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8:4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劳 动 计 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学生数为26人。学生对劳动与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的,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写。本册教材为二期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具和学生实践材料。

2、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

3、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把思想教育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掌握知识、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4、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选择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项目进行训练和实践。

5、加强与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整体教育功能。

6、加强纪律和安全教育,确保劳动实践安全。

五、教学评价

(一)评价原则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凡参与劳动与技术的 学

1习与实践活动,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学习任务,都应当予以肯定。对那些劳动与技术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或有所发明与创造的应给予特别鼓励。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考核等级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

(二)评价内容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的整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劳动态度与劳动习惯、知识的学习及其应用、设计与操作技能、实践与创造能力、学习的成果质量等。在全面评价的同时,尤其要注意学生的态度与习惯、学生的技术意识形成等方面的评价。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1 茶杯套 2 奇妙的针法组合 3 小钱包 4 植树 5 可爱的小陶童 6 哈哈照相机 7 常春藤扦插育苗法 8 校服上的小标记 9 养鸡 10 肉饼蒸蛋 11微观世界

第12课 会亮的玩具

第13课时设计稿 第14课 电脑美术

2 第15课 旅游节

第16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第1课茶杯套

教学目标:

1.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线材料和铜片的特点。

2.巩固结、穿、绕、缠、编、抽等编法技术,学会用云雀编制一个茶杯套。 3.理解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养成热爱劳动技术和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导重点:用云雀结编制茶杯套

教学难点:运用打结方法编制富有创意的花纹 教学准备:毛线、铜片、茶杯、剪刀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感受材质

1.引导学生观察用不同材料制作的茶杯套,感受不同材质所具有的不同功能。 2.用我们已学的中国结编制方法,就能制作出魅力的茶杯套。 二.研究茶杯套底部的编制方法.1.教师示范:

①.根据茶杯的高度确定线绳的长度,一般线绳的长度为茶杯高度的2倍 ②.根据铜片的大小,剪下若干段线绳,并运用云雀结绕铜片盘法 ③.在距离铜片1.5--2cm处,将相邻的两根线绳打云雀结

④.打完第一圈的结后,接着打第三圈的结,同时保持长度不变 ⑤.一次完成所有的云雀结

⑥.用剪刀剪去杯套顶部的多于线绳 ⑦.取三根线绳,编结成麻花辫 ⑧.将辫子绳穿过杯套的顶部 2.学生尝试练习.1).控制线绳的长度.2).杯底的云雀结是否扎实 三.学习云雀编制茶杯套的花纹.1.教师示范.⑴在线绳的不同长度的位置打结.让学生观察菱形花纹的格状是否发生变化 ⑵采用不同的交叉组合.让学生观察花纹是否有幻化 ⑶小杯套的收口 2.学生尝试练习.⑴通过线绳的交叉改变花纹 ⑵顺利完成收口

⑶对个别同学进行指导 四.编制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线绳和图文.编制1只小杯套.五.茶杯套的展示.1.在班中展示完成的茶杯套

2.讲茶杯套在杯子上试一试.再次调整.3.鼓励学生用小被套盛放各种物品,感受他的使用价值 六.课堂总结

4 2.奇妙的针法组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棒针编制中的几种基本针法的编制符号.能看懂图样 2.能依照进行作品的编织、设计、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思维

3.通过动手编制练习,明白通过相同针法的不同组合,可以编织出不同的作品 教学重点:能看懂样品的使用的针法.按照图示学习编织一种织物。 教学准备:普通绒线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感受不同的编织 1.出示毛衣,感受不同的针线编织 2.想:你曾在那些服饰中见过? 二:学习几种基本织片的编织 1.上针的平面织法:A教师示范 ①起针

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制上针 ③翻至里侧的第 2行,编织下针 ④重述上述编法 B:学生尝试

①学生一边看图样,一边尝试编制 ②与样品进行比较 2.起伏编织

教师示范编法:一行下针和一行上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表侧还是里侧,都 是编织下针 ①起针

