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阶段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2 05:06: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阶段总结

一、第一阶段:收集错题,进行研究 1.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研究。

2.指导学生从平时作业中收集计算错题进行研究。 3.集体研究错题举例。 举例

(1).错误:50+50×7

=100×7 =700

错误情况分析 ,计算顺序错误。 正确 :50+50×7

=50+350 =400 (2).错误: 16×8=88

错误情况分析 , 忘记进位了。 正确 : 16×8=128

4.全体分小组进行研究。(2周时间)

二、第二阶段:反思分析,写研究报告 。(2周时间)

一、对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

(一)错误类型分析

根据学生收集的错题研究情况,具体错误类型可归纳如下:

1、口算错误

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这种错误主要以下两种情况。

(1)计算失误。例如: 154-78=88 (2)口诀混乱。例如: 5×9=54

2、方法错误

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这种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计算法则错误。

(2)运算顺序错误。 例如:100-16+14

=100-30 =70

(3)算理不清。

3、其他错误

(1)误认。误认这种错误是属于感知性错误,是由于学生审题时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在计算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举例

错误:123-15=100

12+9=19 132-15=115 123-15=138

错误情况分析;抄错数或符号

正确 :123-15=108

12+9=21 132-15=117

(2)误写。误写也叫笔下误,就是本来计算正确,但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了笔误而产生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也经常发生。例如: 957-709=284

957-709= 248

(3)误算。误算多发生在多位数加减的过程中,在某一位进行计算时,发生了加减的混乱,该加的减了,该减的加了。比如计算时进、退位搞错,有的该退位的不退,不该的退的又偏退了;不该进位的进了,该进位时又忘了。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用减数的个位减去被减数的个位。

二、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计算的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发生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粗心,根据以上的错误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学生的计算能力来看

(1)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出现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

(2)对计算法则不明确,算理理解。运算法则是根据实例总结出来的,如按一般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计算的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

(3)没有形成技能技巧。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计算多样性,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质量。但很多学生只是掌握了形式,而没有形成技能,所以也会发生计算的错误。

2、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

(1)感知比较粗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感知开始。人类的知识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同样,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算题本身的影响,常常会感知不全面,不精细,造成抄错数字或漏写数学等。如把 54 写45;把×写成+;有时抄题时,抄了这一题的前半部,下题的后半部,首尾不符。有时由于观察不具体,只看到大致轮廓,遗漏了某些细节而导致错误。

(2)受小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影响。由于受小学生本身的年龄、个性、兴趣、理解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很短(据统计在一节课内学生的注意力只有15分钟左右),并且注意也不容易分配,要求他们在同一个时间把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上来时,他们往往会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3)记忆的影响。小学生记忆具有不清晰,持久性差的特点。学生因记忆因素所造成的错误,主要是由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储存或提取出了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时,忘了加1或退1;有时在草稿上计算是正确的,可抄到作业本上抄错了等等。 (4)负迁移的影响。比如:学习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内容时,学生有可能会把一道本不能进行简便计算、而要按原有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题,而去随意改变顺序从而出错。运算要避免这类错误的产生,要在学习中把后来学的知识信息与原先的知识信息,进行不断比较,用比较来鉴别知识的异同。

3、从学生的习惯来看。

(1)重智力开发、轻习惯养成。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各种娱乐设施越来越多,各种特型玩具也层出不穷,这些固然有开启孩子智力的优势,但它们均以活动的、跳跃的方式出现,以多彩的外表吸引孩子们,这些东西长期出现在孩子的眼前,他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不稳定状态,时间一长,将影响到精力集中地观察某一

物体,或者虽然观察了,也是大概的,不会细细区别,缺少稳定性。这些不良因素,让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时常会出现不知所措或浅尝辄止,使孩子缺乏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2)缺乏认真、仔细、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由于写字潦草,结果0、6不分,

1、7互变,

4、3混合等。书写时乱涂改,在涂改中不仅卷面不整洁,而且常产生误看,误写的错误。计算不论数的大小,能口算的全部口算,有的虽有竖式,但写得乱七八糟,有些学生将竖式直接写在桌面上,垫板上,甚至于手背上……思想上的不重视,必然导致计算上的经常出错。

(3)信心不足,意志不够坚强。有些学生受经常计算错误失败的影响,每当遇到大数目的计算问题时,就缺乏了计算的信心和继续坚持计算的意志,在心理上产生了烦躁、不耐烦、厌倦,畏难等情绪,致使计算的错误大大增加。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平时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计算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比较单调。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和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而白忙一场。 认真书写、审题和计算,特别演草本要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

计算时必须先审题,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这样能保证计算的正确率高。

小学生计算错误

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与矫正策略

小学生造句类型

小学生计算错误分析与矫正策略论文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其改进对策的研究

小学生各类型作文

小学生常见病句类型

小学生句子类型训练

小学生合作学习研究阶段总结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阶段总结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阶段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