碎、片段、残缺和真伪混杂的历史资料中复原历史真实的本来面目,就需要对这些历史资料认真作出辑录、校勘、辨伪、考证,以确定哪些史料可靠、可信,哪些史料部分可靠、可信,有一定史料价值,哪些史料是胡编乱造,没有史料价值。

史料辑录,是研究者围绕准备深入探究的课题,要认真作出综合性的按照子课题分类的史料辑录、摘编。辑佚,就是将已佚古书尚存于他书中的各片段,重新整合成册,以最大可能恢复原书面貌。他通常是从古代经、史、子、集诸书

2

的大量注疏引文中,从经过分类编次的类书中,从抄辑其他古书而成的资料性著述中,辑出佚书、轶文的部分或大部分文字。如裴松之《三国志注》,引用魏晋人著述200余种,其后90%以上原书俱佚。(《三国志》65卷,西晋陈寿撰。《魏书》30卷,《晋书》15卷,《吴书》20卷,无表志。内容简略,且无志。南朝宋文帝命裴松之作注,作注主要是增补史实,他广搜博采,引书多达二百余种,于元嘉六年成书,字数为《三国志》的3倍,不仅使《三国志》的史料大为丰富,而且还纠正了正文的某些谬误,故与正文具有同等史料价值。)除此之外,还有后人辑佚的辽史资料,《辽史拾遗》24卷,清厉鄂撰,成书于乾隆八年,仿裴松之注《三国志》例,从300余种史籍中摘录有关辽史的史料,对《辽史》的本纪、志和列传分别加以补充,对记载有误的分别作了考证。辑佚之时,对于引用佚书的古代文献要尽可能的选择可靠地版本,将这些文献中所引用的佚书文字一一录出,凡引用详略不同、文字不一者,应详加考释校正,然后逐一编订。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史料由于年久错简、辗转传抄讹误,或本就记载的失实,故对搜集起来的史料必须“去粗取精、去伪求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校勘与辨伪。

校勘,校勘又叫校雠,是指用精密的方法、确凿的证据,通过查勘和核对,以校正古书中由于抄写、翻刻、破损、漫漶、错简等原因造成的各种讹误、缺漏。除此之外,广义的

3

校雠还包括定书名、编目录、辨真伪、辑佚字等。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校正古籍中的错别字和标点,那只能说是一种狭义的校勘,即普通所谓的“校对”。校勘学,也称校雠学,它是研究有关校勘问题,即校勘对象、校勘方法、校勘史等方面内容的一门学科。古籍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种种错误,古谚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遐览篇》)因秦焚书事件,书籍损失很大,存世之书,或出于口传,或出于壁中。西汉初年,朝廷多次下诏搜罗天下图书,并命人整理。武帝时,汉兴近一百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史记-太史公自序》)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又命陈农到全国各地去访求遗书,并指定光禄大夫刘向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本书校雠完毕,由刘向总其成。《别录》谓:“校雠:一人读书,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所以校勘工作很早就有了。从汉唐到宋代,记载校勘成果的书籍不断出现。进入清代,随着考据学的兴起,书籍校勘大盛,校勘学获得进一步发展,校勘成果也进一步发展。如阮元在《礼记注疏校勘记序》中谓:“此《礼记》七十卷本,出于吴中吴泰来家。乾隆间,惠栋用以校汲古阁本,识之云:讹字四千七百有四,脱字一千一百四十有五,阙文两千二百一十有七,文字异者两千六百二十有五,羡文九百七十有一。”一部《礼记》校

