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看到新一代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定稿)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6: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看到新一代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怀祖国、立足农村,服务农民、奉献社会,发展农业、促进和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鼓舞。看到你们从最受农民欢迎、最能给农民带来实惠和最易于落实的事情做起,从刚来的“外乡人”变成农民的“贴心人”,有的还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成了团结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要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敬意。你们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进步、与农村共发展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应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发扬。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此事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为什么说这是一件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呢?第一,建设

大学生村官

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经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所以,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去,是成长成才的一种正确选择。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但多数人还缺乏基层艰苦生活的锻炼。如果不到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就很难担当社会重任。农村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又是砺练人生的学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大学生到农村去任职,可以直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亲身体验我国的国情,建立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利用有知识、眼界宽、信息灵的优势为发展生产、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服务。大学生当村官的经历和经验,将会成为有志成才者受益终生的精神财富。

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带有一定的志愿者的性质。希望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第一,要弘扬志愿者精神,做好吃苦奉献的思想准备。第二,要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尽快熟悉农村情况,从最受农民欢迎的具体事情做起,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第三,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与农民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

中央已经作了专门部署,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妥善安排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满腔热忱地帮助你们解决实际困难。你们来信中希望大学生村官能有一部网络电脑,现在各级组织部门正在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建设,每村将建一个终端,希望你们把这台电脑使用好、开发好。

你们现在是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先行者,国家已经决定,5年内还要招聘10至20万名高校毕业生当村官。希望更多的大学生像你们一样把理想付诸于行动,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5月28日,《甘南日报》刊登了甘南分校4名村官大学生运用电大所学知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先进事迹。

报道说,从2006年起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组织部、州扶贫办公室、甘肃电大甘南分校根据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由各县市组织部牵头选拔培养对象,州县扶贫办解决学费、教材费、考试费、集中辅导期间的食宿费、往返交通费,电大分校免收管理费并负责教务教学管理,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实施了村官大学生培养项目。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电大分校针对农牧村学员的学习基础薄弱,上网条件有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定期集中辅导,帮助学员理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明确了自主学习方式方法。这种以帮带扶的培养方式,减轻了村级干部的经济负担,激发了学员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首届“村官大学生”即将毕业,他们学有所成,将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首届学员中,有好多优秀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如脱贫致富,想到做到的村官陈贵龙、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村官杨虎生、群众最贴心的好村官杨旺秀、群众的知心人包兴梅等。

脱贫致富

想到做到

——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陈贵龙

陈贵龙出生于1965年3月, 2003年7月任舟曲县憨班乡憨班村村长。憨班乡距舟曲县城20公里。这里山大沟深、人多地少,是远近闻名的经济落后村、禁毒治安重点村、上访户集中村。面对这样一个多事村子,亲友们都劝他别当这个“村官”,可陈贵龙始终没有动摇,他想,既然乡亲们选择了自己,那就不能辜负父老乡亲的期望,尤其是当他看到热情纯朴的父老乡亲那一双双期盼的目光时,他的内心就升腾起一种激情:一定要帮村民们寻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要让憨班村旧貌换新颜。

憨班村地处白龙江边,村中溪流纵横。得天独厚的温润气候和地理环境宜种花椒、苹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但花椒、苹果等抗病能力弱,产量低,形不成产业,要致富就要对花椒、苹果等进行改良。陈贵龙认定这个理后,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可村民们却不领情:“改什么改,改了你就能保证产量比现在还高吗?”他跑遍了全村,也没有一户人家愿意对果树进行改良。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意识到:要率先示范! 2006年秋天,州委组织部、州扶贫办、电大甘南分校“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给他带来了机遇。他积极报名参加知识测试、面试、州分校的审查等多个环节,成了甘南分校舟曲电大工作站的一名《园艺专业》林学方向专业的学员。在校学习过程中,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每年5月花椒挂果时,会出现大面积病虫害现象,便在《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找答案,他还通过电大在线平台,向省上专家请教产生虫卵的原因,他刨根问底找到了病虫害早预防、早根治的答案,并在田间地头实验,将自家现有的全部果树进行嫁接和改种,使花椒增产2倍以上,所嫁接和改种的果树长势喜人。他的举动,村民们看在眼里,纷纷行动起来对果树等经济作物进行改良。

同时,他积极为群众宣传科普知识和果树栽培技术。2007年9月,陈贵龙四处奔走,多方筹集资金20余万元,新修了一幢村级综合服务楼。综合楼建好后,他专门开辟了一间标准的村级图书室,并有针对性地添置了有关果树栽培技术,塑料棚蔬菜的管理技术等农业科技知识图书1000余册。接着,他又开辟了一间党员电教室,添置桌椅,坚持每周日向群众播放、讲解随时遇到的农业技术问题。至此,陈贵龙既成了村里的“村长”,又成了村图书室管理员,还是电教播放员,农业技术宣传、指导员。

