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解读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1: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07

课程名称:当代俄苏文学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 Contemporary Soviet and Ruian literature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当代苏联文学的历史进程(50—80年代);

2、文学创作中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历史、人与战争的主题;

3、小型化史诗的形成与传统史诗的回顾;

4、关于回归文学;

5、苏联解体后的新俄罗斯文学。 基本要求:

熟悉当代苏俄文学主要思潮的更迭,了解当代俄罗斯作家创作的最新情况。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陈建华、倪蕊琴《当代苏俄文学史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李明滨等主编《苏联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3、薛君智《回归:苏联开禁作家五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填写人:田全金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3

4 课程名称:世界文学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

1、古希腊文学与文化专题;

2、中世纪文学专题;

3、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专题;

4、十八世纪文学专题

基本要求:阅读相关作品与文化著作,参与主讲与专题讨论,在全面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研究状况,培养从事研究的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完成专题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相关外国文学史基础知识及理论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世界文明史――希腊生活》(美)威尔·杜兰,东方出版社1998;《欧洲文化的起源》(苏)兹拉特科夫斯卡雅,三联书店1984。

2、《希腊文学史》(英)吉尔伯特·默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欧洲小说的演化》(美)吉列斯比,三联书店1987;《小说美学经典三种 》 (英)卢伯克、福斯特、缪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4、《文学原理》韦勒克等,上海三联出版社1984

5、《浮士德研究》董问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填写人: 王圣思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45

课程名称:西方文艺理论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LECTURES ON WESTERN LITERRATURE THEORY 学分: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内容共分四个部分。讲读对象为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集;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德国浪漫派美学;英美“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美学。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著作,并能选取一个适当的视角独立地分析一个理论问题。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和资料: 1,《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

2,《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杜心源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98

课程名称:中外文学关系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 relati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博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比较文学的视野与文学关系研究;

2、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3、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基本面貌;

4、个案研究——中俄文学关系研究 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课程,熟悉比较文学方法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运用;对作为个案的中俄文学关系研究有相对深入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 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比较文学原理、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钱林森主编:《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Шнейдер М.Е.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в Китае.Москва.1977.填写人:陈建华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099

课程名称:圣经文学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 holy bible literature studies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圣经文学的背景;2.圣经文学中的叙事散文:(1)神话故事(2)民间传说(3)史传文学(4)原始小说(5)宗教故事;3.圣经文学中的政论散文;4.圣经文学中的诗歌;5.圣经文学的特征;6.圣经文学与世界文学专题:(1)圣经与欧美文学(2)圣经与俄苏文学(3)圣经与亚非文学。

基本要求:1.了解圣经文学的特点、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及论域;2.至少选择研读两个相关专题的文本或参考文献;3.联系自己的兴趣域提出问题并研讨之。

考核方式及要求:听课报告、读书札记、专题讨论、期末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世界文学与文化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弗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基督教文学》,梁工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3.《基督教与文学》,朱维之著,上海书店,1992年。

4.《圣经与欧美作家作品》,梁工主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5.《圣经诗歌》,梁工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6.《走向十字架上的真》,刘小枫著,三联书店,1998年。

7.《圣经与文学阐释》,梁工、卢龙光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填写人:谢家驹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100

课程名称:欧美现当代文学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Studies in the modern and contempoeary Eur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象征主义和艾略特;

2、表现主义和卡夫卡、奥尼尔;

3、未来主义和马雅可夫斯基;

4、超现实主义和布勒东

5、意识流小说和乔伊斯、沃尔夫、福克纳;

6、存在主义和萨特、波伏瓦;

7、荒诞派戏剧和尤奈斯库;

8、新小说和格里耶

9、黑色幽默和冯尼格

10、后现代主义和卡尔维诺等。 基本要求:了解有关思潮和作家的研究现状;阅读相关的论著和论文,作进一步探索。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某一专题研究的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龚翰熊:《现代西方文学思潮》,四川大学出版社。

2.《西方人文思想家回顾丛书》(有关现代文学家的几种)四川人民出版社。

3.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Haan: Studies in the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 Princeton Univ.Pre.相关书目太多,下略。

填写人:楼成宏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101

课程名称:东方文学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The oriental literature studies 学 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东方文学之特点;2.东方文学与宗教专题;3.印度古典梵剧研究专题;4.印度近现代文学研究专题;5.日本古典小说研究专题;6.日本近代文学研究专题;7.日本现代文学研究专题;8.东方比较文学研究专题;9.东西方比较文学研究专题;10.其他。

