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20:58: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是春天 §1.1歌曲《我们是春天》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安排学习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讨论、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能大胆自信且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追寻美的最高境界。

【教学重点、难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还处在变声期,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特别是女声学会用假声唱歌很重要。男声高音上不去和女声真假声不统一的问题。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我们是春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音乐《春之声圆舞曲》主题,一段视频《春天的芭蕾》。

三、新课教学:

1.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安排。 2.学唱歌曲《我们是春天》。

(1)歌曲欣赏,听一遍,请学生注意歌词的演唱顺序。 (2)介绍歌曲风格特征:

《我们是春天》是一首两段体的歌曲,四四拍,第一段欢快活泼,第二段稍舒展。

教师结合本课的知识点——音乐的段落划分及内部结构,要求学生根据歌词意境划分乐句,教师要将音乐知识巧妙地融入歌曲教唱中,尽量不要讲乐理知识单独拿出来讲解,以免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以情带声”是歌曲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把握好每一段的基本情绪, 1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努力要求学生做到根据歌曲情绪歌唱,然后对学生的声音提出要求。

(3)随乐学唱大约两遍,与学生分析,整首歌曲就由三句构成,了解歌曲的结构,就很容易学会。

(4)跟着音乐伴奏进行演唱后,由老师纠正唱错的地方。

(5)启发学生在舞台上如何表演这首歌曲:小组唱、表演唱等。为班级演唱会做准备。 【教学心得】

2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是春天 §1.2歌曲《春天又来临》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老师安排学习的歌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讨论、情境等方法,让学生能大胆自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体验美,从而达到追寻美的最高境界。 【教学重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还处在变声期,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特别是女声学会用假声唱歌很重要。 【教学难点】

男声高音上不去和女声真假声不统一的问题。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学唱歌曲:《春天又来临》《春之歌》。 3.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复习旧课:

1.全班同学跟随音乐演唱《我们是春天》。 2.启发学生如何用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3.跟伴奏音乐,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4.用独唱的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给予评分。

三、新课部分: 1.学唱《春天又来临》

(1)上周已经欣赏过这首歌曲,由于歌曲的旋律比较容易唱,因此,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钢琴先把歌谱唱好。

(2)唱歌词,教师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3)学生讨论这首歌最合适用什么演唱形式?为演唱会的准备做铺垫。

3 信且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2.学唱《春之歌》

(1)学生先欣赏歌曲,之后谈谈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介绍作品。

《春之歌》是一首朝鲜歌曲,一段体,八六拍,歌曲蕴含着圆舞曲的风格特征,音乐流畅而富于动感。启发学生体会“荡秋千”的感觉,然后用轻柔的声音演唱,特别注意突出八六拍强拍的“点”,强调“荡”起来的意境。

(3)跟琴学唱歌曲。

(4)引导学生唱歌时声音要连贯、统一。 (5)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歌曲适合什么演唱形式?(学生讨论)

3.用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春之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评分。 4.音乐知识部分——在教唱歌曲《我们是春天》时,已有了一些关于歌曲结构分析的知识铺垫,用一个练习为歌曲《春天又来临》划分段落,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就行,同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该知识点。

5.活动与练习——既然是前面练习的继续和巩固,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取舍。

(1)视唱练习——可采用“模唱”“接龙”“填空”等方式进行视唱练习。 (2)合唱练习——各声部都从头进入,第一声部唱到第5小节时,第二声部进入;第一声部唱到第9小节时,第三声部进入;各自循环唱下去,直到老师指挥结束时停止。学生熟悉乐谱后,要求他们边唱边感受三个声部融合在一起时的和谐美。 【教学心得】

4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二单元 七彩管弦

§2.1欣赏 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专注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能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分辨出常见的乐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讲述法、体验法等方法,让学生并能较好地表现乐曲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欣赏西洋管弦乐作品的过程中,随乐哼唱其中旋律,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当中去,感受和体验各种管弦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拓展管弦乐的相关知识,掌握管弦乐器的分类。

2.专注聆听西洋管弦乐队作品,学会辨别音乐主题与乐器的音色。 3.学会对比各种乐曲的不同特色与风格。 【教学难点】

专注聆听管弦乐作品,引导并启发学生采用“自主、创作、探究”的形式来感受与鉴赏音乐之美。。 【课前训练】

欣赏:

管弦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一首管弦乐曲《春节序曲》,让学生听辨乐曲中演奏的乐器及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为了提高素质,学习掌握了一门乐器演奏技术,下面请同学上来为大家演奏。

(直观性原则)A.小提琴B.小号C.萨克斯 师: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生:

师:它们属于民族乐器,还是西洋乐器? 生:

师: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属于西洋乐器? 生:

5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二、新课教学

1.根据发音原理和制做材料不同,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启发性原则)老师出示幻灯片(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

2.出示课件(直观性原则)让学生了解乐器形状,同时主要了解主要乐器的音色。

师:下面请大家在乐曲中进一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各种乐器擅长表现的情绪,抒发的感情。

三、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老师主导)师:下面请大家听赏一首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学生主体)作者:英国 本杰明.布里顿

乐曲为了使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曲作品,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

1.学生回答:

(1)演奏中乐器的先后顺序

(2)学生谈谈在欣赏不同类乐器演奏的不同片段的感想

例:小提琴:优美、抒情。单簧管:圆润、流畅。大管:低沉、诙谐(注重学生感受,老师只作补充性引导)

2.放录音片段

(巩固性原则)师:听录音后请同学回答有哪些乐器演奏? 生: 【教学心得】

6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二单元 七彩管弦

§2.2 音乐知识 《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主备人:杨天学 审核人: 学科组审核: 教导处审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分类;欣赏两首乐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西洋管弦乐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各种乐器的外型,了解其音质音色、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

听辨弦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音色。 【教学难点】

欣赏两首乐曲及演奏乐器。 【课前训练】

聆听几首音乐片段,写出演奏乐器名称:

(1)新疆之春( )(2)G大调小步舞曲( )(3)茉莉花(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 1.激情导入:

(1)学生伴随音乐进入课堂,教师播放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主题片段,营造课堂气氛。

(2)思考:刚才听到的乐曲熟悉吗?有谁能说出曲名,并且谈谈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谈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引出课题《西洋管弦乐器的分类》 2.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按顺序播放各种音乐,学生聆听,并抢答音乐片段的演奏乐器名称) (2) 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 (展示管弦乐器图片及其音响效果)

(3)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木管乐器组:(吹奏:连音吹奏、断音吹奏、单吐、双吐等)

7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短笛——是长笛音域补充,在乐队中有“花腔女高音”之称。 长笛——具有明亮、活泼的音色,适合表现流畅的旋律。 单簧管——一般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

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温柔的情绪 大管——音色低沉、诙谐、厚重,是木管乐器组里的低音乐器。 弓弦乐器组:(运弓、揉弦、滑奏等)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 大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中提琴——音色柔美醇厚 低音提琴——音色低沉、浑厚

铜管乐器组:(吹奏:通过控制嘴唇间的空隙、呼气量及震动的力度来改变其发出的音调、音量及音色

小号——音色嘹亮、辉煌,适合表现号召性的旋律

圆号——也叫法国号。音色圆润迷人,是木管乐器和铜管乐音色的连接 长号——也叫伸缩管、拉管,常演奏号角般的旋律 大号——音色低沉、宽广

打击乐器组:(敲击:一般用两根鼓槌交替击奏,或同时敲击两鼓来演奏,基本奏法有单奏和滚奏两种。铃鼓则采用敲击、捶、大拇指擦等方法演奏。

定音鼓——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弱奏时具有神秘的效果,强奏时咆哮如雷 大鼓——重敲富有激情,轻敲具有阴郁、寂寞的色彩 钹——音色清越而明亮 锣——音色富有戏剧性 3.作品介绍:

欣赏1:小号独奏《野蜂飞舞》

(1)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老师先不说曲名,轻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看音乐带给了你们什么情绪,你联想到了哪些画面。(播放音乐)

(2)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作品情绪,联想画面。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补充性引导,并说出乐曲名称

(4)学生讨论,通过对乐器音色的听辨,《野蜂飞舞》的音乐中出现了哪些演奏乐器。

(5)曲作家介绍: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国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剧《雪娘》《金鸡》《萨特阔》,管弦乐曲《舍赫拉查德》《安塔尔》《西班牙随想曲》等

(6) 歌曲分析

8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节拍:2/4拍,乐曲为C大调 (7)复听乐曲,学生带着情绪联想情景

