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职教师资政策

发布时间:2020-03-03 05:07: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职教师资政策

一、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参照普通中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模式,原教育部和国家教委先后在全国批准建立了10多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由这些学校来培养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80年代中后期,部分地方开始尝试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条件好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教材基地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教育部先后选定了54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了36个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且建成130多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各基地学校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成绩显著。

(1)完成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任务,承担了“跨世纪园丁工程”的22所基地学校,共培训教师799名,校长78名;

(2)2000年开始在选定的13所具备条件的全国重点建设基地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2000- 2005年累计招生5500人,已毕业2600人。 (3) 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据对41所基地学校的完全统计,仅2001年就培训中职教师29973人,其中研究生1383人,本科10593人,专升本5460人,专业课教师短期培训10803人,实习指导教师1734人,完成校长培训任务2830人。

在看到职教师资基地建设的巨大效益的同时,我们还应正视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现存的一些问题。 (1)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不高; (2)研究能力、实践能力不高;

(3) 大部分基地还未形成一整套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培训模式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4)许多基地实验设备陈旧,实习场地不足影响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 (5)职业教育中一些新专业、短线专业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6)现有基地整体功能发挥不够,整体的资源利用不足,且真正能起示范作用的不多。

二、职教师资建设的相关政策脉络分析

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相关政策文件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同样,师资培训基地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上述问题,也向政策研究工作者提出新的思考和挑战。下面就对历年来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教材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

现有的相关政策如下:

1996年原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范》

1997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1999年1月国务院《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999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通知》

200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

2001年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200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2005年教育部《2006 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

2006年国家教育督导团《关于职业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公报》 总观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历史,可作如下总结:

(一)政策的先后出台以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和我国的现实国情为依据,不断发展,与时俱进。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建立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到80年代中后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建立师资培训基地。这分别是我国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支撑体系方面的两个重要阶段。比如从1996 年原国家教委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范》到1997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改为“依托现有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而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又改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这些政策内容上的变化是顺应当时现实的,现实就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和我国的现实条件,已经不可能让我们有时间、有经费像普通教育那样去建立一套独立的职业师范教育体系。而普通高等院校已积累了大量的人才、设备和经验,充分利用这一点,利用高校多科性专门院校在专业教学方面的优势,是高标准、高效益培养职教师资的明智之举。

(二)政策的制定是不断细化、完善的过程,从概念模糊提出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到明确规定指导思想、具体任务等。1996年之前未提到“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这一概念,1997 年《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依托现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被视为职教师资培训的重点,且定量化为“重点建设50个职业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200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建设50个功能齐全、管理规范、培养能力强等具体定性指标。2001年《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则指出,具体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要将“培养培训项目的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基地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抓紧抓好”且培养培训项目体系明确规定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分别为:新教师培养;教师和校长岗前培训、在职提高、高级研修班;教师学历达标和学位提升。

三、职教师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两点是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相关政策制定的成绩的肯定,总体政策的制定过程推动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发展过程中的阻力。

(一)政策的效力不高。政策效力不高必然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现在相关政策无论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缺少可操作性,因此一直停留在文件里和字面上。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相关政策有些虽然规定了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原则等,但没有相应配套的可行性政策法规,所以出现了实施过程中大量执行乏力的现象。

(二)缺少相应的监控、评价政策。由历年的政策可见,在这两方面的政策几乎空白。监督和评价的缺乏和不力也容易使主体政策的执行失去约束力量。虽然我国从2004年开始了第一次职业教育督导工作,但仅此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相比显然不够,而对专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监督就更是缺乏了。1999年以来国家中央财政拨款2000万元,但许多基地仍存在相关设施陈旧不足、办学资金不足问题,且对于现有基地的绩效考核也没有落实。

(三)现有政策的感召力不够,政策执行者工作动力、热情不足。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收益也就不明显,比如政府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但只有口号,并没有将其具体纳入政策中。

(四)总体来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则和必要的政策指导,没有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该政策体系应是包括了基地的管理机构、发展规划、师资培养培训规划、教学工作管理办法、绩效考核以及经费安排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体系。虽然,多数基地学校都建立了专门的基地领导小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基地日常工作,但由于缺少统一的政策向导,所以各基地水平参差不齐,而且不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

职教师资建设

我院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要

职教师资本科培养

提升职教师资素质

职教政策作业

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能力本位教育.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多方合力

.1.2 26亿,助推职教师资发展

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

职教师资政策
《职教师资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职教师资 职教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