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6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1 17:52: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园-校共育”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2014年4月

凉州区职业中专

学前教育专业“订单式园-校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自示范校重点专业确立以来,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汲取学前教育新理念,依托自身优势,加强园校合作,实施园校合作战略,与一批市、区级优质幼儿园进行了深度合作。经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和实践,形成了体现中职教育特征、适应幼教事业发展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园-校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调控机制

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凉州区委、区政府,凉州区教育局在政策、行动上对我校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和激励学校与幼儿园积极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建立园校合作基地,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调控机制。

二、形成了合作双赢的利益机制

在重点专业建设中,我们注重对园-校合作内涵的深入挖掘,不断拓展合作的空间与内容,促使幼儿园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质核心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专业师资的培养,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以及吸纳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合作的深层次、全面化。

用人单位通过“订单培养”,最直接地表达了他们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最直接地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最直接地参与到了教学的全过程,因而实现了幼儿园对人才“即插即用”的要求。为幼儿园储备了教育资源,补充了新鲜血液。

学校通过与幼儿园的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使“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园-校合作”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此外,也增强了学校的市场意识,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在实现园校深度合作中,建立了合作双赢的利益机制。

三、形成了章程协议确定的义务约束机制

为了促进园-校合作的长效性,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组织机构,并建立配套的课程、师资、设备以及实习实训考核办法,使合作制度化。

2012年,借示范校建设的契机,成立了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园校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幼儿园与学校共同制定《园校合作管理制度》、《园校合作委员会章程》、《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职工援助实习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协议》等相关制度及措施,建立了人员互通、实习共管、基地共建、人才共育、经费保障机制,极大地增强了用人单位在合作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有效推动了园校深度融合。

四、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

重点专业确立以后,我们重视组织保障机制的建立,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委员会”、“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形成了机构健全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成立了“园-校合作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学校主管教学校长担任主任,幼儿园负责人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主任任副主任,幼儿园和学校各派两名有关人员为成员,负责园校共育工作安排和相关事宜的协调。

(二)成立了由省、市、区示范幼儿园组成的学前教育校企合作联盟和知名教授专家、学者、幼儿园园长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定期开展调研等工作,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给予高水平的指导,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由热心于中职教育、关支持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和发展的校外行业专家和领导及本专业技术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确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设置和调整专业建设方案,指导专业建设和专业改革、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五、形成了制度健全的规范运行机制

为了保障园校合作的顺利推进,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如《校-园合作管理制度》、《园校合作委员会章程》、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职工援助实习制度》、《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教学资源库管理使用制度》等,形成了制度健全的规范运行机制。

(一)强化了“三个全面推进”培养模式

1、全面推行理论教学、校内实习、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培养过程,实现了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习的“一体化”,缩短了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达到了培养目标。

2、全面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就业的岗位需求、个人的发展需求,聘请幼儿园保教及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到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培养、教学计划制定、课题开发等教学环节中,做到学校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以培养应用性学前教育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围绕着专业建设和市场需求,整合课程内容,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为原则,把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势课程《育婴师培训》、《幼儿音乐》、《幼儿教育学》、《幼儿舞蹈》等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分解落实到各个环节。依据《幼儿园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课程,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过硬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课程体系。按类型设置公共基础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同时,聘请幼教专家、骨干教师作兼职教师;邀请用人单位教学、管理人员参与,编写了校本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工作实际,有效地满足了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不同需求。

3、全面推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改革,着力塑造“德才兼备”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

建立优质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交互:理论与实践交互;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交互;幼儿园课程与校内课程交互进行;校内实训室与实践基地交互。在交互合作中校-园共同编写实训教材、设计实训方案、制定评价标准。专业教学在学校和幼儿园之间交叉进行,理论和实践交替循环,知识和技能螺旋式上升。校-园双方实施了“一看二配三管”教学模式:一年级看(体验、见习)、二年级配(配班保育实习)、三年级管(带班教育实习、顶岗实习),形成了“见习—保育实习—教育实习—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53.9%。

与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先后与凉州区第

一、第二幼儿园、和平爱弥尔幼儿园、七彩虹幼儿园、西苑幼儿园等十二家市、区级优质幼儿园签订了长期合作订单协议,为师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实践场所。

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氛围。坚持将职业竞赛与教学活动结合,校-园共同探索,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包括舞蹈比赛、讲故事比赛、简笔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说课比赛、基本功大赛等,竞赛内容和标准来自于幼儿园,竞赛项目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在省教育厅主办的2013年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代表武威市参赛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支艳梅获得一等奖,王燕、周菁菁获三等奖;2012年4月,杨海存、龚晓媛同学在全市中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中分获

一、二等奖。2012年8月在全省中学生文艺调演中,舞蹈《青春的旋律》获一等奖。

实施“多证并轨”制度。要求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保育员证、普通话证“三证”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考取更高级别的学前教育领域其他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就业的空间,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增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实现学校、行业和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实施双边指导与双向评价。通过开展课程考试考核制度改革,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将课程成绩分解到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了科学的的考核方法。学校与幼儿园协调配合,将校内实训与幼儿园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上接受学校任课教师和幼儿园带班教师的双边指导和双向评价。

(二)构建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通过“四二三”( 四途径:高校进修、行业锻炼、幼儿园实践、校本培训;二引进:引进幼教专家讲学、引进幼儿园名师授课;三提升: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技能、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师资培养模式,以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为主线,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脱产培训、教研培训、远程培训相结合,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训模式,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

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根据课程建设和实训教学需要,多渠道、多形式聘任校外行业专家、高校知名学者以及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从我市一类幼儿园聘任凉州区第一幼儿园园长刘晓燕、凉州区第二幼儿园名师赵荣、西苑幼儿园园长蒋丽莉、武威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何月珍、顾振萍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和指导学生顶岗实习,使专兼职教师比达到5:1。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园校合

一、发展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具有合作精神的专业教学团队。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业课教师26人,其中兼职教师5人。

(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通过两年的示范校建设,教学内涵建设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监控体系更加完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及教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学团队,在省、市、区各项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种奖项、荣誉,共30多项。在省、市、区级刊物共发表论文十多篇。学前教育教学团队2009年3月获得凉州区职业中专“巾帼文明岗”称号,2010年12月学前教育专业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获得市级专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1至2013年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被连续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通过示范校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前教育专业推动武威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服务武威区域经济的能力。本专业现已成为甘肃河西设施一流质量一流的重点专业,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4年5月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理解人才培养模式

16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
《16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总结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