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晋城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暨文物保护知识问答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阜蒙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暨文物保护知识问答

1.文物普查的意义是什么?

答:文物是国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普查是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

开展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状态,将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提供依据。开展文物普查,对于培养锻炼文物保护队伍,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管理整体水平,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对于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发挥文物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对于整合国土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包括什么?

答: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包括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六大类文物。

3.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登录内容是什么?

答:文物普查登录的内容是: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名称、位置、地理坐标、年代、类别、数量和文物特征等基本情况;文物本体的保存情况和损毁原因;文物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现状以及文物的所有权属和使用管理情况等信息、资料。调查中应同时测绘文物线图、摄制文物照片、采集文物标本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一并进行登录。

4.文物普查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掌握我国现存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情况、本体特征、基本数据及其保存情况,文物周边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情况;总体评价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现有的生存状态及其发展状态,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为文物的标准化和动态管理创造基础条件;提高文博系统工作人员的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建立具有现代化科学素养的专业队伍创造条件;协调文物管理部门和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关系,提升我国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

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5.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分为几个步骤?

答: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我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从2007年6月开始,至2011年12月结束。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主要任务是成立各级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制定普查实施方案,组建普查队伍,确定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各级培训,编制并落实经费预算等。

第二阶段:2008年5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区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要求各县区2008年完成普查总量的45%,2009年完成普查总量的55%。

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数据库建设及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报告编制,并以画册和文字报告的形式公布相关成果,对普查工作进行总结表彰。

6.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文物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7.我国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几级?

答: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由各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其级别按规定可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8.如何确定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

答: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国家指定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其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9.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需要几名责任鉴定员?

答: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应当有5名以上专职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

10.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如何进行工程设计方案审批?

答: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

规划部门批准。

11.进行建设工程选址时,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怎样实施保护?

答: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迁移保护。

12.怎样对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和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

答: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应该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

13.怎样使用不可移动文物?

答: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移动文物。

14.如何处理经批准拆除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

答:经批准拆除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应由文化部门指定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15. 如何处理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

答: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必要时,对该建筑物、构筑物予以拆迁。

16.如何确定被发现地下埋藏的文物的归属权?

答:地下埋藏的文物被发现后归国家所有。

17.为了保护文物,在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前应该如何?

答:为了保护文物,在进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前应该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进行考古勘探。

18.因建设工程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危险,应如何办理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急需进行抢救发掘的手续?

答:因建设工程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危险,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急需进行抢救发掘时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发掘,并同时补办审批手续。

19.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办法,由哪个部门制定?

答: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20.对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所收藏的文物,国家有什么政策?

答:国家鼓励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将其收藏的文物捐给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将其收藏的文物借给文物收藏单位展览和研究。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尊重并按照捐赠人的意愿,对捐赠的文物妥善收藏、保管和展示。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不得转让、出租、质押给外国人。

21.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如何结项?

答: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应当在考古发掘完成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结项报告,并于提交结项报告之日起3年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考古发掘报告。

22.从事馆藏文物修复、复制、拓印,应当向什么部门提出申请?

答:从事馆藏文物修复、复制、拓印,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3.文物商店、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应当如何购买、销售、拍卖文物?答:文物商店购买、销售文物,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拍卖文物,应当记录文物的名称、图录、来源、文物的出卖人、委托人和买受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有效证照号码以及成交价格,并报核准其销售、拍卖文物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备案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为其保密,并将该记录保存75年。

24.当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土地使用权发生改变时,如何认定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

答: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仍属国家所有。

25.如何管理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答: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26.当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时,应当如何处理?

答: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

27.我国文物保护的范围?

答: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六)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28.一般情况下文物出境展览时间为几年?

答:文物出境展览,一般最长不能超过1年。

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知识

宁陵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报告

溧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汇报

顺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总结

都江堰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础知识问答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问答[材料]

龙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情况汇报[推荐]

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汇报材料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编制规范

晋城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暨文物保护知识问答
《晋城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暨文物保护知识问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