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动物食品安全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3 23:40: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以前的吃饱为主,转变为要求吃好、吃卫生安全的放心食品,同时注重营养保健和食品的合理搭配。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对个别地区动物性食品生产和销售中违法行为的曝光,“瘦肉精”、“红心鸭蛋”、“三聚氰胺”等词汇也先后进入了群众的视野,动物性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重视,吃安全放心的动物性食品是广大群众共同的心愿。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动物食品安全发展现状。

关键词:动物食品安全;现状;危害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尘埃未落,“瘦肉精”事件又接踵而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让人们现在肉不敢吃,奶也不敢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让公众对行业整体信任度降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非常的大。随着新闻媒体对个别地区动物性食品生产和销售中违法行为的曝光,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广泛关注[1]。

1.动物食品安全性的概念

动物食品的安全性是指在人类食用的动物性产品中,不应该有或不存在潜在的威胁人体健康的危险因素,人们在食用了这样的产品之后不应该有导致疾病或潜在疾病的危险,不应该有危害后代健康的隐患。在这里所说的动物食品主要指包括各种可以食用的畜禽产品及水产品等在内的食品,它是人类摄取营养、提供优秀蛋白质的最重要来源[2]。

2.影响动物食品的因素

2.1饲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1.1环境因素

饲养环境卫生状况是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养殖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主要为工业“三废”、农药和畜禽粪便等,它们可经呼吸、进食、饮水进入或积蓄在畜禽体内,造成蓄积影响品质危害健康。另一方面,尽管我国

畜牧业生产方式是以规模养殖为发展趋势,但是一些养殖场户的畜禽饲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卫生条件差,高密度养殖,交叉感染严重,不但诱发动物疫情,而且影响动物产品质量[3]。

2.1.2饲料因素

饲料原料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有些饲料企业为减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添加违禁药物(如:激素、镇静剂、抗菌素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如汞、铅、镉等);添加脂肪类,高温炼制加工热产生的二噁英是世界上头号致癌物质。

饲料还存在着污染霉烂、变质的可能。饲料污染主要来自黄霉菌污染、农药污染、工业三废污染及重金属污染等。宾馆、酒店、泔水及剩菜饭含大量氯洗涤剂,禽畜长期食用这些有毒有害和被污染的饲料,严重影响禽畜产品质量。

2.1.3兽药残留因素

兽药残留是影响畜产品安全最直接的因素,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威胁着畜产品安全。在兽医临床上,有些饲养者对兽药的性能和使用的有关规定缺乏了解,对药物残留的危害认识不足,使用过期劣质兽药、滥用或非法使用违禁药品,随意加大使用剂量,如磺胺药物可引起泌尿系统损害。“瘦肉精”用量过大或无病用药可导致肌肉震颤、战栗、头痛、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险更大。动物出栏前不按规定实行休药期,会导致动物体内的药物残留超标[4]。

2.1.4疫病因素

动物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及寄生虫病对人们造成很大的威胁,如结核病、炭疽病、W病、布氏杆菌、丹毒、肝炎、狂犬病、禽流感、猪蓝耳病、旋毛虫、猪囊虫病等等。

2.2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2.1加工条件

动物屠宰和动物食品加工条件达不到食品安全卫生要求,而造成动物食品污染。如火腿加工晾晒过程,防止生蛆使用苍蝇药敌敌畏等。

2.2.2添加物质

在加工动物食品过程中,为了改变其色、香、味或防止腐败而添加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物质如火砂,主含硝酸钾(KON3)。

2.2.3包装物品

动物食品的包装不符合动物食品安全卫生要求而造成的污染。

2.2.4销售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动物食品在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条件太差造成的污染变质。 [5]

3.动物性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综观这几年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矛盾。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动物激素等的使用,为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数量的增长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也给动物性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动物性食品因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造成的餐桌污染和引发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动物性食品残留超标、产品染疫、安全性差的问题十分突出。

3.1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问题

3.1.1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

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使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超标。近十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商业化的发展,兽药及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能降低动物死亡率,缩短动物饲养周期,促进动物性产品产量的增长和动物性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但由于不当或非法使用药物,过量的药物残留在动物体内。当人们食用了残留超标的动物食品后,会在人体内蓄积,产生过敏、畸形、癌症等不良后果,直接危害人体的健康及生命。国家制定了

有关兽药及药物添加剂相应的标准、管理办法,规定了最大残留限量,但并未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有的生产企业及饲养者、经营者为获取最大利润,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及违禁药品,有的甚至直接给牲畜添加大剂量的兽药以增加产量,加大了食用动物性食品致人生病的危险性。

