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粮食生产

发布时间:2020-03-02 20:18: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抓好粮食生产始终做到“手中有粮”

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今年夏粮又获丰收,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相对平稳,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着眼大局和长远,我国粮食生产还面临许多制约和挑战,要确保长期立足国内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始终做到“手中有粮”,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大粮食和农业生产力度,建立健全支持保护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我国有条件有能力始终做到“手中有粮”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连续下发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在制度、政策和投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我国粮食自2004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增产。

200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0032亿斤,比2003年增加1418亿斤,是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粮食单产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633.4斤,比2003年增加55.7斤,增长9.6%,粮食生产科技贡献率达到49%。今年,我国夏粮生产在基数较高、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市场波动较大的形势下,单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有望超过2400亿斤,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央的惠农政策好,措施针对性强;同时,也得益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是多方面因素综合推动的结果。

强化政策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对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和粮食生产,针对种粮比较效益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大等问题,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先后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

和屠宰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增支综合补贴,建立产粮大县奖励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各地也制定了扶持政策,初步构建了新时期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这些强农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基层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

强化责任落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近年来,针对我国耕地资源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突出问题,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和用途不变,坚决遏制耕地过快减少势头和耕地撂荒现象发生,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为稳定粮食面积提供了重要保障。考试大网站收集同时,中央再三强调要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要求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粮食生产负主要责任,分地区、分作物落实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各级农业部门积极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引导农民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努力扩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面积,坚决遏制水稻“双改单”,发展双季稻。

强化科技支撑,努力提高粮食单产。依靠科技挖掘粮食单产潜力,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途径。针对品种更新较慢、科技创新不够、技术推广普及到位率低等问题,我国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各级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保护性耕作等节本增效技术。今年,为进一步挖掘科技增粮潜力,农业部精心组织开展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应用优良品种,推广集成技术,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推进粮食生产先进技术推广普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带动区域大面积增产,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粮食稳定发展的物质保证。2004年起,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国家紧紧围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个重点,先后组织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种子工程、

植保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和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综合服务能力,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强化行政推动,创新粮食工作机制。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农业部门切实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粮食生产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近几年,我们坚持粮食生产联席会议制度、领导联系点制度、工作督导制度和专家指导制度,不断创新粮食生产工作方式。农业部先后组织开展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农业科技入户行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等,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抓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

二、实现我国粮食稳定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挑战

我国粮食虽然实现了连年增产,但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薄弱,经济社会对粮食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巩固粮食发展的良好势头、始终做到“手中有粮”,面临着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粮食供求平衡压力加大。从总量看,尽管近几年我国粮食连续增产,但供求偏紧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我国粮食需求每年增加约80亿斤,需求的刚性增长将使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区域结构看,粮食主销区在增加,调出省在减少,产销平衡区在缩小,主销区粮食产需缺口逐年扩大。从品种结构看,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优质专用品种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大米占居民口粮消费的60%,且比重还在逐年提高,稻谷供需呈偏紧态势。随着饲料和工业用粮需求快速增长,玉米正在由产大于需转向供求趋紧。大豆进口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高。

资源短缺约束增强。我国粮食生产受耕地、水资源等资源短缺约束明显增强。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比1996年减少1.2亿亩。目前,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8亩,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尽管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大幅减少的趋势有所遏制,但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耕地减少的趋势难以逆转。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

且时空分布不均。2007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873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农业灌溉每年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尤其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粮食生产发展。

种粮效益持续下滑。近几年,虽然支农力度不断加大,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但受农资、人工价格上涨等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粮食作物平均直接费用以年均6%—8%的速度攀升,粮食每亩纯收益呈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种粮的机会成本高。2004—2006年,全国粮食亩均纯收益分别为382元、329元和320元,2007年收益继续下滑。据监测,今年5月份尿素、氯化钾和磷酸二铵平均价格同比涨幅超过20%、90%和70%,仅化肥涨价就导致每亩粮食生产成本增加50元左右。

国际市场约束加大。从2006年6月份开始,全球粮食价格迅猛上涨。2007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42%,其中小麦价格上涨112%,玉米上涨47%。今年国际粮价仍在大幅度轮番上涨,不断创新高。5月份,国际大米、小麦、玉米每吨价格分别达到873美元、350美元、244美元,同比分别上涨197.6%、72.5%和53.5%。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世界性粮荒迅速蔓延,使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调剂国内余缺难度增大。在全球粮价上涨的同时,国外针对我国的技术性壁垒大幅提高,反倾销反补贴力度加大,与我国的贸易摩擦更趋频繁,遏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灾害影响趋势加重。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明显增多,各种自然灾害呈加重趋势。近几年,我国年均粮食作物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2亿多亩,其中成灾3.7亿亩,绝收9600万亩,分别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9%、23%和6%,年均造成粮食损失1000亿斤左右。今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经历了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方干旱灾害、部分地区的冰雹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近期南方大范围强降雨带来的洪涝灾害,进入汛期后,气候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病虫害发生频率高,防治难度大,粮食稳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粮食生产总结

粮食生产汇报

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

县粮食生产工作汇报

粮食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曲靖市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

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