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专升本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1:18: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部分 历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

1992年心理学

一、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望梅止渴是一种无条件反射。( )

2、潜移默化是无意识的作用。( )

3、时势造英雄说明人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社会环境条件。( )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状态称为激情。( )

5、定势是指对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只能影响对问题的解决。( )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这种心理现象称为适应现象。( )

7、看小说时,头脑中会构成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形象,这种心理过程叫创造想象。( )

8、下雨时,我们把落下的一个雨点看成一条线,这是一种错觉。( )

二、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

1、及时复习的理论依据是(

2、人的意识的基本特征是(

3、表情的种类有:(

4、知觉的基本特征是:(

5、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

6、表象的特征是:(

三、概念题(共9分/每小题3分)

1、道德感

2、智商

3、思维

四、问答题(共21分/每小题7分)

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2、试说明遗忘的原因?

3、什么是气质?研究气质有何意义?

1994年心理学

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能够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绝对感觉阈限

2、知觉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是知觉的( )。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3、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4、“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5、勤奋与懒惰属于( )。

A 气质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性格特征 D 意志特征

6、某人动作缓慢、平和、执着、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7、人的第二生长发育高峰发生在(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8、某学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6个月,实际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属于( )。 A 超常 B 正常 C 偏高 D 低常

二、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形式。( )

2、记忆的研究表明,遗忘进程先快后慢,遗忘的速度是均衡的。( )

3、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其能力就越高。( )

4、概念的外延越大,内涵越小。( )

5、少年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先于评价他人的能力。( )

6、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7、一目十行,一览无余等都说明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8、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 )

三、简答题(共8分/每小题4分)

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2、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概念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知觉

2、性格

3、想象

4、意义识记

五、填空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是兴奋与抑制的( )和( )。

2、晚上睡觉前的识记效果往往较好,是因为没有( )抑制。

3、读《红楼梦》后,你会在脑中勾画出许多人物的形象,这属于( )。

4、( )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特征。

5、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和( )。

6、意志行动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阶段。

1995年心理学

一、概念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表象

2、知觉

3、注意

4、个性

二、填空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 )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2、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和( )。

3、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

4、猛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 )。

5、有的人早晨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没有( )。

6、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包括( )和( )。

三、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

2、一个人专心学习时往往对周围的事物“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这种现象是负诱导。( )

3、一个人的动机越强烈,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高。( )

4、一目十行,一览无余等都说明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5、少年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 )

6、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其能力就越高。( )

7、记忆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8、稳定的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

四、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一个人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指( )。 A 童年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2、某人动作平和、执着、注意力稳定、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3、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形式逻辑思维 D 发散思维

4、勤奋与懒惰属于( )。

A 气质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性格特征 D 意志特征

5、某学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9个月,实际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属于( A 超常 B 正常 C 偏高 D 低常

6、《红楼梦》中林黛玉“见花落泪,见月伤心”,她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7、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8、能够觉察出两个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绝对感觉阈限

五、简答题(共8分/每小题4分)

1、简述气质的实践意义。

2、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996年心理学

)。 。 )。 )

一、概念题(共9分/每小题3分)

1、创造想象

2、意志

3、性格

二、填空题(共8分/每小题0.5分)

1、知觉的基本特征有( )、( )、理解性和恒常性。

2、依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在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以把识记分为 ( )、( )。

3、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

4、注意的基本品质有:注意的广度、( )、( )、注意的转移。

5、人类最基本或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 )、( )。

6、一般把意志活动分为( )和( )两个阶段。

7、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可将性格分为( )和( )。

8、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 )和早晚的差异。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

2、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材料的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 )

3、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

4、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

5、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6、想象具有超现实性,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同样能产生想象。( )

7、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人类道德感的表现。( )

8、个性倾向性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

9、智力测验是对人们一般能力的测量。( )

10、气质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它能影响人们的活动效率。( )

四、简答题(共13分)

