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初中人教版语文重点古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7:06: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5《陈太丘与友期》 古文 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情感目标: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3.能力目标:初步了解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教学难点】:能力目标

【教学策略设计】:阅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一、导入

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生答)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好客。可有一位少年却把客人拒之门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认识一下这位少年,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评判一下谁是谁非。(板书课题)

二、解题

首先看看标题怎么理解,陈太丘不是人名,太丘是地名,古人习惯用姓氏加官名或地方名称来作为对人的称呼,相同的还有苏东坡,期是约定,综上所述,标题意思是一个在太丘做官姓陈的人和朋友有约定.

二.整体把握 (一)朗读感知

1.听录音,要求听准字音,重要字词在旁边注上拼音,自己小声跟着读,注意节奏的把握 强调不----通“否”

2.看着小黑板停顿重音的提示自由朗读 指名2个学生朗读 评价 尤其是第二个起来朗读的同学,读的非常好,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停顿重音都把握的比较好,所以当他读完的时候,学生竟然自发的鼓起了掌,顿时课堂气氛就活跃了,之后很多学生都很积极的想表现自己.3.①在小黑板当场画出问句“尊君在不?”,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要读出什么语气,指名2个学生朗读,评价,然后强调疑问要读升调,并在小黑板上标出升调,齐读这句话.②在小黑板上画出“非人哉!”,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句子,强调朗读时候要注意语调,由于这是骂人的话,所以要重读,而且要读出生气发怒的语气,指名读.方法:示范----标节奏----个别朗读----评价----再读 4.齐读课文

(二).理清字句

1.快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及翻译资料理解文意,碰到疑难处做上记号

①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去:古今意思不一样,离开 今: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 乃:才) ②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行:相约同行 委:丢下,舍去) ③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顾:回头看) ④区分尊君(尊称) 君(礼貌的称呼,意为你)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有个学生在质疑时,提出了“相”,在文中意为“我”.2.在理解字句之后,应该学会翻译重要句子,可以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出来,同

时把文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比如: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句话, “日中”是哪一天的日中, “不至”是谁不至,明显是省略了一些成分, 相同的还有文中的“过中不至”,指名翻译,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翻译其他的句子,出示小黑板

小结:以上是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内容,包括朗读感知和理清字句,下面有请宋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探究文章的其他深层含义

(三)整体把握和合作探究

1.通过刚才对字句的学习, 文章的大概意思也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回到课文,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客人不守信的表现是“过中不至-”

学生抢答并板书:客人 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同时引导学生如有犯错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小结:可见我们做人要讲“信”讲“礼” 补充板书: 信 礼

2.文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元方,他又有什么性格特点?直接指名学生回答,补充板书:聪明 机智 可我们也发现了文章结尾客人已经主动道歉,他仍然入门不顾,是否礼貌?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同桌或者4人小组之间交流看法 小组讨论并回答

三.延伸:古人是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的,那么,“诚信”“礼貌”对今天的我们还有用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认识.提示:可以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角度思考, 如在日常生活中见到师长朋友应该怎样?在考试的时候堂而皇之拿着参考资料是否就是“诚信”的体现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元方确实是聪明机智的孩子,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信与礼的重要性, 诚信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发扬这一光荣传统,让我们以信做人,以礼待人.

五.布置作业:完成新学案 熟读并背诵

六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客人:无信 无礼 知错能改 信 元方:聪明 机智 礼

10 《论语》十则 古文 七年级上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教学重点: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弄清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2、朗读、背诵课文。

3、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

二、诵读,整体感知

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3、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

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的意思。 愠 :生气,发怒的样子。 问:先请同学翻译下这句话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问:这三句分别讲的是学习的哪些方面?

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为(wâ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问:曾子每天反省了点什么?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讲解:“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

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问:你从这句哈得到了什么启示?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危害。

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问:你从这句话了解到学习和思考应该怎么样?

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5)子曰:“由,诲(huì)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诲:教导 女:通“汝”,你 知:通“智”,智慧 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问:你从这句话学习到了什么?

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4、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

(1)学生思考: ①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②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2)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作业布置

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2、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3、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贤:德才兼备的人。 齐:相同。 译: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 讲解: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虚心学习,以人为鉴,取长补短。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讲解: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讲解:“士”,在《论语》中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坚贞不屈、不随俗流、坚韧不拔社会现象。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讲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

4、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内容 学习态度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做人

思想修养

19《在山的那边》教案 七年级上

一、导入

中国梦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它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梦想的一种渴望。大的梦想是由小的梦想所组成的,首先我想听一听你们有什么梦想?

不同的人,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的梦想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来听一听一个山里的孩子的梦想,我们学习《在山的那边》。

二、掌握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

2、诗歌讲了什么?所要表达的情感

3、为什么要学诗?诗歌的意义到底在哪儿

三、初步阅读,大致了解课文 a分小组讨论:什么是诗歌?

生:诗歌是巧克力;诗歌是白云;诗歌是飞翔的翅膀;诗歌是生活

师:我所理解的诗歌是“啊!”(贝克汉姆、周杰伦例子)诗歌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不断发展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诗歌是表达情感的。 b分小组讨论:怎么了解诗歌的情感 生:带感情朗读 生:听 生:读

c学生自主默读一到两分钟,在读的同时思考这篇诗歌写了什么 指导学生回答方法:谁

做了什么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想知道山的背后是不是海,但多次碰壁。在登上山顶之后发觉不是海,但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最终我看到了海。

d诗歌表达的情感

师:知道内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情感,那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学生有很多困难,要努力地克服困难

师:好的,但这只是我们还可以出来的,接下来便要深入地读。

三、深入阅读课文,了解诗歌情感

a阅读诗歌的基本技巧

师:通过读才能亲近诗、感受诗。那读要注重哪些方面? 生:有情感、有节奏,要有声调,要有快慢,读准字音 b解决生字、词

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

c阅读诗歌

1、学生先自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读的好的学生上台阅读

3、让学生评价之前学生阅读的优缺点

4、①挑几个学生阅读第一句:“山那边是海吗?”(指导:在疑惑之中还有向往,要读出这种情感)

②读第二句:“妈妈,那个海呢?”(读出失落和责备的情感)

