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3 05:39: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打造信用建始 助推经济发展

——建始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9月21日)

一、2010年基本情况

2010年,建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金融信用为着力点,不断加大“区域信用、农村信用、企业信用和社区信用”四大信用工程创建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商行服务,社会参与,企业自律”的工作方针,收到明显成效。金融机构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达39.53亿元,各项贷款16.79亿元。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信用乡镇达60%,不良贷款比例均控制在20%以下,信用村达到71%,信用农户占比80%。信用社区达到100%。A级以上信用企业达到71个,占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企业数的78.9%。全县金融机构收贷、收息率均达到98%以上。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量到质的转变,社会公众诚信观念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环境、行政环境、中介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和金融内部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2011年初,顺利通过“湖北省最佳金融信用县”考核验收。

二、2011年创建情况

(一)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创建氛围。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保障。县政府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相关部门及金融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领导小 1 组,2011年5月19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研究解决全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为金融信用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1年安排2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预算资金偿还政府承诺的银行贷款本息。同时,县委把金融知识纳入县委中心小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聘请金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增强县“四大家”领导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认识。

2.健全相关制度,规范创建行为。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五年规划》、《金融教育十年规划》后,今年又出台了《建始县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培育诚实守信文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工作思路、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推动创建工作有序开展。为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县信用环境创建领导小组创办了《金融简报》,以此为阵地适时通报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交流创建工作典型经验,推介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打造信息共享平台,对影响信用环境和创建工作进展缓慢的,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同时,县政府组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信用黑名单曝光制度及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对失信者实行各金融机构联合制裁,金融机构限制其开户、结算和办理信贷业务。对因主观原因发生违约,或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金融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司法机关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法采取约束、限制等措施,使失信行为受到严厉惩罚。

3.开展宣传教育,培育诚信文化。结合金融惠民工程的开展, 2 在全县各乡镇农村信用社和河水坪综合农协设立了11个农村征信知识宣传站,并联合团县委在大学生村官和乡村能人中间聘请了27名德才兼备的金融教育青年志愿者,长期不懈地宣传征信知识。2011年4月,人行建始县支行在全县组织开展了金融知识进农村大型宣传活动。活动围绕“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这一主题,一是深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宣传农村金融政策、调查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情况、推介涉农信贷新产品。二是联合劳动就业局,先后3次对就业培训班共计230人开展了金融知识专题讲座。三是联合公安局组织各金融机构在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乡镇十字路口以及乡村集市设臵了流动宣传台,接待群众咨询、宣传金融产品、开展诚信教育。并注重做到“三个结合”,即了解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状况与提高服务“三农”水平相结合;普及金融知识与诚信环境建设相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和联系地方党团组织支持参与相结合。活动中,张贴、悬挂“开展农村信用建设,构建金融普惠体系”、“学习金融知识,增强致富本领”等宣传标语、横幅、条幅共80余条,散发宣传单27000份,现场接受民众业务咨询16000多人次。

(二)把握工作重点,注重创建成效。

1.培育信用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办好示范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信用乡镇创建上,选择了基础条件比较好、信用程度比较高信用乡镇示范点,在硬件上做到了有领导、有专班、有牌子、有办公设施,在软件上做到了有方案、有措施、有内容,并上墙公开,在措施落实上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督办、有总结。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全县信用乡镇建设。 3 在信用村组建设上,各乡镇在本辖区内选择几个村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示范建设,按年度分期分批整村推进。在信用社区建设上,选择居民素质高、环境好的社区作为示范点,按照“信用社区创建+劳动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的联动创建模式来推动创建工作。在信用企业建设上,选择示范企业来推动信用企业建设,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

2.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创建动力。为充分调动各金融机构主导信用环境建设和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县人民政府对全县金融机构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和业务特点,与各金融机构签订经济社会目标责任状,建立了以全年累计贷款发生额和年末贷款净投放同比增长情况、呆帐贷款核销额度、不良贷款降低比例等为考核指标的奖励机制。针对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难的问题,政府出台了《建始县A级以上信用企业培植方案》,对A级企业培植给予资金奖励,并将奖励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从政策上落实奖励办法。

3.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信用体系。一是结合金融惠民工程的开展,在广泛开展农民信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教育培训为手段,培育诚实守信文化。二是完善信用评分系统,健全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对原有信用评分系统进行完善,搭建涉农金融机构共享平台。三是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活动。通过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培植工作,支持农村青年诚信创业,带动农村信用意识的普遍提高。四是整合社会资源。把信用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政府相关部门把诚实守信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并将其作为发 4 放扶贫资金、“三农”补贴和支持资金、农协和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会员入股、政府部门及乡村干部任免的必要条件,使信用建设与广大干部和农民息息相关,把社会发展资源融入农村信用建设。

