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答辩陈词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0: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答辩陈词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论文(点第二张论文主要结构),苏轼词的研究历来是宋词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今,仅大陆研究苏轼的论文数量可以千计,涉及角度之广、研究层面之深,在整个古典文学界也是罕见的。特别是对于苏词的研究可谓是洋洋大观、成果辉煌。那么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何避免重复研究,一致困扰着我。对于苏词的研究,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至到拜读王水照先生《宋代文学通论》,令我茅塞顿开,其中“尊体与破体”一章对我启发甚大。能否从词体革新上对苏词作一系统梳理?当了解二十世纪以来苏词研究现状后,我发现在论及苏轼词体革新意义时,多以婉约之别调——“以诗为词”为着眼点,(点幻灯列举相关“以诗为词”研究众家)经辛弃疾进一步发展为“以文为词”,这种革新形成了稼轩乃“以文为词”发端者的观点,并已从理论内涵到风格特征作了全面研究,(点幻灯列举相关“以文为词”研究众家)可见,仅仅从已有的“定论”作细致分析是很难脱其窠臼的。

后来,我又翻阅《全宋词》惊喜地发现苏词中除了明显的诗歌手法,还渗透了不少古文的章法因素。那么能不能说苏轼词的创作就开始呈现出“以文为词”的风貌呢?便又几经摸索、考辨论证,经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翻阅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中论述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其曰:“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自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故至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点幻灯四库语)很明显,这里是说苏轼对词体革新如同韩愈“以文为诗”而在词坛“以文为词”开其先,辛弃疾乃步其后,二人同在“以文为词”方面与婉约本色并立存在,同为宋词的多样化增添了色彩。然而,在历年来的研究当中却缺乏对苏轼“以文为词”的发掘,忽略了苏轼对词体在这方面的革新,而只言其“以诗为词”的作用,这是有失偏颇的。其实,这一观点并非我的独创,有不少词学家认可赞同,如(点幻灯夏承焘语)夏承焘《东坡乐府笺·序》说的明白:“杜韩以议论为诗,宋人推波以及词,若山谷、圣求、坦庵、竹斋诸家之论禅,重阳、丹阳、磻溪、清庵诸羽流之论道,以及稼轩、1

中庵、方壶、西崖之论文,徐鹿卿、陆墙东之论政,枝歧蜕嬗,溯其源实出于坡之《如梦令》、《无愁可解》。”就是说,苏轼以议论为词影响甚为深远,它包括了苏轼之后有辛弃疾在内的宋代词坛。应该说苏轼才是以议论为词先行者。胡云翼也称:“他(东坡)的词的内容,不拘于‘闺怨’‘离恨’之情,而抒写壮烈的怀抱;他的描写不只在拣些优美的婉约的词句,而以‘诗句’入词,以‘赋句’入词,甚至以‘文句’入词。这种种改革,总而言之,是词体的大解放。” 刘辰翁云:“词至东坡,倾宕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然而,这一特色并未得到当今学人的关注,只有李静撰文有简单论及《略论“以文为词”》,认为“刘辰翁不但对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创作作了十分清晰而淋漓的总结,而且将‘以文为词’的源头上推到了豪放之鼻祖苏东坡”,以及业师房开江先生在《苏轼“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平议》一文中有比较详细的分析。所以我认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研究不仅有立论根据,更有探讨的必要和现实的意义。我从以下几方面结构全篇:(幻灯各章节)

第一章,以文为词呈现出苏词之新风貌:从触处即发、内容丰富的词中议论,位置不同、作用各异的虚字入词,含蓄抒怀,时出新意的化用典故,等三个方面,通过具体作品展现苏轼 “以文为词”的新风貌。

第二章,苏轼以文为词的文化背景阐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苏轼“以文为词”形成的原因:

1、宋代诗文(以文为诗、散文繁荣)的启发借鉴

2、前人的铺垫启示。前人在议论、虚字、用典等方面对“以文为词”做了有益的探索,对苏轼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宋代诗*新精神的实践。苏轼将诗*新中去浮华、重内容的精神引入词中,从而“以文为词”扩大词的境界,这是他“把诗*新精神带到词坛上来”的大胆实践。

4、苏轼变革词体思想的体现。苏轼“以文为词”是受到词体雅化风习和不拘格律词学观的影响而出现的。

第三章, 苏轼“以文为词”之评判。苏轼“以文为词”是对词体的一次大胆的变革,其意义如下:

1、提高了词的社会功用。

2、启发文体间的渗透交融。

3、打破传统词学观念。

4、把握“破体”“尊体”间的“度”。当然作为一种有益的文体革新,其影响是深远的:首先,辛派词人的创作沿袭了苏词中议论、用典笔法,同时,辛派词人对苏词的接受,也有新的变化——将词之内容融入到南宋之时代的风云际会

中,从而强化了词之散文化趋势。其次,对姜夔、张炎等典雅派词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不仅从语言文字上用虚字呼唤,而且艺术形式上运用典故。经过几代词人的努力,最终打破了词以婉约为宗的格局,抒写士大夫襟怀抱负和日常生活,完成了词体的雅化,苏轼“以文为词”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综合运用了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基本做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文本研究与理论分析并重的研究效果。在此数据统计和定量分析中,我始终坚持,以苏词中“议论”、“虚字”、“典故”的使用为着眼点,结合具体作品和相关词家评论,勾勒出苏轼“以文为词”的新风貌。同时结合文化背景阐释苏轼“以文为词”的成因,对苏轼以文为词作出客观公允之评价,正确认识苏轼“以文为词”的词体革新价值,还苏词对词学发展所作贡献之真实完整的面貌。这是我论文创作的主旨所在。如果说论文有什么新意的话,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幻灯创新处)

一、统计与比较结合,紧扣文本梳理分析。论文的第一章主要结合苏词具体作品从议论、虚字、用典三方面论及苏轼以文为词的表现,尤其对其虚字和典故的分析梳理,能够紧扣文本展开,做到了有理有据。我特别对苏词虚字作了列表分类,(见附录)并就不同位置上的不同类别的虚字,从作用的多样性上作以论析,运用了统计列表的手法,力图勾勒出苏词虚字运用的独特性和散文化倾向。另外,对于苏词化用典故的论析,能够在和前代词人的比较中,寻求其独特风格,并点面结合比较全面的勾画出苏词典故的整体风貌,既有范围之广泛性论述(典涉经史子集),又有个案之具体性解读(旧典更出新意)。这就避免了单一的典故解析所带来的枯燥和僵化。

二、从文体演变规律的高度关照苏轼以文为词,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材料细节。特别围绕尊体与破体,认识其以文为词的意义——既有“体”的突破又有“度”的规范。做到了公允评述。另外,史论结合、源流并举。在第二章阐释苏轼以文为词背景成因时,能追溯前人散文化倾向之于苏词的启发,并在第三章苏轼以文为词之于辛派词人和典雅词派的影响,在动态中展示了以文为词的发展过程。特别在诗*新的文化思潮中论析苏轼以文为词的背景,可谓是史论并举。

三、以文化学为分析视角,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本文主要在于苏轼以文为词

新风貌的论证及其文化背景的解析,在第三章以文为词评价一章也重点在“评”上,因为词学家历来忽视苏轼以文为词现象,加之长期以来受到陈师道《后山诗话》的影响,故对以文为词始之于苏轼的客观评价和公允认定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从文体学、词学观的革新角度给予苏轼以文为词之客观评定和关照,对于扭转人们“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的固有观念是有所助益的。而对于其以文为词的影响——稼轩和姜张的创作,是没有争议的,所以影响这节只做简单勾勒,没有过多落笔,不作为论文的主要论述对象。这体现了详略有致的特点。

诚然,对于苏轼以文为词这一文体革新的现象,仅仅靠我一己之力在短期内是无法作全面论析和深入挖掘的,也囿于我才思不济、学识疏浅,论文自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的地方。(幻灯不足之处)比如苏轼以文为词影响一节尚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另外,倘若能结合文体演变规律考察苏轼以文为词的词体革新意义,就更有理论深度,在文史互参方面尚有开拓的可能。再有,就是可以将苏辛二人的以文为词作以全面论证,以观苏轼以文为词的开启之功和稼轩散文入词的用力之深,囿于篇幅所限,虽然我已有二人议论上对比的单篇论文发表,却没能全面展开,此亦为遗憾有待将来完善之。

总之,论文得出如下结论:苏轼以文为词对词体发展研究有突出贡献,虽然不及稼轩那般突出,但亦有开启突破之功,本文从文本到背景作了比较全面的解析,其以文为词推动了词体全面革新,苏轼的实践是功不可没的。我真诚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论文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汇报完毕,谢谢!)

答辩陈词

答辩自述陈词

毕设答辩陈词

我的答辩陈词

答辩陈述词

答辩陈述词

答辩陈述词

开题答辩陈述词

分团委答辩串词

社会实践答辩串词

答辩陈词
《答辩陈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