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职语文课改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7: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职语文课改 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电气工程学校

刘建坡

中职语文课改革一直处于提倡、摸索的阶段。长时间以来,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人所用,原因在于中职语文教改的脚步始终战战兢兢,畏首畏尾,难以走出尴尬境地。

一、语文课的尴尬

1、来自学科本身的尴尬

我曾问过正在进行电工电梯技能操作的学生:是接线好玩还是语文课好玩?他说:“当然接线好玩。我可以想尽一切办法把线捋直,按照老师要求的接好,固定好,我自己就可以判定出成绩。语文则看不见摸不着,好不容易会一道题又不考。”这个学生是班主任老师与科任老师交口称赞的学生。

我还发现:这个学生不仅自己的手工作业很漂亮,而且他还能给我做示范,示范的过程全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蹩脚的口头语言来表达(老师,你这样;老师,你那样),言语中全部是名词和代词。

这现象恰恰道出了语文学科具有独特的语言模糊性的特点,许多语言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现象,实际生活中它比任何学科更加依赖于人的感觉。语文阅读是一种语言实践活动的复杂过程,常常随人的知识水平、出身经历、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不像数理化那样有精确的答案。语文知识,则是在一篇篇课文、一个个单元和一个个学期之间,其传授程度不同,往往呈现既是此又是彼相互交织、渗透、穿插、反复的界限模糊的过渡形态。即使是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理解起来也会有所别。 因此,学生对语文课的感觉是可有可无,一节课或几节课不听都不妨碍语文成绩;即便是认真努力的听好每节课,准确无误的做好每次作业考试成绩也不一定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知道语文学科所考察的并不是某一时段教师所教授内容,交叉反复的特点决定了它考察的是人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母语教育程度。更何况母语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是在学习语文,这一点恰恰被大多数人所忽略。

2、来自教学成绩的尴尬

大凡开设高职接轨项目的职校衡量语文教师教学成绩富有说服力的似乎莫过于高职接轨的成绩。纵观每一个学生、每个学校的成绩可以看出:在接轨考试中,语文成绩充当着“松紧带”的角色——如果本次考试数学成绩高些,作文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紧些;反之数学成绩低些,那么作文成绩的评判标准就会相应的松些,以此来避免学生群体成绩偏高或偏低的现象。这个平衡点表现在:凡是语文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100%升学。每一届学生的情况莫不如此。不难看出语文是蹲在数学的裙裾之下踮着后脚跟与英语竞走,其地位与难度可想而知。

在成绩面前是语文教师无能?还是不用心?在我看来都不是。尽管吕叔湘老先生早就有过“少数语文成绩高的学生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得益于课外”的论断,还是不能平复语文教师收获与付出严重失衡的心理。

这心理造成课改的脚步一缓再缓。

3、来自教学主体的尴尬

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我不想赘言。 在语文课上,教师从不必期望学生通过文本“品出语言的言外之意”,也不必要求学生“品出力透纸背的言语内涵”,仅仅是有学生能“品出语言所创造的意境”,语文教师就会倍感欣慰了。

事实上学生会把“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说成是“傻帽儿”;把自私虚伪的周朴圆说成是有情有义风流倜傥的富人而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学生不能与教材当中的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而没有这共鸣点做基础,课堂上教师对文本的任何解读都是徒劳的。

主体因素构成了教改不知何去何从。

4、来自教学环境的尴尬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在两节同时上的公开课中如果有一节是语文课,正常情况下选择听语文课的教师要在70%以上。原因在于:语文容易听懂;而且每位听课教师都有不少于12年语文课的听讲历史,很容易找出与本课的比照对象,这无形增加了语文教师的心理压力。

随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提法出现,语文课的任务越衍越重:字写得不好看,是语文老师没有教好;假条不会写,是语文课没有学好;甚至学生道德素质,也是语文课熏陶的结果。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课堂,似乎只有这样方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这对语文课改形成了不良的环境因素。 面对如此尴尬境地,语文课需要重新定位。

二、语文课的定位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为学生服务,必须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服务。

1、学生个体发展的变化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能胜任特定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个特定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变为“职业人”的转换过程,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度。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走过的一步。这变化是必然的。

2、学生群体的发展变化

从我校近三年报考高职考试的学生人数情况分析:06年4班,07年2班,08年1班,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我校08年高职班学生分布的专业情况分析:经法、电子、机电依次比为3:1:0。尽管文科类的学生语文基础相应好一些,但是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热情逐年递减,说明学生需要更多的是专业技能。这变化是实然的。

3、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我们的教学。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实际意义。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前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需要调整。需要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用富于生命的语文去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过渡到“培养学生会说中国话”;需要把“思维训练与情感的有机结合”转换到“训练学生能听懂中国话”;需要将“教师变教材的思想为自己的思想并将其转化为人格和理念”调整为“培养学生能读懂些文章”,由“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向“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向发展。可见,要在以前强调语文的文学性、人文性的同时,要更突显其工具性。这变化是未然的

那么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语文知识、语文水平,需要语文教师深思。

为落实朝阳区教委有关文化课教学改革的精神,语文组对杨文尧校长《深化文化课教学改革》的报告和教研中心下发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水平达标等级标准》(讨论稿)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一边研讨一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情况、和教材加以剖析、思考,教师们一致认为:语文课改势在必行!