②位于表侧的第一行编织下针

③翻至里侧的第二行,也编织下针 ④重复上述编法,反复编织下针 学生尝试: 棒针2根

学生分小组编织,组长负责指导 3.双松紧编织:为两针上针和两针下针交互而成的织片,不管是位于表侧行还是 位于里侧行,都是先编织两针上针,再编织两针下针 教师示范: ①起针

②先编织两针上针,在编织两针下针 ③按照上述针法,反复编织 三.学生尝试编织

1.选择上述一种针法,试着编织一件织品

2.上下针组合变化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单松紧针法.规划针法等 四.织品展示:

1.展示已经完成的织品

5 2.可以织成一条围巾 五.课堂总结. 第3课.小钱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织片缝制,装饰,做成一只精美的小钱包,了解编织技术的生活价值 2.通过动手编织制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激发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点:利用上节课中完成的织片,通过缝制,装饰,制作一个精美的小钱包 教学难点:装拎带与缝合织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出示几件完成的钱包成品 2.思考上节课完成的织品的用途

①想想可以把他制成那些生活中的小饰物 ②想一想他的编织方法是怎样的? 3.揭示主题:小钱包 二.学生做做:

1.编织基本织片:选用自己喜欢的针法.组合编织完成一块基本织片.一般长为20cm宽为8cm 2.娤拎带

①教师示范:取下棒针,用穿编的方法传入两根绒线,两端各留出可抽拉的线头 ②学生尝试练习,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3.缝制织片

①教师示范:将织片对折,用缝衣针缝合下边和侧边 ②学生练习

注意:缝制时将织片沿长边对折,缝合底边和另一侧边即可 4.装饰:用自己挑选的装饰材料缝在小钱包上,起到美化的作用 ①装饰品可以是现有的,也可以是动手编织 ②装饰注意图像色彩 三.作品展示 学生作品展示 评价优劣

四.课堂交流扩张

1.作品评价:应注意穿编,缝合技术掌握程度及作品整体的美观程度

2.思考:这些织片除了编钱包外,还能制作那些小饰品:?(手机袋..钥匙袋) 3.利用可与时间尝试其他的编织制作 四.课堂总结

第4课.植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学会植树的一般方法和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养成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植树的一般操作和养护管理的操作

6 教学难点:栽植的深浅.操作时学生难以把握 教学准备:树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植树造林有什么作用?

①植树造林不但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可以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 害

②植树造林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大事 2.我国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节前后,全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3.为什么选择3月12日为植树节?

春季,在下雨前的一两天植树最好,因为这些天气的空气湿度大,栽植前后树叶 水分蒸发减少,能使数目成活率高。 二.介绍植树的一般方法

1.植树的工具:铁锹、剪刀、水桶等。 2.植树的一般掌握 ①侧枝:

若果树苗的枝条过多,移栽后仍需蒸发大量的水分,可能造成供养不足,使树苗枯萎死亡.所以在移栽树木时要进行合理剪枝.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促使树木的成活

②挖坑:用铁锹在将要植树的地面上挖一个树坑,树坑的深度和直径要比树苗的根系或所带的土球大一些

③栽植:先在树坑的底部回填部分松土,然后将树苗轻轻的放入树坑中扶正,一边填涂土一边将土踩实

④浇水:泥土回填完毕后,现在树坑周围挖成高15--20cm的土壤,土坑内地应大于树穴,槽约10cm,然后向土壤内浇足够的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土根紧密结合,以利用根系的发育,最后盖土成丘.(注意:第一次浇水时一定要浇足浇透) 三:课堂交流

1.为了让小数健康成长,使其造福人类,植树后的养护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对比,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总结:养护管理时应该浇水,施肥,除草等等 四.时间活动

1.联系区委会,少工会给学生创作机会 2.在时间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第5课.可乐瓶直升机

教学目标:1.学会可乐瓶的切割,粘合和组装,制作一架直升机模型,提高操作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2.通过对废物的重新利用,养成勤劳节约的好习惯,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增加航天知识,