4

出的讹误共达11662字,占了全书的11.78%。这一方面说明古籍传之后世讹误之多确实惊人,另一方面也足以看出清代学者校勘之勤,收获之丰。乾嘉学者常常给经过自己整理和考证的古籍写校勘记,并总结校勘经验,介绍校勘成果。像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章学诚的《校雠通义》。近人陈垣先生以其多年治史经验,并结合前人有关校勘学的成就,在校勘的实践和校勘学理论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像这个《元典章》,自元代雕版印行后600年间无刻本。清代学者沈家本用当时从日本借回的的缮钞本刊刻,人称沈刻本。沈刻本刻写虽精,但错误极多。1925年,陈垣先生在清室善后委员会工作时,在故宫发现一本元刻本《元典章》,于是,从1930年夏起,用了9个月时间,以故宫元刻本及其他四种钞本与沈刻本校勘,得沈刻本谬误一万两千余条,“其间无心之误半,有心之误亦半”。据此撰成《元典章校补》一书。此后,他又将校勘出谬误的十分之一,提炼概括为50例,撰成《元典章校补释例》6卷,书中说明校勘的原则和方法,并总结出“校勘四法”,成为我国校勘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系统性、总结性的科学著作。简单说了中国校勘学的发展,那么校勘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大体说来有四项,即整理错乱、删去衍羡、补上脱漏、改正讹误。1.错乱的产生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在将散乱的简牍穿编成册时前后次序发生错乱,称之为错简;另一类是书籍因年深月久,装订

5

处遭到破坏,叶面有散落,在没有数字表示顺序、装订时粗心大意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页面错乱;还有就是人们在传抄的过程中因体力不济、马虎大意而将前后页码混乱。2.删去衍羡,羡是多余的意思,误增的文字称为“衍文”。古籍在抄写和翻刻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或思想走神,容易把不相干的文字误抄上去,造成文意错误,或不可解,因而在校勘古籍时必须将这些误增的文字删去。3.补上脱漏,所谓脱漏,是指古籍在传写、翻刻中脱落得文字。4.改正讹误,古籍在传抄、翻刻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别字、错字、前后两字合成一字,或一字拆为两字等讹误。当然,由于古籍中出现的讹误,涉及范围很广,所以除了对正文内容认真校勘外,对书名、撰者、目录、卷数、篇名、序跋等也要一一进行校勘。做好校勘工作的基本条件:一,尽可能多的收集各种版本。二,要广泛搜集与校勘有关的各种著述。三,校勘者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树立高度责任感,工作时必须细心认真,做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再者,校勘时要有确凿的证据,不可臆测,也不要凭道听途说。还有,要丰富学养,增加对一般历史知识的了解。最后,要认识异体字。校勘古籍的方法(校勘四例):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分别解释一下。对校法: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陈垣先生评价这种方法的长短处,“此法最简便,最稳当,纯属机械法。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

6

故其短处在不负责任,虽祖本或别本有讹,亦照式录之;而其长处则在不参己见,的校此本,可知祖本或别本之本来面目。”所以,陈垣先生提出:“凡校一书,必须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校法。”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择其异同,则知其中之谬误。在没有别本的情况下,本校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毕竟同一部古籍中文句相同或相似的场合不会很多,且前后翻动过于频繁,也容易发生疏漏,所以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校勘方法。他校法:就是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陈垣先生认为这种方法,范围较广,用力较劳,但是有的时候唯有用其法才能证明讹误。理校法:顾名思义就是在不依靠别的典籍,而只依靠自身的经验,或以常理或逻辑作判断,来发现和纠正古籍中存在的错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最高妙,也最危险。乾嘉学者钱大昕、赵翼、王念孙等人学术造诣精湛,都是理校法的大师。他们在读古书时,发现问题,以为某当作某,虽无其他旁证,后来往往得到证实。但是若非造诣高深,最好不要轻易使用此法。古籍经过校勘后,要将其结果写出来,以改正原书的错误,并让读者了解此种错误,其结果处理的形式,一般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定本式,即根据校勘的结果,把底本的误字、衍字、脱字、倒置及书名、篇章等错误,一一予以改正,写成一个

7

定本,并在改正处作校勘符号,于校勘记中说明所改依据。第二种是底本式,即校勘后不改动底本,在疑误处或与别本有歧义处作上校勘符号,然后在校勘记中一一指出别本情况。第三种是混合式,即对校勘的结果,有的地方作定本式处理,有的地方作底本式处理。第四种是札记式,即底本不录全文,只录底本有问题的那句或那段文字,形成札记,然后注明原书页码,再在后面作校勘记。

