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明现象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明:一个来自北大的义务兵

徜徉在北大校园的热闹中,沉浸在塔光湖色的美丽中,漫步在首都热闹喧嚣的人群中,奔走在图书馆和教室之间,拥有似锦的前程,在别人艳羡的目光中挥洒着丰富多彩的青春,这也许是我们可以想象到的一名北大学子的生活轨迹;身处边陲,在寂静的深夜手握着钢枪、守星望月,在凝冷的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苦练军事技能,在一日又一日的重复中,在纪律和服从第一的军旅中度过枯燥艰辛的时光,这也许是大多数人脑海中一名普通义务兵的生活剪影。

虽然这只是对两种生活的模糊认识,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在现实中,这甚至可以看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片段。

可是却有这样一名品学兼优的北大学生,在他20岁时,选择暂时中止学业,并放弃保送研究生的机会,携笔丛戎,投身绿色军营,用自己的行动和奉献书写一名80后大学生对于国家责任的认知和实践,完成了一名在校大学生向一名合格导弹兵的转变,他22岁的青春中,融合了普通士兵和大学生两种不同的人生历练,这位大学生、这名士兵叫高明。

高明出生在西部的一个小山村――甘肃省正宁县榆林子镇榆家咀村。 这里曾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和生活过。至今,“中国工农陕甘游击大队”、“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等历史遗址还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峥嵘岁月。

这又是一个贫穷的地方:当地山大沟深,经济落后,而又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欠发达乡镇。高明12岁时,一场横祸飞来:父亲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车毁人亡,为家人留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家庭的变故,使高明一下子成熟了许多。在学校,他刻苦学习,回到家里,主动干家务。为了节约费用,他舍不得使用电灯,常常到路灯下看书学习。靠着自己的发奋努力,高明从榆林子镇初中到庆阳市一中,一直保持着班里第一名的好成绩。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8月,高明以甘肃省文科第八名、正宁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名牌院系光华管理学院录取。在“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的帮助下,高明跨进了他向往已久的北大校门,成为一名北大学子!那些日子,高明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幸福的阳光洒满了他的心田。

2005年11月17日,这个日子注定是高明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高明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报名参加了征兵体检。

一个月前,北大“校园网”上一则简短的通知让高明兴奋不已:北京市海淀区武装部首次组织在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征集新兵。

当兵去!高明的选择让身边的很多人感到疑惑。

首先想不通的是他的家人。高明的父亲在他初一那年遭遇车祸去世,家在农村的妈妈还要抚养正在读书的弟弟。眼看着大儿子争气,从小到大都是学业优秀,奖状不断,最终考上北大,又读了这么好的专业,听说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不愁,刚毕业的学生年薪都在10万以上,家里对高明这个长子抱着极大的期望——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上。可现在这孩子居然要去当两年每月只拿100多块津贴的义务兵!面对家人的不理解,面对家里最有权威的大伯的劝阻,高明用手机短信作答:“男儿意气,无关富贵。”

不但他的家人不理解,他的老师、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的马化祥也劝说他,在校入伍的大学生需要推迟两年才能毕业,而光华管理学院的

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好,年薪也高。中断两年学业参军入伍,如果算一笔经济账,你的损失是很大的。

高明品学兼优,在校期间先后担任班长、团支书,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而且还是同年级中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学生。

高明的很多好友也感到不解。有的说:“凭你的条件,完全可以保送研究生,花两年时间去服役,不值得!”有的劝:“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对于家人,恩师,同学的不解,高明在他的《强者才有爱好和平的资格 为了军人的荣誉》一文里给出了答案:

他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我自小崇拜金戈铁马、令出如山的将军,崇拜纵横驰骋、冲锋陷阵的战士,对“旗角倚风时弄影,马蹄经雨不沾尘”的生活心驰神往。常戏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旦来到军营,就要有军人的荣誉感,就要有职业精神。非为将来积蓄储备,这便是事业。“

于是乎,满怀一腔报国热血的高明携笔从戎来到绿色军营,来到祖国最西南的边陲,在那里,他又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二次重要的转变:他变成了一名优秀的“共和国导弹精兵”。

二炮部队某基地导弹旅新兵连正在分班,班长陆少华一听说高明是北大来的学生,立马去找连队领导,要求换人。在陆班长印象里,大学生战士往往“不服从管理,不团结同志,工作凭兴趣,热情不持久”,何况新兵还是来自北大的,“恐怕更难带”。

到底是大学生士兵不好带,还是带兵人低估了大学生士兵?高明在军营的快速成长,很快就给了陆少华一个满意的答案!