三、语文课改革

1、按学生需求构建课堂

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硬要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迅速”。我们的母语教学需要情感参与,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对待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根据学生情感态度的起伏调整教学内容。既然学生不能通过周朴圆来理解教材的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来理解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的父子矛盾,进而分析当今父子矛盾的症结;既然学生不能理解柳永《雨霖铃》所要抒发的情怀,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背诵朗读、书法比赛;学习了欧亨利的《最后的藤叶》,如果学生能够通过语言描写而慨叹赢得生命的胜利,那么就可以接着续讲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家含泪的微笑所生成的艺术魅力;否则,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另外两位,可以讲莫泊桑的《项链》《羊脂球》,带学生一起描画因一个喷嚏惊恐而死的公务员形象。

总之,语文课堂需要随着学生的情感需要而律动,需要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变化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共鸣。绝对不能忽视“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不可预测变量的动态过程”这一点。

2、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既然学生不能溶于文本中的文学情景,那么我们就努力创造出生活情景,引领学生去操作,去体会。

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最容易出现课堂死板没有活力的现象。如果我们注重发挥现有教材的导向作用,发掘生活中实际可见的事物作为训练内容,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找到应用写作素材,使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能派上用场,自然投入学习的学生会更多些。

在“公文”单元的复习中,结合学校刚刚进行的活动,如志愿服务活动我这样设计语文课堂:以“召开志愿服务活动总结会”为活动形式,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会议通知”、二组拟写“志愿服务活动好人好事表扬通报”,三组给上级拟写“志愿服务活动报告”、四组做“会议记录”,五组推荐主持人和做“活动评价”。将公文单元中必须要掌握的文体都融合到活动课中,通过分工合作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富有生活场景的设计,学生会反响热烈。经过文体写法的点评,学生公文单元的文体知识得到巩固。

例如在讲授消息、演讲稿、建议书等内容时,可以这样设计训练内容:“学生正从学校食堂流失”(消息、调查)、“假如我是食堂经理”(演讲稿)“给食堂管理者的建议书”(建议书)等。到食堂就餐,对早餐质量管理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学生自然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还可以建议学生将写好的建议书抄录清楚,派代表送到食堂管理员手中。如果学生看到自己的建议得到重视,真切的感到学以致用,自然积极性会大幅度提升。

3、大胆整合取舍教材

试想:假如一节课教师只提供两个信息,但学生对两个信息都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拒绝接受,整节语文课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无意的;假如教师提供的是十个信息,我想其中总会有一两个信息对学生有吸引力。如果课堂上涉及到教材中的每篇文章,又对每一篇都进行科学的取舍。无形中会加大课堂信息量,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当然这取决于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对此是否能够吸收?

例如:语文第一册前三单元有《读书人是幸福人》、《思考的威力》、《三个境界》、《我的读书方法》、《善读书则书变薄》五课,其中必讲篇目两篇,其余为自读课,我发现五篇课文都与读书有关,衔接时我这样处理: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呢?因为我在读书的时候注重《学习方法》,有了这种方法就能将《书读薄》。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注重发挥《思考的威力》,就可以使自己走进不可言传的《三个境界》。用读书一条线将五篇课文贯穿,将教学重点确立在“读书”上,而非面面俱到,不仅增大信息量,更使单元知识紧凑。与此同时,可以以教材的某一篇文章为基点,相同类文章扩展;向其同题作品延伸;向其相关联的内容延伸;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章扩展。

如此,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克服教材中距离学生生活久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篇目所带来的困难;可以对任何一篇课文重新设定教学重、难点,例如:《荷塘月色》不必大段的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重点可以放在反复听读、诵读、情感品悟上,两课时就可以完成;

同时,可以将富有哲理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研讨,更好的寻求学生与文章的契合点,这样教师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权,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实现自主课堂。我想:如果文章符合学生的实际、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也许会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

4、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能力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首先要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我这样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开学初每节课用10分钟时间给学生讲个小故事。听完故事讨论:我讲的故事从哪来的?(读书而来)讲完每一篇课文后,我让所有学生数出作者自己创作的文字有多少?引用别人的文字有多少?讨论作者引用的文字从哪里来的?(读书而来)

如果我们写文章用到别人的文字会有什么好处?这些文字从哪里来?如此这般把阅读摘抄的重要性、必要性讲析透彻。随后我留的作业就顺理成章:要求学生在每天阅读1000字的基础上每周摘抄两篇与自己有共鸣400字。当然要有相应的评价奖惩机制随之出台,保证这项作业的有效实施。

其次是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随阅读量的增加还需要加强阅读指导。刘国正说:“一是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二是帮助学生理解积累”。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要做有心人,要从易到难,从多到少有渐进的层次;还要有广博得视野,只要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的优秀时文,经典名著,优秀期刊都要涉及,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同时教会学生网上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因特网上的文章时效性强,只要鼠标在手就可以欣赏,如:“全景中文网”“木子书屋”“榕树下”“作文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网上阅读得到满足。当然还需要教师教会学生辨别美丑能够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

中职语文课改还有更多更深入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探索。任何课改都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成功与失败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分析、思考、实践,才可能在课改的领域里挖掘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大多数教师认可,对此我充满信心与渴望。

参考书目:

1、《中学语文教与学》200

4、9《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刍议》沈寿鸿

2、《中学语文教与学》 2005年合订本

3、《情感激发法在应用写作教学中的理性探索》王一建

基于高效英语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

探索新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实践与理性思考

区县功能定位的理性与实践思考

乡镇发展的理性思考与实践

理性施教的实践与思考心得体会

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探索与实践

中职车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课改

语文课改

课改的思考与实践

中职语文课改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
《中职语文课改理性的思考与实践的探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