教学重点:对可乐瓶的切割和粘合

7 教学的难点:瓶盖上打洞

教学准备:可乐瓶若干、胶水、大头针、长方形塑料泡沫板一块、彩色卡纸、废气的水毛、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直升机是现代航天领域的佼佼者,他不仅能垂直,上下,左右,后退飞行,还有一个绝活就是在空中停留,所以他在军事,工业,战争,运输,探险等许多领域中大显身手,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用可乐瓶制造一架直升机。

二、探究学习

1.出示一架已经完成的直升机,提问: ①想想直升机共包括那些部件? ②这些部件是怎样链接固定在一起的? 2.思考:你准备怎样做直升机?

3.学做直升机:学生两人或小组合作制作可乐瓶直升机

①将一个可乐瓶的前半部分切割下来,当作直升机的顶座(注意:可乐瓶的材质较硬、光滑有弹性,用刀时注意暗渠昂) ②将瓶底用美工刀切下,当作螺旋桨

③将瓶身对切开,画线后剪下,当作机尾,把螺旋卡在机尾的缺 口处,并用胶水粘牢

④将彩色卡纸切成两条纸片,当作大螺旋桨

⑤将两根水笔杆分别插入两个瓶盖的中央,其中一个当作大螺旋桨的插座,另一个当作机头

⑥用竹签将大螺旋桨插入机顶的笔杆上,风一吹,螺旋桨就会转动起来 ⑦将彩色卡纸卷成圆筒状,当作直升机的喷气管

⑧将竹签穿过泡沫板,两端穿上可乐瓶的瓶盖,当作直升机的轮子,再用胶带纸将他站在直升机的底部

(机座用泡沫塑料来做,用过的旧笔杆,小橡皮和塑料尺,都可以来做直升机的零部件)

三.学生作品展示

1.评评议议:谁的飞机做的好?谁的最优创意? 2.根据制作的创意,结构,精细度和外形美观程度 四.课外扩展

进行可乐瓶直升机模型比赛

第6课.可爱的小陶童 教学目标: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

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

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 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

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 教学过程:

8 一:引入课题

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

二、设计制作方案

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 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

三、学学做做

1.圆柱体棒做模具, 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

(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

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

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

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

(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 四:作品展示

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

五、课外扩展

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

第7课.哈哈照相机

教学目标:1.通过运用纸工的剪.切.画等技法,学会做一件纸工小玩具,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到橡皮筋动力的作用

2.通过纸工玩具的制作,增及童趣和童乐,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并且提高对纸工玩具制作的兴趣和制作发明的欲望 教学重点:相机的构造和设计 教学的难点:橡皮筋的安装

教学准备:卡纸、橡皮筋、棉线、图片、剪刀、小刀、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我们利用一些卡纸和橡皮筋,制作一部有趣的玩具照相机,不过里面的照片可以事先准备好,就看你怎么给小伙伴一个惊喜了

二、新课引入

1.请学生谈谈有关照相机的更新过程

2.教师引入:哈哈照相机是20世纪60年代的玩具 3.作品欣赏:思考

①为什么拉制棉线后,哈哈照相机的镜头会晚上弹?

②相机内的照片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你会设计出更生动有趣的照片来吗?

9 4.小组合作:尝试分工

三、学学做做

①先将两张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下对齐,在卡纸上点A.B.C三点,将卡纸分成四等分

②以B.C两点为中点画一个长方形,并在A.C两点的右侧取两点为点D.E ③用小刀按长方形的外廓线切割,并将纸片向上翻折,当作相机的镜头,然后在A上钻个小孔,穿上单根橡皮筋,并打个结,另一头穿过点F打个结,注意调整好橡皮筋的拉力,使他打开穿

