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微博与谣言 相关话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1: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中国的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是在国外微博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微博有哪些值得记忆的标志性事件

在美国微博最初最重要的传播力体现在2008年美航坠河事件,目击者的twitter更新比《纽约时报》网络版早了十五分钟,比纸质报纸早了十五个小时。

在中国则对应的是温州动车时间的直播让人们第一次体会到微博的力量,同时还有微博打拐、爱心早餐、郭美美实践等,这些事件无一不验证着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的蓬勃发展。具体世间如下:

微博打拐

年初,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教授所发的一条寻找被拐儿童的微博,经热心网友不断转发,引起广泛关注。\'微博打拐\'的行动从此兴起,至今仍未停歇。

高晓松酒驾入刑

酒驾如何入刑,量刑尺度如何,自5月1日\'酒驾入刑\'实施以来备受关注。撞在\'枪口上\'的高晓松因酒驾撞车被判处拘役6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人民币,成为\'酒驾入刑\'实施以来国内首例最高量刑的判决。这除了意味着高晓松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时间代价,更意味着\'酒驾入刑\'落实的公信力已经完成了艰难的破冰之旅。

郭美美事件

年中,一个通过实名认证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年轻女子郭美美在微博上的炫富照片,引起网民对红十字会的质疑,使红十字会很快陷入信任危机。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红十字会,在微博时代走上了反思和改革的道路。

杭州最美妈妈徒手救坠楼女童

2岁女孩突然从10楼高空坠落,眼看即将成为悲剧。刹那间,过路女子吴菊萍毫不犹豫冲过去,徒手抱接了一下女孩儿,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发生在杭州一小区这惊险而感人的一幕,在网络上热传,无数网民为之动容,称徒手接住坠楼女孩的英雄妈妈吴菊萍为\'最美妈妈\'。

姚明宣布退役

7月20日,姚明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己将结束篮球生涯,正式退役。这也意味着,巨人姚明在NBA9年的生涯将就此画上句号。

动车追尾事故

7月23日,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无数网民通过微博传递着哀痛和关注。

小悦悦事件

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甘肃校车事故

11月16日,甘肃省发生幼儿园校车与运煤货车迎面相撞的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且死伤者多为幼儿。关于校车安全的问题立刻在微博上发酵。随着事故原因调查的深入,舆论也从关注甘肃校车事故这一个案转向关注中国校车制度建设上来。最终,促成相关部门加紧制定校车安全条例。

方舟子微博炮打唐骏假学历

2010年7月1日,方舟子在微博上指称唐骏博士学历造假,随即引发了网民的热烈关注。在媒体和网民的介入下,唐骏学历涉嫌造假**愈演愈烈。

宜黄强拆微博直播

2010年9月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三人被烧成重伤。钟家姐妹欲到北京上访被截,由此展开一场微博直播,微博从此事件开始改变中国强拆历史。

“我爸是李刚”惹众怒

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校园发生了一起导致一死一伤的恶性交通事故,肇事者李启铭在遭到该校学生的围堵之后大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此事经微博传播后,引起广大网民为之震怒,展开了对“官二代”现象的声讨。

3Q大战点燃微博平台

2010年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决定在装有360的电脑上停止QQ的软件服务。

面对腾讯开天辟地式的“强拆行为”,最具反抗的群体依然集中在微博上,而这一事件最为有趣的转折点在于,腾讯和360都在新浪微博开通账户,公开应对众多微博网民的质问,也企图挽救正在失去的民心。

微博“开房门”红了局长

“房卡怎么给我?我不到前台拿”“我拿好后送你”„„2011年6月20日,这一来一去的微博“打情骂俏开房门”成为了网络谈资。男主角为常州溧阳卫生系统一局长。局长大人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问:你能看到我的微博?不会吧。事后,当地纪委对该局长进行调查并停职。有网友感叹,不懂微博真可怕!微博开房这么明目张胆,你敢第一,谁能敢第二呢?

乔布斯去世刷新微博纪录

国内互联网上可追溯的最早关于乔布斯逝世的消息来自微博。10月5日,各大微博网站变成了“乔帮主”的追悼会主场。有数据表明,提及乔布斯的微博,新浪每秒17条,腾讯每秒187条。人们把这种疯狂调侃为:“生前刷我们的卡,死后刷我们的屏。”新浪微博把所有发自苹果设备的来源签名变成了“来自乔布斯的iPhone”、“来自乔布斯的iPad”。

微博与谣言的关系

中国最大的微博站点新浪,接受了由执政党中共提出的,严格控制其线上信息的要求,开始打击其称之为”散播谣言“的博客账户。新浪公司的表现,反映了中国的网络公司所面临的压力。中国的网络公司大半由私人所有,而它们宁愿冒着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中,失去赚钱生意的风险,主动帮助北京加强网络审查。

建设力

主要体现在积极的方面,拥有巨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它拥有强烈的互动性、终端的便捷性与围观的无限性。从博客的被动关注,到微博的主动投送转发,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博客相当于是黑板上的公告要人主动去看,而微博就是塞进门缝的报纸,很低的信息发布门槛让每个人都拥有了话语权。而微博以手机、平板电脑的便捷式终端,使得浏览、发表、转发做到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无中断。而围观与转发使得信息的传播更有影响力。在2010年,“11·23女童浮尸案”之所以会以最短的时间成功告破,就是得益于微博的功劳,集策群力之后,29日夜间厦门警方便已将两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微博平台上体现的是势不可挡的民意力量。在社会责任感、爱心关注、社会监督等方面,普通公民凭借微博平台,也可以出一份力,发出一点声音。微博人脉共享同时也是一种隐形的商业信条。对于“潜伏”在微博的职场人

