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试论泸州基督教会医疗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0: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试论泸州基督教会医疗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计志宏

(曲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泸州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中国内地会传入之时。20世纪20年代初,基督教会的医疗工作已初具规模,抗战期间为泸州医疗求助做出巨大贡献。2011年教会在原有社区诊所的基础扩建福音医院,丰富了地方医疗服务。

关键词:泸州 基督教 医院 医疗工作

自1890年基督教传入泸县以来,到解放前为止,共有中国内地会、加拿大英美会(四川大会)、自立会与安息日会4个教派在泸州活动,相继开办学校、医院,为当地信徒及民众服务。50年代初,泸州基督教会开展“三自”爱国运动,断绝与外国差会的关系,外籍传教士相继离开泸州。1957年后受左的干扰,教会活动逐渐停止。79年以后,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教会正常活动重新得以开展。90年代以后,泸州教会得到长足进步 ,宣教事工日益兴盛,对外交流日渐频繁,特别是以泸州福音医院为主导的社会服务的发展,促进了教会的发展,同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华西宣道的各差会中,英美会是最先意识到医疗事工重要性的差会。在华西事工开创之初,4人当中就派出2名传教士从事医疗工作。到1910年左右,在教区的11人当中,6人直接或间接涉及医疗事工。差会的策略是医疗事工要占50%,鉴于教育事工的发展,很难保持这一比例,但无论如何医疗事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英美会也坚持每一个传教点至少派驻一名医生。

从人员来看,派驻的传教士都接受过良好的培训,从事的大部分工作是当时中国医学所缺乏的外科手术。当时医疗传教士每天要面对是难以治愈的疾病,以及那些被中国医生放弃的病人。在这种处境下,医疗事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当病人无法从医生同胞那时得到帮助后,他会转向那些声名在外但却让人害怕的外国

医生。医疗工作的直接精神作用是无法估计的。每一所医院都是日常的传教场所。无论是在门诊部还是在监护室,特别是在住院病人当中,外国传教士与中国福音传教道者和病人一起读经书、聊天谈心,种下了忠诚的种子。当病人出院时,他们会得到一些福音的小册子。有许多人还在治病时就已向神悔改了。

每次治愈病人都有助于让中国人增加对我们的好感,但如果失败,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如果某个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死去,诋毁的谣言就会四起。传教士在过去一再被指控从事危害中国人的医术,人们对洋人和官员的畏惧有时也不能阻止流血事件的发生。幸运的是,随着人们对外国医生和他们无私目的的了解,那些暴力事件已越来越少了[1]。

泸州的医疗事工始于1910年代初。1911年春,该会传教士福古森(Ferguson)把在北街的间租来的一间房子当作了临时药房。同时,他买下一块土地,准备建设医院。这块地位于江边,和差会其他房屋在同一条街上,此外还有两块毗连的教会购买的土地,共同构成了一处进行医疗工作的绝佳地点[2]。

1912年,在福古森支持下,教会修建一所有围墙的医院,即仁济医院。医院为门诊病人的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整体牢固、且光线明亮,里面设有门诊部、药房、小手术室和仓库等等。同时,另有几个小房间充当病房,供住院病人使用。其后仁济医院扩建,占地1400多平方米。

医疗事工仍然受到时局的影响很大。1913年3 月初,福古森因妻子健康问题被迫回加拿大。当时还在学习汉语的沈医生(Simpson)接替了其工作。1915年1月,福古森回到泸州,重新主持医疗事工。除了星期天每天都能见到门诊病人,而且住院病人的人数还不少。当地人非常热切地乐意接受外国的医学治疗。

1916年,樊立德医生(Dr.R.Wolfendale)来到泸州。同年,护国战争蔓延至泸州。作为设有医院的英美会成为医治伤兵的主力,并成为当地红十字工作中心。应刘存厚的要求,1月22号医院收治了来自纳溪的伤兵数十人,到2月6号,又收治了50多名伤兵。由于当时医院条件简陋,传教士不得不将门诊室、治疗室等改成病房,病人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樊立德在报告中写道:

一些伤兵被放在门板上抬进来,一些放在滑杆上。一路上这些伤兵的残肢断臂处理极差,满身是血……一些伤兵好几天无人照顾……病人当中从上校到普通士兵全有,还有许多船夫和平民……战争最激烈时,城里的伤员至少有一千多人……从病历来看,许多伤是子弹打穿肺部,能够治愈……另一些诸如头骨、手、脚或大腿骨头被击伤的情形,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些还要截肢。我们还进行了4到5起截肢手术……伤兵们认为我们能够在战败时保护他们,而且他们也根本不想再上战场了……城中另一个红十字医院药用完了,伤兵们不得不跑到我们的医院来……门诊病人最多的一天达到168人,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北洋兵。来自内地会的柏贞德几周以来每天都来协助我们……到5月底,医院共收治260名住院病人及2404名门诊病人,每天病人有86人,几个月来共收治病人11825名。如果我们有一所设施健全的医院,毫无疑问将收治更多的病人……幸运的是我们能够从重庆得到药品补给[3]。

仅1916年的上半年住院病人的人数就达到280人,全年共有385名住院病人在此就医,作为仅拥有25张床位的医院而言这一成绩非常了不起。战争期间,每天都有好几百人前往医院治病。樊立德对护国军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练习有素、装备精良的北洋兵军纪涣散。我们非常同情护国军为共和所做的斗争。我搞不清楚为什么报纸上称护国军为‘叛军’。和北洋兵相比,他们的表现要好得多,更像是爱国者而不是叛乱者。此外,大多数北洋兵还抽鸦片。”

在教会的努力下,到1917年初,英美会在泸县已会有47名受洗的信徒,39名学友和174名慕道友,总共260人。教会成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随着宣道事工的深入,外国传教士感到越来越容易和当地人接触。而在混乱的时局中,难民为躲避战火,转而寻求教会的庇护,传教士亦利用机会传播福音,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泸州的教堂涌进了许多妇女和女孩,在这里她们能免遭无法无天的军人可能对她们实施的虐待。在主日学校里有很多日常的服务无法开展;我们允许很多人在院中搭帐篷住下来……大量的人向教会寻求庇护,其中还包括上流社会的人士和官员[4]。

20年代以后,泸州仁济医院继续得以发展。面对战乱的局势,医院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1926年,经刘伯承策划,亲自领导,驻泸州的陈兰亭部与袁品文部发动“泸州起义”,刘伯承到泸后开展革命工作。外国传教士离开泸州,仁济医院停业,“一切门窗,器物悉被掳去”。1927年,医院改名为仁济男妇病院。1928年春,刘文辉下令永宁驻军归还侵占的医院和益智小学用地,但仍无结果。后四川大会派冷泽清(F.F.Allen)医生到仁济医院,与当地驻军共同使用医院。1929年3月,驻军移师叙永,教会才得以收回医院,并将院名改回。

自位于成都的华西协合大学(简称华大)开办后,为四川乃至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华西协合大学对医生的培养,是其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体现。泸州仁济医院也从中受益。1930年,冷泽清退休返回加拿大,华大毕业的会汝宜医生前往泸县仁济医院工作。同时,四川大会另派加拿大的饶裴然(I.E.Revelle)前来主持工作,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夫人金氏,后者毕业于重庆护士学校。由于饶医生中文欠佳,故医院事务多由会医生处理。自此,医院事务逐渐交由中国信徒负责。1933年,医院病床增加至40余张,王传福任院长,标志着中国信徒完全掌握医院管理权力。平时医院门诊病人每天约70人,营业时间上午8点至10点,下午3点至4点。住院部时间稍长,上午8点至10点,下午1点至3点,晚上8点至9点。

同时,医院也为城里的红十字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最大的贡献在于帮助红十字会护士培训学校培养护士。医院除日常事务外,还努力为当地戒除鸦片服务。一方面,利用《希望月刊》发表文章,阐述毒品危害,希望受毒品影响的信徒或普通民众戒毒。另一方面,组织医生护士为毒瘾患者服务,借此传播福音。