听赏2:小提琴独奏《幽默曲》

(2)播放音乐,学生联想音乐描绘的场景。 (3)学生分组,谈谈作品的音乐情绪。 (4)复听乐曲,再次感受乐曲的音乐情感。

三、探究课题

1.从音乐要素出发,对比管弦乐《野蜂飞舞》和《幽默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2.以小号独奏曲《野蜂飞舞》和小提琴独奏曲《幽默曲》为背景音乐,为其创编音乐情景剧并能感受到管弦乐器演奏带来的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教学心得】

9 (1)老师对作品背景及其作者德沃夏克做简单介绍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 §3.1 歌曲 《德涅泊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德涅泊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听赏等方法,让学生学唱会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参照本课的音乐知识说出音阶、大调式和小调式基本概念,能排列出歌曲《德涅泊尔》的调式音阶。在曲调听辨活动中能分辨大小调式的音乐。 【教学重点】

能用优美、有控制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乌克兰民歌《德涅泊尔》。 【教学难点】

分辨大小调式。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德涅泊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导入新课:今天的课前热身我们要从一首儿歌开始——《两只老虎》 面孔一: 1.分组练习

2.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固定低音与三声部轮唱。

三、歌曲《德涅泊尔》 1.聆听范唱

(1)听音乐,用三拍子的指挥图示来随音乐挥拍,并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2)歌曲介绍:

歌曲旋律深沉、宽广,深刻的体现了乌克兰人民的性格,一百多年来越传越广,许多影片和大型音乐作品以其中的旋律作为乌克兰的象征。

(3)复听歌曲,手传丝巾,要求从乐句的开始挥动丝巾,乐句结束的时候传到下一位同学的手中。

10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2.歌曲学唱:

(1)分乐句轮流演唱,老师唱

一、三乐句,学生唱

二、四乐句。 (2)重点难点句辅以柯尔文手势教唱。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每组一个乐句,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唱。(注意气息、感情、音量以及整齐度)

(4)全体学生齐唱歌曲。 【教学心得】

11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三单元 美丽的村庄 §3.2 歌曲《美丽的村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用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美丽的村庄》,了解重唱、轮唱、领唱合唱、合唱等演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法、手势辅助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合唱作品,产生对合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理解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及音乐表现手段表现歌曲内涵。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音乐手段和演唱形式演唱《美丽的村庄》,准确把握音高、音准、节奏和音色。 【教学难点】

1.准确把握弱起小节、切分节奏及分解和弦给歌曲带来的变化。 2.二声部合唱的准确演唱。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11 mi ma mi 2.欣赏《美丽的村庄》 3.音乐知识——音阶、调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在歌曲《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的背景音乐中线上风景如画的意大利风情(包括建筑、雕塑、风光、威尼斯水城、美声演唱、紫罗兰、歌剧、交响乐、芭蕾舞等)。

2.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并进行交流。

二、新授

1.欣赏《美丽的村庄》歌曲视频并思考问题。

师:(1)用音乐语言表述一下歌曲表现了意大利民歌怎样的特点。

(2)为歌曲划分段落

(3)随范唱轻声跟唱,找出自己认为的演唱难点。 2.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12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3.演唱歌曲A段旋律

用边画拍边唱、对比演唱、轮唱等方法解决弱起小节、切分节奏、八分附点节奏等难点。

4.二声部合唱训练:

分不同形式让学生熟悉高、低声部的旋律,并进行演唱。 5.演唱歌曲B段旋律 (1)分解和弦旋律音准难点

旋律音程演唱方式解决;和声音程贴合演唱方式解决;音程自由组合跳跃演唱方式解决。

(2)同音重复音准解决

气息及声音位置训练方式解决;和声练习方式解决 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有表现力地朗读歌词 (2)教师进行范唱

(3)学生找出描绘魅力村庄的关键性歌词 (4)学生演唱歌词 教师提示:

(1)注意连音线的正确演唱

(2)注意描绘魅力村庄的关键歌词的吐字、咬字及声音位置气息的运用。

三、音乐知识——音阶与调式

1.音阶——从主音到高八度主音按照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一组音。 2.调式——是按照一定关系组合在起义的若干音,并以一个音为中心组成的音阶体系。调式的主要种类有大调式、小调式,以及五声调式。

四、过渡:

教师分别演奏三种不同伴奏,学生体验不同钢琴伴奏织体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到的辅助作用。:

伴奏分为:旋律伴奏;和弦伴奏;织体伴奏

五、拓展

1.“音乐魔方”游戏尝试激发学生用音乐手段和声乐演唱形式进行多种组合,产生对合唱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