1、简要说明感知觉、记忆、思维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5分)

2、教学中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4分)

3、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如何?(4分)

1997年心理学

一、概念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条件反射

2、知觉

3、性格

4、想象

二、填空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 )。

2、思维的基本特征:( )。

3、知觉的基本特征:( )。

4、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

5、个性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

6、早晚记忆效果好,是因为没有:( )。

7、情绪状态主要有:( )。

8、注意的特征包括:( )。

三、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 )

2、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了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3、我们应培养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越强烈,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

4、人知识越丰富,其能力就越高。( )

5、少年的自我评价能力落后于对他人的评价能力。( )

6、小学生扳着手指算数,说明其思维是形象思维。( )

7、过度学习(overlearning)超过150%时,记忆效果并不继续上升。这是因为超限抑制的问题。( )

8、我们把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一切特征,统称为能力。( )

四、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智力的高低反映了( )状况。

A 特殊能力 B 操作能力 C 一般能力 D 才能

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A 集中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发散思维 D 直觉思维

3、( )直接引起无意注意。

A 直接兴趣 B 学习动机 C 内容性质 D 具体任务

4、情感的文饰是( )的情感特点。

A 少年期 B 青年初期 C 童年期 D 青年中期

5、某学生的智力年龄为10岁10个月,实际年龄为10岁,他的智商属于( )。 A 超常 B 正常 C 偏高 D 低常

6、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义务感

7、某人动作平和、执着、注意力稳定、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8、人的第二生长发育高峰发生在(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少年期 D 青年期

五、简答题(共8分/每小题4分)

1、怎样有效组织复习?

2、如何认识少年的“成人感”?

1998年心理学

一、概念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意义识记

2、情绪与情感

3、意志

4、个性

5、兴趣

二、填空题(共8分/每小题0.5分)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为了研究和学习的方便一般把它们分为( ) 和 ( )两个方面。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

)、( )。

3、根据知觉对象的特征可以把知觉分为( )、( )、( )。

4、对于遗忘的原因,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学说( )、( )和干扰学说。

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6、人类最基本或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 )、( )。

7、一般把人的意志活动分为( )和( )两个阶段。

8、一般认为气质的生理基础是( )。

三、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有机体的一切心理活动,从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 )。 A 反映 B 反应 C 反馈 D 反射

2、能够觉察出差别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感觉的( )。 A 绝对感受性 B 差别感受性 C 差别感觉阈限 D 绝对感觉阈限

3、记忆的品质有四个,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敏捷性 B 持久性 C 精确性 D 准备性

4、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A 抽象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集中思维

5、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心 D 起伏

6、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这种情感是 ( )。

A 道德感 B 美感 C 理智感 D 义务感

7、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是( )。

A 动机斗争 B 确立目的 C 采取决定 D 执行决定

8、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 )。 A 气质 B 能力 C 性格 D 兴趣

四、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所以,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

2、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出现倒摄抑制的可能性越大。( )

3、心理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心理意识的复杂性,主要取决于人们参加实践活动的丰富性。( )

4、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时,运用变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分化概念。( )

5、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

6、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因此,情绪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身性质的反映。( )

7、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

8、气质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特征。( )

五、简答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简要说明感知觉与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中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简述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4、简述性格的心理结构。

1999年心理学

一、概念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两种信号系统

2、正迁移和负迁移

3、意志的基本特征

4、性格

5、心理发展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望梅止渴”、“谈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 )

2、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

3、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其外延也越大。( )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明了人的注意范围很大。( )

5、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统称为能力。( )

6、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说的这种情感是一个人道德感的表现。( )

7、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明于知人,暗于知己”。( )

8、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

9、能力类型的差异,并不标志能力的高低,而只表明能力的倾向。( )

10、刺激强度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之一。( )

三、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指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 A 刻板印象 B 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 晕轮效应