③读第三句:“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读出赞美和力量) ④读第四句:“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读出激动、坚定、惊喜)

d意象

①什么是意象?象是实物,意是感情 ②文章中的意象:山、海 师:作者最开始想要看的是现实中的山和海,那最终看到的是不是一定是现实中的山或海呢? 生:不是

师:对,最后是用信念形成的,这是用的一种象征的手法,海代表什么?山代表什么? 海:理想

山: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困难 本文主旨:实现梦想就要不懈努力,克服困难

四、学生自主讨论学诗的意义是什么? 生:获得某种哲理

师:嗯

我们学到了要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那这就是我们学诗唯一的目的吗?那我们买哲理书读一读就好了嘛。还有吗? 生:提高写作水平

师:诗歌在写作中对我们语言很有帮助 生:提高表达方法

师:我觉得诗是“无用”,如果在功利性的世界诗歌就是无用的,但就是它的无用造就了它的“有用”,因为诗歌是非功利性的,诗歌是“诗意”的,是“美”的。例子:我有一所房子„„学习的作用就是来发现和感受美。

总结:为了梦想执着地生活

5《伤仲永》 古文 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听了后,要说出这个小故事是从哪个成语里讲出来的,也可以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人们说他的才思尽了。 学生:江郎才尽。

教师:对!(教师板书“江郎才尽”4个字)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教师板书“方郎才尽”4个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三、解题:

教师板书课题,并提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学生看课后注解①,回答:悲伤,为„„惋惜 教师问:作者为谁惋惜?为什么惋惜?

学生答:为方仲永惋惜,为他从一个神童变成一个普通人而惋惜。 (教师板书:神童----普通人)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lì pān yâ yì 隶扳 环谒邑

gài chân yān mǐn 丐 称 焉泯

五、整体感知,问题探究

1、在课文第一节找出方仲永小时候的过人之处。

神童:一异:哭要书具 二异:五岁作诗 三异:不学而诗

四异:指物能诗

2、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点明仲永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哪句?

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最后,“泯然众人矣”。

点明仲永才能衰退主要原因的句子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中,可以看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三个阶段中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明确: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年阶段详写。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六、总结

30《狼》蒲松龄 古文 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课文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复述实现对文意的疏通,对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面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运用简练的文字表现人和狼性情,心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

复述大意和故事的启发。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不少同学知道这个故事吧,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的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一位屠夫又和“狼”遭遇了,那么双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文言代表小说家蒲松龄的名篇《狼》,看看狼与屠户的命运究竟如何。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jiǒnɡxīnshàn

dāndān

mínɡ 大窘 积薪苫蔽成丘眈眈相向 目似瞑

xiásuìkāo

xiá

qǐnɡ 意暇甚 隧入 尻尾 狼亦黠矣顷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四、探究课文

1、请一位同学简单复述课文大意

提问:从文章中我们看到这匹狼有怎样的本性?

2、提问:请同学们在原文找一个字,这个字最能体现狼的本性(黠)

3、提问:狼之“黠”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原文,并能翻译。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甚,很

译:屠户半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刚才没得到骨头的狼停止了,但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光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③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眈眈,注视的样子。

译: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瞑(míng):闭眼。 意:这里指神情、态度。 暇,空闲。

译:过了一会儿,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⑤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隧:名词作动词,钻洞

译:他刚刚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从后面攻击屠户。

板书:

黠:①缀行 ②止,从,并驱如故 ③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犬坐,瞑,暇

⑤隧入,以攻其后

4、然而,尽管两狼如此狡诈,它们最后的结局也无非是被屠户劈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机智 勇敢) 那么,屠户的机智勇敢体现在哪里呢?

①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 乃:于是,就。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译:他往旁边看了看发现田野中有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快速地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 ②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暴:突然。

译: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砍了几刀把狼杀死。 ③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译:他刚刚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 ④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译: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智勇:①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②暴起,刀劈 ③转视 ④断其股,亦毙之

四、回顾全文,深入思考

同学们,读完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可以从人和狼两个角度思考。

教师备用提示的例子(视情况灵活使用):

1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以及妥协让步,必须勇于斗争, 善于斗争,才能够取得成功

2 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的下场是自取

灭亡。

3 人有狼没有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

恶势力。

五、作业

1 蒲松龄《聊斋志异》异彩纷呈,同学们再读其中别的作品。

2 狼的性格多种多样,有人还很喜欢狼呢,比如歌者齐秦就有歌曲《北方的狼》,其他作品也有歌颂狼的,同学们下来再读读其他写狼的文章,例如《西伯利亚七匹狼》,《狼图腾》---姜戎,《红豺》——沈石溪。

7、《背影》 朱自清 散文 八年级上

一、导入

教师以音乐视频的方式导入课文,并引导学生注意看屏幕中的歌词:想想您的背 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

1、了解《背影》简介

《背影》于1925年发表,文章已发表立即轰动文坛,有人这样说道:“要谈到五四时期的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而要谈到朱自清,就不能不提到他这篇名作《背影》。

2、聆听课文前三段录音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

凄凉、悲伤、沉重

朗读时语速缓慢,语调低沉

3、学生自主阅读前三段,思考为什么会有悲伤的情感。注意朗读的语速、语调。

祖母去世了,父亲赋闲、家中光景惨淡。因此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表现出父亲十分可怜。

4、学生自主阅读其余文章,小组自主讨论文章哪里使你感到感动?为什么使你 感动?

父亲是一个胖子,为了帮我买橘子,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看到父亲的背影会让人想流泪。 板书:体态:胖

5、听第六段的课文录音。思考为什么这个片段最让人感动。 生:父亲腿脚不灵活,但是还是蹒跚地走到铁道旁。 师:能解释下“蹒跚”是什么意思。 生: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板书:蹒跚

师:誰能为我们表演一下什么是“蹒跚”,请同学表演。

6、“蹒跚”说明平地走路已经很困难了,蹒跚走路前还写了他穿着怎么样?请同学阅读以下。阅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思考从父亲的衣着你看出了什么?

从三个“布”字看出家庭贫穷,与前文相照应。黑色的衣服让人感到压抑。棉袍的穿着让人感到笨拙。父亲承受着丧母、事业、贫困的重压,但还是不忘给二十岁的儿子买橘子,这是一位很伟大的父亲。 板书:布、黑

7、还有哪些词也体现了父亲的艰难? 师:“攀”:爬上去并且还要往下压,要十分用力。请同学来表演“攀”的动作。请同学再来表演下你自己是怎样爬上月台的?

师:同学的动作都是非常敏捷的,但父亲是非常费力的。 板书:表情:努力

8、为什么脚的动作是“缩”而不是“蹬“?

