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发布时间:2020-03-02 01:52: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主题阅读教学从属于主题教学的一个方面,是知识建构式的学习。主题阅读教学, 是指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改理念下,对教材的“再度开发”。即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自身特点、课程单元以及教材本身出发,围绕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教材、课程资源中寻找、整合或挖掘出来的哲学主题或文化主题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它始于小学的教学改革,我们尝试在初中运用和创新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学 阅读 探究

一、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

基于课堂,面向生活,以整合为手段,加强课内外之间的联系,努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

1、一方面,树立“得法于课内”的意识,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实例,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让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方法。

2、另一方面,以“得益于课外”为指导思想,在主题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课堂内外的沟通,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广泛的学习语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3、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观”。因为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用语文。引导学生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

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实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的教学体系,营造内部和外部沟通的、跨学科的最佳语言学习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努力拓宽语言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语言,在主题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语言,提高语文实践能力。从而,整体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体系,实现“大语文”教育观

二、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起源与发展

1、“新语文主题阅读”①是由刘宪华校长等人发起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是在学习教材

内容基础上, 开展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学习活动, 将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应

用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2、“新语文主题阅读”已经形成了“一主两翼”课程体系。日常教学中使用

1 “单元教学法”,开展单元主题模块式。阅读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体,同时对应教材的单元主题编写阅读和诵读两个配套读本,读本在教材的基础上, 每一单元补充了体裁形式不同的八篇文章,这就是“两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举一反三,课堂学习得到方法,而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学生最终形成了阅读能力,实现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简简单单学语文”的目的。

3、以藤串瓜、整体施教。整合,是“新语文主题阅读”的核心理念。三套教材的学习量很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一课一课地教,而是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教,单元的主题好比藤,一篇篇课文好比瓜,就是用这个藤把一个个瓜串起来。由此,一个主题统领三套教材中的三个单元的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这就是大单元语文教学,让教学从课本延伸到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速度,实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阅读目标。

4.、小学的主题阅读课主要以模块形式出现,依据单元主题阅读主要分为七个课型: 一是单元导读课, 二是以文带文课, 三是整体识字课,四是读写联动课,五是自主阅读课,六是双基训练课,七是展示分享课(主题诗会)。

三、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尝试与初步研究;

阅读能力也是中学生必备的,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要部分。所以,笔者在学习小学 “新语文主题阅读”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研究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措施。

(一)、秉承“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理念,以藤串瓜,整体施教。

以单元的主题及单元学习目标为藤,将课文、课外的课程资源、学习活动这些瓜一个个串起来,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的语文教学和学习。由此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扩展其阅读面,提升其阅读的效率和能力。

(二)、树立“整合意识”,尝试“以文带文”的典型教学模式

1、课内教材的“单元整合阅读教学”②策略

⑴、以单元主题为依托,确立单元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倡导学习的三维目标,我们要教会学生有整体意识。在学习教材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一本书的内容,明确本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即单元目标,尤其是单元的目标。新版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主题”

2 (亦称“话题”、“专题”)为核心,组成单元,在单元提示中既有对单元主题的概括,又有对各单元学生应达到的“三维目标”的阐释。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明确单元学习中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于过程和方法。

鉴于此,在备课时,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好语文课程标准,深研教材。弄清各学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目标和重点,弄清学段与一册教材、一个单元教材、一篇课文之间的关系,弄清一个单元中几篇课文之间的关系,弄清课文与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较为准确把握好教材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提高。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及单元提示,并把它作为课堂导入的切入口;其次,要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教材间的关系,并补充相应的课外课程资源。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本单元以“学习生活”为主题,共有六篇课文,《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我的早年生活》、《论语十二章》。从内容上看,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学习生活老师的歌颂和赞美,对学习生活的评价和感触。三篇写老师的文章各自的侧重点和写法又不同。

单元教学目标可定为:学会快速的默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⑵、引导学生整体预习,宏观把握。