旅里举行新兵授衔仪式,高明代表新兵发言出口不凡:“头顶军徽,保国泰民安,义无反顾;肩负重任,促中华崛起,义不容辞!”

但是军营与大学校园相比,更强调集中统一,高明最怕过不了这一关。果然,他接二连三地出了问题:班长第一次给他布置任务,他随口应了一声“稍等”,班长严厉地说:“军人没有‘稍等’!”第一次出操,他睡过了头儿,被排长从被窝里拽了起来,再次受到批评。第一次军容风纪检查,他头发长了半寸、指甲长了1毫米。连长告诉他:“从‘三好学生’到‘合格战士’,差距往往就在这毫厘之间。”为了养成好作风,高明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相同错误绝不犯两次!很快,他就成了新兵连的“标准兵”,当上了副班长,连队每周的光荣榜上,他得到的“小红旗”最多。教导员吴学军说:“高明这样的兵太难得了,他表现出的顽强毅力根本不像一个20岁的小青年能够做到的!”

在新兵训练结束分到测试二连后,面对繁重的专业学习,高明挥笔写了一篇短文《我们要自讨苦吃》,鞭策自己“‘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能为一时安逸而失去进取之心。”高明是全营5公里越野冠军,可他每天仍然坚持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起立,练出了一身“疙瘩肉”。2005年除夕之夜,高明还围着操场跑了10公里。他说:“我不想为虚度军营的每一天而后悔!”

高明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名到哪儿都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兵!

导弹测试大厅内,一场导弹测控专业比武正在进行。坐在二号操作号位上的高明白衣白帽,一双机警的眼睛,紧紧盯着一排排闪烁不定的指示灯。

10、

9、

8、7„„“点火!”高明面容镇定,果断按下导弹操作按钮。

“口令准确,操作熟练,程序无误„„”这是高明第十八次参加专业比武夺冠。

“导弹测控”是所有导弹专业“尖端”上的“尖端”,决定着发射的成败。而二号操作号手是导弹水平综合测控的核心号位,每个参数都要求缜密细致,精益求精,确保万无一失。高明当兵半年,就被破格安排在这个重要岗位上,从此改写了全基地该号手一直由军官和二期以上士官担任的历史。

如此责任重大的“号位”,为何敢交给一个新兵?旅长胡明全说:“高明聪明好学,积极上进,不管多难的科目,他一学就会,一练就精,到哪儿都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兵!”

新兵下连后第一次参加技术营组织的测控专业理论考核,高明只考了47分,这是他自上小学以来的考试最低分。“脸都丢光了!”说过这话,他跑到营部资料室,借来10多本导弹教材潜心钻研。10天后,营里再次组织专业考核,他以94分的成绩名列全营第三。“导弹水平测试规程”涉及500多个口令、100多组数据,是测控专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没有一两个月的苦功夫根本记不住,一些老兵一见这本“规程”就发怵。可高明拿过来后,只用两天时间就将其背得滚瓜烂熟。

按说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即使文化基础再好,能在这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如此高的专业水平,已经是“破天荒”了,可高明却没有丝毫懈怠。他在北大学的是经济学,为了弥补工科知识的不足,他自学了《电工学》、《电子电路》、《机械制图》等多门与导弹有关的课程,把导弹测控专业的五大核心电路图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面对被高明不断“刷新”的专业比武成绩,基地导弹技术尖子、五级士官王忠心说:“我当了21年兵,带了16年徒弟,高明是学得最快的,他一年就学会了六七年的老兵才能掌握的专业技能。”

2006年年底,高明被评为“优秀士兵”。

高明是一名技术水平拔尖的导弹精兵,又是一名敢于和领导首长叫板的“刺头兵”。

一次营里组织导弹专业理论考核,高明以97分的成绩名列第一。可对这个“第一”,高明却有疑虑。他肯定地说:“我应该是100分!”为了“3分之差”,高明到营部“论理”。一“论理”才知道,这“3分之差”出在教材差异上:高明学的是这本教材,而“标准答案”却出自另一本教材。

原来,随着导弹装备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型,导弹装备教材和导弹训练教材新老并用、版本不同,造成个别地方内容不统一,表述不一致,数据有出入。于是,高明利用业余时间,将多本教材拿到一起,逐章逐节地核对、查证、修订。5个月之后,他把整理好的部分关键章节呈送到旅里,使全旅导弹专业理论有了统一的规范教材。

教导员吴学军是“优秀政治教员”,他第一次给高明他们这批新兵上政治教育课后,私下征求意见时,新兵高明很委婉地指出了他授课“引文”不当、知识含量不高、“照本宣科”等问题,吴教导员弄了个大红脸,感叹道:“以后我们得有大学教授的水平才能带好兵啊!”

