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书报告社会静力学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3: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作品描述

《社会静力学》是斯宾塞的第一部学术著作,(1842年出版过论文),首次出版于1850年12月,当时的名字叫做《社会静力学:或,人类幸福的基本条件说明,及其中首要条件的详细论述》。1890年,斯宾塞“在暇时把这部著作通读了一遍,删去某些部分,压缩另一些部分,对全书进行了一次仔细的文字上的修订。其完全自成体系的部分现在被《伦理学原理:公正》一书的第四部分代替了;在这一部分里原来以不完善形式阐

1述的伦理学说,不再那么粗糙,而成为科学的有连贯性的了。”在书名上,他反复斟酌,最后确定《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为最终的书名,并在1892年出版。199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张雄武翻译的《社会静力学》(节略缩减本),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系列之一。

二、作者介绍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一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哲学家,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英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1820年4月27日出生于英国德比郡的教师家庭,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幼时因体弱辍学,由父亲施教,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1837一1848年任伦敦《经济学角》杂志助理编辑。1842年他发表了第一部著作《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1852年发表论文《进化的假说》,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1853年他的教父去世给斯宾塞留下大笔遗产,从此潜心著述立说。1903年12月8日卒于苏塞克斯郡。

斯宾塞的思想对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教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著述颇丰,比较著名的凡部著作如《政府的适当权力范围》(on The proper sphere of Government,1842年)、(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55年)、《伦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Ethics,1879一1893)等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出版,并被奉为学科领域的经典必读。当然,本文浅析的《社会静力学》(Social Statics,1850年)也是其中之一。

三、主要内容

“社会静力学”这个概念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起源于孔德。孔德在研究社会学的时候,将社会学纳入物理学的范围,称之为“社会物理学”,据此,他按照物理学的分类方法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则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斯宾塞采纳了孔德的这个概念,《社会静力学》是专门对社会结构的研究,而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与孔德的社会静力学也有不同之处,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仅仅在概念上依附物理学,而在内容上则由生物学来介入,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生物一样有发育、成长和衰亡的阶段。《社会静力学》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结构并进行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

在本书中,斯宾塞较为系统的分析了社会各相互依存的部分是如何和谐、有机的统一起来,以达到整体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下面,将针对本书中比较主要的观点进行具体的阐述。

1、最大幸福

最大幸福的概念在斯宾塞的思想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全部思想的统领。斯宾塞强调,幸福这个概念很难有一个一致的见解,每个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幸福标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甚至是不同人对自己的幸福界定都会有天大的不同,所以想通过达到对 1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序言.1 “最大幸福”这个概念的一致见解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的最大幸福呢?斯宾塞从人类生活的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社会性状态入手,认为“每一个个人的活动范围都受到其他个人活动范围的限制,从而要获得最大数量幸福的人们,必须各人能

2在自己的活动范围内得到完全的幸福,而不减少其他人为获取幸福所需要的活动范围。”这是一种公正。同时,每个人都有获得最大幸福的权利和采取行动的能力,并能为这个社会达到最大的幸福总量而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最大幸福的追求必须采取一种间接的方法,而不是制定不合理的规则和制度。由这种对幸福概念的理解,斯宾塞又推出了他的“第一原理”。

2、第一原理

“作为正确的社会关系的法则——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的事的自由,只要他不侵犯

3任何他人的同等自由”。 因此,作者提出了要实现最大幸福的四个条件: (1)公正:不减少他人活动范围,保证他人的最大幸福。 (2)消极的善行:不减少其他人的幸福 (3)积极的善行:为他人幸福的创造条件 (4)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幸福

为了论证第一原理中的自由,斯宾塞在财产权、思想财产权、妇女权、儿童权、政治权利等方面分别作了强有力的论证。在这里,不对作者的全部论证进行一一赘述,仅指出其中比较有先进性、代表性的部分。

3、思想的财产权。

斯宾塞对思想财产权的考虑在当时的时代是相当领先的,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受益。斯宾塞的这段讨论可以看作是对早期的知识产权的深刻思考。作者在文中通过对无权所受保护的讨论来推广引申至思想的财产权,斯宾塞认为当时的政府对思想的财产权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4、对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讨论。