(1)学生了解音乐游戏方法(了解体验不同速度、力度、演唱形式的组合所产生的不同艺术效果)

(2)通过

一、二示例了解并掌握组合方法

2.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创作,教师适当指导并配合学生进行创作。

13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3.小组交流表演 4.师生合作演唱 (1)教师指导 (2)达成共识 (3)合作演唱 【教学心得】

14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4.1 欣赏《二泉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能从乐曲的边走中感受情感的变化,能背唱乐曲的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弦乐合奏的音乐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对比聆听民歌、民乐与改变后的管弦乐曲,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 【教学难点】

降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和独奏的《二泉映月》对比欣赏,并结合音乐要素说说自己的感受。 【课前训练】

播放彭丽媛演唱的歌曲《二泉映月》,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新课导入:

1.请学生猜谜语中的人物:

泉边赏月,穿街过巷,琴儿伴身,目盲心亮。(打一民间音乐家) 2.华彦钧生平简介。

3.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回答问题。 A.请说出曲名。

B.说书乐曲的情绪和演奏乐器。 4.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简介。

5.《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被改变成多种器乐形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弦乐合奏《二泉映月》。

三、新课教学:

1.听弦乐合奏《二泉映月》主题音乐,说出主题音乐中熟悉的乐器。 2.音乐知识——室内乐。 A.什么是室内乐?

B.室内乐的常见形式和主要艺术特点。

15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3.作曲家吴祖强简介。 4.学唱主题音乐。

5.《二泉映月》的主题旋律,主奏乐器、力度、情绪变化。 6.完整地欣赏乐曲《二泉映月》。

7.请学生将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与二胡独奏的《二泉映月》相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

8.学生背唱主题音乐。 【教学心得】

16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四单元 华夏乐章 §4.2 欣赏《兰花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了解“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并随乐哼唱陕北民歌《蓝花花》。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通过欣赏、讲解、交流、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乐曲的音乐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比聆听中,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变化,描述故事,并大胆地说出自己联想到的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

完整地聆听管弦乐曲《蓝花花》。 【教学难点】

体会乐曲运用不同的音色和旋律描述故事。 【课前训练】

1.欣赏《蓝花花》。 2.合唱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1.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影视片主题音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2)老师也搜集了一个,请大家欣赏一下。播放电视剧《蓝花花》主题曲。 (3)介绍发生在旧社会陕北的民间故事《蓝花花》,引出课题。 2.对照歌谱,听老师唱传统民歌《蓝花花》,回答问题。 (1)说说歌曲的情绪。

(2)说说歌曲的体裁和主要故事情节,并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板书在黑板上。

3.师:《蓝花花》的故事也被世人传唱,改变成多种表现形式。今天我们来欣赏管弦乐曲《蓝花花》

4.曲作者鲍元恺简介。

5.听管弦乐曲《蓝花花》主题音乐,回答问题: (1)乐曲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2)说出主奏乐器

(3)乐器的音色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17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6.老师钢琴伴奏,学生随乐哼唱主题音乐。

7.师生相互交流,共同总结乐曲中的故事情节和基本情绪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的。

8.这首乐曲用《蓝花花》的名字作为标题,乐曲表现内容也是围绕蓝花花的故事展开,是首“标题音乐”。

9.“标题音乐”的有关知识。 10.再唱主题音乐。

二、活动与练习:

合唱练习:《瑶族舞曲》片段。

1.学唱高声部和轮唱部分,体会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2.用手势代学生学唱低声部,模仿出瑶族长鼓的音色与节奏特点。 3.二部合唱与轮唱,注意唱出音色、力度的对比与情绪的不同。 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或用跺脚等律动进一步表现歌曲情绪。 【教学心得】

18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 §5.1 歌曲《丢丢铜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丢丢铜仔》,初步感知这首民歌的风格与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欣赏等方法,让学生感受民歌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用明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台湾民歌《丢丢铜仔》(合唱),体验与同学合作演唱的乐趣。 【教学重点】

欣赏并演唱《丢丢铜仔》,初步体会小调的风格与韵味。 【教学难点】

分声部演唱《丢丢铜仔》,并有机地融合本歌的背景音响材料。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歌曲《丢丢铜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教师播放歌曲《丢丢铜仔》作为音乐背景。老师教学生“火车行到磅孔内,磅孔的水滴落来”的客家方言。

