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试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7:44: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讲一: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教育在当代社会是关系到每个人,涉及到方方面面,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而且,教育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以教育是复杂的,教育管理学也同样是复杂的。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如何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教育内部矛盾实务方方面面的关系。

教育管理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管理职能维和教育、教学业务维。 那么,教育管理学有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层次来认识它。 一是,教育事业的管理,二是,教育组织的管理,三是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这三者之间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关系。

第一个层面,教育事业的管理就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从宏观上对教育的管理。它包括几个方面:

其一,大政方针政策,方向性的,也就是我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国教育的方针,那么我国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教育方针,什么样的教育是科教兴国。

其二,制定发展规划,

其三,解决问题。1,提高认识,找出矛盾。2,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3,制定教育管理的法规,依法进行教育管理,4,解决教育不平衡发展问题,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社会因素,使教育存在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教育不平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它涉及到教育公平的问题。5,办学主体,如何从政府全权负责到以政府为主,社会有效参与上来。

第二个层面,教育组织的管理,从三个方面来讲

其一,教育组织也要制定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就是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不同类型的大学,985学校制定的是科学研究型,而100名左右的一般制定的是教育科研学校。

其二,教育组织有了方向,目标,也要制定发展规划,规划和设计学校的未来。

其三,达到即定目标要具体的实施,1,学校的组织建设,学校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管理要考虑文化、科学、教育的特点。2,学校秩序的维护。3,学校的合理配置。4,形成学校物质的文化。

第三个层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管理者素质高可提高管理的效率。

管理者提高管理的效率就是要有影响力场,执行力度强,所制定的方针制度都能够有效执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那么,就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概念能力,也就是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2、决策的能力。3,沟通和协调能力。4,组织实施能力。5,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

除了这些,学校管理者还应把自己培养成权变型的管理者,不同的组织类型需要不同的类型的管理者,学校和教育组织因其自身的特点,而需要的是权变型管理者。

试讲二:关于教育管理现代化

上一节我们讲的是管理的现代化,朱容基总理是这样定义,把它三个方面:它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指要抛弃那种狭隘的思想,解放思想,逐渐树立起经济效益的观点、科学观点、民主观点、法制观点以及有效性观点。

那么组织的现代化指管理组织机构和体制要集中化、专业化、协作化、整体化,形成矩阵的结构、多维网络的结构。

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指,要利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那么,教育管理现代化也要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

教育管理现代化我国从

3、40年代就开始有这样的思想了,比如说罗延光先生所提出的,教育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思想,教育管理现代化就有这样的一个思想。那么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的现代化始终在发展着,比如说,解放后我们提出一“两条腿走路”“勤俭办学”等这样的方针政策,90年提出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产生一个转变,那么,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化的要求也产生了转变。

近代的教育管理现代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也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从思想的方面,要求学校重视从功能管理到效能管理,从功能管理管理方面,以前,我们学校只注重实现教书育人这样的一个目的,而效能管理,是指,我们要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挥更好的教书育人的这样一个目的,是为了重点体现效能的效率。

第二个思想方面的转变是说对教师员工的激励机制,从以前的监督检查机制转变成奖励机制,激励机制,检查和监督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发展,人需要培养他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激励机制,更好的发挥教职工的能动性。

第三个思想的转变,从以前教育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入全面的思想,教育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虽然能起到很大的规范作用,但教育它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些事情需要进行全面的处理和管理,那么在现代的教育管理下,应该加入全面的思想。

第二个方面,从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也是要求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具有合作,整体,协作这样的一些要求,那么在早期,学校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各自独立的现象,甚至出现内耗,教育管理现代化就要求学校应该把各个部门之间联系起来,做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效力,当局部利益和整体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么局部利益应该服从整体。

那么,第三个方面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从以前的以行政为主转变到以行政方式和科学手段相结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中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为教育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提供了基础,所以说,我们教育管理现代化需要以这些技术手段方法为基础,转向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发展,也就是我们要把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视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进行预测、评价、测量、诊断,为教育管理的决策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提供科学根据。

那么这三个层次就是我们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试讲三: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明晰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的权力和所负职责。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次1958年-1959年,主要是中央从全权负责放权给地方,中央负责方针、政策、规划,办好直接管理的学校。地方负责中学、职业教育等和部分高校,新建高校等。这次改革,中央放权给地方,由于缺乏教育发展的宏观控制,产生了地方盲目发展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这次放权放得太大了,所以有了第二次改革,从1961-1963年,中央收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过分集中,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必须放权,1985年,《中共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第三次教育改革,概括为三个方面,:中央放权给地方,教育领导部分放权给学校。政府放权给社会。

一、中央放权给地方,主要是将基础教育交给地方。

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加大县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的权力,这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到2006年,已有96%的县实现“两基”。

高等教育,中央集中办好一批学校111所,985工程,211工程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直接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服务、政策指导等进行宏观管理,而学校在人、财、物上有更大的自主权,使学校能形成符合社会建设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

三、政府主导与社会资源利用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多层次,这样完全由国家包揽办学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所以,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等、因此,民办学校的比例不断增加,并且成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一股力量。

三次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中央与地方,管理部门与教育组织之间的权力,责任更加明晰,中央和管理部门放权后,各级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管理部门的规划政策指导逐渐形成,法规确定下来。

但是,改革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放权后,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造成盲目发展。

2、再次对基础教育重视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公现象等。

那么,是否是放权不对呢,显然不是,放权是大势所趋,但放权后,要加强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内容:

1、是方向调控,也就是指挥棒。

2、是进程调控,从整体上确定人才需求的总量和构成比例,从而确定各类大学,各专业的编制。3,是活动调控,规定招生方式、分配原则等。

宏观调控有5种手段:

1、计划,制定各种计划,指导教育发展方向。

2、法律,给下放的权力保驾护航和划框框。

3、监督手段。

4、经济手段。把教育经费投入到更需要的方向上,更加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5,在某些时候还是要有必要的行政管理。通过以上的几种加强宏观调控手段,使教育管理放权后能达到教育行政改革的预期目标和目的。

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贞观之治试讲教案

面试试讲教案

《桃花源记》试讲教案

教师资格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阅读试讲教案 教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