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16:10: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第一课 春光好

教学目标

1、能用流畅柔和的声音演唱春风,用轻巧明亮的声音演唱布谷鸟,并能注意到两种声音合在一起时的和谐。

2、能用欢快、亲切的是声音演唱歌曲《小鸟、小鸟》的第一段。

3、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2、准确感受《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用不同的图象、动作或节奏来表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美丽的春天

1、说一说

师: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

2、听一听

师:让我们一起到田园随着音乐感受一下春天。(展示春天的美景,播放《春风与布谷鸟》。) 师:在刚才的歌声中,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听到春风的声音和布谷鸟的声音。)

师:布谷鸟是报春的使者,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它们就会非到田间地头,用美丽的歌声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割麦插稞”的时候到了,所以人们又把它们叫做催耕鸟。

3、唱一唱

(1)布谷鸟的歌声:

师:在歌曲中,布谷鸟的声音是怎样的?(布谷鸟的歌声: 3 3 3 1 0)割 麦

插 稞 师:谁能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布谷鸟的歌声。) (2)春风的旋律:

师:在歌曲中,春风是怎样歌唱的呢?(春风的旋律:lu)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师:谁能来模仿一下?(学生模仿春风的旋律。) (3)春风与布谷鸟:

师:大家觉得春风和布谷鸟的歌声合在一起好听吗?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体会春风与布谷鸟那美妙的合唱吧。(师生共同学厂歌曲旋律,并分春风与布谷鸟两声部演唱。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声部参加演唱。)

①说一说歌曲的特点:A布谷鸟的歌声总是出现在每一个乐句的开始部分(即第

一、第二拍)。B布谷鸟的声音很有 (引出三连音的唱法)。

②说一说歌曲的情绪:师:谁能说一说:春风吹拂时,它的声音是怎样的?(春风吹拂时,像妈妈的手轻轻地滑过我的脸庞,在演唱春风时,应以轻柔、流畅的声音演唱。)

师:布谷鸟的各声,在春风中又要如何表现呢?(与柔和的春风相比,布谷鸟的歌声是清脆、明亮的。) ③春风和布谷鸟的合唱。师: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歌声来感受春风与布谷鸟的合唱。 第二课时:

二、春天里欢乐的小鸟

1、听一听

师:大家的歌声引来了更多的小鸟,它们也忍不住唱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小鸟、小鸟》)

2、动一动

(1)师:歌曲中,小鸟在明媚的春光里干什么呢?(飞翔。)

(2)师:让我们随着小鸟的歌声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鸟飞翔的样子。(让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小鸟的飞行,感受6/8拍子的节奏特点。)

3、唱一唱

(1)小鸟与孩子们的歌(合唱部分):

师:小鸟的舞姿很美妙,歌声更动听。你听:(出示高声部旋律,并播放小鸟的歌声。) 师:哪些同学想学学小鸟的歌呢?(一部分同学学唱高声部。) 师:小鸟的歌声刚落,又传来孩子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孩子们与小鸟都是春天里最快乐的精灵,让我们大家一起歌唱吧!(全体合唱二声部。) (2)歌唱春天的美景(齐唱部分):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师:刚才我们和小鸟一起歌唱。现在,有谁能说一说歌曲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色是怎样的呢?

(春天里有灿烂的阳关,树林里有芬芳的花香,田野上有绿油油的草地,在湖边的山岗上,小鸟和我们一起歌唱春天。)

师:小鸟与孩子们的合唱和歌曲中美丽的春色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到合唱是舒展的,像在飞行着。) (3)我们的歌声。师: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完整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三、春天里的新疆

1、听赏〈新疆之春〉

师:刚才大家用歌声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一起来听赏吧。(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并配合新疆风俗民情的画面。)

2、赏析〈新疆之春〉

师:大家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新疆。)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新疆之春〉。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这里主要聚居这维吾尔族的人民。他们能歌善舞。通过刚才的聆听,同学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现在让我们仔细听赏乐曲。(乐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

师: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来说一说,乐曲中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向大家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

3、表现〈新疆之春〉

师:新疆的春天真的很美。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表现?