三、新歌学唱《丢丢铜仔》 1.听赏《丢丢铜仔》。

2.老师简介《丢丢铜仔》的由来。

3.老师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按照歌曲的节奏朗读歌曲中的衬词。 4.老师请学生对比欣赏带下滑音和不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并学唱带下滑音的音乐片段。

5.老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学生随乐演唱第一部分,找出并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6.学唱歌曲第二部分,唱会二声部轮唱威力将背景音响材料与二部轮唱有机组合在一起,老师可先设计“一辆货车向前行驶”的场景,引导学生双手握拳做抓火车方向盘状,模仿开火车的律动。然后将背景音响材料与二部轮唱有机组合起来进行练习。

7.歌曲的完整表现

19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1)老师引导学生探讨、设计一个火车由“远——近——远”行驶场景,模仿火车由远及近、穿梭隧道、渐行渐远的声音效果,并反复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以“领——合”的方式将歌曲完整的表现,老师使用打击乐器加入学生合唱中,为歌曲添加趣味,体会歌唱合作的愉快。

四、探究

对比欣赏卓依婷和龚琳娜演唱的《丢丢铜仔》,引导学生探讨两种演唱各有什么异同和特点。 【教学心得】

20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五单元 泥土的歌 §5.2 歌曲《月儿弯弯照九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六首不同地域的民间小调,能随乐哼唱,并能富有感情地背唱《月儿弯弯照九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谈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不同地域的民间小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对本课学习的民间小调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并能用简介的语言概括小调的基本特征。尝试用民歌中常用的“同头同尾”的创作方式,编创2-4小节旋律。 【教学重点】

体会并总结小调的特点及民歌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

运用 “同头换尾”的方式,微音乐材料续写旋律。 【课前训练】

欣赏五首乐曲:《采茶灯》《采茶调》《绣荷包》(山西、云南)《月儿弯弯照九州》《王大娘钉缸》。 【教学过程】

一、各地小调赏析

1.听赏采茶歌舞——《采茶灯》《采茶调》。老师结合各地采茶的风光图片,向学生简介茶文化,并银川采茶劳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采茶歌舞。

2.欣赏福建民歌《采茶灯》

(1)听赏器乐作品《采茶灯》,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音乐特点。

(2)对比欣赏歌曲《采茶灯》,讨论器乐作品《采茶灯》与歌曲《采茶灯》的关系,并随乐哼唱歌曲。

(3)老师用琴弹奏主题音乐。 3.欣赏《采茶调》

(1)听赏老师范唱云南民歌《采茶调》

(2)老师引导学生探讨:这首《采茶调》与《采茶灯》在悬梁刺股、音调及风格上有什么区别?

(3)老师引导学生学习采茶舞的律动。 (4)学生随乐表演采茶舞。

4.欣赏山西民歌、云南民歌《绣荷包》

21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1)老师介绍“绣荷包”调的由来及观看形态各异的荷包。

师:在我国传统民俗中,“荷包”是青年那男女交往的一种“信物”,各地的“绣荷包”调多用来表现女性对意中人的深切四年和期盼之情。

(2)对比欣赏云南、山西民歌《绣荷包》。 唱词:云南《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自由。

山西《绣荷包》段式结构相对规整。 旋律:云南《绣荷包》音调委婉细腻。

山西《绣荷包》音调明媚缠绵。

(3)引导学生探讨两首“绣荷包”不同的音乐特点。 (4)随乐学唱,并引导学生探讨小调传情达意的功能。 4.欣赏《月儿弯弯照九州》

(1)聆听老师范唱歌曲《月儿弯弯照九州》。 (2)引导学生探讨歌曲表达的心情。 (3)老师简介歌曲的来历。 唱词:七字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旋律线丰富多变,表现力强。 (4)随乐学唱歌曲1-3遍。 (5)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欣赏《王大娘钉缸》

(1)播放歌曲《好汉歌》,并引导学生随乐哼唱。

(2)播放民歌《王大娘钉缸》,引导学生探讨:这首歌曲与《好汉歌》有何异同?

唱词:上下句的结构形式

旋律: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3)简介《好汉歌》的创作来源。

(4)老师引导学生随乐跟唱《王大娘钉缸》

二、课堂探讨与延伸

1.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五首歌曲有什么共同点?

