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南大学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

发布时间:2020-03-02 09:56: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单选题 (共40题,共40分)

1.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 ) (1分)A.大股东

B.资本家

C.高级职业经理

D.中产阶级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1分)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剥削,是由于它( ) (1分)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表现形式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4.主体选择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从自身的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技能出发,根据历史的客观条件和发展趋势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方向的行动。这种观点意味着( ) (1分)A.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必须否定历史决定论

B.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与承认历史决定论并不矛盾

C.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生都根源于主体的选择

D.历史决定论是根本错误的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 (1分)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6.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

) (1分)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B.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比例下降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7.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 (1分)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8.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 (1分)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9.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 ) (1分)A.是各自独立、毫不相干的

B.是相互冲突、无法统一的

C.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D.是合二为一,无法区分的 3.2.3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1分)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1分)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历史上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反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1分)A.进行阶级斗争

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3.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 ) (1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 ) (1分)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

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

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5.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 (1分)A.熟知即真知

B.熟知不等于真知

C.熟知起源于真知

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6.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1分)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

) (1分)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 (1分)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19.二战后为了防止分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 (1分)A.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

B.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终身雇佣制度

C.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D.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职工持股制度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1分)A.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

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1.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 ) (1分)A.商品国际化的表现

B.生产全球化的表现

C.贸易全球化的表现

D.资本全球化的表现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 (1分)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 ) (1分)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 (1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5.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1分)A.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B.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C.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D.剩余产品的出现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6.“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几个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确定了”。这是( ) (1分)A.唯心主义决定论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

C.机械决定论

D.非决定论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7.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 ) (1分)A.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

B.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

C.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D.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8.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 ) (1分)A.科学的品格

B.实践的力量

C.现实的意义

D.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29.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 (1分)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0.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1分)A.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C.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D.认为人的思想是人的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 (1分)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2.按照辩证法的观点,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体现了( ) (1分)A.根本性的质变

B.单纯的量变

C.质变过程的量的扩张

D.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 (1分)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4.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 (1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5.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1分)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6.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 (1分)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

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

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

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

☆考生答案:D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

) (1分)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1分)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39.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1分)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4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1分)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1 分

评语:

二.多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投资300亿美元,参与“阿波罗”计划的共有2万多家企业、120多所大学的40多万人员。这一事例表明当代资本主义( ) (2分)A.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高度社会化了

B.生产关系在不断为生产社会化做出调整

C.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范围的调整

☆考生答案:A,B,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2.早在1999年,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事实证明,它对两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 (2分)A.矛盾双方在互相斗争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从而制约事物的发展

☆考生答案:A,B,C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3.垄断利润来自于( ) (2分)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C.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

D.国家政权进行的再分配

☆考生答案:A,B,C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2分)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考生答案:A,C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

5.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 ) (2分)A.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B.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条件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考生答案:A,B,C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6.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意外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悍然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开始投身反对核战争的运动。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原理是( ) (2分)A.真理和价值总是一致的

B.真理和价值总是不一致的

C.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要追求的目标

D.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最终由实践检验

☆考生答案: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7.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2分)A.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B.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2分)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考生答案:B,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9.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 “皆本物理至固然。” “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 (2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0.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 (2分)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

B.创造新的价值

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考生答案: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 (2分)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2.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 (2分)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

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

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考生答案:A,B,C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3.社会主义的特征主要有(

) (2分)A.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

B.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C.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D.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这说明( ) (2分)A.精神、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

B.精神和理论的作用可以取代物质的力量

C.人的意识不仅反映现实世界,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改变现实世界

D.理论和精神可以通过群众转化为物质力量

☆考生答案:A,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5.实事求是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体现着( ) (2分)A.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三.判断题 (共15题,共30分)

1.“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4.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有利于世界所有国家(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8.马克思主义认为,从人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9.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跨国公司(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0.“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1.“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物质性概念(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3.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正确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4.金融资本是由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1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多超过劳动人民需要的矛盾(

) (2分)错误

正确

☆考生答案:错误

★考生得分:2 分

评语: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在线考试题库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本科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重点 整理 江苏大学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试重点 大学考试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南大学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
《中南大学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