四、春天里的感悟

师: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歌唱了祖国美丽的春天,感受了新疆的美丽春天。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天,为创造祖国更美的春天努力吧。(学生随着小鸟的歌声走出教室。)

第二课、校园里 教学目标

1、能用深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我和你之间》。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2、能模仿《我们学校亚克西》的,以本班的好人好事为主题填词,并唱出来,从中体验创编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唱《在我和你之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模仿原歌词填词并唱出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在我和你之间 (学生在歌曲〈在我和你之间〉的音乐声中进教室。)

1、导入

师:在里,每天都发生着很多事情,请你们看看其中的几件。 出示画面:

(1)甲同学跑步时摔到了,乙同学马上去扶他。(2)甲同学不会做题目,乙同学耐心教他。 (3)下课时,几个同学在一起快乐地打乒乓球。 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画面?

这些事情表达了同学之间怎样的感情?你能说说你与同学之间感人的友谊吗? 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并揭题:〈在我和你之间〉。

师:咱们来学习一首表达同学之间友谊的歌曲〈在我和你之间〉。

播放录音范唱,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友谊的旋律

将全曲按乐句制成四张“友谊旋律卡”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视唱一条旋律。

各组交流展示视唱学习情况,找出难点,教师指导视唱或生生互助突破难点,然后老师弹奏旋律,以接龙的方式分组接唱旋律,比一比,评一评,哪组唱得最好。全班跟琴划拍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歌曲的旋律不难,尽量让学生自主视唱,找出难点后互助交流学习,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体会同学知己那的友谊。

3、友谊的歌声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1)出示歌词,请学生深情次齐声朗读歌词。

播放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找出难唱部分,随琴声视唱,解决难点。 采用齐唱、男女对唱等方式,巩固熟悉歌曲。 (2)感情处理

请学生探讨歌曲的情感处理及表演形式,然后分组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师归纳:第一乐句用mf的力度,深情的情绪演唱。第二乐句用较欢快的情绪,表现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第三乐句力度渐强,用富有激情的声音歌颂友谊。第四乐句用深情的歌声结束全曲。

学生用分组接龙唱、领唱、对唱等多种延长形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第二课时:

二、我们学校亚克西

1、导入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试一试,看你能听出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你理解歌曲中“亚克西”的含义吗?

播放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学生交流上述问题,老师讲解“亚克西”的含义。

2、听赏与跟唱 再次播放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学生随音乐跟唱歌词。 师:你学会了哪一句?

学生唱,教师指导难唱准的地方。教师弹奏旋律,学生跟琴唱词。

3、自主设计

师:你能在“亚克西”的地方设计身势动作为歌曲伴奏吗?学生自主设计并展示身势动作,比一比,评一评,谁的动作最漂亮。

教师出示铃鼓,串铃等新疆风味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为歌曲选择打击乐伴奏。

播放〈我们学校亚克西〉的伴奏音乐,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用自创的身势动作边唱边表演。

4、创编新歌词。师:这首歌真好听,你能为它配上更多更好的词吗?刚才新疆小朋友唱的是老师“亚克西”,你觉得在学校里还有什么人和事“亚克西”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请用这些人和事为歌曲填上新的歌词,在创作歌词时,保留原歌曲中的“亚克西”。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三、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首有关校园的歌曲,希望你们在学校里能和同学友好相处,好好学习,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第三课 鄂豫皖小曲

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2、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

教学重难点 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敲碟儿”的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1、提问:(出示中国地图)

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位置。湖南简称什么?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学生:湖南简称为“湘”。从地图上看,湖北在湖南的北面,简称“鄂”,安徽简称“皖”。

2、师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

二、展开

1、了解湖北民歌

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 师:湖北是楚尾花的法院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职员,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

2、影片欣赏

(1)课件播放影片画面: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从影片里,你了解到什么?你听清楚了哪几句歌词?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2)课件播放影片《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和画面:街头卖唱的父女俩。 学生认真观看影片,并随乐轻轻律动。学生描述画面、歌词内容,各抒己见。

3、学学“敲碟儿”

(1)师简单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2)问:谁能“敲碟子”?