2.听辨活动:播放小调、山歌、劳动号子等三首民歌片段,巩固复习汉族民歌的相关知识。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

(1)曲调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点。 (2)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强烈。

(3)结构大多以单曲体为基础,讲究结构内部的规整性和匀称性。

22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4)唱词中的衬词、衬腔定型化和规整化。

三、小调的概念:

小调是民歌的一种体裁,是流行于城镇、里巷的民间歌曲,在艺术上有较多的加工。其音乐结构大多方正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

四、创作与实践——“同头换尾”

1.学生听赏老师弹唱《牵牛花开羊跑青》《信天游》《草原情歌》中的三个音乐片段。让学生找出每个片段中上下句的结构规律,引出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

2.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同头换尾的创作方式,为老师提供的音乐素材续写四个小结的旋律片段。

3.分组演唱自己创作的旋律片段,并引导学生评价、探讨、修改、完善。 【教学心得】

23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

§6.1 欣赏《原始狩猎图》《楚商》《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介绍我国古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乐器演奏的乐曲。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识别骨笛、埙、编钟、编磬、古琴,听辩其声音。 【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 【课前训练】

欣赏乐曲:《原始狩猎图》《楚商》《梅花三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导入新课。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很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发明,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举例说明。

生:举例(略)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各个领域的很多例子,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智慧。那么,在我们的音乐园地里,老祖先们又有哪些惊人的创造呢?

生:答(略)。

师:刚才同学们又列举了许多例子,显示了我们祖先在音乐方面的过人之处。可是,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的创造是不为同学们所熟知的。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我国这条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长河,到远古时代去领略一下祖先们在音乐园地里的风采。

二、新课教学 1.神奇的笛、埙 (1)骨笛 A骨笛的历史

我国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介绍浙江余姚出土的骨笛:距今七千年前,是横吹的笛子。

介绍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距今八千多年,它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两千 24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多年,同时还是世界上同时期遗传物中最完整、音乐性能最好的音乐实物!是竖吹的笛子。

B你知道这些骨笛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它是用什么工具加工而成的呢? C欣赏骨笛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边欣赏边想象原始人去森林打猎时,可能出现的声音。然后请大家一起讨论。

2.独特的钟、磬。 (1)引出磬。

拿出石头敲击,从石头能发声引出磬。 (2)介绍商代虎纹大石磬(看图片)。

(3)简介编磬,着重介绍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磬。 (1)介绍陶钟。 (2)编钟的历史:

到青铜器时代,我们的祖先陶钟的基础上用青铜铸造了编钟,它盛行一时,甚称中国一绝。在古代遍钟不仅是乐器,而且是一种礼器,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3)“地下乐宫之明珠”——曾侯乙编钟,为何编钟的出土震惊世界? (4)作品听赏:《楚商》——(钟磬与民乐合奏) (5)想一想:听钟声和磬声,并说出其特点。 3.欣赏《梅花三弄》。 (1)引出古琴

拿出橡皮筋弹拨。从橡皮筋的发生原理引出弹拨乐器。 (2)古琴的历史。

(3)古琴的构造,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 (4)古琴独奏作品欣赏《梅花三弄》。 【教学心得】

25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六单元 八音和鸣 §6.2 欣赏《十面埋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真听赏《十面埋伏》,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及背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讲解、体验、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琵琶的音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听赏与体验”“交流与探究”活动,知晓琵琶的音色及琵琶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

了解琵琶的音色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琵琶的艺术表现力。 【课前训练】

欣赏乐曲:欣赏《十面埋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导入新课:

师:今天上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故事。秦王朝灭亡后,以项羽和刘邦为代表的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进行了殊死搏斗,这个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十面埋伏》

二、欣赏《十面埋伏》 1.欣赏作品

(1)根据故事情节给音乐作品取标题。

(2)提问:根据十面埋伏的故事背景想想先后会有什么场景出现。 A列营B擂鼓C走队D排阵E埋伏F小站G呐喊H追击 (3)引导学生感受琵琶表现力的变化对不同音乐画面的影响。

导言:其实琵琶也会讲故事,但是它不是通过文字语言,而是通过用不同的指法,演奏出多样的音效来讲故事。

A示范性欣赏:

师:比如说“列营”:要表现出出征前的金鼓战号齐鸣,众人呐喊的激烈场面,预示着战争的风暴将要来临。轻同学们预想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琵琶指法,再加上什么样的力度和速度才能将其表现出来呢。

判断:老师用这样的旋律表现可否呢?