斯宾塞对这两节作了重点论述。首先,斯宾塞明确反对当时社会上说流行的“女性智利劣势论”(当时社会认为,因为女性在智利、能力等方面要比男性差,所以女性所拥有权利里应该比男性少),并且通过了一下三点论述来对这个观点进行驳斥。

(1)如果两性权利以智利来分配,男性之间也必然存在智商不同现象,那男性也必然要在权力分配上有所不同,而这显然是违背“第一原理”的。

(2)比男性智利、能力更突出的女性应该获得多于普通男性,而事实并非如此 (3)我们并没有也不能找到一个衡量我们能力的真正标准。

斯宾塞在文中很明显的表达了自己对妇女权利的维护,并且为妇女所获权利的不公平以及在生活中的被歧视表示不满。作者甚至在书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他认为爱情与压制是不能共存的,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男女平等并互相尊重的。斯宾塞对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需要的条件也进行了说明:

(1)女性能够对自己的权利有所认识,并且维护自己的权利。 (2)男性具有高尚的情操,许给妇女权利。

在写完妇女权利后,斯宾塞又接着表达了对儿童权利的维护。作者认为,政治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之间具有一致性。当政治专制时,婚姻必将处于一种不平等状态,而父母于子女之间关系也同样将是不平等的;当政治民主时,婚姻、亲子必将是一种平等关系。

斯宾塞在文中重点论述了对儿童的教育方法。他认为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自我控制的机能。而如果对儿童采取强制性教育,对儿童自我控制机能的培养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而且必将导致儿童将来也成为“带强制性”的人。斯宾塞认为,要使一个儿童转好,要通过唤起他 23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31页 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页 的同情心来实现,同情心的唤起必须赢得儿童的信任。因此,家长与儿童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互相信任。

在对“自由”的论证后,斯宾塞接下来阐述了为实现国民的最大幸福,国家(政府)应该如何发挥其正当的职责,才能够合理而且合法的维护国民的权利。其中,斯宾塞对国家在很多方面(商业管理、宗教机构、济贫法、国民教育、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做出的行为提出了批判,认这种行为超越了国家本身的权力,是一种侵犯国民权利的行为,所以会减少国民的幸福感。

5、关于国家的政治理论

斯宾塞认为政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身上还存在牺牲邻人利益来追求自己满足的倾向。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调整这种关系,使得“第一原理”能够在社会中实践。因此,当人们的道德意识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斯宾塞认为,权利就像物理学上所说的力一样,是无法创造的,只能对他进行分配,因此政府并不能为人们创造根多的权利,它只能进行权力分配。所以,政府的职责应该是有限度的,他并不应该深入到公民生活的每一方面。他认为,国家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个人运用其各项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它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相一致。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够保证最广大国民——而不是保证一些人而侵犯另一些人——能够享有同样的自由,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就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整个社会的最大幸福量,促进社会向和谐、稳定的理想状态发展。可是遗憾的是,国家在此方面的做法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很多情况下,国家往往直接或者间接的剥夺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例如,禁止任何商业往来,或者为任何这类往来设置障碍,政府就侵犯了人们的行动自由,而且这样做就直接颠倒了它的职能,因为它剥夺了人们的自由而不是确保这一自由;国家如果干涉宗教机构,那就是限制了人们的宗教自由,限制了人们的信仰自由;国家制定济贫法,强制人们按照一定的标准按时上缴钱物以帮助贫困人士,这就剥夺了人们心理上的幸福感。因为强制的济贫和自愿的慈善显然不能给当事人带来同样的满足感;国家干涉国民教育,规定必须学习什么而不准学习什么,那也是一种侵权,因为同干涉宗教一样,国家并没有任何借口和理由可以替国民选择什么是好的。

总体来说,全书以“最大幸福”这一概念为全书统领,以为实现此种“最大幸福”所要坚持的原理“第一原理”为主线,阐述了有关社会结构、国家管理方面的观点和见解。书中多处已出现了斯宾塞有关社会学思想中最主要的“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思想,只是当时仍不成体系。