基本要求:1.了解东方文学的特点、成就和论域;2.至少选择研读两个相关专题的代表作或个案文献;3.联系自己的兴趣域提出问题并研讨之。

考核方式及要求:听课报告、读书札记、专题讨论、期末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世界文学与文化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印度古代文学史》,季羡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印度现当代文学》,倪培耕著,新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 3.《日本文学史》(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叶渭渠、唐月梅著,经济日报出版社。

4.《东方美学史》(上、下卷),邱紫华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 填写人:谢家驹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22

2 课程名称:20世纪中外文论与文化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文艺学、民俗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为线索,介绍、讲析外国文论、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加强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中域外资源的了解。同时,强调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影响,扼要介绍海外的中国学资料。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外文学、文化的专业知识,对同时期的文学史有较丰富的认识,特别是对翻译、比较文学等有相当的知识或理论基础,熟练使用一种外语。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

2、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

3、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

4、随教学进度适时布置阅读篇目

填写人:吴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280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Literary Theory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文学方向)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

基本要求:了解20世纪西方文论的流变和主要派别的基本观点;在阅读几个重要理论家的主要著作的基础上,掌握几种重要理论的精义,能初步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来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专题性小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美学和外国文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2.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3.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楼成宏

审核人:陈建华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

32 课程名称:比较文学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

1、学科理论概述;

2、学派理论认知;

3、各类范文解读;

4、推荐最新例证;

5、具体实践操作

基本要求:阅读大量相关论文,参与主讲或专题讨论,在全面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培养从事研究的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出一份相关试卷、完成专题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相关中外文学基础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比较文学》陈惇等,高等教育社1997。

2、《比较文学译文集》张隆溪选编,北京大学社1982,《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师大中文系选编,北师大出版社1986。

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1919——1949》北京大学比较文研所编,北京大学社1989。

5、《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叶维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填写人: 王圣思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3 课程名称:中俄文学关系 课程英文名称:The relations of Sino-Ruian literature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中俄文学交流史;

2、俄国重要作家在中国的译介、接受和影响;

3、别车杜文艺思想在中国;

4、现当代俄苏文论在中国;

5、中国文学在俄国。 基本要求:

熟悉中国与俄罗斯的文学关系史,了解比较文学方法在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运用。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俄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智量等著《俄国文学与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3、倪蕊琴主编《论中苏文学发展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填写人:田全金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4 课程名称:比较诗学 课程英文名称:Comparative Poetic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Others 学分: 3 周学时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话语;

2、孔子“诗”论的若干命题;

3、黑格尔《美学》的“诗”论;

4、《文心雕龙》“诗人”论;

5、马克思美学的诗意与诗论;

6、卢卡契小说批评中的“物化”与“诗意”论;

7、文化差异与比较诗学;

8、诗学精神与文学研究;

9、其他。

基本要求:选读两部中外经典美学著作;了解不同诗学体系中的“诗”论之特点;讨论文化差异与“诗学”话语之关系;联系现当代文学语境思考“诗学”、“诗意”之意蕴;结合中外文学作品或文学个案讨论之。

考核方式及要求:听课随想、读书札记、或专题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比较文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黑格尔《美学》三卷4册(选读一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2.刘勰《文心雕龙》诸注释本(全50章中选读三章),人民文学出版社等。

3.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或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 4.乔治·卢卡契《卢卡契文学论文集》(选读其中《叙事与描写》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出版社,1988年。 6.陆晓光关于儒家诗论与马克思美学的系列论文等(授课时提供)。

填写人:陆晓光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5

课程名称:中外作家比较研究 课程英文名称: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WRITERS AND FOREIGN WRITERS 学分:2 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内容共分五个部分。以福柯和杰姆逊的话语分析和政治无意识理论重新检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重要概念和作家团体,力图以对现代性检视和批判重现“现代文学”的图景。 第一部分:“民族寓言”的述说:中国作家的政治无意识 第二部分:开启“现代性”的批判之门:鲁迅与俄国作家 第三部分: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

第四部分:分裂的现代性:对中国浪漫主义“自我”的再考察 第五部分:“文学语言”的生成:“审美自律”在中国现代新诗中。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运用在课堂上介绍的分析模式,选取一个比较适当的视角,独立对一部中国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阐释。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外文学关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和资料:

1,《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近代的超克》,三联书店; 2,《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北京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杜心源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6 课程名称:中日文学关系 课程英文名称:Comparative Litera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学分: 2 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汉字与中日文学关系之特点;

2、中日历史与文学关系专题;

