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03:51: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中国是文明之邦,自古以来就有”诗的国度”之称。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神奇的想象,真挚的情愫传唱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线。

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迄唐诗宋词元曲,其间不绝如缕的是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不乏“夜夜长留明月照,朝朝消受白云磨”之闺中女子怀情之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更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羁旅思乡之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其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不怪乎中国许多文学大师对传袭千年之久的诗词大加褒扬,常言需熟习古诗词才能达到下笔神思涌的境界。

面对如此优秀丰富的文化财产,究竟该如何去品析研读教授呢?

经过两年多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研究,在理解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我对中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有了一些个人的浅识拙见:

一、

日积月累,反复吟读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以诵读为主呢?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语感是人皆有之的东西,但却有优劣强弱的区别。最初的语感表现在辨声知意上,例如幼儿听大人说话,能辨声而又心知其意,即有了语感,但这是不成熟的;必须要等到经过千百次重复,逐渐熟悉了某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并能自由地按照这样的方式和习惯来进行表达,这才会有了比较成熟的语感。这一过程说明:语感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才是说。古人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以及现在所倡导的胎教。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培养语感这一规律对古诗文的学习能不能起作用呢?古诗文,是古人文言表达的精华部分。而文言则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古人平时说话可能很少用到,至于现代人,更加不会用到了。所以为现代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增添了不少的困难。从某种意义上说,上述规律似乎不起什么作用,但在课堂上,我们能不能把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有早读,还有课堂上的范读、齐读等教学环节,所以,创设这样的一个教学氛围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作为书面语体的古诗文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听觉就跟着活动起来了。十几人、几十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上一二十分钟,语境不就有了么?这样多读多听,许多词、语、句、篇成了自己语言仓库里的一部分,对古诗文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熟悉起来。这是古已有之的做法,而且颇有成效。

或许有的老师会认为文白对译和语法分析可以使学生迅速理解文意,并能帮助背诵,举一反三,这个设想是好的,说实在的,我当初也是这么做的,但后来我发现这个做法太理想化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我忽略了学生的心态和接受能力。译几个难句固然是教学中必要的,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但通篇1句不译地翻译,往往使学生弄不清楚哪里才是翻译的重点,而把注意力都倾注在译文上。而对一些所谓的“动宾倒置”“定语后置”“取消句子独立性”之类的语法规则,听得是如坠五里雾中;因为所谓的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语言现象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对于没有多少古文化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这些都是一些抽象难以明白的知识,所以得到的是,枯燥乏味的课堂。每当听到上古文,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烦,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打起了瞌睡。对此现象,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最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的古文课给了我启示。现在,我改变了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在上古文课前两天,把将要上的古文译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做预习,就是把一些自己认为在翻译中重要的,或是自己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在上课的时候,我再把一些重点的字词说一下,还有将文中的通假字、一字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进行重点提示归纳,将这些知识点形成一个网络,教学生记忆。至于背诵,就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自由朗读,反复读,早读大声读,上课前也组织有节奏、有感情地读。这也许不算是最好的方法,但在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一个对自己教学的提高。

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培养语感,反复诵读的方法是对古诗文学习的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

授之以法,探究研读

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法往往较为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实际上是将古诗文特有的文化内涵活生生地剥离了,这样不利于学生增加古文化知识的积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故在古诗文教学中体会归纳以下几法:

1、知人读诗鉴赏法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对词最富有开创性的词人——柳永的作品时,我们应该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我们在赏析他的词作时,应该结合他的经历来进行赏析。如在分析到柳永词的语言特点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感觉其中的雅俗并举的措辞手法,因为他曾在市井流连,接触过各色市井之人,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到柳永词在宋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地位了。同样地,在欣赏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记》中 “悄怆幽邃,凄神寒骨。”之句,可说是奠定了全文的基调,为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要结合当时柳宗元所遭遇到的政治打击以及他的个人性格来体味个中的情味。

故于研赏古诗文课前,先让学生收集古诗文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古诗文作者所在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同时可以激发古诗文学习的兴趣,不单单为学而学。

2、写作手法分析法

古诗文的写作,有一定的方法,这也是它们为什么能流传千古而不衰竭的原因之一。肖涤非先生曾说:“《关睢》序一篇,不但当必读,且当先读,因为如果不知赋、比、兴为何事,便将不知诗歌为何物。”这不仅是就诗歌而言,同时也对古文言文适用。

首先,赋比兴为诗歌的写作技法及表现手法,由此可见熟其“法”对读诗的重要性。做到除上述之三法外,更有其它许多法。对于采用写作手法分析法赏诗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鉴赏。 (1) 修辞赏析法

诗歌中常常用一些修辞之法来将诗人的情感形象的外化出来。常用的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鉴赏诗歌时,通过分析其一些修辞的运用,更能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如:李白的《秋浦歌》中曾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诗人将愁绪比作是三千丈长的白发,既运用了比喻,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显得形象生动,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之情诉诸笔端,引起读者的共鸣。又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小石潭的潭水时,用“如鸣佩环”来形容水的声音,运用当时人所熟悉的事物来打比方,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2)化虚为实体会法

有时作者要表达主观性很强的内容,往往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如李煜的《虞美人》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愁”本是抽象的情感,直接说它多少多大,我们很难有具体的印象。这时词人却将它化为具体形象的可以看得见的水流,浅白易懂。 还有李清照也在《武陵春》中写过“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用舴艋舟来载愁,写出了愁思之重。以实写虚是古人常用一种方法,更能形象表现主观的情感。

5、创设情景、意境入文,体会文章深意

诗是语言的艺术,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故要欣赏诗歌,必须发挥想象、联想。让学生在品读诗歌、解析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以多变的形式,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整体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并更能将诗歌理解的更加透彻。如:赏析宋代名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老师将鉴赏诗歌的任务放手给学生后,引导大家可以从独特的视角以各种不同方法鉴赏此诗,稍加讨论研究后,学生们各抒己见,或多或少都谈出了自我独特的感受。有些学生也采用了意境想象再现法,他们中有人以第一人称角度写道:“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泪水已从脸颊滑落,窗外铅色的天空越发沉重了,天地昏暗一片,海上波涛如怒,浪头一个个掀上船板,我心也正如此水呀!山河已碎,我又身陷囫囵,孤苦伶仃,被缚于此,零丁洋啊!零丁洋!你是否为我所生,忆少年豪气冲天,有青云之志,常吟咏岳飞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雄壮豪迈之句,亦高唱辛弃疾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忠信之言,可现在„„,哎,双眼已又朦胧,我该何去何从呢?是啊,“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说得多好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易安的这句又响彻耳边,哈哈哈„„,人生虽短,可我要将它变为永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声音刚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不难看出,这种方法极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同样的,对文言文也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情景去引导学生阅读,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古诗文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我在此只是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交流一下,冀希抛砖引玉。总的一句,教无定法,为学生欢迎接受的就是好方法。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中学语文必备古诗文

中学语文古诗文名言名句六百句

古诗文教学

古诗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论中学语文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