许多鸦片瘾君子向教会寻求帮助,问是否有什么特效药可以马上戒掉鸦片。毫无疑问,可能只有神的帮助才是唯一制胜之道[5]。

抗战期间,仁济医院受到很大影响。1939年9月11日,日军飞机轰炸泸州,医院、礼拜堂、住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时驻地的裴尔思牧师(Gerald S.Bell)在报告中描述了医院的遭遇:

当我们从山上下来时,发现城里特别是我们的医院和妇女布道会的房子全被毁了,近看时情况更遭。医院除了几处墙壁,什么都没有留下了。医院、学校和住房全被烧毁。医院只剩下墙壁……此外,洪承宣(Hoffman)的房子还算完好……只有靠近河边的教堂和附近两所房屋还在……洪承宣的厨师养在教堂旁边的6名头也死掉了。一颗炸弹掉在院子中间,把地基都炸掉了一部分,大块石头飞进洪承宣的房间[6]。

外籍传教士洪承宣与中国牧师秦石香联名向重庆教区求救,9月20日文幼章(J.G.Endicott)率重庆各医院抽调的外科医生10人组成医疗队飞抵泸州,开展医疗抢救工作。洪承宣牧师与杨敬章(泸州红十字分会医院院长)等人前往迎接。当天一行人在泸州抢救组组长彭云谷的陪同下到肖巷子红十字会一医院、慈善路大昌医院和小市川主庙戒烟所,并向各医院医护人员、伤员进行慰问。文幼章见教堂里涌入大量难民,生活困难,于是便与当地牧师商量解救方法,他个人捐出1000元,设立临时施粥处,由秦石香牧师负责筹办,每天分上、下午施干饭、稀饭一次,不分男女老少每次一大碗。同时,文幼章利用施粥场经费制作一百多件棉背心,发放给伤员御寒,并为买来旧棉被提供给难民。文幼章一直在此服务至1940年2月,为泸州当地的伤员、难民提供了大量帮助[7]。

1939年10月,教会于西门设立诊所,临时设立病床10张,为病人服务。同时,教会采取各种措施筹划重建医院。

经文幼章牧师汇来一千元,作救助灾民及修建房屋费用,加之地方筹款,于1945年在原址重新开办医院,同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将设于西门的诊所迁回,设病床20余张。医院先后由王传福、彭云谷、杨俊明任院长,有医务及工作人员20人。医院由四川大会直接领导,独立核算。

[8]1950年10月,川南行署卫生厅决定在忠山修建“川南医院”和建校。当时忠山上没有教室,西南区医士学校医1期和药1期的教室开初1学期,就是借用卫生厅宿舍北城垣三圣宫临时办公,基督教会礼拜堂和街边一间屋做上课教室,修建川南行署时,有部分办公地址也是泸州基督教会捐赠的。

1951年,仁济医院由人民政府接办,更名为泸州市市立医院。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泸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召开了泸州市基督教代表会议,选举秦石香为泸州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本成、孙振垣为副主任委员,姜文彬、刘礼华、李亚群、谢世芳为委员,刘良辅为秘书。被占用的礼拜被教会收回,濂溪路(三道拐)礼拜堂重新投入使用,经过整修,1982年教会恢复了宗教活动。

同时,教会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造福社区。2000年,在邓华姊妹、吴晓燕姊妹的支持下,教会创办了福音诊所。2002年,在泸州市民宗局和卫生部门支持下,福音诊所扩大为社区医疗服务站,全称为泸州市江阳区北城濂溪路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所在社区的1.6万居民服务。现在福音诊所已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向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的功能发展。2006年,福音诊所的人员不辞辛劳,付出大量心血,挨家挨户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把他们的姓名、性别、住址、疾病情况和电话号码逐项登记填表,建立了4000人的健康档案,设置了健康监控网络,对慢性病人实行定期监测、定期上门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省、市、区卫生部门的好评和表彰,同时也得到一定的经济回报。2007年,诊所被四川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和省民政厅授牌“四川省社区医疗标准化建设达标机构”、“优秀社区医疗服务中心”。2009年初以来,泸州教会筹划重建福音医院。通过与香港医疗关怀公司协商合作,预算引进投资60万元,并利用已有房屋进行装修,添置设备,招聘医护人才。2010年底完成。 2011年1月11日举行开业典礼。该院的宗旨是 “政府得民心,教会得声誉,医院得发展,百姓得实惠”,希望 “让患者以合理的价格享受到专家级的服务。”贫困的住院患者凭村社证明还可得到教会医疗关怀基金补助。该院也得到了泸州医学院与泸州人民医院的帮扶,医院住院部由教授每周进行业务查房,外科、骨科、妇科等可由手术专家主刀。福音医院一期使用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配备全中央空调,铺设防滑柔性地板,拥有超静手术室,干净温馨的病房。设备有:C型臂术中影像监控系统、骨质增生治疗系统、电脑自动颈腰椎牵引机、德国爱克发CR医学影像系统、电子阴道镜、妇科微波治疗仪、彩超、麻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医院原有病床20张,但开业后不够用,先已扩至43张,其中约5间病房有电视机。有医护人员28人。医院整洁、干净、井然有序,不收挂号费。