要攀爬上去身子一定要轻,父亲年纪大,身子又重,做儿子的在一旁看得也非常揪心,父亲是何等艰难。 板书:攀、缩、蹬

师:朱自清文章的语言用的准确而质朴,把上月台的细节刻画的非常到位。儿子看到父亲的背影伤心的流下了眼泪。儿子的心里是被父爱感动。这一片段从父亲的体态、衣着、表情、动作表现出了父亲“父爱如山“,深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质朴。 板书:父爱如山

9、同学再次共同阅读第六段。

师:背影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章的聚焦点 21《桃花源记》教案 古文 八年级上

一、导入

我们常说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拥有的理想也不同,贫困的年代里我们所求的是衣食无忧,在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所求的是生活的美满幸福,那生活在战乱年代里的人们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来感受一下作者所处的年代和陶渊明所拥有的理想。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1、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生:世外桃源

2、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的美 师: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 生:美!

师:好,接下来自己阅读文章,并思考文章分别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桃花源的美。 生: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 师:哪部分是写自然环境的?

生: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面写自然环境,后面写人物活动

师:作者前半部分展现环境之美,环境即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们生活的环境,接下来作者给我们展现了山美水美并且人更美 板书:环境美

人情美

三、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a、分析环境美的句子

1、播放原文录音,学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划出表现桃花源环境美和人情美的句子,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哪些句子表现出环境美的。 师:好,找同学来交流一下

生: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好,找得很具体,下面请一个来翻译一下 生:„„„„ 师:“鲜美”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现代是指汤汁鲜美,在古文中要分开来翻译,鲜艳美丽。板书

2、哪些方面写出这个桃花林和其他的桃花林不一样?

“中无杂树”

所以渔人甚异之

桃花林美得非常奇特

3、(1)描写桃花林内部环境的是哪一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对于描写桃花林内部环境的句子有翻译困难的提出来全班共同解答

土地平旷平:平坦 旷:宽阔 师:请同学将整句话再翻译一下 生:„„„ 师:全班一起将这句话翻译一下

重点提醒一下“交通”这个词是古今异义双音节词 板书:„„„

①鸡犬相闻

闻:听到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良:肥沃 池:池塘美:美丽

属:类

译:有肥沃的田地,肥沃的池塘,有桑树和竹子之类的东西

b、小组交流,找出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快乐的词语

1、(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鸡飞狗跳代表不太平鸡犬相闻感受到温馨祥和的气氛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奚如外人 说明人们生活安定,来往种作说明在耕作和劳动,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男耕女织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能够自由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没人压迫。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老人。老人头发是由白变黄的

垂髫:小孩。古装片里扎小辫子

小孩子还有个发型叫总角,如哪吒 此处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事物的局部特征来代替整个事物

问:为什么只说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小孩怡然自乐而不说桃花源中的所有人? 社会中老人和小孩是弱势群体,家中弱和睦通过老人和小孩就能看出来,老人生活凄苦家庭就不是很和睦

c、桃花源中人情美的句子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表现人们热情好客,不管热情不认识设酒杀鸡 要:通假字

翻译句子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咸:都 人们都来凑热闹 表达出桃花源中人特别热情 板书:热情、好客、淳朴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让同学翻译句子

表现桃花源中人的好客 延:邀请

(4)停数日,辞去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思考

1、想象桃花源外面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从第三段找到暗示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让同学翻译此句 妻子:妻子、子女

板书:古今异义的“妻子”

绝境

可看出人们为了躲避战乱

逃避战争才来到这里

2、从秦到晋是否太平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为:作介词读第四声,在文言文中作动词时读第二声

让同学翻译此句

具:详细 问:人们为什么叹息?

答:此句是暗示,为外面的人们过着民不聊生的生活感到惋惜

3、文章中哪里有暗示陶渊明没有找到这样的理想社会?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最后一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最后一段

寻:不久

津:路

总结:理想社会存在陶渊明的心中,桃花源是子虚乌有的,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一种精神寄托。

作业:

1、用一段文字描写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写出不同层次的景物色彩

2、背诵课文

22《陋室铭》刘禹锡 古文 八年级上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3、

教学方法

1、问题导入法

2、诵读教学法

3、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

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

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三、诵读课文并翻译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翻译全文:

1、学生合作翻译。

2、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四、分析课文、品析语句

1、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

(1)陋室的环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我们的眼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很久没有人住过,补修过,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简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写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拟人。 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陋室的环境——清幽(板书)

(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高谈阔论的人交往。

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人?

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学(板书)

(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

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板书)

(5)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教师讲解:诸葛庐、子云亭都是最简陋的屋子。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西汉的文学家。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房屋闻名天下。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证明我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从政治上,文学上干一番事业被后人所敬仰。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人生抱负、志向远大( 板书)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 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五、探究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2《爱莲说》周敦颐 古文 八年级上

教学目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三、解题,揭示学习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 "说"是指一种文体相当于现在的杂文。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齐声朗读一遍。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1、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yí周敦颐(yí)

可爱者甚蕃(fán多) 出淤泥而不染(yū) 濯清涟而不妖(zhuï 洗)

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â玩弄) 花之隐逸者也(yì ) 陶后鲜有闻( xiǎn少 )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注意朗读的一般要求:精神饱满,声音哄亮,吐字清晰。

2、问:文字上还有没有不懂的?请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五、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1、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生长环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风度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菊 开放于秋天不与其它的花同放,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与莲正好相反,用它来反衬莲这样就更突出了莲的高尚品格。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提问:本文只是写花之文吗?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 "噫"

2、a、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

花之隐逸者 不是 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b、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 花之君子者 "鄙视" 讽刺

C、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3、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 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

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六、总结课文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八、板书设计

爱莲说

托物

言志

陶 独爱 菊 隐逸者 鲜 惋惜 (正衬)

世人 甚爱 牡丹 富贵者 众 鄙视 (反衬)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独 赞美 27《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古文 八年级上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于学业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注视我们教室窗外的一瞬间,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美好。天的晴朗,树的葱笼,桂花的飘香,„„让你心旷神怡。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大家说说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PPT出示风景图) 学生发言:山,水,树„„

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翠绿的树,清澈的水,„„)

师:说得好。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又比如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这些优秀的诗句真是不胜枚举。而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篇文章,更是被称为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既像画又是诗的作品,那会是一篇怎么样的文章呢?我们马上一起来感受和学习这篇短文《山川之美》。(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隐居茅山。梁武帝遇有国家大事,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他的《山川之美》,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2、作品背景介绍: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写给谢中书(谢征)的一封书信,写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三、初读课文,正音断句。(师生互动,运用多种朗读手段,把握读音和节奏。)

师:刚才我们说,这篇文章被称为:“清丽山水画,流动的山水诗”,到底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一首什么样的诗呢?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来试读这篇短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你觉得难读或者不会读的字词。 (学生散读课文。)

师:大家觉得哪个字读不好啊?(学生交流)

师:那么,下面请听一遍朗读录音,大家注意两个问题,首先注意听短文里字词的正确发音,其次是要注意听在朗读时的节奏是怎么把握的,好吗?