为了及时更新信息,陈贵龙进城时,总要抽空到书店逛逛,到电大在线平台网上学习几小时,顺便捎回几本科技书。另外,他还和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经常保持联系,一有新的电教片,他马上进城购买。目前,憨班村图书室已有各种书籍2500余册,电教室有VCD光盘500余张,搭建了一个村民学习交流农业实用技术的平台,陈贵龙每月都要组织村民召开一次农业技术讨论会,让村民通过广泛讨论,增长知识和技能。与此同时,他还请来农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大户给村民讲课、现场示范,对村民进行各种技术培训。目前,全村272户、1043人中,已有农民技术员106人,掌握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的村民达46人,分别占村民总数的10.2%和4.4%。

通过学习培训,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积极配合村干部的规划,主动改换果树优良品种。在此基础上,陈贵龙大做果树文章,扩大果树种植规模,并积极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果树新品种的栽培。目前,通过实施土地流转,采用反租倒包的方法,引进种植专业户,聘请技术指导员,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亩产平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高的可达9000多元。2007年下半年,全村果树栽培承包面积稳步扩大,各承包户积极参与,形成了食用菌、西红柿、辣椒等为代表的经济作物的连片栽植。春节期间仅大棚蔬菜的热销,就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果园面积已发展到500多亩,仅果树一项就让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元,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2300多元,几乎是3年前的2倍。

如今,憨班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荣获了县、乡“五好”精品示范村,县、乡三星级“三村建设”示范村,县级计划生育先进村,禁毒模范村,小康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陈贵龙个人也被评为“舟曲县优秀党员”和“优秀村干部”等荣誉称号。

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 记 “一村一名大学生” 村官杨虎生

位于白龙江上游北岸的舟曲县峰迭乡武都关村,是一个不足千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藏汉民族杂居的村子。多年来,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难度大。为了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作为村支部书记的杨虎生渴求用新的知识武装自己。2004年,中央电大组织实施了由教育部设立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2006年该项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启动,所不同的是学生们全部免费上学,由组织部牵头,扶贫办拿钱,电大组织实施远程教学,招生对象是贫困村的村干部,开设园艺和畜牧两个专业。“一村一名大学生”方案,圆了武都关村党支部书记杨虎生大学梦。在家门口上大学,两年来杨虎生利用业余时间修完园艺专业计划内的全部课程顺利通过了实践操作环节的学习任务。为使全村经济大幅度提升,杨虎生把家中所有的劳动交给妻子,一门心思地为群众谋发展。他充分发挥所学的园艺专业特长,带领群众为武都关村拓宽了路,美化了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几年来,杨虎生带领村委会一班人理思路、谋发展,因地制宜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农户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分析本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制定出本村经济发展的规划,把粮食作物、经济油菜、地膜洋芋作为本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玉米播种产业的初期,由于群众思想认识跟不上,又有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他便带领班子成员住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率先带头自己种了3亩。在他的带动下,有56户农户试种了播种玉米,当年亩收益均在千元以上,纯收入是以前其他农作物的两倍。

杨虎生深深懂得在物质生活得到提高的同时,要引导村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他担任支部书记以来,一直不忘村里孩子的教育培养,一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在村里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5000元并多方争取资金为村里小学购置了微机、电视机、VCD等电教设备,极大地改善了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在杨虎生一班人的带动下,全村形成了支教、护教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杨虎生拓宽渠道,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先后建起了村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和“六位一体”活动室。经常组织群众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组织党员群众集体收看学习种植业、畜牧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并从县农业部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举办科技培训等活动,提升了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杨虎生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盼,四处奔走、多方筹资,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以村道路硬化为突破口,拉开该村新农村建设的序幕,采取政策引导、物资支持、典型示范、整村推进等措施,多方筹资建起了全县第一个生态文明新村。在修建过程中,他带领党支部一班人,起早贪黑,解决群众在修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使该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变。

群众最贴心的好村官——记“一村一名大学生”优秀村主任杨旺秀

杨旺秀是卓尼县柳林镇寺台子人,由于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他被村民推选为寺台子村委会主任,深受村民信赖,口碑极佳。

当选后的杨旺秀深知,要想带着全体村民致富奔小康,不仅要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更要有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自己高中所学的那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用的。2006年由州委组织部、州扶贫办、甘南电大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落实后,经县组织部推荐,他参加了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畜牧兽医大专班的学习,专门学习政策理论和农牧业科技知识。在校期间,他表现突出,能积极克服工学矛盾,配合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按时完成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成绩良好,为今后带领村民迈上致富的道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杨旺秀自参加了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学习后,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知识带领大家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他首先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村友,利用寺台子村有利的地理位置,在农闲时搞起了生意并承揽了一些工程。这样苦干了几年,他们的队伍逐渐壮大。因为他能干,也没有私心,老的少的村民都很信任他。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他主动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通过公推直选,把村中一批有较高文化程度,有敬业奉献精神,而且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青年村民充实进村领导班子,并且作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学习活动,带领班子成员经常走访困难群众。群众有困难,村委会能解决的,他就及时予以解决;村委会解决不了的,他就尽快向上级反映,协调上级解决。民政部门给群众的救济物资款,他都带领班子成员如数送到困难群众手中,自己决不私吞一分一厘。杨旺秀大公无私的公仆形象,让村民觉得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好领导、好干部。