技术营就改进训练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多数战士都填的是“没有意见”,可高明“毫不客气”。他针对专业训练中有的战士“吃不饱”、有的战士“吃不了”的“一锅煮”现象,建议营里分层施训、因人施教。营党委采纳了他的意见,训练质量大大提高。

高明不但有丰富的知识、活跃的思维,还有大学生特有的朝气,正是他的这些“非同寻常“给部队这池春水带来了蓬勃生机;高明作为当代知识型士兵身上

所体现出来的鲜明个性、前卫思想和价值体系,也将作为一种普遍现象,给今天的绿色军营带来不小的冲击。

看高明,我们不必把他当成英雄,只需把他的入伍轨迹当成一个现象即可。年轻的高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坦率地说,如果宣传中不提“高明”两字,这个宣传就成功了。当然,宣传高明,不可能不提高明。但是我们可以做到:通过高明,我们去发现和追踪高明现象,从这位年轻人身上,找到对年轻一代成长和进步有益的信息,找到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利的密码。

一名大学生选择军营,把军旅生涯作为磨砺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是一件很正常甚至很平常的事。在国外,大学生服兵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高明作为中国最好的学校之一的最热门的专业的一名在校大学生,他的参军入伍成了一条巨大的新闻。

对于他为什么参军;同学问,战友问,朋友问,家人问,记者也问。认识的问,不认识的也问。见面时问,在网上也问。

为了入党?可高明在大二就入党了。

为了考学?高明本身就是北大的。

为了在部队提干?可高明想的是尽完义务回去继续念书。

为了就业?谁都知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抢着要。

为了减免学费?高明本身就是国家“西部助学计划”的受益者,学费、生活费国家都包了。

什么都不为?有人说:“那他有病啊?!”

不可否认,自高明参军以来,赞赏、鼓励、理解者有之,质疑、嘲讽、不理解者也有之。

对此,高明的回答是:当兵就是尽义务,没那么多“为什么”。

“我有两个同班同学是韩国人,他们一毕业就回国去服兵役了。青年人为国服兵役是件很正常的事嘛。”高明对记者说。

一个人做事有功利目的、有小目标,是正常的,是被理解和接受的。反之,没有功利目的,是为了国家、民族这样的大目标,则往往不被理解,遭受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价值判断?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认为,高明参军变成了“高明现象”,高明参军引来的不解和诧异,都迫使我们去思考现象背后的精神实质,去思考由“高明现象”折射出来的社会价值取向。

公方彬表示,这件事至少警示我们,“拥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是一种美德,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必然要求,而今却有人视崇高者为另类,这显然不正常”。

同时,他认为这件事也反映出“我们的有关制度还有待完善”。他告诉记者,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从法律上规定大学生要服兵役,逃避兵役不仅仅是一种耻辱,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同时还要因此受到法律制裁。

一位长期从事青年问题调查与研究的媒体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的北大学生,她对高明的行为非常理解,对高明的选择所引起的关注和质疑也非常理解。

她认为,从1981年北大学生喊出振奋一代青年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到今天一个北大学生说自己当兵就是尽义务,却被质疑是在“唱高调”,“出现这种反差,与这20多年来,我们社会的迅速世俗化和更多地肯定了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有关。对个人利益的肯定和重视,有积极的社会历史意义。但在

时下这种社会氛围,我们特别应该给那些在个人的选择中足够重视甚至优先考虑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以应有的荣誉和尊敬,我相信这将会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个新的需求。”

男儿意气,无关富贵,人不能只为钱活着。

北大自建校之始,兴亡感与责任意识便成为一种自觉而内在的承担,这种兴亡感与责任意识促使每一位北大学子奋进。

我要用自己的行动证实。“80后”并非利己的一代、垮掉的一代,“80后”的一代是值得信赖的!

年轻人应该多吃一点苦,多一些历练,这样才能做一个对大家、对社会有责任感的。

军人就是要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干好自己不愿干的事!

军人应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能为一时安逸而失去了进取之心。 高明的话语很朴实,但是,高明的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却值得我们深思学习。

麦克阿瑟将军曾说:“身为军人,当为国家之干城,人民之保姆。”我们作为当代共和国军人,当以一腔热血报效国家。从军报国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荣耀!

珠三角高明

重要讲话(高明)

高明事迹

高明公交线路

高明创业事迹材料

高明花灯资料

高明旅游景点1

好兵高明

高明简历(福州大学)

好兵高明

高明现象
《高明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十大高明 现象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