3、中日古典文学关系专题;

4、中日现代文学关系专题;

5、中日当代文学关系专题;

6、汉译日本文学作品与原著之比较专题;

7、当代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专题;

8、其他。 基本要求:了解中日文学关系的特点和论域;至少选择研读两个相关专题的代表作或个案文献;由文学比较思考文化异同;联系自己的兴趣域提出问题并研讨之。

考核方式及要求:听课报告、读书札记、或专题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中外比较文学基础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 陆晓光相关论文:《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之起源》、《最早的双语诗歌集——〈和汉朗咏集〉初探》、《日本现代文学的反战先声——论芥川龙之介小说〈将军〉》、《小资偶像背后的马克思幽灵——关于村上春树小说〈舞舞舞〉》等,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1999年以后。 2. 陆晓光相关译著:《冈村繁全集》(1-4卷选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中文版《芥川龙之介全集》,楼适夷等翻译,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

4.中文版村上春树作品类,林少华等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后。

5.中文版《源氏物语》,丰子恺等翻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填写人:陆晓光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7

课程名称:西方文论 课程英文名称:Western Literary Theory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60学时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象征主义诗论、表现主义文论、形式主义和新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原型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批评、后现代主义文论、新历史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

基本要求:了解20世纪西方文论的流变和主要派别的基本观点;在阅读几个重要理论家的主要著作的基础上,掌握几种重要理论的精义,能初步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来分析各种文学现象。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专题性小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学概论、美学和外国文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 2.朱立元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 3.俞吾金:《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填写人:楼成宏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8

课程名称:俄罗斯文学研究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The subjects of Ruian literature 学分: 2周学时

总学时:40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俄国文学与文化的基本面貌;

2、个案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和相关主题;

3、托尔斯泰的创作和文学思想,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拓展;

4、白银时代的俄国文学和文化;

5、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等作家的创作;

5、关于苏俄“红色经典”。 基本要求:

对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创作和俄罗斯文化的特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熟悉当代俄国文学研究中的前沿问题。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曹靖华《俄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2、倪蕊琴《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3、王志耕《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阿格诺索夫《白银时代俄国文学》,译林出版社2001年。 填写人:田全金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39

课程名称:欧美文学研究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The Monographic Studies of Eur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学分:2周学时

总学时:40学时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文类的专题研究:如欧洲神话、成长教育小说、流浪汉小说等;

2、形象的专题研究:如恶魔形象、冒险家形象、畸零人形象等;

3、作家的专题研究:如弗吉尼娅·沃尔夫与女性写作、D·H·劳伦斯的创作与神话原型的关系、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技巧等;

4、流派的专题研究:如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美国犹太小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基本要求:了解有关专题的研究现状;阅读相关的论著和论文,作进一步探索。

考核方式及要求:撰写某一专题研究的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李咏吟:《原初智慧形态》,上海人民出版社。 2.里克尔:《恶的象征》,上海人民出版社。 3.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相关书目太多,下略。

填写人:楼成宏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2050501340

课程名称:比较文学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学分:

2周学时

总学时:36 课程性质:硕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学科理论概述;

2、学派理论认知;

3、选择范文解读;

4、具体实践操作

基本要求:阅读相当数量的相关论文,参与专题讨论,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了解学术发展现状,培养从事研究的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完成专题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相关中外文学基础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干永昌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师大中文系选编,北师大出版社1986。

4、《中国比较文学研究1919——1949》北京大学比较文研所编,北京大学社1989。

5、《寻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 叶维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填写人: 王圣思

审核人:

课程编号:S

课程名称:外国作家研究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The subjects of foreign writers 学分: 3周学时

总学时:60

课程性质:博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外国作家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2、个案研究——托尔斯泰研究;

3、俄国文化背景下的托尔斯泰;

4、托尔斯泰思想及相关问题研究;

4、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性研究;

5、托尔斯泰比较研究 基本要求:

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作家的作品的基础上,对相关作家的思想和创作有深入的了解,提高作家研究的能力。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外国文学史、俄国文学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列夫·托尔斯泰文集》(1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2、倪蕊琴编选:《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陈燊编选:《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4、倪蕊琴《列夫·托尔斯泰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5、陈建华:《托尔斯泰传》,台湾业强出版社,1994年版。

6、Опулиская.Л.Д.

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 Москва.1998.

填写人:陈建华

审核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复试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南师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考研个人见解

考研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大纲(xinchuan)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简介

福建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历年考研试卷

中国传媒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方向介绍

考研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真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解读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