新大纲将阅读与积累提到了应有的地位,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创新精神的培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特点。 主题阅读的教学强调整个单元一起教。由此我们创新了一种课型——单元预习课。即以一单元为单位,集中利用一课时,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知单元教材内容,从心理上有学习的准备。导学案是这种课型的必备资料,预习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拓展课外的阅读,是必备的要求。具体策略是:提前布置相关预习——出示单元学习目标、导学案——学生自学、交流——当堂检测。当学生有了这样积累与感受,再学习课文时,学生会更有情趣,投入的更加专心。

2、“以文带文”,提高阅读效率

⑴课内教材的教学“以文带文”,由单元导读课带动自主阅读课

新教材强调“用教材教”,这给我们的“二度开发”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

3 路。在单元课内教材主题化阅读教学中,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进行单元整合教学。以一篇典范的文章学习为范例,即上单元导读课,课上引导学生归纳出一般的学习方法获得“渔”,接着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一篇”带“多篇”课内教材的自读,即上自主阅读课。从而,让学生掌握学法,提高阅读能力及效率,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它称为“大”以文带文。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以《春》一课的教学为单元的导读课,授之以鉴赏写景美文的方法,将其他的几篇课文分别上成“自主阅读课“让其成为对鉴赏方法的运用和检测。而这几篇课文,各自在鉴赏方法上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从范文归纳出学法,然后让学生用新学法实践运用。由此,形成单元教材的整合性学习。

⑵、教材间相同教学内容的联动式“以文带文”

围绕主题,强调整合,注重创新,是人教版教材编辑的最大特点。在教学时,当我们对教材有了足够的分析和理解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挥整合优势,在单元预习课中学生对本单元的字词作者及相关背景了解掌握后,将几篇有相同或相似内容拉在一起上,从而形成“比较性阅读”。这样,我们就让单元目标更单一化,具体化,进行现场的授“渔”和现场捕“鱼”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我们将同样是写老师的三篇文章《我的老师》、《再塑生命的人》、《王几何》、组合在一起进行比较性学习。从整体感知文章并概括内容、筛选信息;深入文本、品味语言;体会深情三个方面比较异同,而这比较又建立在以一篇文章方法的指导为基础的“以文带文的形式上。就让学生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了。

⑶、单元导读先行,拓展迁移跟进

语文学习强调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强化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矿藏,帮助学生初步构筑思想体系和精神家园,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对应教材的单元主题编写阅读和诵读两个配套读本。 每一单元补充了体裁形式不同的十篇文章,一方面以阅读题的形式呈现,另一方面重在让学生积累,做到“厚积薄发”。这就是“两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适当地自行积累。

比如《云南的歌会》是一篇精读课文,其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

4 力和赏析语言的能力。在课内教会学生学法后,可让学生自主学习《端午的鸭蛋》,接着再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以及精彩语句,初步把握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及时收集并补充更多地积累了解更多地“民俗文化”,并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的看法。由此,从课内到课外,学生能够及时地把自己的学习体验带到新的内容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同时,这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在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中得到乐趣。单元导读方法先行,积极的由课内学习外向课外拓展延伸跟进,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高,阅读面更广了。

四、尝试确立适于初中的主题阅读教学的新课型

我校是这所新建初中,学生的层次相对较低,小学未参加过主题阅读的系统训练,学生的基础差,阅读层次较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不高。为此,我校进行了“新建初中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最终确立了适用于我校的七种新课型,在核心思想:以文带文、集体整合的统摄下,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七种课型是:⑴字词听写大会;⑵单元预习课;⑶单元导读课;⑷比较阅读或自主阅读课;⑸读写联动课;⑹训练监测课;⑺综合学习课

总之,主题阅读教学的策略的研究着力于教材的解读与整合;着力于课堂内部向外部的迁移;着力于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整体构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体系;着力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形成立体的主题教学效果。由此,让我们重新全面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当然,这仅仅只是初探。

参考文献:①《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3期

②《研究性学习试验与探究)寉益萍 2002年10月

5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个体差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_4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的教学策略论文

例析“主题阅读”背景下的抒情散文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策略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