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21:49: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长区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共青团无锡市南长区委员会 南预青联„2011‟1号

关于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

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从源头上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区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市综治办、团市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闲散青少年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锡预青领联[2011]1号)文件的要求,经研究,区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综治办、区团委决定联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青少年闲散状态诱发因素研究及犯罪预防、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青少年闲散状态研究的重要意义

所谓闲散青少年,是指6周岁至25岁之间不在学、无职业的人。包括下岗或失业的青少年,已完成义务教育、无业在家的青少年,未完成义务教育、辍学在家的青少年。2010年1月,通过全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摸底专项行动,南长共有闲散青少年460人,他们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 1

发群体。据统计,在未成年人罪犯中,闲散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将近80%,其比例有逐年扩大趋势。闲散青少年群体与社会主流群体的隔离已经成为目前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两个群体之间存在着社会距离和差异,由此所衍生出闲散青少年归属感缺失、自律性降低、对其他社会群体敌视以及自身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等社会现象,区域特征和典型性较为明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对社区闲散青少年状态诱发因素、区域分布规律和差异的教育管理试点工作,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时期“最有魅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区”战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试点方向

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或流失,确保学龄儿童完全接受义务教育。

2、建立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两后生”跟踪教育管理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构建学校、社区、教育管理、劳动培训等部门紧密衔接的信息共享机制。发展职业教育,让“两后生”能够继续学习和接受培训。

3、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提高就业技能,拓展就业渠道。

4、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信息管理网络,探索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联系管理机制,纳入基层综治工作平台体系,动员各种力量,分年龄段、分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和管理工作。

三、总体目标

形成党政主导、综治牵头、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闲散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格局,推进各项教育、服务和管理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实效。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区闲散青少年“失学有课堂、失业有 2

岗位、失管有监护”的总目标,打造有利于闲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平台。

四、推进步骤

我区首轮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推进工作为期一年,从2011年6月开始至2012年5月结束,具体推进步骤为:

1、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6月-7月)。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综治办、区团委联合下发实施意见,对工作进行部署。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开展专题调研,周密部署,抓好落实,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2、排查摸底阶段(2011年8月-9月)。由区预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辖区内闲散青少年的排查摸底、信息核实和分类统计,逐人建立档案,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网络,了解闲散青少年生存状况。同时,各街道确定1个试点社区(具备一定规模、工作力量扎实、代表性强、基础较好的社区),于7月30日前上报区综治委预防办(区团委)。

3、集中推进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各街道,全面深入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工作责任机制、联动机制,对闲散青少年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服务措施,打造重点、亮点工作项目,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生动局面,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4、评估总结阶段(2012年4月-5月)。召开试点工作现场会,总结有效的工作模式和理论、实践成果,提炼内在的工作规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为整体推进、持续开展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奠定基础。适时启动新一轮工作。

五、工作重点

1、加强排查摸底,及时掌握闲散青少年动态变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街道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以街道和社区为主,依托南长区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综治、公安、民政、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闲散青少年群体调查摸底,全面掌握闲散青少年的基本情况、分布状况、特征信息,建立闲散青少年动态管理数据系统,为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2、坚持定期走访,切实加强闲散青少年的管理。以社区为基本单位,组建由社区综治干部牵头、社区民警、民政干部、人口计生干部、“五老”、团干部等参加的工作队伍,对辖区内闲散青少年逐一走访,并进行情况分析、跟踪关爱。以社区综治(警务)站为主阵地,合理搭建工作平台,整合资源力量,建立健全联动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排查帮教、研判报告、检查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3、抓好源头预防,深入推进“五步工作法”。大多数闲散青少年都生活在社区中,针对这一现象,要深入推广“五步工作法”——“建好一本台帐,组建一支队伍,打造一个平台,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氛围”,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抓好源头预防。

4、注重工作实际,促进闲散青少年就学就业。根据闲散青少年自身特征,将其分为需要生活帮助、能力提升、观念转变、行为干预四个类型的帮教工作对象。针对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初中、高中毕业生,通过资助保证其完成学业;针对因为学习、就业能力不足而失学失业的青少年,开展帮学、技能培训等服务;针对观念不正确而闲散的青少年,通过思想引导、信念教育转变其就学就业观念;针对有过不良行为和倾向的青少年,在做好安 4

置帮教工作同时,利用专业工作力量开展教育引导和行为监督。

六、工作职责

区、街两级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的牵头联络工作,及时将有关工作情况向区委(党工委)、区政府(办事处)汇报;不断总结经验和做法,挖掘在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个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综治部门要积极支持好预防办抓好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查,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综治和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档案,主动帮助预防办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教育部门要做好对初三毕业未升学的青少年的排查统计,积极配合我区做好这类型闲散青少年的跟踪、教育和管理;加强职业教育,让“两后生”能够继续学习和接受培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失学或流失,确保学龄儿童儿童完全接受义务教育。

公安部门要做好有违法犯罪劣迹的闲散青少年的通报工作,并对相关部门和社区排出的闲散青少年情况进行逐一核对,开展滚动排查,协同社区对重点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和管理;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活动,加强禁毒宣传、打击力度,预防和减少闲散青少年涉毒行为;要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的管理,及时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

民政部门要共享以社区为依托的信息管理网络,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数据汇总和及时更新;积极落实闲散青少年家庭尤其是困难家庭的低保政策,保障他们基本的学习和生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闲散青少年进行管理,帮 5

助指导法定劳动年龄内闲散青少年进行就业失业登记,提供就业援助;对闲散青少年进行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信息咨询等免费服务,为其参与市场竞争、就业上岗创造条件;要动员职业介绍所等中介机构为闲散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地服务。

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开展生殖健康教育,重点针对外来流动人口中闲散青少年开展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充分运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流动人口管理平台),及时排查这部分闲散青少年的底数。切合此类青少年的普遍性需求,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帮扶活动,帮助解决其实际困难。

共青团要围绕提高闲散青少年对违法犯罪的自我防范能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青少年自护教育;联合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积极配合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闲散青少年的文化生活。

关工委要依托“五老”等社会力量,发挥他们在第一线接触、联系闲散青少年的优势,发挥感情、友谊、信任等因素的作用,开展教育、帮助和服务;做好失足闲散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文化市场的督查,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七、工作要求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闲散青少年逐渐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部分,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已经成为不得不抓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各相关单位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高度重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及优势,全力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将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列入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同计划、6

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齐心协力推进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及时查找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要明确职责,分解目标。各相关部门要在综治办牵头协调下,明确在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中的职责,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加强工作研究和实践创新,探索加强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和服务措施,推动形成制度性安排,逐渐建立闲散青少年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机制。

四是要构建平台,整合资源。把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作为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和社区综治(警务)站的重要职责,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各种社会组织、社工、青年志愿者和“五老”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要加强社区建设,着力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教育、服务和管理的综合体系。

南长区综合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长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7月25日

7 青团无锡市南长区委员会

浅谈创新加强闲散青少年管理服务工作

闲散青少年问卷调查

闲散青少年定义

开展闲散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10.29

社区开展闲散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的实施方案

新闲散青少年就业服务计划0

大田县闲散青少年工作总结

柳州市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教育帮助工作总结

西塞山区闲散青少年形势调查报告

闲散青少年座谈汇报材料

关于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
《关于开展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