(师播放配乐范读) 师:听清楚了吗?那现在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出示课件)

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tuí)

(yù) 师:现在再请大家来读读,看看这回我们能不能把字音都读准,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朗读的节奏。一起来试试,好吗? (学生共同阅读)

师:很好。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来比一比,看看他们谁读得更准、节奏把握得更准确。 (分别请两位学生读。读后点评。)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落实字句与写作结构、写作特点等知识)。

(一)理解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了,那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多少呢?现在请大家自由默读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然后来提问。

(学生自由默读,思考提问,集体帮助解答。) 教师预设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复:再与:参与,这里指欣赏这句话的意思是: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预设2:“沉鳞竞跃”什么是“沉鳞”?

(“沉鳞”指的是潜游在水里的鱼。鱼为什么说成是“鳞”呢?因为鱼身上有鱼鳞。用鱼身上的鱼鳞来代指鱼,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借代: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师:同学们没问题了,可是老师还是有一些问题没弄明白,你们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实是欲界之仙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师:上面这些加点字的意思老师都不是很明白,同学们谁能帮我解答呢?(学生发言)

(“颓”是坠落的意思。)

(“沉鳞竞跃”是说潜游在水里的鱼比赛着竞相要跳出水面。)鱼儿比赛说得很形象。

(“歇”是消散的意思。)(“乱”是繁忙的意思。)

师:哦,那“晓雾将歇”说的就是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老师明白了,谢谢大家。那这两两个“欲”字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个“欲”字是“将要”的意思,第二个“欲”字是“欲望”的意思。因为“欲界”指的就是人间,人间就是充满欲望的世界,所以这个“欲”指的就是欲望。其实啊,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里它的意思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词多义现象。 (出示课件帮助归类)

1、一词多义: 夕日欲颓(将要) 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

师:既然对字词的意思能理解了,那相信大家对全篇课文内容也一定能理解了。现在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用自己的话翻译这篇文章,好不好?哪位同学愿意来试试? (请学生口头翻译)

师:你们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翻译的吗?对照一下,看看是我们翻译得好,还是别人翻译得好。 (出示课件)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师:你们觉得跟刚才那位同学相比,哪种译法更好一些?为什么? (这种翻译更好,因为语句更流畅更优美也更形象。)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已经理解短文的内容了,现在我们男同学和女同学来进行朗读小竞赛,大家一边朗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语句中描写的画面,读出感情。看看是男生读得好,还是女生读得好。

(女生朗读课文,点评。再男生朗读课文,点评。)

(二)理清课文结构。

师:既然有说人这篇文章是一幅清丽的山水画,那这幅画里画了哪些景色呢? (有山、水、石壁、鱼、树木、猿鸟、夕阳、雾„„)

师:这些景物是否杂乱无章?作者是如何精巧布局的?即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大家仔细想一想。

(作者是按从早到晚这些顺序来写景的。) 师:从哪里看出是从早到晚呢?

(“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晓”和“夕”说明从早到晚。) 师:很好。还有没有其它的时间变化呢?

(还有四季之景。)

师:哦,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四季之景,再来写早晚之景。那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否都在写景?

(不是。开头先总的交待。结尾是作者的感受。)

师:那先总写,再具体描绘各种景色,最后抒发感慨,这样的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啊?(总——分——总。)

师生边交流边逐步整理归纳出本文的结构特点。(PPT展示)

一、总起: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的交待)

二、分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四季之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晨昏之景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三、总结: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抒怀)

师: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向我们概括了山川的美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赞叹的,然后依次展现了山川四时的美景,和一天中晨昏景色的变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活灵活现、趣味盎然的山林世界,最后作者自己也忍不住感慨:这么美好的地方真的是好比人间仙境啊。

(三)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特点。

师:这个人间仙境你觉得是宁静的还是喧闹的?学生自由发言,可有不同意见。

师引导阅读书后知识卡片,了解本文以动衬静的写作特点。明确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句中可看出

五、研读赏析,感悟短文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赏景。(穿插口语交际训练目标)

师:同学们,这样的景色很美,那到底短短的几句话里蕴含着哪些美呢?现在老师想请大家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一次小导游,来带领别人欣赏这片美景。 (出示课件,明确要求。)

短文中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任选一个角度,用“这里有_____之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例:“这里有山水交映之美,你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师:这里还有哪些美,哪位同学愿意来为老师和其它同学当一回小导游?

1、学生准备,可小组合作。

2、学生交流。

教师备案:

如:这里有原始之美,你看,青林翠竹,绿色的树木四季都有,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气息。

如:这里有世纪之绿之美,你看青色的树木,翠绿的竹子,一片让人感动的绿色。

如:这里有动静结合之美,你看“高峰入云,青林翠竹”静静地伫立,“清流见底、沉鳞竞跃”,活灵活现。

如:这里有四季和早晚之美,你看,青林翠竹四季长存,早上的雾气,傍晚的游鱼,生动有趣。

学生交流后师适当点评鼓励。

(二)揣情。

师: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其实承载着作者自己的心情和情感,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这么美好的世界,他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引导学生注意结尾句,结合当时写作背景来揣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怀、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交流,师帮助归纳。)

①自豪之感。因为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而作者自己就是一个懂得欣赏人,可见他的自豪之感。

②作者描绘江南的山水风光,既是想从友人那里得到共鸣,又是希望和友人共同欣赏。 ③全文所表达的是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师:大家说得真好。作者用诗一样精炼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大好风光。这里有着山水相映之美,同时文章的意境是美的,结构是美的,语言更是美的。这里也无处不在的流露着作者对这片美景的由衷赞叹和热爱,而作者的自豪之感也溢于言表。(PPT出示归纳)

师:这么美的文章,这么美的语言,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再深情地读一读吧。

(集体再次朗读文章)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读完让我们齿间留香。我们也和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爱上了我们祖国大地的大好河山。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