(3)师示范几种最基本的敲法。(4)学生自主联系“敲碟子”的技法。(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学生跃跃欲试,都想来敲一敲。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并自由练习。 三:深入唱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1、学唱歌曲

(1)全班一起随乐演唱歌曲。(2)歌曲难点的掌握: A倚音的唱法。B附点节奏。C连线音的唱法。

2、情绪的掌握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为什么? A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B组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

带着淡淡忧伤、哀怨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边唱边表演“敲碟子”。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敲碟子”。

师小结: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手拿碟儿敲起来》这首歌,歌词古朴平实,旋律温婉、流畅。平静中流溢着淡淡的哀怨,仿佛又把人带回到那艰难迁徙的历程。这就是湖北小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四、拓展 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

1、听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师:听听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师简单介绍: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属于民歌中小调的范畴。

2、读谱延长《凤阳花鼓》

(1)请对照歌谱自由地唱一唱。学生随乐自由哼唱。 (2)师用琴示范。(注意情绪的把握。)随琴认真读谱。

(3)解决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解决节奏难点:1?235|和3?56ⅰ|两处附点节奏。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3、比较《凤阳花鼓》和《手拿碟儿敲起来》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学生:与“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描写的生活相同。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两首都是民歌,都给人亲切感,都是反映老百姓贫苦生活的曲子„„

师:从歌中你常常会听到“说凤阳,道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样的唱词。它与《手拿碟儿敲起来》中哪句歌词描写的生活画面相同?

师小结:这两首曲子都属于民歌中的小调,流畅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它们相近的历史背景,又带给我们一样忧伤、哀怨的情绪。

第四课 沙漠之旅游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用活泼、富有情趣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

2、能积极参与模仿、合唱、伴奏等音乐活动,体验歌曲小主人公“我”的乐观和快乐。

教学过程

一、走进沙漠

新疆的风土人情、物产等。背景音乐(维吾尔族歌曲)。 师:同学们,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儿?有什么特色?

出示中国地图。背景音乐(歌曲《我跟阿爹拉骆驼》的旋律)。

师:同学们,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新疆吗?地图上这一部分是黄色,表示什么?连绵不断的起伏线代表着什么?

生:新疆地区。黄色表示沙漠。起伏线表示天山。

师:天山上终年积雪,气候恶劣,但在这条边界线上却常年驻扎着一群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为什么守卫在这里?

师:是啊,新疆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边防军。虽然,边防军叔叔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们的内心并不寂寞,因为,当地的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总会带来火一样的热情,他们拉着骆驼,从远处的沙漠中走来。听,那驼铃声又响起来了——

二、沙漠中的驼队

1、远处的驼铃声 播放:沙漠中的驼队。背景音乐(歌曲低声部旋律)。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1)熟悉低声部旋律、节奏。 师:谁能用铃鼓来模仿驼铃声?

(学生随着低声部音乐用驼铃模击节奏2/4 x x x x x |或 xxxx x x | 等。)

(2)模仿骆驼的脚步,熟悉低声部旋律。 师:模仿骆驼的脚步,熟悉低声部旋律。

师:谁来学学骆驼行进的步伐?可以边走边用“蹦”或“当”来哼唱。

(学生随音乐模仿骆驼行进的步伐,并哼唱低声部旋律。)

2、拉骆驼的小阿哥

师:伴着骆驼声,传来拉骆驼的小阿哥的声音——播放:小阿哥和驼队的画面。背景音乐(歌曲低声部旋律)。

(1)教师演唱小阿哥的歌声。(随着学生演唱的低声部旋律,教师演唱高声部旋律。) (学生演唱低声部旋律的同时,聆听教师演唱的小阿哥的歌声,即高声部旋律。) (2)学唱高声部旋律。 师:这是一位怎样的小阿哥。

师:请B组同学扮演热心、快乐的小阿哥。(生演唱小阿哥的歌声。)

3、骆驼声和小阿哥

师:驼铃、小阿哥给这支沙漠中的驼队增添了许多色彩,让我们一块儿来扮演他们。

(学生分为A、B两组,A组学生表演小阿哥,演唱高声部;B组学生表演驼铃声,演唱低声部,并用打击乐器伴奏,进行二声部合唱。)

三、沙漠中的歌声

1、沙漠中的歌

师:在寂静的沙漠上,钢当钢当的驼铃就像一首动听的歌,别有一番风情。 播放:《我跟阿爹拉骆驼》歌曲及相关图片。

师:我们带着对边防军叔叔的无限崇敬,也来当一回送粮食的快乐小阿哥。(学生朗读歌词,并完整学唱歌曲。)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2、歌声献给边防军

师:这首歌表达了维吾尔族人民对边防军的深厚情谊。我们把它唱给边防军叔叔听吧,他们一定会为我们感到自豪。大家说说怎么唱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情?