④在点D’和点E’处,用两根橡皮筋横向固定

⑤在点E处的橡皮筋中间系一条细线,拉动细线使橡皮筋下垂,这对照相机的镜头就打开了

⑥准备拍照,盖上镜头 ⑦拉动细线,镜头向上翻

四、学生评价

1.根据相机的制作,美化和创新进行评价 2.交流创新

照相机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利用各种之和或其他物品,设计制作更多的照相机

五、课外扩展

让学生模仿小记者采访同学,进行拍照

第8课.常春藤扦插育苗法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常春藤扦插育苗的一般方法与优越性 2.初步学会常春藤扦插育苗及扦插培育管理的基本技能 3.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教学重点:常春藤扦插育苗操作

操作难点:插条扦插技巧及扦插管理

教学材料:常春藤插条、剪刀、铲子、洒水壶、花盆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

1.扦插育苗是植物繁殖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具有繁殖速度快,插条易采集,遗传性状变化小,管理方便等特点

2.思考:怎样做才适合常春藤插条的成活?

(使泥土保持一定湿度,前期需要适当遮光,冬季适当保暖)

二、学学做做

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

①修剪插条:常春藤的插条厂10--15cm,一般有3个结位,扦插前剪去下端的叶子

②做苗床,根据插条的多少,设计并做好扦插育苗的苗床(花盆)

③扦插:在苗床泥土中间铲子梨出深10cm的插槽,将插条2/3插入,用手按实泥土(注意:株距3cm) ④浇水:扦插完后浇水

(注意:第一次浇水一定要浇透)

三、课后管理

1.课堂中常春藤扦插操作主要看准备是否充分

10 2.课后管理是关键,包括后期的及哦水,扦插成活率

第9课.校服上的小标记

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中国四大名秀的有关艺术特点及常用针法 2.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斜行针,链边针,锁边针等 3.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并完成校服上的小标记 教学的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绣花的基本针法的技能

教学的难点:自行设计一个简单图案并完成校服上的小标记 教学准备:针、剪刀、绣花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地方需要绣花?

2.你会绣花吗?打算绣怎么样的图案作为校服的标记呢? 3.介绍中国的四大名绣

①苏绣。艺术特点: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其图案修理,题材广泛,技巧活泼灵动

常用针法:齐针、散套、打点

②粤绣。艺术特点:构图紧密热闹,色彩富丽,绣线较粗且松,针纹重叠微凸。 ③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齐整。

④湘绣:以图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直,风格豪迈。 4.上网查材有关绣品,让学生欣赏。 二.学学做做:

1.学习绣花的一些基本针法。 ①斜行针 ②回针

③连环针:绣成链环状。

④齐针:是绣花中用途较广的一种针法。 2.在校服上绣图案的上步骤介绍。 ①将设计好的图案用铅笔画在校服上 ②用绣花绷将校服绷紧 ③用齐针绣图案。 3.学生尝试

三.学生学会用十字绣

第10课、肉饼蒸蛋 教学目标:1.了解蒸制食物的方法.2.认识有关蒸制的炊具,了解蒸制菜肴时的注意事项.3.能自己选择食物进行搭配,并从营养,卫生,经济环保等方面作简单的评价.4.能自己制作一个蒸制菜,掌握蒸制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烹饪劳动的体验.教学重点:学习蒸制菜的制作。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菜肴蒸制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

1、根据学习内容,提出学习任务。

2、课件展示各种蒸制菜,了解蒸菜的方法。 课前准备。

二.操作演示。

1、了解肉饼蒸蛋的原料。

2、了解“肉饼蒸蛋”的制作过程。

①做肉饼时加入盐、酒、葱与味精,再放入碗中 ②加入鸡蛋,使蛋白和肉饼适当搅拌

③架好蒸锅,加水,再放上肉饼蒸蛋的盘子 ④盖好锅盖,放在炉子上,大火蒸蛋烧15分钟。

三、分组合作

1、注意分工

2、在烧的过程中注意加水,不能干烧。

3、将菜端出蒸锅时小心烫手。

4、制作别的蒸制菜。 四.评价总结。

第11课 微观世界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自己领略到的微观世界画面,体验观察与绘画的乐趣。