26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如果用另外一段呢?

小结:第二次的演奏更加切合列营的场景,它用了很大力度的扫轮,以及由慢渐快的扫拂。

B 引导性欣赏:

提问: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三个乐段(小站、呐喊、追击)。请同学们根据指法、力度、速度等,判断它们分别是属于哪个标题的音乐,并说说理由。

C全曲欣赏:

2.让我们通过旋律再来听听这个故事。

(一) 了解文曲和武曲

提问:武曲相对应的是什么类型的曲子呢?

连接语:一起来回顾上学期学过的这首文曲的《阳春白雪》,轻同学们根据它的旋律特点来说说文曲有什么特点。

(二) 探究琵琶丰富表现力的原由

分小组讨论:

1.琵琶的特殊音色跟琵琶的结构有关,请观察一下琵琶的结构及作用。 2.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和它的指法丰富多变有关,但是总的来说分为两类,请根据之前欣赏的视频资料,用动作模仿并表达处不同的指法表现的情绪。

三、合唱练习:

琵琶通过用不同的指法来表达它的丰富表现力,我们的人声更有很强的可塑性,接下来老师需要大家一起配合玩个游戏。

请同学根据上节课《楚商》里钟磬的音色,来模拟它们的特点,一起唱唱书上44页的合唱练习。 【教学心得】

27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七单元 梨园百花

§7.1演唱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聆听本单元的歌曲,跟随伴奏演唱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唱段,体验京剧音乐的风格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听赏、讲解、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声腔的基本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自主学习,对京剧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了解中国京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教学重点】

通过几首代表性京剧片段的欣赏,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战士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 3.音乐知识——京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上课礼仪

二、动画片导入(以奇激趣)

1.师:大家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部?你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呢?(提问2-3名学生)

师: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它完全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2.观看视频,思考动画片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哪些因素?

师:这部动画片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其中,如人物形象运用了京 28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剧脸谱的描画形式,配乐运用了京剧乐队的伴奏。

三、新课教学:

1.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甘洒热血写春秋》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2)歌曲介绍:

这段唱腔高亢明亮、热情奔放、慷慨激昂,是非常典型的“西皮”。学习这段唱腔,可以与“京剧常识”中关于“声腔”的知识点结合。这段唱腔,是“西皮快二六”,是速度稍快的四分之一拍子,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京剧“板眼”式的击拍方式,边唱边在腿上用稍快的速度,激昂的情绪,击“板”而唱。

(3)学生跟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唱至2-3遍。 (4)请个别学生演唱,教师评价。 2.音乐知识——京剧 (1)京剧的起源故事

师:大家知道京剧在我国被称为什么吗? 生:国粹

师: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和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京剧是保留最完整的。

(2)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

生——小生、老生、武生、红生、娃娃生;旦——老旦、青衣、武旦、花旦、老旦、贴旦、闺旦。

净——正净、副净、武净;丑——文丑、武丑。 (3)京剧的唱腔:西皮和二黄

A.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地人物情绪。

B.二黄——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犹豫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 29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4)京剧的脸谱:

脸谱有三个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

一、与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脸。

(5)京剧的文场和武场

京剧“文场”: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中阮、大阮、中胡等弦乐器,以及笛子、唢呐、海笛、笙等管乐器。

京剧文场以京剧的去拍演奏,配合演员的吟唱、动作、抒发情感,发展剧情。 京剧“武场”:包括板鼓、大锣、小锣、钹、堂鼓、碰铃、脐钹、广东板等打击乐器。京剧武场以京剧的“锣鼓经”为谱,击打出不同速度、力度、节奏变化组合的锣鼓点,配合演员表演,制造气氛,烘托情绪,发展剧情。 【教学心得】

30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七单元 梨园百花

§7.2 欣赏 《唱脸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认真聆听本单元的乐曲唱段,体验京剧音乐的风格韵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赏、讲解、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声腔的基本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自主学习,对京剧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了解中国京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 【教学重点】

通过几首代表性京剧片段的欣赏,感受京剧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调动学生将课堂变成战士自我的舞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前训练】

欣赏两首乐曲:《唱脸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教学过程】

一、欣赏: 欣赏1:《唱脸谱》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播放乐曲《唱脸谱》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2.简单介绍乐曲:

《唱脸谱》是运用京剧音乐元素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全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按通俗歌曲的常规写法,运用节奏变化,将词拉长或紧缩,并将常见的英语词语揉入其中,很有幽默趣味;第二部分音调上升四度,基本是京剧“西皮流水”的音乐,间奏既是“流水”的过门,唱词也是京剧腔调。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京剧的韵味。

二、欣赏2:《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31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2.简单介绍乐曲: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的选段,南梆子。这个唱段由著名旦角梅兰芳先生演唱,节奏平稳,速度较慢,抒发了角色内心的忧虑和悲怆,渲染了激战前夜的寂静和凄凉。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京剧的韵味。

三、活动与练习:

活动一:京剧名段聆听,及“行当”辨识练习。

活动二:上网搜集有关京剧表演艺术家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

活动三:合唱练习《龙里格龙》。其主要旋律是采用京剧音乐最常用的西皮声腔中的典型音调改编而成。

活动四:京剧锣鼓演奏练习。 【教学心得】

32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八单元 乡间的小路 §8.1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了解校园歌曲的发展历程、校园歌曲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唱、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能感受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轻松活泼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学唱;五声调式。 【教学难点】

能用美好的声音演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内涵。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4/4 5 4 3 2 | 1 — — — ‖ mi ma mi 2.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聆听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轻轻跟唱。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的体裁是什么吗? 2.略作小结,引出音乐知识——校园歌曲。

二、校园歌曲简介 1.校园歌曲的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校园歌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校园歌曲的发展脉络。 3.介绍叶佳修。

33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三、新歌学唱

1.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 思考:仔细听听,歌曲唱了些什么?

你的脑海里能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夕阳牧归图)

你认为歌曲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勾起回忆,想起童年,想念久违的故乡)

2.再听歌曲,边听边用手势参与表现: 思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你认为歌曲三个部分的情绪相同吗?你的手势变化了吗?

(第一部分:轻松活泼;第二部分:舒展激动;第三部分:轻松悠闲) 3.教师弹琴范唱第一部分,能跟唱的学生可以自由跟唱。 4.学生尝试自己唱第二部分的前段。 5.听教师弹唱第二部分的后段,划旋律线。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 手划旋律线,跟琴学唱。 6.跟琴完整演唱。 7.歌曲处理: 第一部分:齐唱

第二部分:前段可挑选学生领唱,后段可用卡农形式。 第三部分:齐唱。跟伴奏完整演唱。

四、音乐知识——五声调式

1.五声调式的概念: 我国古代将1(do)、2(re)、3(mi)5(sol)6(la)叫做“宫、商、角、徵、羽”。分别以这五个音为主音构成的五种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2.怎样判断调式?怎样寻找主音? 【教学心得】

34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第八单元 乡间的小路 §8.2 欣赏乐曲《天路》《思乡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聆听《思乡曲》,感受游子对故乡的思乡之情,能背唱《思乡曲》音乐主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讲解、交流等方法,让学生体会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对比聆听不同版本《天路》的活动中,能发表自己的听乐感受。 【教学重点】

欣赏两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情感。 【教学难点】

两首乐曲演奏风格的特点。 【课前训练】

1.欣赏两首乐曲:《天路》 《思乡曲》。 2.合唱练习:《我的家乡日喀则》。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一)欣赏1:乐曲《天路》。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2.简单介绍乐曲:

这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音乐创作家韩红演唱。2005年春节,韩红版《天路》在春晚亮相后,《天路》火遍了全国。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乐曲的情感。

(二)欣赏2:《思乡曲》。

1.由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乐曲的音频,学生认真聆听。 2.简单介绍乐曲:

《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缩写《内蒙组曲》中的第二首,是他的代表作。乐曲的主题直接采用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的旋律,有四个

35 甘州区金安苑学校七年级音乐(下)教案

短小、均等的乐句组成。《思乡曲》引发了一代代爱国爱乡的炎黄子孙的共鸣,成为了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不朽的经典。

3.复听全曲,再次感受乐曲的思乡之感。

二、合唱练习:

1.教师敲击两组四小节节奏,学生记录。 2.纵向音程练习。

3.分两组同时视唱《我的家乡日喀则》,重点关注B段的复调织体部分以及末句和声织体。

三、创作练习:

1.分两组为两首歌曲加入适当律动动作或衬词。 2.展示创编成果。 【教学心得】

36

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六单元 梅花三弄教案 湘教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