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城市台时政新闻“八股”之困

发布时间:2020-03-02 04:27: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城市台时政新闻“八股”之困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已有时日,新闻记者通过走基层与转作风,真正把文风落实到为受众送上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这是“走转改”最终的落脚点。改文风的成效如何,各地时政新闻的变化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检验指标。综观全国城市电视台,尽管时政新闻出现了些许鲜活的变化,但是“八股”化现象依然严重。

新闻“八股”犹存

所谓新闻“八股”,意指内容空洞、形式死板、表现单一的新闻表现形态。城市电视媒体的贴近性、鲜活性与实用性本应成为最好的竞争利器,但就目前来看,“八股”型新闻报道在各城市台的时政新闻中还屡见不鲜。

1.文稿戴“帽子”

戴“帽子”主要指新闻稿件的写法与结构,通常是指为了体现报道的重大政治背景和时代背景,而引用大量文件及上级领导讲话来阐明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这些“帽子”往往千篇1律、内容空洞。在城市台的新闻实践中,重大报道、主要领导的报道还普遍存在戴“帽子”的情况。如一篇关于市委书记调研的报道,新闻的开篇:“抓改革是市委市政府当前研究部署的‘四仗’之一。我们将重点对五大领域的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进行调研,认真总结前阶段改革成效,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部署下步推进改革的思路、任务和举措。”这段文字要传递给受众的有效信息有多少?这种业界常说的“正确的废话”,这种用在哪里、用在哪篇报道都可以的通用式“帽子”应该改改了。

2.报道论“排名”

在时政新闻中,以领导排名来安排新闻播出次序是各台惯常的做法。有些时候,排名靠前的领导参加的活动的重要性、信息量、受关注度等,不如排名靠后的领导参加的活动,这就给当天新闻的编排带来挑战。按照常规,值班编辑会按排名顺序播出,在稿件的处理上,“次要”领导出席的活动尽管内容信息丰富,也只得“配合”主要领导稿件的长度做删减。但是从新闻规律、传播效果、受众关注程度等方面来考量,这种“论资排辈”的新闻编排有待改善,灵活的新闻创新与编排技巧需要更多更合理地运用到新闻实践中。

3.活动走“形式”

对时政新闻报道,有人曾经用一段调侃式的说法来进行总结:“领导没有不繁忙的,活动没有不重要的,讲话没有不指出强调的。”在时政新闻中,最常见的一种题材是领导调研活动,最常用的报道方式是,领导到了某某地方进行了实地检查与察看,然后就是大篇幅的领导讲话。当下,一些地方出台了一些领导新闻报道规范性文件,但还普遍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状况。有时候同一位领导一天好几个活动,给受众的感觉是,领导的活动形式重于实际,布置重于落实。没有结果、走马灯似的调研报道,有损领导形象,也难以清楚表达当下的工作重点。

4.内容重“讲话”

在时政报道中,领导讲话是报道的核心内容,领导在讲话中往往会对活动背景、现状及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这也是时政新闻报道上情下达、重要信息发布的价值所在。但在实际操作中,对领导讲话内容的取舍与在报道中所占的比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领导讲话中的亮点没有很好地提炼,容易陷入“领导讲话大段照搬”、“大重点套小重点”的误区。同时,领导的“一言堂”使报道单调无味,信息点淹没在大量的套话中,丧失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创新破解之道

要想让时政新闻成为真正的新闻,媒体人要在新闻理念和实际操作方面大胆创新。

l.按新闻规律办事

新闻规律是新闻的根基,只有按照新闻规律来审视、采制、评价新闻报道,才能使新闻归于本真。时政活动能否成为新闻,要看活动本身是否具有新闻性,想告诉受众什么信息。其次才是如何去表现与表达。如果活动本身具有新闻价值,那么,新闻规律首先要应用于采制环节。记者要学会以平民的视角来解读时政新闻,以去芜存菁的手法来突出有效信息点,以平实易懂的表现方式来展现内容。按新闻规律办事还要体现在新闻的制作环节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充分运用于时政报道,篇幅长不能说明领导重要,不能体现领导形象高大,相反,刻意拉长、内容空洞会影响领导的形象。

2.创新表达技巧

声音是电视媒体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让声音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人的惯用手法,让新闻人物开声是做好时政新闻的一件法宝。综合使用好现场同期声、采访、记者出镜和背景声,可以使原本枯燥的时政新闻告别单一的、哑巴式的、单调的表现方式,使时政新闻更具活力。

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手段,时政新闻与其他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时政新闻更多的是会议画面和人物画面,这给画面的可视性和鲜活度带来一定制约。在画面的创新上,时政新闻画面要借鉴商业广告的处理方式,做到优美与丰富兼顾。对时政新闻来讲,优美就是规范到位,丰富是要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尽可能根据文稿内容,搭配有针对性的画面,拓展表现方式。

在新闻后期处理上,编辑技巧的创新必不可少。一要学会取舍。时政新闻播发顺序习惯于用领导排名来确定的“惯例”,与新闻规律与新闻价值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在时政新闻稿件的处理上,要注重运用编辑意图与技巧,学会合理“挑选”稿件。在实践层面,一位领导多个活动的新闻安排在同一天播发的情况时有出现,要尽量避免这种大面积“撞车”。在时效允许的前提下,科学的取舍不仅使重点更加突出,同时可以有效避免进入多个重要讲话相互影响的传播误区。二要学会轻重稿件搭配使用。要根据内容的重要与否,进行大胆的删减,内容丰富的要系统介绍,言之无物的要简单处理,做到时政报道重点突出,内容扎实,通俗易懂。三要用好用足领导讲话。时政报道中,领导讲话往往涉及多个重点,内在逻辑又时常环环紧扣,全部同等分量报道,不仅篇幅长,而且重点难以突出,这就要求在后期处理上,吃透讲话精神,理清报道思路,既要完整展示重要内容,又要简明扼要,点拨到位。

时政信息资源是一种具有后续拓展性的资源,给后续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时政新闻记者要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用好时政信息资源,在以民生的视角解读时政内涵的同时延续时政新闻的影响,通过有意识的策划报道来行使好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

总之,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的探索一直在进行,要牢记时政报道不仅是领导活动的报道,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新闻的本质。没有信息内涵,没有受众关注的时政报道必定会沦为电视垃圾。

(作者单位: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演讲稿

2月时政新闻

公务员时政新闻

1月时政新闻

城市台时政新闻“八股”之困
《城市台时政新闻“八股”之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