“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出示课件)

六、作业:(其中1-3必做,4选做)(出示课件)

1、背诵课文。

2、摘抄文中两句对偶句。

3、积累重点词语及文学常识。

4、二选一。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现代文大胆地描绘景色 (1)任取文中一个景,加以想象扩展,写一写,读一读。 (2)选取校园中一处实景,加以片断描写。 2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古文 八年级上

一、导入:

1、美丽的月色会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记得有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2、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板书:课题、作者

3、作者简介(学生读大屏幕)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二、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注意读音、停顿。

2、学生自由读。解决生字问题

相与(yǔ) 藻(zǎo) 荇(xìnɡ)

3、请两个同学读。请同学点评

4、再齐读: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感。

三、疏通文意、解决障碍。

1、找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意思。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文章写的是苏轼晚上睡不着觉,看到月色很美,就到承天寺找到张怀民,两人一起赏月。

四、读出作者,读出情感。

1、你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读出什么?(读出伤感)

A.十月已入寒秋(读出凄凉)

B.十二日夜,临近十五月圆,由然而生思念之情。(读出忧愁)

2、带着这种体会齐读第一句

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读出失落、欣喜)

4、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末寝,相与步于中庭。

点拨:(1)无与为乐者:缺少志同道合的人

(读出失落)

(2)“月色入户”中“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孤独寂寞,主动来与他做伴。

(3)遂字体现作者怎样的心理?毫不犹豫 (读出果断)

(4)为什么寻张怀民?张怀民何许人也? 预设: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

4、怀民亦未寝。最重要的是哪个字?可看出什么?

亦 是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亦”字写出这一对朋友情怀相似;对方的“未寝”也正是作者意料中的事。

5、相与步于中庭。(读出享受)

五、细读品悟、焦点探究。

1、这样的一对闲友闲步与中庭,看到了怎样的月色?

出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这月色有什么特点?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月色?

生:庭院中波光一片,原来是月光皎洁而又空灵;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月光竹柏的倒影。

解题:由月光想到澄澈的水、影子与水草,不但纵横交错的形状像,有清风拂过时,那影子微微摇晃,仿佛水草在浮动。 这里有恍然大悟的感叹。很天真。由此我们推想,他刚才肯定迷失在这月光里。忘记了月光,忘记了自己,可谓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师:多美呀,九百多年前的那轮明月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欣悦的、欣赏、心胸开阔、心灵透亮、忘却烦恼、忘却得失、心无杂念、超脱荣辱、心如明镜、超然物外的语气)。下面让我们逐层读出以上的感受。

六、有味地赏析

师:不光月色美,还有好多的美点。〔幻灯展示〕请谈谈自己欣赏到了课文中的一点之美。如:一字之美,一词之美,一句之美,结构之美,层次之美,描写手法之美,表达方式之美,情感之美,等等。

预设1:“相与步于中庭”中的“步”字看出作者和朋友张怀民的悠闲默契之情。(默契之美)

预设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最美是“空明”,写出了月色在庭院中的朦胧之美。(画面之美、宁静之美、色彩之美)

生:“盖”原意是“原来是”,可看出作者欣赏景物时很沉醉,沉入进去了,觉得那些月色就是积水,倒影就是水草,好一会才发觉是竹柏影。

师:沉醉其中,产生幻觉。

生:“闲人”二字可见作者被贬的忧愁,但对现在的生活持乐观态度。

师:呵呵呵,不只是对现在的生活,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很乐观的。

七、探究情怀

1、一起读最后三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少了像我们这样两个闲人罢了。

2、你认为文中“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

3、苏轼在被贬的境遇中依然能够邀友同乐,踏月夜游,何其洒脱!透过这空明的月色,你看到了一个有着怎样人生态度的苏东坡?同学们用几个美词来赞颂一下苏轼的旷达胸襟吧!

(积极乐观向上。从容面对苦难。豁达乐观。不慕名利,坦荡豁达。)

4、什么样的人才能悟到这样的境界?(热爱生命、逆境坚守)

5、请大家再诵课文,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苏轼豁达的情怀。(齐读课文)

六、结束语:

人生之路,充满坎坷。面对困难,苏轼用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乐观,用他“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的旷达、用他“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迈,穿越千年时空映照了我们,也祝愿我们面对困难时,也能像东坡那样,心灵永远澄澈明净,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古文 八年级上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杭州西湖风景秀丽,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所以 也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例如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还有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那么我们刚才读的有西湖各个时刻的景色,那么下面我们就跟随张岱的文章来领略下西湖冬天的美景。

1、请同学阅读刻下注释① 板书:《湖心亭看雪》

注意:文章选自《陶庵梦忆》,从“忆”字看出文章选自回忆录 张岱是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说明是客居他乡

张岱不愿做清朝的官,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爱的是明朝。

2、介绍湖心亭

湖心亭是杭州西湖的一处景点,相传宋朝时整理西湖时挖的泥土堆了一座小

山,在山上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作湖心亭。由于是一个赏西湖的好地方,所以是许多文人墨客所要莅临的景点,今天就为大家来欣赏一下。

3、播放课文录音,同时,学生用笔在课文中生字进行圈点勾画,注意老师阅读的节奏。(学生课前已对课文进行预习)

毳cui 沆砀hang dang 毡zhan

4、解决古文中词语的意思 是日:这一天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 拥毳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焉得,哪能。

5、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疏通课文内容,将不懂的地方进行圈画,全班共同解决。 生:为什么“舟中人两三粒”用“粒”而不是用“个”。 师:“粒”又表示“小”的意思

6、找一位同学阅读全文,其余同学找出最能概括出作者形象的一个字。 板书:“痴” 师:“痴”在现代有哪些意思? 生:呆、傻、蠢

师:这些意思都有贬义的倾向。“痴”有时也表示过分地迷恋一个东西被人不理解,比如爱看书的人被人叫做“书痴”。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岱可真是个“痴人”。

7、同学们阅读“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说出张岱有哪些异于常人的行为? 看雪的时间是晚上的七八点,而且是一个人去看雪 8从“独往湖心亭看雪”能看出张岱什么样的个性?

性格与众不同。天气如此寒冷,张岱选择这样一个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夜晚,宁愿“拥毳衣炉火”,也要一个人去看雪,他不愿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由此可看出他的行为体现出常人所无法理解的“痴情” 板书:痴情

8、阅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思考张岱痴迷的是什么样的景?