福音医院还经常到各地义诊,义诊点设在教会聚会点。以2011年4月17日为例,福音医院义诊队到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义诊。通滩点聚会点信徒数为30-40人。信徒多为老人,男性相对较少。居民对义诊总体印象:非常好、行善;对基督教印象:非信徒说基本上是没时间参与教会活动,但也不反对。仅2011年,福音医院为所在社区和信徒中的孤寡老人,三无病人、因病返贫病人给予医疗救2700人次。提供医疗救助金809,630.89元[9]。

医院在义诊下乡的同时,不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先后为社区、宗教团体、少数民族地区等27次培训,受益群体近2500余人。对艾滋病患者给予一定的心灵关怀以及救助金。

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报告提出要继续开展社会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各地基督教两会要引导教牧同工和广大信徒更新观念,按照圣经教训,以‘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精神服务人群,积极参与各项公益事业,开拓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泸州教会响应全国“两会”的号召,也提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即“以神学教育为先导,发展为基础,复兴为使命,加强教会牧养人才和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开设川南培训中心一年制圣经班、短训班、综合技能培训班和心理咨询培训班。在教会社区医疗站的基础上,扩大开办教会福音医院。与主内同工合作做好汶川草坡、克枯小学、特殊学校、特殊学校师生心理关怀工作、人才培养工作,以及部分灾区教会社区关怀工作”。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ervice of Luzhou Church Jizhihong Abstract: The medical service started sinc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when CIM entered Luzhou.It had grown rapidly in the 20 of 20 century, and it provided huge support during Anti-Japan war.In 2011, local church had turned the clinic into Gospel hospital, enriching local medical service.Key Words: Luzhou Christianity Hospital Medical service

参考文献:

[1] Edward Wilson Wallace.The Heart of Szechuan(Reversion)[M].Methodist Rooms, Toronto, 1905: 126.[2] Samuel Dwight.Our West China miion[M].Toronto: Miionary Society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221.[3] R.Wolfendale, S.Edin.Red Cro Work In Luchow[J].West China Miionary News, July, 1916 :18.[4] Samuel Dwight.Our West China Miion[M].Toronto: Miionary Society of the Methodist Church: 236.[5] A.C.Hoffman.Luchow[J].West China Miionary News, April, 1932: 31.[6] G.S.Bell.From Luchow[J].West China Miionary News, Oct, 1939: 405.[7] 朱花朝.日机轰炸泸州 文幼章率医疗队前来抢救[A]//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6卷[G],1996: 794-795.[8] 刘吉西等.四川基督教[M].巴蜀书社,1992:424.[9] 陈建明.四川省泸州市基督教会社会服务调研报告———以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J].宗教研究, 2011(4).注:本文为“西南民族地区法与社会治理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计志宏,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化。 邮箱:jizhh0874@126.com; 电话:13987451701 邮编:655000。

th

泸州老窖_历史

基督教会历史考试范围整理

典当历史与现状

戏曲的历史与现状

德国物流园区历史与现状

票据的历史与现状

结核病的历史与现状

泸州人与酒

密县基督教会的建立与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发展历史与现状

试论泸州基督教会医疗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试论泸州基督教会医疗工作的历史与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