脉也有助力。

毁灭力

微博如果会被毁灭也只是会被自己打败,比如谣言的滋生与广告的泛滥。

微博的特点体现在它大幅度降低内容创建与发布的门槛,而它未来可能受害也是这个特点。微博,只需写一句话,140字以内,也需花不到30秒,就传达的一种心情,阐述了一个事件,因为简单所以深入人心,所以用起来也不费丝毫力气。而《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本意是想试验一条假消息能传播多快,而最终,他无意传播的一条比赛消息,被3000多个粉丝转推,最终,被报社停职一个月。他在twitter上向所有被卷入这件事的人道歉,“但最后,它验证我猜想的是对的——没有人核实事实或出处。”据CNN报道,社交网络已经成为新闻分享的最大渠道,快速传播的还有报刊上阅读不到的隐秘信息以及各路没有经过验证的传闻。

微博为什么这么火?

1.“零时间”提供了一个满足个人碎片化倾诉与沟通的新空间

微博客开辟了一个资讯高速流动时代。当今社会运转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碎片化的内容比长篇表达更适合阅读,微博客上的内容更适合时代的需要。微博客充分满足了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社会下人们急剧上升的个人表达与倾诉沟通的需求。

微博客关注与被关注的不对称人际关系加之独特的广播式信息流动模式,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用户在140个汉字之内更乐于记录与分享观点,发布新鲜事,发布新想法,发布新情绪,而不需要就一个情绪、一个灵感去编辑一个标题,一段经过加工的文字发表一篇文章。微博客的出现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更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微博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沟通工具,是一种介于人际对话互动和广播之间的媒介工具。

2.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微博客通过个性化定制信息源以及对于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又制定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首先,人人都可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源。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海量的信息确实会增加每个人寻找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成本,微博客的关注功能帮助人们制定自己个性化的信

息源。虽然信息的总量增大了,对个体来说已经自主完成了在海量信息中的重新组织。

其次,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与增值。微博客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微博客信息传播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是转发次数,转发的次数决定了信息传播链路的长度,微博客通过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并在转发的过程中达到了信息的增值效果。

3.碎片化信息可汇聚成新型的话语权

虽然微博客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存在很多无用信息,容易导致信息泛滥,但是,一旦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某个大家关注的事件相关联,信息制造者就成为目击者、知情者、经历者、评价者。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就可能汇集成事件流/思想流,大量积聚后成为热门话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

这种话语权强调复原事实真相。“事件流”是很多人参与的会话,参加者分散于世界各地,他们中间有亲历者,有分析者,也有提供背景或者支撑性知识的人。当信息、观点、知识集合后,这就有了复原事实真相的力量。在微博客中没有“头条新闻”,只有碎新闻流,而大量的相同新闻关键词则让这个话题成为焦点话题。另外,微博客的这种碎片化、离散性的信息中大多数都包含着用户的附带的情感元素,可以被提取出来并加以聚合,就某一话题进行跟踪,有时还可以发现人们对某个话题的整体情绪。

4.人人都是信息传播的驱动力

在微博客中,传播的主客体的区分不再重要。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是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的。每个微博客用户既是信息的创造者,同时也收到来自所关注的人的信息成为信息接收者,同时对于接收到信息通过转发功能传播给粉丝。微博客充分体现出 Web2.0信息聚合与共享的原则,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同时也是传播媒介,每个用户都成为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驱动力。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个性化。其具体又体现在:

1.微博登陆方便,热门或者自己喜欢的主题方便查找,搜索,收藏。即使不经常看新闻,

登陆微博有什么新事潮语一看就知道了。

2.微博的传播性又快又广。很多事情也都是通过微博 曝光出来的。

3.方便、快捷、广泛、互动性强,微博的便利性就在于你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手机客户端,

电脑、平板等各种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来发微博,并且这种便利性又极大地增强了它的互动性,这种便利性与互动性正好满足当代人们生活节奏快,沟通交流方式欠缺的心理需求,所以人们的参与度自然就高了。

微博还能走多远?

随着中国网民的素质的不断提高与自媒体时代浪潮的前进,微博仍然会继续。表述简单,符合年轻人习惯。方便,随时记录可以较好地实现即时交流。微博信息广泛,各取所需,内容原创性高;想关注谁就关注谁,交流直接平等。

“李开复辞职的消息最早就是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出,引起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胡舒立决定离开《财经》,也是《财经》的发言人在他的微博上宣布胡舒立正式辞职的。你看微博的作用有多大!”某杂志社职员聂雪纬从这两个消息之后开始关注微博,他觉得相比博客,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快,关注的人越多,时效性越强。

如何看待微博的传播力

微博作为一种即时记录传播的方式,拥有碎片化、精简化等特征。它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更凭借2010全年36.33%的全年平均活跃访客的比例,令普通SNS类网站难以望其项背。

微博是自媒体传播的最典型代表,拥有广泛的传播力,相对的微博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内容监管,绝不能任由谣言泛滥。微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表述和思维习惯,还原了人们的真实状态,并且更容易形成稳定、活跃度高的交际小圈子。

微博不仅对于个人的意义重大,微博也可以成为个人和企业营销的阵地,。

微博是什么?

微博是一个非常方便的信息共享平台。新浪微博的大爆发,顺应了人们个体传播,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目的。有网友留言说,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记录者和关注者。任何人都可以用网络或者手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布任何想说的话。这样的方式正改变着人们的表述方式和生活。这句话虽有些绝对,但是说出了微博的大部分特征。

微博与微信传播谣言的危害

微博与政治改革

微博与微信

微信与微博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博

微博与政府管理

微博与谣言 相关话题
《微博与谣言 相关话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微博谣言 谣言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