3.1.2人畜共患病蔓延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些重大疾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因我国地域广大,动物品种繁多,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畜产品市场放开搞活,动物产品流通渠道增多且频繁,各地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不平衡,致使我国动物疫病流行仍很严重。动物疫病严重影响了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危害了消费者利益,甚至影响到安全团结。人们纷纷呼吁“放心肉”、“安全肉”。

3.1.3重金属有害物质及生物性有毒物质

重金属有害物质及生物性有毒物质,也影响着我国动物产品质量的安全。据统计,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大约有400多种,主要是铝、汞、砷等。这些有毒物质,通过动物性食品的富集作用使人中毒。同时,动物性食品在生产、运输、包装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

3.2 动物性食品安全管理问题

(1)管理混乱。一是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协调现象突出。二是同一部门不同地区或上下级之间的不协调现象突出。为了本地区、本单位的经济利益而放松管理,不负责任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三是法治与人治不协调现象突出。在涉及动物食品安全问题上,权大于法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2)法律法规不严谨。我国制定的很多法律法规都带有浓厚的部门色彩,法律法规之间不一致,从而导致很多法律法规执行难。(3)标准制定不科学。在动物饲养、动物食品

加工和销售方面,有比较先进的,也有比较落后的。因此,在标准制定上难度很大。正因为如此,我国标准缺乏和标准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标准制定出来无法执行。(4)检验技术落后。在我国,涉及动物食品安全的检验机构不少,商检、技监、卫生、畜牧各部门都在建、各级都在建。但是,基层检验设备落后,技术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在基层许多项目无法开展或者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很差。尤其是对鲜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现场检验的设备和技术落后,不能在现场快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5)安全意识很淡薄。在我国,动物饲养者、动物食品加工者、动物食品销售者以及动物食品消费者安全意识淡薄是比较普遍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消费者为了少花钱,大家都把动物食品安全置于脑后。饲料、兽药、添加剂经营者追求销售额,胡乱诱导饲养者大量使用各种添加剂。

4.动物食品不安全所造成的危害

4.1不安全的动物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研究表明,当人食用过多的带有药物残留的食品之后,会在人体内积蓄,从而导致体内分泌紊乱、皮肤过敏、后代畸形、癌症等严重后果。

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动物体内的常见细菌产生了强大的抗药性,致使细菌性传染病严重,动物食品在加工之前就成为带病体的可能性增大,这样的食品被食用之后也会导致人体内抗药性的增强。

研究表明,动物食品中存在的N-硝基化合物能使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我国林县食道癌高发,被认为与当地食品中亚硝胺检出率高(233%,另一低发区仅为12%)有关。

盐酸克伦特罗1998年在香港导致17人中毒。1996年3月20日,英国发生了震撼世界的疯牛病危机[6]。

4.2 动物食品的不安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的口蹄疫、疯牛病给英国造成了接近300亿英磅的损失,使整个欧盟的牛肉消费水平下降了27%,价格下跌30%;德国牛肉销售下降60%。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但是我国肉类出口量只占生产量的1%左右,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肉类食品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但是,低廉的价格并未给我国肉类食品带来国际竞争力,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肉类食品的安全性严重妨碍了出口量。

近年来,因疾病、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而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2002年4月,韩、日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完全禁止从我国进口家禽和禽类产品,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出口德国的冻兔肉因含DDT过量而被退货。我国在因产品质量问题丢失了欧洲市场,出口量萎缩的同时,美国鸡肉却打进了中国市场[7]。

5.小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有害化学物质、微生物的出现,食源性病原体及人类疾病也在增加。怎样确保动物性食品及其他食品的安全,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动物性食品安全涉及每一个人,涉及法律法规,标准的健全与完善,涉及各执法主体,从环境生产、加工、储备、运输营销、检疫、监测、消费的整个链条的各个环节,环环紧扣,缺一不可,因此,是一个涉面广的系统工程,对其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和探讨,应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和汝全,和抱寰,王红云,等;动物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畜禽 业[J],2011:4.

2.刘士健,李洪军.动物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肉类工业[J],2003(4):31.

3.王成龙.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畜牧与饲料科学[J],2010,31(4):191

4.张敏,董华荣,张丽平.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食品工业科技

[J],2005(5):183

5.游元祯.浅谈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福建畜牧兽医[J],2002(7):20

6.崔雅丽.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对策.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21

7.孟国庆,李玲,关琴,等.新疆畜牧业[J].2011:9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经济动物发展现状

动物福利的发展现状

食品安全之现状与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

中国民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公路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动物食品安全发展现状
《中国动物食品安全发展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