4.建立担保体系,完善融资平台。针对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融资难”的问题,几年来,建始聚信担保公司充分发挥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与县农行、县中行、县农村信用联社开展合作,截止2011年6月,公司资本金总额达到5450万元,累计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3.32亿元,余额7450万元;发放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25245万元,余额2036万元,贷款回收率达到100%,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融资难题。

5.落实优惠政策,让利守信实体。根据州政府《关于对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臵抵债资产有关收费实行优惠政策的意见》,建始县制订了落实金融优惠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办法和措施,办理抵押贷款和金融机构处臵抵债资产综合费率控制在2‰以内。同时,引导辖区内金融机构多方位支持民族企业发展,2011年1-6月,全县民族企业贷款净增3932万元,贷款总额达到21505万元,获得贷款支持的企业上升至55家,人民银行为民族企业贷款贴息274.3万元。

(三)加大执法力度,改善金融秩序。

1.狠抓贷款清收工作。为扭转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数额较大以致影响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的局面,县政府出台了过硬的贷款清收政策,采取了“对在清理行政事业单位拖欠贷款中发现问题而故意漏报、瞒报的,严厉追究清理人员的责任;对不积极支持清欠工作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 5 戒免谈话,所在单位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对规定时间内未履行还款承诺的,由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其扣减工作经费或停拨工资;对公贷私用和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关处理”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清收工作顺利开展。针对清收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县政府出台了“六个一”措施,即签订一个协议,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与欠款公职人员订立还款协议;每年举办一期学习班,对公职人员拖欠贷款超过50万元的单位负责人、拖欠贷款超过2万元的公职人员举办学习班;发布一次通报,在电视台将拖欠贷款公职人员公开曝光;组织一次专班督办,督查停薪还贷工作;依法起诉一批案件,对公职人员赖账“钉子户”依法重点清收;依法执行一批案件,对已立案的金融案件,加大执结力度。通过这些举措,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逐年下降。

2.全力侦破执结金融案件。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已拟定于12月份联合开展一次“金融案件侦破执结月”活动,集中力量侦破执结金融案件,努力挽回金融机构的损失。

三、2011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金融机构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6月,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44.57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各项贷款为18.71亿元,比年初增加2.11亿元。

(二)区域信用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县信用乡镇已达到6个,占比60%,信用村达到289个,占比71%;建档农户10.9万户,占比87%;信用农户10.1万户,占比80%;村级信贷债务化解率达到98%。信用社区达到7个,占比100%,社区居民建档率 6 达到100%,信用居民建档率达到60%,诚信经营户、诚信企业、诚信商业街均达到相关标准并逐年增多。A级以上信用企业达到71个,占与金融机构有信贷往来企业数的78.9%;全县金融机构收贷、收息率均达到98%以上;不良贷款比例均控制在2.8%以下;全县逃债、废债现象基本杜绝;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均达到80%以上。

(二)社会公众诚信文明意识明显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了全县诚信文明工程,成功地将来自信贷供给者的外部监督,转化为社会公众间的内部约束,让诚实守信者在生产发展中和创业的道路上健康发展,让不讲信誉者在社会中无立足之地,从而净化了全县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目前,全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到期回收率达到98%以上,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贷款收贷收息率均达95%,下岗失业人员担保贷款收回率达100%。同时,通过正规金融信用的引导,使民间资本的运作和民间借贷亦日趋规范,居民的诚信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三)经济社会效应日趋显现。几年前,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经营问题和社会信用问题,全县的信用等级较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曾一度高达40%,致使融资难、招商引资难等困扰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信用环境建设,把握住金融改革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产业经济和民营经济,信用建设的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连续两年顺利通过湖北省“最佳信用县”考核验收。信用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逐步得以显现,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有效改善,全县社会经济得以长足发展。

7 建始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金融机构及各部门共同努力,打造“信用建始”,促进经济与金融和谐健康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以及同兄弟县市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将立足于现有的创建基础,切实加大创建覆盖面,形成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继续完善各行业信用承诺制度,使信用观念、信用意识、信用道德深入人心。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大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努力寻求项目支撑,促进银企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某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

且末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汇报9.10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法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汇报

金融办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自治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着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意见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