3、提高学生对抽象美的认识和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微观事物的细致观察与表现。

2、微观世界的表现。

教具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可观察的动植物图片及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多媒体欣赏几种海洋与陆地的动、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种植物的根、茎及昆虫等)在不同生存环境中的生活情境,观察它们外在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2、欣赏与比较的几种方法 由远到近的观察对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体形状是多角形刺状。 B、局部观察时面部凹凸有致。

C、在显微镜下表面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 剖面观察法:

12 A、两种不同植物的根、茎横切,虽都以圆为元素,但由于它们的轨迹不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图象

B、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质的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

(二)发展、表现阶段

A、通过线条的粗细、蔬密、曲直组织,能表达出微观物体的运动态势。 B、以点的大小为排列基数,通过运动轨迹来体现形象的节奏感。

C、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使学生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D、注入自身的情感,更能创造出美丽丰富的微观世界,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布置课堂作业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作品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六、教学廷伸与拓展

通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想象相结合,鼓励学生运用点、线、面和色彩方法来组织表现许多抽象作品,描绘出更多的微观世界画幅。

课题:第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2、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 教具学具:制作发光的材料及玩具外观的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12课 会亮的玩具

13 第1课时

(电路、光源制作阶段)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实验器材,(出示:一节干电池,一小节电线,一个小灯泡,胶布);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吗?(师生共同探讨,并进行尝试,也可以请学生现场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备注:结合科学课的知识,将电线的一端绕在小灯泡的线圈上固定好,另一端则用胶布固定在干电池的负极,这时只要将小灯泡接触到干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即会发亮。

2、新授: a ) 引导阶段

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做了这一组实验,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一幅电路图(展示电路图),有没有同学知道灯泡、电线、开关等的工作原理呢?(可做小组讨论,师生交流,一起探究得出灯泡发亮的相关工作原理)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灯泡发亮的工作原理,现在请你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接下来将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做好内芯。(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b ) 发展阶段

现在同学们都能完成内芯的制作,但只有光源材料能称得上是玩具吗?当然不能。要知道我们要"发明"的可是会亮的"玩具"啊!而且制作光源难道只有通过制作"内芯"这种方法吗?(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多种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构思,如何设想会亮的玩具。)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完成了"会亮的玩具"的光源制作,下一节我们将在现有"光源"的基础上,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希望你们能收集更多的材料,结合"光源",设计出有创意的科学小玩具。 第2课时

(设计构思,设计稿制作阶段)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光源"制作知识

2、发展阶段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身边已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 (2)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探究。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设计图稿(实物图、原理图、拟出设计方案、材料分析等) (备注:参考方案,见学生用书图例)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

学生典型设计稿展示,学生互评,请小发明家进行介绍,教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结合下节课的实际操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完成了设计稿,也就是说我们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已初具模型了,下一节课我们将根据设计稿进行实物组装,请同学们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材料。

第13课时设计稿 (模型组装阶段)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完成了设计稿,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设计稿"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备注:在现代设计中,设计稿是设计方案的书面体现,它结合了图象、文字,包含了构思、原理、材料分析等,是整个设计环节中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一步;也为下一步的实物模型制作做好了铺垫。)

2、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出示实物。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稿(小组合作),结合第一节课已经制作好的"光源"部件,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造,制作出一个与众不同发亮的玩具。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

四、作品展示

学生典型作品展示,并进行作品互评,小发明家们的讲解、答疑,老师加以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以鼓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真正尝试了一次设计、创作的完整体验,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浪潮中,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现代发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然而,这也是一个变革与优胜劣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使我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走向世界!