辨伪,即辨认古书或史料的真伪,对所收集的史料作初步的外在的鉴别。辨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辨伪是对某些有真伪问题的事、物进行考察鉴别,以定其真实性。它的涵盖面很大、凡是有问题的古史事、古书籍、古器物、古碑刻、古字画等均在辨识的范围内。文献学上所讲的辨伪,主要是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任务时认定文献的作者、年代体现其归属感。考古所得史料也需要辨伪,据新华社2002年5月25日报导:日本“东北旧石器文化研究所”前副理事长藤村新一曾声称自己“发掘”出大批旧石器时代的遗迹和遗存,从而将日本历史推进到70万年以前,此举震动了整个日本考古学界。后来经人揭发并通过日本考古协会特别调查证实,这些所谓的“遗迹”和“遗存”,纯属藤村新一造假所致,完全不能凭信。此外,家谱、墓志铭等对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身世具有史料价值,但是大多具有拔高和美化的成分,如某人明明由于贪赃渎职而遭贬黜,往往说成“因

8

与长官不和,遂挂冠而去”;明明屡试不第,却说成是“淡泊功名,终生不事科举”等等,进行掩饰。而文献作假自古有之,伪书的出现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全伪,内容都是胡编乱造,没有多大史料价值:一种是真假参半,如梅(臣责)的《古文尚书》。史料价值视情况而定;有的是书名作假,内容真实。如有一本著者为南宋人的《国史通典》,但其内容却是杜佑的《通典》;还有就是窃取他人所撰之书,略作改头换面,以为己作。伪书的出现有其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如三国王肃借孔子之口编造《孔子家语》以攻击郑玄。还有《辫奸录》,就是北宋后期保守派为攻击王安石而假借苏洵之名蓄意炮制。辨伪思想也早已有之,如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伪书自古有之,辨伪也早已有之,被瞿林东教授称为“划时代的史学批评著作”——《史通》,在《外篇疑古第三》就就列举了对尧舜时期记载的十点怀疑,比如究竟舜是自己出游病逝于南方,还是被禹流放南方致死。明人胡应麟又有《四部正讹》,梁启超的《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列出了对古书进行辨伪的“十二条公例”。其中这些都能帮助我们树立辨伪意识,学习如何辨伪。梁启超的辨伪方法系统、详密,可是后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随着马王堆帛书、银雀山竹简、睡虎地秦简等大批地下材料的相继出土,证明了许多“伪书”并不伪,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所以,对于史书的辨伪,还需要结合考古发现和其他学

9

科知识、技术来综合判定,不可轻下结论。如对魏收的《魏书》的辨伪就是运用了避讳学知识。魏收撰《魏书》,凡提到广阳王渊名,无论本纪、列传,皆依实记载。可是在该书卷一四《神元平诸弟子孙》、卷一八《太武武王传》中,俱作广阳王深。该“渊”为“深”乃避唐讳所致,魏齐间人不当有此举。原来《魏书》阙失甚多,卷一

四、一八也属于阙失之列,这两卷乃取《北史》补入,《北史》乃唐初人所修,故有是讳。

考证,亦称考据,是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确定其所述内容的可靠程度、精确程度。考证的前提是质疑精神,能质疑方能致思,能思方能究其理。李大钊曾说:“依我看来,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很大。第一:史学能陶冶吾人于科学的态度。所谓科学的态度,有二要点:一为尊疑,一为重据。史学家即以此二者为可宝贵的信条。凡遇一种材料,必要怀疑他,批评他,选择他,找他确实的证据;有了确实的证据,然后对于此等事实方能置信;根据这确有证据的事实所编成的纪录,所说明的理法,才算比较的近于真理,比较的可信。凡学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可见李大钊对考据的肯定。考证方法主要是证实、证伪、究人、究事。证实,就是考订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各种记述,以之为基础,伴之以各种旁证,辨明历史事实是否发生及其确凿时间、地点、参与人物、具体过程。我们知道,实录在