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译:(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师:在读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苍茫一片的感觉

师:可否把“与”给去掉?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答:一气呵成,毫无重复之感,“与”有一种浑然一体之感。 师:“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量词十分特别

师:如果我改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条、舟中人两三个而已。”可以吗? 答:不可以,作者所站的角度不同。人的渺小与宇宙的辽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体会“而已”的特别之处。请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注意要读出“而已”的特点。 师:突出了人和物都非常地渺小,人和物在大自然和宇宙中都是沧海一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者痴人眼中有痴景,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作者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地享受。

板书:痴景、天人合一

师:我们可以看到张岱写景确实高人一等,三言两语就把湖上苍茫的景象描写出来,这种不加渲染的写作手法就叫白描。就以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为例,白描相当于淡妆,渲染相当于浓抹,有时淡妆比浓抹更具有韵味。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面简简单单几个词语就把断肠人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白描的独特作用。

9、清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张岱当时游湖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孤独寂寞的心情

师:好的,在张岱游览的同时早有两人已经到达了湖心亭,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也有雪景的痴心。

10、同学们一起读第二段,思考张岱当时看到这两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大喜

师:从哪里看出“我”也喜? 答:“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竭力 强饮:尽情喝 译: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让学生读出其中的情感) 师:“此人”是什么样的人?

答:志同道合的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于是高兴之下痛饮三大白。他们开心是志趣相同,都有高雅脱俗的情怀。 板书:高雅脱俗、痴心

11、这种事情有谁不理解? 舟子

12、请同学读出舟子说话的感情

13、若是张岱,听到张岱说的这句话有什么反应? 作者会把舟子的话写到自己的文章里

14、为什么要把舟子的话写进文章里? 借舟子之口表达了对痴的赞赏 表达了自己天涯遇知音的愉悦之感

体现了张岱孤高的情怀,高雅的志趣。作者明明是和舟子一起去湖心亭赏雪,却说是自己独自前往,恰恰不矛盾,因为舟子这样的俗人是赏不得这样的美景的。

总结:作者痴的是天人合一的景色,高雅脱俗的情趣。。这种文人很多,在现实当中被压弯了腰,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寄托,排解苦闷,希望同学们也能体会这样的情怀,痴情地学习,痴情地生活。

25《水调歌头》苏轼 古文 八年级下

一、导入

说到月亮,我们几乎很少有人会说不喜欢,中国的古人尤其是。曾经有人这 样说:“如果你拿起一本中国古人的诗集,抖一抖,会掉下好多个‘月’字来。”中国诗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可以让中国诗人把情思寄托在月亮上。今天我们就将走进旷世奇才,一生爱月、咏月的苏轼,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来看下他的笔下的月亮在向我们诉说怎样的情感。

1、学生自主阅读古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注意阅读的语速。①选一位同学在全班面前阅读。

②请同学评价前一位同学的阅读 ③全班同学共同朗读全文

2、这是怎样的一个夜晚?月亮又是怎样的?

生:我认为这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月亮也十分美丽。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月亮? 生:是中秋的

师:中秋对中国人来说是怎样一个节日?团圆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文章哪里可以体现这是中秋节的月亮?

生:在小序中的“丙辰中秋”

师:苏轼是第一个大量开始用标题和小序的此人

3、小序中还可以让我们了解什么?

苏轼喝醉时,心情非常不高兴时所作的文章,并且是为了怀念弟弟。

4、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来交代写作的背景和目的

5、哪句话特别提到了苏轼特别“盼子由”?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这里的“人”只是指弟弟吗?再思考一下。 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还有同学找到更强烈针对子由的句子吗?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此句意思为“明月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何在亲人离别时才圆?”抒发了对子由强烈的怀念。 师:你把这句话再读一下。

生: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师:在这样的夜晚,像玉盘一样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中,作者很想和子由分享,但子由不在身边,有一种埋怨明月之情。全班共同再读一次这句话。

5、哪里能看出作者睡不着?是什么惹得作者睡不着?

照无眠。 怀子由 板书:怀子由 离愁别恨

6、全班共同朗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7、思考作者还有一种怎样的情怀?作者不止在怀念子由,小序中哪个字可以看到?

8、听原文的朗读录音,思考在原文中哪里也有提到作者不止在怀念子由。

9、思考“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背后作者想干什么。 生:作者留恋温暖的人间

师:这里为什么用“清影”而不用“浊影”? 生:“清影”有一种孤独的感觉。

师:前面同学说作者迷恋有亲情温暖的人间,但前面又说有一种孤单之感,是否有矛盾? 答:不会,苏轼那时内心凄凉,想逃避世俗的纷争,一个人有一种孤独之感,就像:“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去过神话般的生活,但感觉人间比天上更加温暖。

10、对“我欲乘风归去“的”归“有什么看法? 归去是“归“到朝廷去,“琼楼玉宇“和“高处”都有朝廷的指向所以用“归去”,虽然觉得人间好,但也是很无奈。

11、怎么理解“寒”

苏东坡在当时是文章独步天下,非常有抱负的政治家,他一度曾有报效祖国的壮志,从开封到杭州,现在又流落到密州,这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六七年都未见到子由了,在这里又想着朝廷是怎么样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对着月亮问月,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所以除“怀子由”之外,苏轼在借月亮感叹自己的人生。全班共同将上阕朗读一遍。 板书:叹人生 失意矛盾

12、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哪一句诗

①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的许多事情都和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此事古难全,突然间就想明白了 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下离别的人、亲人、读到此的人 一步踩到旷达之中,不再计较自己的进退得失。

13、为什么这首诗能有流芳百世之魅力? 能给与人精神的鼓励和支柱

14、你认为什么可以长久?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古文 八年级下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

2、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

一、导入,引出作者和课题:人物竞猜 (1)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他21岁中进士,后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主张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

(3)他对唐代的古文运动有独特的贡献,他的山水游记是中国游记文学的奠基作品,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柳宗元 《小石潭记》

二、熟读课文:

1、范读: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2、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

篁(huáng) 坻(chí)嵁(kān)俶(chù)翕(xī)差(cī)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

三、整体感知

1、课文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小石潭)

2、下面请大家再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作者都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 水 石 树 鱼 源 岸 环境

3、小石潭的特点是什么?请从文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语 预设:

(1)清(水尤清冽)

句子: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学生朗读,解释。

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见,看见。下,向下。

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尤,格外,特别。冽,凉。清冽,清凉。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透,一作“彻”。 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呆呆的样子。 (2)青

