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01:06: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在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有序展开、逐步实施以来,军报紧跟时代步伐、服务大局、围绕中心、贴近部队,刊发许多反映全军官兵坚决拥护改革强军、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全力做好改革工作的报道。其中,2016年2月25日军报头版头条刊登的长篇通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是一篇高扬改革主旋律、传播强军正能量的好报道,可以称得上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我在反复研读这篇报道时,深感英雄部队铁心向党,真情报道感人肺腑!这说明部队做得好——我曾在这个集团军担任过某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军副政委和政委,对这支部队的红色基因、优良传统和辉煌业绩是比较熟悉的,坚信他们会发扬传统、听党指挥,在改革中交出合格答卷;报道写得好——作者在采写时融入真情实感,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和精准的数据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的点评俯拾即是,给人以教育、激励、鼓舞和信心,让人更加“风物长宜放眼量”,坚信军队改革一定能够成功,强军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军魂意识永远鲜明如初,实战标准融入官兵血脉

这篇报道,说的是陆军第27集团军按照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高标准提前完成移防任务的故事。作者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就搬迁说搬迁,而是做到了事中有魂、魂牵事行,整篇报道虽然讲的是部队移防搬迁,但文中折射的是官兵的军魂意识,体现的是部队的实战标准。

部队在移防搬迁中,为什么能够做到“按作战行动标准组织搬迁”“走得悄无声息”“走得毅然决然”,到了新驻地又是“先战备、再办公、后生活”“确保指挥控制不断线”,做到战备工作不断档,时刻准备上战场。其根本原因是集团军从首长机关到基层连队,每一名干部战士都自觉地把对党的无限忠诚铭刻在心坎上,践行在岗位上,深刻认识到这次搬迁是改革大考的组成部分,并不亚于一场战争洗礼。为此,整个部队做到了“政治大考,一兵一卒都要拥护支持投身改革,一人一事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必须以绝对服从的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上上下下叫响了“撤并降改听党的,进退走留看我的”的口号,以“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义无反顾地投入改革洪流。

行动从思想来。忠诚决定行动,行动检验忠诚。这篇报道主题深刻,全面展示了部队官兵军魂意识和看齐意识的崭新境界。作者把对党忠诚的军魂意识作为一条红线贯通全篇,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思想立意,起到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作用。从压题照片“临行前官兵面对党旗发出‘坚决服从命令’的庄严誓言”,到大小标题的提炼、行文中的事例选择,处处彰显着忠诚。同时,作者在故事中讲述官兵完成任务雷厉风行,“决不讲价钱、决不打折扣、决不搞变通”,反映了实战标准已经融入官兵血脉,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

追溯红色基因传承,军史故事见证革命本色

这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老部队,在战争年代能征善战,屡建奇功,爱民守纪,名扬天下。作者在报道中,从这支部队的军史中精选了两个感人至深、流传至今的战斗故事,运用穿越的笔法行文叙事,准确精当地让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前辈与后人有机相连,使报道的事件有厚重的史料支撑,官兵的行动有传统的基因构成。这种写法顺理成章地起到了温故能知新的作用,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可敬、可信、可爱、可学的情感和联想:重温传统令人肃然起敬,喜看今朝让人倍受鼓舞,展望未来使人信念如铁。

在叙述部队移防搬迁“千人千车动,搬迁寂无声”的场景时,作者深情地运用了66年前解放上海时的生动一幕——就是这支部队当年解放上海时,严守军纪,秋毫无犯,不入户、不扰民,露宿街头,传为佳话。从“露宿街头”到“搬迁寂无声”,虽然时代不同,但画面相似,本质一致;作者还选取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部队绝对听从党的指挥,面对极端严酷的情况,官兵顽强地坚持在长津湖恶战十昼夜,全歼美军“北极熊团”的战例,联系这次移防,虽然年代不同、但季节相同,军事行动的内涵不同、但显示的政治品质相同。

从历史到今天,这种追根溯源的写法,比较厚实地反映了部队官兵“营盘可以变,传统不能丢”的精神风貌,“露宿街头不扰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没有变,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红色基因没有变。这支部队不仅在战争年代做得好,在和平时期照样做得好,每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他们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细节触动读者心灵,精准数据表现高风亮节

这篇报道不仅主题鲜明,意境高远,而且文风朴实,令人信服。全篇没有大话、空话、套话,摒弃了“八股腔”“俗套味”,在行文中运用大量的人物、故事、数据来具体反映官兵的实际行动、思想境界和精神信仰,就是作者画龙点睛的点评,也是论从史出、论从事出、论从心出,言简意赅,恰如其分,触及心灵,让人铭记。

说到人物故事,报道中出现的第27集团军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7人之多,从集团军首长、机关领导到机关的处长和参谋,从部队的团长政委到基层的班长、士兵,覆盖面广。他们中,有主要领导带头投身改革,为部队做好样子;有面对家庭困难,舍小家、顾大家,自觉腾退公寓住房;有团、营、连的干部来到新驻地后,与基层官兵同甘苦,白手创建新营区。通过这一个个活灵活现、真实感人的具体事例,让人看到这支部队的优良传统没有丢、革命本色没有变,广大官兵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不是喊在口号上,而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从而达到了以事感人、以实取胜的效果。

数字反映工作,细节可见精神。在这篇报道中,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精准的数据,像5100万营房专项经费移交给新组建单位;历时5年、耗资千万的指挥控制系统和集电视台、政工网于一体的政治工作信息中心,全部原封不动地留下;组织专人对营院143栋营房、31000多件营产营具、2673件装备器材等核实造册,图纸、表格和账本装满6个整理箱;投资130余万元改造废弃招待所,腾出66套公寓房,添置100套办公桌椅,全面检修营房库室等;他们敢啃硬骨头,先后8次协调、26次约谈当事人,彻底解决11个历史遗留问题等。这些数据,不是表态的决心,而是完成任务后的统计,把枯燥的数字与细微的工作、可贵的精神、崭新的风貌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后令人信服,令人敬佩。古有“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名句;今有“部队移防走,点赞传军营”的佳话。

首尾巧用军旅歌曲,前后呼应增强文化底蕴

歌声是心声的反映,军歌是战斗的号角。这篇报道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十分贴切地选用了军旅歌曲的歌词,作为文章的“大标题”和“压轴戏”。当我拿到报纸时,那醒目的大标题“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真有股军味、有股实战味!作者在肩题上鲜明地指出:“这里说的那一天,是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施之日”,但“这次改革大考,不亚于一场战争洗礼”。这种联想和定位,是作者在准确把握报道主题内容和深刻理解歌词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做到的,真是妙手偶得、难能可贵。作为军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准备、所进行的各项改革,都是为了强军兴军,为了“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能打胜仗,报效国家和人民。报道结尾用军歌发出号召,又形成一个高潮,与文章标题前后呼应、大气磅礴、催人奋进、彰显血性。这种文思和歌曲的融合互补,不仅增强了报道的文化底蕴,而且更能让军营的主旋律生动形象地铭刻在官兵心里,并不断延伸。

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和部队官兵的良师益友,是传播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重要平台,我衷心期望今后能够在军报看到更多生动感人、融合渗透我军优良传统的好新闻、好照片、好文章、好作品。

改革强军

讲好亲情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

改革才能强军

放飞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讲好故事 写好新闻

好老师讲好故事

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

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