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柳州市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4:42: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年柳州市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总结

闲散青少年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的青少年,主要包括既没有在学校接受教育,又没有固定工作,游离于社会控制之外,处于社会边缘的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他们大部分有学业失败的经历,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就业技能比较差,目前我市的这部分青少年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闲散青少年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和管理工作,大力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市预防办按照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中央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政法【2010】7号)要求,结合柳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于今年5月印发了《2010年柳州市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方案》,大力推进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的开展。现将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加强对管理闲散青少年的组织领导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对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又是这项工作的重点。团市委、市综治委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加强社会闲散青少年管理的专题学习。

(二)建立机构,健全组织。我市各级综治委加强组织协调,将预防工作作为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的重要内容。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充实了市预防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成员,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放明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鸥顺红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团市委,由团市委书记何世恰任办公室主任。各县区预防办也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明确专人负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

(三)明确目标,强化责任。今年5月市预防办印发了《2010年柳州市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方案》,并结合“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少年军校”等活动,把对闲散青少年的管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量化责任。

二、采取措施,确保对闲散青少年的有效管理

(一)建章立制,加强管理

一是建立了维权机制,依托青少年维权岗,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活动,特别是对闲散青少年实现就业后的劳动报酬、权益维护等问题给予重点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共处理了涉及青少年维权案例达40多件;二是建立了帮扶制度,分地域、分类别对社会上的闲散青少年进行学习辅导、就业培训和生活上的帮扶。

(二)联合行动,专项治理

加强闲散青少年的管理,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在团市委、市综治委的协调下,市预防办多次组织联合行动,对涉及闲散青少年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县综治、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定期对图书音像制品和网吧、三厅一室等闲散青少年活动场所进行明查暗访,多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消除不安全隐患。

(三)加强法制宣传,树立守法意识

根据当代青少年学习各种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多、社会知识传播手段呈现扩散性的特点,积极利用多种传媒工具,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其法制观念,切实使其树立遵法守法意识。今年,市预防办与各部委办局合作开展各种法制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普法知识竞赛、预防犯罪图片展览等活动,坚持教育与防范并重,推动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深入持久开展;并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加强了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普法学习,营造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进行正面引导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坚持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教育局、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的作用,继续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青少年读书、社会主义荣辱观宣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同时充分利用“少年军警校”、创建“平安校园”等有效载体,采取模拟训练、举办主题夏令营、印制宣传手册等方式,深入开展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预防不法侵害等为主题的青少年自护自救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自护自救意识和能力。

三、整合力量,形成闲散青少年管理合力

(一)加强学校防范,抓住源头教育。团市委、妇联、关工委等有关单位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在初中、高中学校设立法制学校、心理咨询室,设心理辅导教师,从源头上抓起,使那些即将走入社会的青少年闲而无违,散而有为。

(二)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团市委组织积极配合社保部门探索新形势下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创业扶持等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拓宽社会闲散青少年学习、培训渠道,促进社会闲散青少年就业。各级预防办注重加强对闲散青少年择业观念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创业观念,从实际出发,转变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和盲目的择业观。同时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共同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他们找到适合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的就业岗位,为社会闲散青少年参加技能培训和稳定就业打造良好的环境。

(三)建立“三位一体”帮教措施,强化管理。建立家庭、社区(村)、团组织三位一体的帮教模式,使重点闲置青少年有专人监护和管理,同时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减少违法犯罪。

2010年,市预防办在加强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打造平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闲散青少年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创新方法。2011年,市预防办将继续本着为青少年服务的宗旨,深入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制定解决方案,认真贯彻落实,使我市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柳州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12月5日

宁德市司法局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总结

大田县闲散青少年工作总结

某乡闲散青少年群体教育帮助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总结

社会闲散青少年现状调查和教育管理对策

社会闲散青少年现状调查和教育管理对策

闲散青少年问卷调查

闲散青少年定义

关于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

湾水镇闲散青少年工作总结

柳州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柳州市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总结
《柳州市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