10

唐以后宰相监修,帝王亲观成了制度,实录并非完全实录,已经成为史家的共识。这就导致以实录为依据而撰成的国史的不实。如唐武德九年(626年)八月下旬初,唐太宗即位不久,突厥就大举向长安进犯,突厥颉利可汗统帅的军队直逼渭水便桥而来,形势十分危急,据《旧唐书-太宗纪上》载:“(颉利)遣其酋帅执失思力入朝为觇(chan),自张形势,太宗命囚之。亲出玄武门。驰六骑幸渭水。上与颉利隔津而语,责以负约。俄而众军继至,颉利见军容既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惧,遂请和,詔许焉。”历史上这条脍炙人口的记载,表现了唐太宗面对险情,毫无惧色的英雄气概,南宋画家刘松年还据此画了《便桥见虏图》,画出想象中的唐太宗在便桥上斥退颉利可汗的情景。但是据今人考证,却与事实大有出入,原来突厥这次兴师的目的并非为了进据中原,而只是为了“索要物质财富”。执失思力受颉利派遣入朝,不是为探听唐军虚实,而是肩负了谈判的使命,“为双方议和罢兵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唐太宗在明确了突厥的意图以后,才敢于率六骑与颉利在渭水便桥对峙交言,亦即“单独面议”。突厥索要金帛的目的一旦达到,也就“自动退兵”(参见牛致功《关于唐与突厥在渭水便桥议和罢兵的问题》,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由此可知,考证史实的确切发生原因、经过是非常有必要的。证伪考异,就是勇于正视各种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的历史记载,敢于否

11

定各种虽异口同声肯定而而实是作伪而成的历史记录。例如,关于尧禅位于舜,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有:“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舜帝”。而《竹书纪年》里则说的是,尧与丹朱的几位兄弟联手,将丹朱与尧囚禁,接着又将丹朱的几个兄弟打败,成为统治者。究人,代表考证的更高境界,即对史料撰述者进行深入的专门考察。考虑撰述者是否有自私心,偏袒一方,或为局势所迫没能如是记载,或者撰述人能力或角度有问题,导致撰写与事实不符。究世,就是推究史料和史料撰述者所处的时代,包括那时人们的价值取向、人们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应对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观念及整个话语系统。在中国,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发达,钱大昕、赵翼等在考证史料方面作出巨大贡献成就,总结了考证方法。欧洲19世纪,以德国兰克学派为代表,将史料考证发挥到极致。考证方法有很多像本

12

证、旁证、反证。旁证举个例子,清乾隆皇帝自谓:“朕御极以来,从未尝以语言文字罪人,在廷诸臣和进诗册,何止数千万篇,其中字句谬戾亦时有所有,朕皆不加指摘。”(《清代文字狱档-胡中藻案》)可是,据他史记载,仅乾隆在位的前四十余年,就出现了近70起文字狱,其中如以博学多才闻名朝野的齐召南,曾深受乾隆的赏识,累官至礼部侍郎,又做过皇子的老师,后因老病乞归乡里。乾隆十五年(1750年),有族人齐周华为吕留良案鸣不平,他因此受到牵连,被“逮诣京师”,最后乾隆虽然格外开恩,“夺职放归,还其家产十三四”,但受尽折磨的齐召南,返家后即病故(《清史稿-齐召南传》。仅此一例就足以戳穿乾隆“未尝以语言文字罪人”的谎言。而反证,就是与史料所言的意思刚刚相反的证据。如汉文帝时候有一位学问和道德都很好的大臣叫直不疑,有人出于嫉妒,在文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盗嫂”,也就是与他的嫂嫂有不正当关系。后来文帝向他问起此事,直不疑并不多做解释,只回答“我乃无兄”四字,便使真相大白。直不疑在这里使用的就是反证。

顾颉刚先生认为:“校勘、训诂是第一级,我们的考证事实是第二级。”无论是辑录、校勘还是辨伪、考证,都是极其重要的工作。要想做出成绩,毋庸置疑,掌握方法很重要,另外,最最需要的还是一份执着精神,要做得下去冷板凳,要在浮华的环境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踏踏实实一步

13

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反思:我们所了解的历史许多是与真实历史有偏差的,我们对历史的了解还只是停在表面,并没有去真正判别其真实性,可靠性,所以要想学好历史,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出题:1.实录是如实记载的吗?又有哪些因素导致实录 未能如实记载?

2.校勘,是校勘文字吗?狭义上与广义上的校勘各是什么?

参考书目: 瞿林东等人撰《史学导论》

三最丛书系列之《史记》, 李文通整理

何忠礼著《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上海古籍出版社

谦辞辑录

史料教学法

巧用史料

常见通假字辑录

经典短信辑录

陕西民歌辑录

最美轻音乐辑录

励志标语辑录

命题作文题目辑录

教育日记辑录

史料的辑录
《史料的辑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第一手史料 史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