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课堂教学节奏美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8: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课堂教学节奏美

金山镇小河埃小学 韦 娜

纵观众多的集审美趣味和教学效果于一体的课堂教学,其节奏美着力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缓急之美

教学过程的40分钟之内,不讲求教学艺术,教师平均使用力气,平均划分教学阶段,平均安排教学内容所需要时间,必然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学生对学习索然无趣,久而久之会造成学习的惰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学习精力与注意力的分配分三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中间阶段-------学生依照定向学习目标,学习、创造,学习和积极性高,是知识与技能学习与形成阶段;结束阶段------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学习的惰性较明显,学习效率降低。对此,教师可根据课堂不同阶段学生注意力的分配,精心设计缓与急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对于难点较大、学生不易掌握的内容,要有“缓”的观念,可设计坡度性较强的问题和练习,循序渐进的实施教学目标。同时,教学气氛要舒缓、和谐,不能因教学的难度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急”即紧紧抓住学生课堂中的注意点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要集中精力、时间,迅速、合理、科学地推进教学目标。使教学节奏呈现出高度的张弛之美。

二、快慢之美

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是课堂艺术的关键环节。众多的课例表明:讲课速度过快,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进而思维受阻。速度太慢容易使学生思维松弛,注意力分散,心存反感,昏昏欲睡。久而久之,会由厌恶教师而厌恶你所教的学科。因此,不少经验丰富的教师,确定教学速度的快慢行止,往往按教学内容确定快慢,以利于接受知识为前提:按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快慢:当教学内容与教师情感产生共鸣,执教者情感奔放时,速度要快,学生的情绪也受到感染,激起心灵的波涛,当教学内容需要凝神思考,教师情感舒缓平静时,速度要慢,要给学生思考、咀嚼、消化的余地。做到速度舒缓而不浪费时间,节奏紧凑而不缓慢,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教学美。

三、动静之美

动静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节奏艺术中的重要内涵。一般情况下,动既包括教师的讲授、指导、演示等活动,又包括学生的表述、质疑讨论、操作等。就教师的教学行为而言,动首先要做到功欲善教。善教:一是紧扣新授内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二是精讲,提炼教材中最本质、最关键的东西;三是充分利用时间,保证突出重点。静要力引巧练。具体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目的明确,静是动的准备和延续。练什么?怎么练?与下一环节的动如何衔接,要充分考虑周到;二是练的形式多样,使学生静中有所收获;三是练习分量适当,学生既有可吸收性,又能在练习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四是要检查认真,对所进行的练习要认真检查、订正,以增强练习效果。总之,教学过程中的动静节奏,要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互补、互依、互促,这样就会做到静即不死,动而不乱,动静有机结合,互相兼顾,呈现出较强的节奏美。

四、详略之美

对教学内容详略关系的精当处理,是构成教学节奏的又一重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教材中储存的信息,既有学生已知的,也有学生未知的。教师应根据具体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合理确定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突出重点,主攻难点,解决疑点,做到详与略的巧妙安排。该详之处重锤敲打,精雕细刻;该略之处或一语带过,或干脆“割爱”。这样有详有略,详干略枝。这里的详略的把握注意三点:一是关键、重点处着力。关键重点处的确定是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的。二是抓难点。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要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花较大精力引导学生探究、掌握,其余的启发学生自学,寻求答案。三是抓能力。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详尽地安排设计能力培养的序列系统性方案,操作性强。

五、含蓄之美

含蓄是教学节奏中艺术动律的一种特色美。他突出地体现了教师在创造教学美的过程中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调查研究表明:含蓄是多数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传授知识时对学生的点拨、诱导以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都需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含蓄方式。通常情况下,含蓄方式的运用常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在教学起始阶段,含蓄点题,引导学生对中心问题的关注,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课堂结束阶段含蓄作结,留有余地,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作延伸性的探究、思考;三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阶段,教师在吃力教材时故意不把谜底揭破,而是让学生分析、思维、判断、推理,以挖掘学生内在潜质;四是注意对课堂中有损总体目标实现的消极、逆反行为进行科学、含蓄的诱导,这样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做到循循善诱,又有含蓄中带有警策之语,令学生醒悟,进而知途而返。运用含蓄的方式,要让学生精神上得到愉悦,知识上得到点拨,思想品德方面得到诱导,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节奏作为教学艺术的动律,必须根据所教学科性质、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相应的教学节奏;根据教学时间进展来确定节奏;运用教学语言来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控制教学节奏;根据大脑分工特点来调整教学节奏。唯有此,教学节奏美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进而达到综合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此文获04年省师陶杯论文三等奖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节奏美

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教学节奏艺术

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

浅谈课堂教学的节奏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如何把握数学课堂教学节奏

如何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推荐)

课堂教学中的的节奏控制技巧

在朗读中感受语言节奏美

浅谈课堂教学节奏美
《浅谈课堂教学节奏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