师:维吾尔族音乐很有特点,你能模仿歌中的

一、两句吗? 师:我们试着唱一唱前面的两个乐句。(学生表演唱前两个乐句。)

师:小阿哥的歌声伴着驼铃,形成了一道沙漠风景。你想怎样表现驼铃?吵杂还是清脆?从小阿哥的歌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请你试一试。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冰山上的边防军在倾听我们的歌—— (学生按歌曲处理要求完整演唱歌曲。)

四、告别沙漠之旅

师:我们的驼队走过了遥远的沙漠,终于到达高高的雪山,把粮食送到边防军叔叔手中。如果你是那位小阿哥,你想对边防军叔叔说些什么?在今天的沙漠之旅中,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学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第五课 彼得与狼 教学目的:

1.复习木管乐器的知识,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塑造的各种音乐形象。

2.巩固和运用医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发展他们对音乐的听觉及想象力。

3.使学生懂得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勇敢机制的斗争,就能战胜凶恶的敌人。 教学难点与重点:

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及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音乐教室。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二、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西洋乐器中的木管乐器,请同学们想一想,木管乐器中都包括那些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教师用大屏出示木管乐器的图片。

师: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点?(管状按键的吹奏乐器,长笛、短笛为金属制,单簧管、双簧管、大管为木制)

师:在音色上都有哪些特点(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短笛、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大管是低音乐器,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它们的属性来表现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用乐器表现性格特征的故事------《彼得与狼》。

文学上把植物、动物拟人化手法的故事叫什么形式?(童话)音乐上把用乐器表现人物的故事叫交响童话。

教师板书:

交响童话 彼得与狼 普罗柯菲耶夫

交响童话:就是通过管弦乐器演奏音乐来叙述的童话故事。《彼得与狼》是一部小型管弦乐队演奏的作品,它的作者是前苏联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写于1936年春天,是世界上第一部交响通话。故事里的每个人物都是用乐器来表现的,下面我们欣赏。

教师放乐曲(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并提问: 1.小鸟为什么要用长笛而不用大管哪? 2.猫为什么用单簧管而不用提琴? 3.鸭子走路用什么特点?

4老爷爷讲话有什么特征?用什么乐曲表现老爷爷性格最好? 5.小彼得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听到这段音乐以后你的情绪怎样?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6.狼的本性是什么?为什么用圆号的不和谐和弦表现? 7.听了用圆号的不和谐和弦你的感觉怎样? 8.这首交响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

欣赏完乐曲后教师小结: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困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 第六课 众人合伙力量强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有地方韵味地演唱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能积极参与演唱、听赏等音乐教学活动,体会到“众人合伙力量强”的内涵,增强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师

二、哑剧导入

循环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主旋律音乐。

师: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哑剧,然后请同学们猜一猜它说明了什么道理。 师表演:拿一根小竹竿,轻轻折断,又拿一把竹竿,用很大的劲也折不断。 拿一根小麻纱,轻轻折断,再拿三缕麻纱,用很大的劲也扯不断。

师总结出哲理一:“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麻纱扯脱难。”

三、新课学习

1、听赏与学唱歌曲主旋律

(1)听赏。何纪光演唱版《一根竹竿容易弯》

师:有一首歌正唱出了这个道理。请听《一根竹竿容易弯》。边听边想:这是哪里的民歌,你是从哪一点听出来的?生:„„

师总结:这是一首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何纪光先生演唱的湖南民歌,它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歌曲内容告诉我们团结合作是多么重要。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处处需要团结合作。

师:今天,我们正式举办这次比赛。这次比赛目的是:在音乐河中体验怎样合作。 宗旨: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首先,全班分成两个队:猛虎队和蛟龙队,每队两条小船。大家先推选各自的队长。大家可以选择与自己合作最默契的伙伴组成龙舟队。但是各队的人数要一致。请两位队长来协调。