第14课 电脑美术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Windows画图板中各种工具的综合使用。

2、"复制、粘贴"命令和对称图案的关系。

3、试用Windows画图板上各种上具当画笔,设计多种形式的图案,并发展成多样对称图案。

4、用Windows画图板绘制对称图案,感受电脑绘画便捷、有趣的特点,探索电脑美术学习的多样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Windows画图板制作形式多样的对称图案。

2、多样工具表现多种样式的图案。 教具学具: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演示导入:运用课本中的对称图案制作简易的动画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绘画的兴趣。

2、欣赏导入用各种电脑软件制作的电脑平面设计作品中的对称图案。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电脑美术的意义。

3、探索切入:出示一对称图案,要求用电脑绘制。方法不限。

16 师归纳小结,引出"复制、粘贴"命令。

4、熟悉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特别是笔刷工具的使用,因为它是windows 画图板里唯一的线条有变化的手绘工具,需要用鼠标反复熟练运用。并懂得改变它的笔画特点、粗细样式。

5、熟悉各项菜单下的各种命令。特别是编辑菜单下的"复制、粘贴"选项,图像菜单下"旋转、反转"、"拉伸、扭曲"选项。

6、制作对称图案:

(1)用铅笔工具设计图案的一半。

(2)尝试用形状工具、线条工具或笔刷工具绘制半个图案。 (3)用笔刷工具或油漆桶工具为图案上色。

(4)用选择工具选中画好的半个图案,在编辑菜单下执行"复制、粘贴"命令,在图像菜单下执行"旋转、反转"命令,组合成对称图案(选择工具要在透明粘贴的状态下)。

7、对称图案的组合:把绘制好的一个对称图案进行组合,使它有一定的空间和主题。

要使图画有变化,应注意:

(1)对称图案不仅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2)复制的对称图案可以做放大、缩小、拉伸、扭曲等处理后再组合成新画面。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四、课后拓展:

1、把对称图案作连续图案或构成设计练习。

2、鼓励用其他软件制作对称图案。为自己设计的图画添加文字或照片,作封面或其他平面作品设计。

第四15课 旅游节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图、文资料)。

2、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具学具:调查当地旅游资源,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各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图、文资料介绍)。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

师生评析作业: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构图、画面表现旅游景点突出、色彩搭配合理。

题:第15课 舞台布景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 探索 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舞台上的布景,感受舞台布景对于剧情的重要性。

2、分工合作,制作一个舞台布景,充分发扬团队精神,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如何制作舞台布景。 教具学具:布景所需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舞台上的布景,说说这些布景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在剧情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牡丹亭》沈皋 王聿豹

该剧舞美设计采用中性布景与传统"守旧"相结合的手法,以装饰性、概括性的特定舞美形象贯穿全剧,使人产生联想。整个设计超脱了对具体场景地点的描绘,其浪漫风格与戏曲表演虚拟手法相结合,体现出汤显祖原作的精神,也解决了戏曲表演中舞台美术的时空跨越问题。全剧以2块大幕,6块高低不同的硬片作为基本造型元素。大幕中的一块作为全剧固定的背景,上面绘有亭子、假山、垂柳以及大片云纹形象;色彩以灰绿色为基调,但在天幕灯光下可以自由变化。 元代《戏曲壁画》

"散乐"是宋代以后广泛流传的一种正规雅乐之外的"俳优歌舞杂奏",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有戏曲、歌舞、杂技等,一般有乐队伴奏。当时的许多贵族官吏家族都有散乐艺人。本图为幞头、穿戏装的艺人(山西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殿内壁画即为著名的元代戏曲壁画。这幅壁画共绘出演员和场面人员十一人。演员的服饰,基本是元代时期的圆领或交领、宽袖或窄袖袍服。幞头也有硬脚幞头及软脚幞头。

2、小组讨论准备演出什么内容,议一议我们的舞台背景可以借鉴刚才欣赏到的哪些形式。

3、发展阶段

(1)小组为单位,画出舞台布景的草图。

(2)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商讨哪些可以用于制作舞台布景。 (3)小组制作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完成布景之后请同学们演一演,乐一乐。

五、收拾整理

六、课后拓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舞台布景及演出场面。

第16课 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学具:课本、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

(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

(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 (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

夏:

乳钉纹爵

20 商朝的青铜器:

1、兽面纹方鼎。

2、四羊方尊

3、青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 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

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 铜奔马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铅的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三、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21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下册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
《五年级劳动技术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