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学生朗读,赏析。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赏析:妙哉!这里有青青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它们交错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此等仙境 ,令人心驰神往 。 (3)幽

句子:隔篁竹 伐竹取道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总结1:小石潭景色清幽、凄美,但它却被遗弃在荒野之中,无人赏识。甚至连一个名字也没有。那么柳宗元为什么给他取名“小石潭”? 答:“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故柳宗元会称之为“小石潭”

四、细读课文,落实重点实词。看能否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小石潭景物的特点, 投影:这是一个的小石潭。(找景物,说特点) 并引用原文说说你的理由,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你明白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同学们讨论(学生讨论2分钟)

例如:读完此文,我仿佛看见了一个怪石嶙峋的小石潭。理由是:文中这样写道,“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我是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几个词语看出来的。

注意:为,成为的意思。这句话 的意思是“(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明确: 教师预设:

填词 理由 重点讲解

树木青葱——青树„„披拂——学生看注解理解

群鱼戏水——潭中„„.相乐——定点写景

水清见底——潭中„„.相乐——侧面描写

源头曲折——潭西南„„蛇行——斗折蛇行

岸势崎岖——其岸势„„.其源——犬牙

环境凄清——坐潭„„幽邃——学生看注解理解

五、探究作者的情感

过渡语:如此凄美、清幽的小石潭,作者坐在此地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孤寂)以其境过清(凄清) 那为什么前面提到“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怎样理解?

v出示课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遍游永州山水,永州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沙一石皆有情。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柳宗元的永州情结)

v 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 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七、结束语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他们在现实中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石,他们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古文 八年级下

一、导入

师:在今天这堂课开始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生齐读屏幕所示文字:

他生于北宋,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他少年苦学,有志于天下; 他屡遭贬谪,几起几落却百折不挠;

他造福百姓,实行改革,遭到排挤却不改其志; 他捐资购买千亩良田,成立公偿金,扶贫助弱;

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他宋代文臣最高等级的谥号——文正,以褒奖他济世治国的功绩。) (朗读过程中有学生将”谪”念作“dí”,师帮助正音:谪 zh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要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 生(众):范仲淹。

师:是的,他就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问题

1、播放原文录音,学生注意阅读的感情和停顿

2、自主阅读,通过课下注释和手边的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重点字词的解释,并说出文章的大致内容,在小组内讨论

三、探究课文

1、作者的思想是什么?文章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师:“文正”这个谥号在宋代是对一个文官极高的褒奖,范仲淹之所以被授予“文正”这个谥号,除了他的政绩之外,还因为他的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就写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你知道是哪一句道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这个句子你在课文哪里看到的? 生(纷纷):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是吧?那咱们来一起读读这最后一段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嗯,读得不错,如果声音能更响亮一些,更自信些就更好了,待会儿我们再来试试看。老师先问问大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看。(学生纷纷举手)好,你来。

生:意思就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

2、哪个字说明作者早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师:说的不错。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句话出现在文章最后一段,那是不是范仲淹写着写着突然灵光一现想到的呀? 生(众):不是。

师:不是?那就是早已有之的喽,你有证据吗?

师:其实我们刚才读过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字提到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你能发现么?哪一个字?

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 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呢?

生:因为“尝”字解释为“曾经”,就是说他以前就有了——(学生声音越来越小)

3、能不能在开头直抒胸臆?为什么?

师:非常好,孩子,你自信一点。你的发现很好,请坐。“尝”就是“曾经”,说明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既然范仲淹早就有了这“先忧后乐”的思想,那他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学生困惑答不出。)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我们已经知道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 生:(齐答)滕子京。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滕子京的故事,也许你就有所发现了。 (出示背景链接,学生默读)

滕子京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很少)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范公偁《过庭录》)

师:范仲淹为什么不能一开篇就直说,你从这里有没有发现?谁来说说看?

师:哦,一开篇就直说接受不了。那就得想办法委婉地说了。通过这则材料我们知道范仲淹想要借这篇文章来劝勉滕子京,可是直说又怕他接受不了,正如你所说(指第一个发言的学生)他是个豪迈自负的人

4、范仲淹该如何去劝勉滕子京呢?

师:那么,范仲淹该如何去劝勉滕子京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重点。昨天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接下来就来小组合作探究——范仲淹是如何劝勉滕子京的?在咱们探究开始之前请同学们注意,老师还有三点要求:(屏幕出示探究问题及要求)联系课文探究;组内全员参与;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当你探究遇到困难时,别忘了多读读课文。好,开始吧,前排同学向后转——

(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倾听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说出看法) 师:说说看,每个人都发言哦。 (十分钟后)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也许交流中会有新的发现,哪一组先派个代表来说说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啊?(学生举手)好,你先说—— 生1:我们觉得文章先对滕子京表示了赞扬,后面再写环境,用洞庭湖的阴晴明暗来比喻国情,让滕子京知道应该先忧后乐,就像文章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你说出了你们组的看法,其它组呢?

生2:我觉得文章开始时范仲淹先对滕子京的政绩表示赞扬,在他的管理下这里百姓和乐。又表示了对他被谪的理解同情,之后再写出现在的社会状况,他们应该怎么去做才能改变这状况,从而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你们组也提到了要先对滕子京赞扬肯定。好的,请坐。(学生举手,再请一组代表发言。) 生3:我们是这样认为的,范仲淹先说滕子京只花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岳阳楼,而且政事顺利,后面再说滕子京的一些缺点,告诉他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委婉劝勉他更能接受。

师:前面三组同学发言都提到了范仲淹先肯定了滕子京的功绩,然后再来进行劝勉。这种肯定对劝勉很有好处

5、范仲淹之后怎么对滕子京进行劝勉的?

师:但我很想知道然后他怎么进行劝勉的呢?有没有组探究过这点?

生4:他用景物,借景抒情,用波涛汹涌恶劣的场景来比喻遭遇危机的国情,用春和景明来比喻好的国情,说明国情有危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6、“迁客骚人”看到景物有怎么样一种情绪?那几句话表现了他们的这种情绪? 师:刚才也有同学把景物描写和国情联系到一起,但这景是谁眼中的景?文中是谁在登楼抒情啊?