卓尼寺台子土地少,居民成分复杂,吃水一直是个大问题,尤其是跟禅定寺的僧众杂居在一起,很难组织管理,以往选的村官无一个任满期的。祖祖辈辈都是踏着崎岖的山路到山脚下的洮河挑水吃。为了改变吃水难的现状,杨旺秀带领村班子成员通过向县、镇政府争取资金和自筹资金的办法终于让自来水工程开工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每天奔波于工地和技术部门之间,有时甚至连饭也吃不上,当清澈的自来水流到家家户户,村民下山挑水的历史终于结束时,群众由衷地感激这位好主任。

过去,寺台子村的出行极不方便,人们做梦也想有一条宽敞平坦的大道直通县城。杨旺秀自上任以来,光修柏油路的报告就打了几十个。他把自家最大的一块地也搭进去作了路基。现在,公交车也通到了寺台子村,村民出行很方便。

过去,农村人婚丧嫁娶时,锅、碗、杯、盘等用具都是从左邻右舍借来的,极不方便,杨旺秀为了方便寺台子村的乡亲们,自掏1.5万元,为集体购置了小锅炉、一台铁灶,碗、盘、杯各300只供村民借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为了树立旅游景点的美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禅定寺观光旅游,杨旺秀主动带领村民改造村容村貌,严格要求广大村民管理好自家的猪、牛、羊、鸡等,并指派专人每天清理寺院周围的家畜家禽粪便和垃圾。他还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村民建起了农家乐,搞起旅游服务,使村民的钱袋子鼓起了不少。他经常告诫村民,要说话文明,做事文明,不能丢禅定寺的脸。由于他领导有方,寺台子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双丰收。

群众的知心人 —— 记“一村一名大学生”优秀村支部书记包兴梅

包兴梅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支部书记,2006年经县组织部、县扶贫办推荐成为甘肃电大甘南分校首批“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畜牧兽医专业大专班中的一名学员,到2008年7月将修完畜牧兽医大专类所有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三年来,她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专业所学,脚踏实地,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带领卓洛乡上园子村全体党员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上园子村被评为2006年度基层党建先进集体、2007年度能源沼气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卓洛乡上园子村是一个回、汉、藏杂居的多民族村。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00亩,草山面积1300亩,属于高寒阴湿农牧过渡地区,文化落后,交通条件差,农业基础条件薄弱等成为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因素。要想让上园子村经济持续发展,就必须找出新的增长点。如何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科学致富是包兴梅想得最多的事。要想让群众尽快富起来,靠等不行,靠苦干、蛮干也不行,必须找到有效途径。按照州县委、政府提出的“农牧互补”战略发展要求,包兴梅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倡导发展畜牧业,动员大家搞畜牧业,根据本村实际,走农牧结合的发展路子,要求小规模家舍饲养,大规范成立园区集体养殖,同时,鼓励村民购买优质奶牛,对于资金困难的农户,积极向乡政府申请资金或者亲自为村民担保贷款。截至目前,部分养殖户盖起了砖混结构的住房,生活逐步富裕了,群众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6年,在上园子村进行整村推进项目中,她知道上园子村至上卓洛社的村道,路面狭窄坑坑洼洼,一旦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无法通行,便积极申请部分项目资金,整修路面疏通水路,使广大群众出行更为方便。去年,在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中,她积极带头示范,使县上在卓洛乡上园子村的试点沼气项目顺利完成。上园子村上卓洛社长期以来群众的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经过她的多次努力,终于从州水电局争取到了人饮工程项目,使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

自从包兴梅被选举为上园子村支部书记以来,按照政治强、作风硬、靠得住、有本领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上园子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先锋模范作用。2007年发展党员4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占全村党员人数的53%。

作为上园子村支部书记的包兴梅,深知由于受村委会办公环境所限,党建目标管理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为改变办公条件,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改善了村委会的办公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各项工作创造了条件。

“三思三创”活动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变作风为保障,以争创一流为目标,着力在优化服务环境上求突破,在破解发展难题上求突破,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求突破,在创新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以实际行动大力推进“六个加快”战略部署的实施,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

:“„三思三创‟活动,核心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目标是一流的思维理念、一流的意志品质、一流的工作水平、一流的发展质量,关键词是„思‟和„创‟。”新一轮竞争是一场科学发展的“大比拼”,比的是眼界、理念和智慧,必须以思想新解放争创发展新优势;新一轮发展是一场破难促调的“攻坚战”,靠的是责任、能力和干劲,必须以作风大转变汇聚大合力。

为响应大学生运动会的号召

为响应公司号召

响应公司号召 大力推广普通话

响应国家号召 搞好干部教育

响应国家号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理

威海曙光医院响应医改号召

响应习总书记号召,做“四有”好教师

响应中央的号召 迎接时代的浪潮

我们要坚决响应党的号召

响应国家的号召 桥头堡上展异彩

看到新一代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定稿)
《看到新一代大学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