循环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根竹竿容易弯》。 (2)主旋律模唱。播放《一根竹竿容易弯》伴奏音乐。

师:哎,龙舟赛就要开始了,大家快快准备,把船划到比赛地点去。猛虎队上路咯。这段音乐河的旋律真美,让我用二胡把它演奏出来。

(A)生用“dang”模唱主旋律,师用二胡伴奏,生边唱边用竹竿模仿师拉琴,帮助自己找到旋律的流畅感。

师:看,蛟龙队也出发了,让我们来享受音乐河柔美的清风。

(B)师带生“lü”模唱主旋律(和伴奏音乐唱)(C)学生视唱曲谱(师用键盘伴奏)。 (唱之前出示1 2 3 4 5 6 7七个音符)。

师:(唱完后答)最多的是6 1 3 ,没有4 7两个音。

师总结:这首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由

6、

1、

2、

3、5五个音组成,骨干音为

6、

1、3。 (3)唱单声部歌词。师:听,拉拉队在用歌声欢迎我们呢。快用歌声告诉他们,我们马上就到了。 (A)跟唱歌词。 播放童声版单声部歌曲《一跟竹竿容易弯》。 (B)试唱歌词(师及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

师:快到了,大家把我们的龙虎精神展示出来,一起唱歌来答谢热情的拉拉队吧。

2、学唱第一二乐句的第二声部并练唱这部分合唱

师:龙队虎队注意,赛前我们先试一下船,蛟龙队长,把鼓搬到中间来。(蛟龙队长试搬,搬不动。师指导请几生帮忙。)并对其他学生说:我们来加油!

2/4 ||:x o xo | xo x o | x o ox | x o :|| 师:总结出哲理二:看,本领再强的人也会遇到一个人无法解决的困难,这时如果没有别人帮助,就会是“猛虎落在平阳地,蛟龙无水困沙滩”。所以,一个队试船时另一个队要为他们加油。大家先来练习加油歌。

(1)学习一二乐句第二声部(生视唱歌词,师击鼓助威)。

五年级下音乐教案

师:龙队试船,虎队加油,龙队边用竹竿划边唱主旋律,虎队面向龙队站起来边用竹竿巧击节奏边唱第二声部。

(2)练习第一二乐句合唱。

师:合唱得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自评)。

师:龙舟赛上鼓点起什么作用?(鼓劲,统一划船节奏。)我们的加油声也就是起到鼓点的作用。 师:轮到龙队试船,虎队加油了。

师总结出哲理三:“不怕力小怕孤单,众人合伙金不换。”所以,只要大家有信心,能团结合作,就一定行。

师:看,这段音乐河波光粼粼,非常美,我们来唱一唱。 (1)齐唱过渡句及第三乐句(键盘伴奏)。

师:我们就从这个河段开始比赛吧。今天的比赛将借鉴足球比赛的规则进行。来,两个队长先猜币,猜中的一队先一步出发,看哪个队能抢占先机?为统一本队划船的步伐,各队队长站在本队船前摇旗指挥。先来试一试,看各队能不能统一步伐。

(2)慢速练习轮唱部分。师:真是你追我赶,胜负难分啊。那只好来一次加时赛了,这次就换一队先出发。

(3)换声部练唱。师:看哪个队在这个时候最齐心,爆发力大,最后还能越划越有劲,那就一定能赢。

(4)学唱尾声。(A)慢速视唱曲谱(师键盘伴奏),换声部练习。(B)加入力度处理mp<f。 师:用你优美的歌声缓解一下大家赛前紧张的心情。(对大家)我们把船划回起点去。

4、完整试唱整首歌曲(师指挥)

四、小结

师:希望大家加强合作意识,学习各种有效的合作方法,成为优秀的人才。(师生道别,在自己演唱的优美歌声中走进教室。)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下册《音乐七巧板》教案湘教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 音乐七巧板教案 湘教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五年级音乐下册《音乐家莫扎特》教案 湘教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天山风情》教案 湘教版

五年级音乐下册《编花篮》教案 湘教版

新版湘教版五年级音乐教案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