生(众):迁客骚人。

师:这“迁客骚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迁客骚人就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

师:对,迁客骚人就是被贬谪的官员和诗人,这景是他们登上了岳阳楼所见。当他们看到淫雨霏霏的景色时,他们产生了怎么样的情绪? 生:悲愤。

师:悲愤的情绪,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从“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句。(学生念错“萧然”的“萧”,师正音)

师:迁客骚人在这种景色时登楼产生了悲愤的情绪,在下一节又一次登楼时,看到了明媚的景色,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这一次登楼“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7、作者问什么要写“迁客骚人”时悲时喜的情绪?

师: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写迁客骚人这时而喜时而悲的情绪呢? 生:我觉得迁客骚人指的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滕子京也是这种人,他们的这种悲啊喜啊的情感变化也能用来劝说滕子京。然后用其它迁客骚人这样的悲喜变化来劝勉,告诉滕子京大家都是这样的,都会有这样的忧和乐。

8、范仲淹欣赏这样的时而悲、时而喜的心情变化吗?

师:是的,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悲喜体验,看到美丽的春景就喜气洋洋,看到悲凉的雨景就悲伤,范仲淹理解,但范仲淹欣赏这样的时而悲、时而喜的心情变化吗?

生:应该不欣赏。后面写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要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悲或喜。

师:非常好,这正是范仲淹想要告诉滕子京的,要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师板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他笔下的迁客骚人的时而喜时而悲却恰恰相反,就叫“以物喜,以己悲”(板书:以物喜,以己悲),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范仲淹缘情设景,以洞庭湖景来体现迁客们“以物喜,以己悲”的悲喜无常,对比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更高一层的人生境界,不用多说,留给滕子京自己去甄别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劝勉的目的,又紧扣了“岳阳楼记”这个文题,前面还不忘夸滕子京一下,让他更容易接受,这就是范仲淹高超的劝勉艺术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读出迁客骚人的悲喜无常吧。 生齐读第

3、4段。

9、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那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 “先忧后乐”境界一样吗?

师:刚才我们发现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那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 “先忧后乐”境界一样吗?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与先忧后乐是不一样的,前者说的是宠辱不惊,后者说的是心怀天下,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先忧后乐”的境界要高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板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现今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还多吗?从哪里可以找到线索? 师: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仍然有把更多人的幸福放入心中的这种思想在闪光,那么在范仲淹生活的时代,拥有这样思想的人多吗?(生齐答:不多。)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意思是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就是说范仲淹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和他一样的人十分少。

11、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读出了一份孤单和无奈。

师:你能不能把这份孤单与无奈读给我们听? 生读。

师:我注意到你强调了“吾谁与归”四个字,来,我们一起跟着她读读看,看能不能像她一样读出这份孤单与无奈。 学生齐读。

师:还能不能读出别的味道来?

生:我还读出了一份伤感,我觉得他也很希望他的朋友滕子京也能够像他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滕子京还没有做到。 师:你能不能把这种伤感读出来呢? 生读。

师:将这声叹息读的更长一些试试看。 生再读,叹息加长。

师:好,跟着她一起来读读看。 生齐读。

师:还有吗?(一生在座位上答:劝勉。)对,这篇文章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的,他想劝勉滕子京,怎么读能读出劝勉?我们把后面的声调往上扬试试看好吗?长吸一口气,然后叹出来,噫——

生读“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噫”字拉长,句末声调上扬。 师:他劝勉的仅仅是滕子京吗? 生(众):是全天下的人。

师:是啊,范仲淹不仅是在劝勉滕子京,也是劝勉天下所有人。范仲淹身上充满这种先忧后乐的正能量,他要把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来,咱们再大声一点,把这种正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师:(深情,语调上扬,“谁”、“归”二字加重)“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生大声齐读。

师:读得真好!这一声叹息,一句疑问,让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孤寂、悲凉、不甘,也读出了他的劝勉、号召、期待。屡遭贬谪仍然坚守抱负,身处逆境还能心忧天下,这就是范仲淹,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崇高的风骨。来吧,孩子们,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这最美的情怀。

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段落。

三、总结

师:孩子们,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范仲淹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呈现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就仿佛三个台阶,引领着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边说边在三重境界的语句下划上线条,构成三级台阶)去追寻那最美的情怀。我们能不能把体现这三重境界的三段一起背一背呢?还不熟练的同学也可以看着书读,我们一起来感受迁客的悲喜,诵出仁人的忧乐,读出范仲淹对天下人的劝勉吧。来,老师来起个头,我们合作一把。面对这浩浩荡荡的洞庭湖,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显得那样狭隘,他们总是摆脱不了个人得失和外物好坏的牵绊,所以他们时而悲,时而喜,若夫—— 生背诵

三、四段,背不出的朗读。

师: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不是范仲淹欣赏的,于是,他发出了一声长叹,提出更高的境界来勉励所有的人,“嗟夫——” 生齐声背诵最后一段。(诵至文末,屏幕出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英雄的黎明》雄浑的音乐缓缓响起。)

师:孩子们,范仲淹在900年前发出了这一声呼唤,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想不想也做拥有这样崇高境界的人呢? 生:想!

师:范仲淹在问:“谁和我一道?”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生:我!

师: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古文 八年级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3、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太守为何而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大量运用“也”,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这些都需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教师宜采用多种方式指导朗读,把课堂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2、讨论点拨法。 3、品评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作者被贬滁州所做。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1、播放原文录音,注意阅读的速度、情感、停顿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3、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环滁(chú) 壑(hâ)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辄(zhã) 霏(fēi) 瞑(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肴(yáo) 提携(xiã) 蔌(sù)

酒洌(liâ) 觥筹(gōng) 弈(yì) 翳(yì) 颓然(tuí)

四、再读课文。

1.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用合理的朗读方法自由读课文,并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语段,给全班示范朗读。 2.学生点评朗读,教师指导示范。 3.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步骤:

一、领略景物之美

这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 板书课题、作者。(醉翁亭记,欧阳修) 问: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明确: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太守即欧阳修,号醉翁,其特点是易醉。那么,醉翁的“醉”由何而生?仅仅是酒醉吗?

2、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

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板书: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

3、文章描写了哪些景象?

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4、、那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①山水之景: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字词: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hâ):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án):流水声。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②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字词: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 归:聚拢。 暝(míng):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③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字词: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发:开放。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佳木秀而繁阴: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

古文重点

初中古文教学培训教案

重庆专升本语文古文归纳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古文练习

高考语文古文人物传记类重点词语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重点知识讲解

古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古文知识归纳

七年级语文古文

初中人教版语文重点古文教案
《初中人教版语文重点古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