四、评述

1、理论价值

《社会静力学》一书作为斯宾塞早期作品之一,其首要的理论价值是对其日后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中体现的有关“社会有机论”、“社会进化论”的思想虽未成熟,但也对其日后系统理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而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代表性人物,英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斯宾塞由《社会静力学》发展出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在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功能主义理论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他的思想中关于社会分工和功能分化的社会进化理论。而冲突论则继承了其关于社会冲突和竞争的理论。其他一些学派,如符号互动论或常人方法论,虽然不是直接继承,但也批判的继承了他的一些观点。

2、现实意义

斯宾塞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获得巨大的进步,由此层建筑的一系列变革,资本主义进入了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国家干预转变的阶段。商业资产阶级开始向工业资产阶级转变,逐渐抛弃了一向主张的社会契约、个人权利和自由等观点,由自然权利主张转向了功利主张。在政治上主张社会自由、政治改革、扩大民主、加强立法。到了19世纪后期,更加改信黑格尔思想,注重道德立国和国家干预。斯宾塞在此时却反其道而行,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强调自由权利、社会自调、反对国家干预。显然,他的过分自由放任主义思想无疑已经落后时代发展的要求,这种思想和日益高涨的国家干预呼声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的现实意义不够明显。但也应看到,

斯宾塞在书中有关知识产权、妇女权利以及儿童权利的论述仍是具有先进意义的,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3、不足

(1)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忽视“内因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原理。

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一书中多次提到了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社会的功能。但是纵观全书,不难看出,斯宾塞夸大了社会的功能。斯宾塞在《祸害的消失》一节中写到:“经过长期过程形成的在能力和性格上的多种多样的差异,都必须归因于各个场合获得了对周围环境4的适应能力。”作者又在随后提出人类必然将随着社会发展而成为完美的。这些观点表现了斯宾塞是个乐观主义者,但同时也充分显示出斯宾塞对社会功能的夸大,它忽视了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对社会作用的夸大在书中多次出现。比如在教育问题上,斯宾塞认为应该完全让社会和自然来教导儿童,这显然是荒谬的。 (2)关于国家职责的学说

很大程度上说,斯宾塞关于国家的学说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国家应该做何不应该做(尤其是不应该做)的一些事务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但斯宾塞的观点未免是有点过激了。在整书中,斯宾塞例举了国家不应该涉及而现实中已经插足的一些方面。它们有:济贫、国民教育、商业管理、宗教事务、政府殖民、卫生监督、货币邮政等。而这正如上文所说,已显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从现代行政的角度来看,斯宾塞的优先方面更是荒谬的。如:国家不应该主持济贫事务,国家应该对货币放任不管任其自我调节等等。 (3)一些偏激和片面的观点

作者在《济贫法》一节中提到的有关进化论的思想也是有极大缺陷的。作者认为既然存在优胜劣汰的客观规律,国家就不应该再实行什么济贫法,而应该人有社会进化发展,实现优胜劣汰,让那些处于贫困的人自生自灭。显然,这是毫无人性化可言、极其不人道的观点。 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斯宾塞认为,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人和其他物种一样,都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机体的适应程度不同,他们的生存空间也就不同,能够最大限度适应环境者占有最大的生存空间,完全不能适应环境者只能被自然所淘汰。‘适者生存’的真

5谛是生存斗争,弱肉强食。”“他以生物学的自然选择、生存竞争和自然淘汰所体现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乃至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关系都被他解释为生物界的单纯弱肉强食的关系,劣等人类必然要被淘汰,剩下的就是优等民族,必然充当统治者,

6这就为后来的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社会静力学》一书中虽然有一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不完全正确,但总体来说,本书仍不愧为社会学的一本经典之作,斯宾塞以出色的文笔将自己充满智慧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为日后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雅萍,斯宾塞同情理论研究,2008 【2】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斯宾塞.社会静力学.张雄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页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3 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0一291

56 【3】林征宇,斯宾塞, 社会,1982年 02期

【4】程立显,斯宾塞论社会公正_对市场经济的一种道德辩护,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5】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程家明,试论孔德斯宾塞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对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契约论》读书报告

《社会实在问题》读书报告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读书报告

社会认同过程读书报告

社会如何记忆读书报告

健全的社会读书报告

船舶静力学总结复习资料

读书报告社会静力学
《读书报告社会静力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