2、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

A 抽象思维 B 直觉思维 C 发散思维 D 集中思维

3、有的学生听课时被窗外的歌声吸引,这是注意的( )。 A 转移 B 分配 C 分散 D 起伏

4、“见花落泪,见月伤心”,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 激情 B 应激 C 热情 D 心境

5、情感的文饰是( )的情感特点。

A 少年期 B 青年初期 C 童年期 D 青年中期

6、勤奋与懒惰属于( )。

A 气质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性格特征 D 意志特征

7、某人动作平和、执着、注意力稳定、内心思想不轻易外露,其气质属于(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8、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特点的年龄阶段是( )。 A 幼儿期 B 童年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9、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材料的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由于( )造成的。

A 倒摄抑制 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D 消退抑制

10、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 )。 A 发现问题 B 分析问题 C 提出假设 D 验证假设

四、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1、简述感觉、知觉、记忆与思维的区别与联系。

2、如何认识少年的“成人感”?

3、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4、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如何?

5、能力的年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根据这些差异对学生进行教育?

2000年心理学

一、概念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前摄抑制

2、需要层次理论

3、智商

4、辐合思维

二、判断题(共6分/每小题1分)

1、气质主要是天生的,而性格受后天影响较大,因而性格比气质具有更大的可塑性。( )

2、意义识记是指对有意义材料的识记。( )

3、明适应是指由于亮刺激的持续作用而使视觉感受性下降的一种现象。( )

4、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疲劳。( )

5、意志能调节外部动作,不能调节人自身的心理状态。( )

6、我们对某一对象的情感是比较稳定的,但对该对象的情绪则具有情景性。( )

三、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3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 形象思维 B 抽象思维 C 动作思维 D 情绪思维

2、当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叫( )。

A 再认 B 再现 C 联想 D 回忆

3、勤奋与懒惰、慷慨与自私描述的是一个人的( )。 A 气质特征 B 能力特征 C 性格特征 D 情感特征

4、“人云亦云,易受暗示”是与意志的( )相反的一种品质。 A 目的性 B 果断性 C 坚持性 D 自制性

5、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的( )现象。 A 代偿 B 对比 C 适应 D 联觉

6、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 A 应激 B 心境 C 激情 D 焦虑

7、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表明应进行( )。

A 多样化复习B 及时复习 C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D 过度学习

8、军事上的伪装是运用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9、进退维谷是一种( )式的动机斗争。 A 双趋 B 双避 C 趋避 D 多重趋避

10、司机在看见“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速,这是( )。 A 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B 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C 操作性条件反射 D 无条件反射

四、简答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2、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3、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4、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2001年心理学

一、概念题(共8分/每小题2分)

1、创造思维

2、意志

3、兴趣

4、心理健康

二、判断题(共8分/每小题1分)

1、“望梅止渴”、“谈梅生津”都是条件反射。( )

2、感觉是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因此,知觉是感觉数量的总和。( )

3、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说的这种情感是一个人道德感的表现。( )

4、气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能影响活动的效率。( )

5、性格由对立的两极构成,是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统一。( )

6、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明于知人,暗于知己”。( )

7、两种学习材料完全相同时不产生倒摄抑制,完全不同时倒摄抑制最大。( )

8、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

三、说明题(共8分/每小题1分)

下列词语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或体现了什么心理学原理?

1、仁者见仁,智者

2、窥一斑而知全豹(

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4、欲速则不达(

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6、惊慌失措,目瞪口呆(

7、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8、勤能补拙(

四、简答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1、简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的特点并比较其优劣。

2、为什么说性格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

3、如何根据能力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4、中学生的心理矛盾或冲突主要有哪些?

专升本试题

会计专业专升本试题

专升本模拟试题

教育心理学专升本试题

法理学高职专升本试题

黑龙江专升本教育学试题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试题

旅游管理专升本试题

山西省专升本考试试题

山西省专升本考试试题

专升本试题
《专升本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